收藏 分享(赏)

三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我不能失信_人教新课标.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0493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我不能失信_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我不能失信_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我不能失信_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9年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2.4我不能失信练习卷21选字填空。道 倒 到( )达 ( )路 ( )歉 ( )底( )水 ( )德 ( )映 迟( )2组词。3写出句子中带点词语的近义词。(1)她看起来非常焦急,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 )(2)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 )(3)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 )4按要求写句子。(1)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吗?(改成陈述句)_(2)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缩句)_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这篇课文讲述的是_小时候_的故事。一个星期天,_一家准备到_,可是她想起_,父亲和母亲都劝她改天教,可是她_。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6课外阅读。给我一个承诺在一个风

2、雪交加的夜晚,( )雷斯的汽车坏了,( )他被困在郊外。正当他焦急万分的时候,有一个骑马的中年男子路过此地,这位男子用马把雷斯的汽车拉到一个小镇上。当雷斯拿出钱对他表示感谢的时候,这位男子说:“我不要求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也尽力去帮助他。”在后来的日子里,雷斯帮助了许多人,并且没有忘记告诉被帮助的人同样的一句话。四年后,雷斯被洪水困在一个小岛上,一位少年帮助了他,当他感谢少年的时候,少年竟然说出了那句雷斯永远不会忘记的话:“我不要求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_。”雷斯的心里顿时涌起一股暖流。(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承诺:_(2)选择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文中的

3、括号里。虽然但是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3)“我不要求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这个承诺是什么?请你写在文中的横线上。(4)结合上下文回答,为什么“雷斯的心里顿时涌起一股暖流”?( )A雷斯感悟到爱心在人们中间传递开了。B少年帮助了他,他觉得很开心。(5)你读了这篇短文有什么感受?_7写一写。课文以对话展开情节,请你想象一下当小珍如约来到宋庆龄家里,知道刚刚发生的事情,她会和宋庆龄说些什么呢?请写一段小珍和宋庆龄的对话。8带着问题来读书。(1)读读课文,画掉用得不恰当的词语,理解课文大意。本文讲的是(宋耀如 宋庆龄)小时候(失信 诚实守信)的故事。它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 诚信)。(2)宋庆

4、龄为什么停住了脚步?她不想去伯伯家吗?_9判断下列词语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改正过来。忘纪 花篮 流学 甜蜜10我会给多音字注音。(1)明亮的教( )室里,老师正在教( )同学们折纸鹤。(2)我来到郊外的空( )地上找丁丁玩,没想到扑了个空( )。11好朋友,手拉手。(连线)尖尖的 眼睛 甜甜地 读书红红的 嘴巴 诚恳地 笑灿烂的 公路 奇怪地 道歉笔直的 阳光 专心地 问12写出带点词语的近义词。(1)伯伯家养的鸽子,漂亮极啦!( )(2)我早就盼望着放假了。( )(3)宋庆龄特别喜欢去伯伯家。( )13课内语段阅读。 不行 不行 小珍来了会扑空的 那多不好啊 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5、不,妈妈。( )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 )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1)给第1自然段加上标点。(2)给第2自然段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 )A因为所以B虽然但是C如果可是(3)“把手抽回来”说明了( )A宋庆龄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B宋庆龄不想教小珍叠花篮了。C宋庆龄想回来取花篮。(4)第2自然段说明了( )A宋庆龄明知故犯,不想无意中失信。B宋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C宋庆龄向小珍道歉。14名人我知道,我要连一连。宋庆龄 地质学家李四光 文学家高尔基 无产阶级革命家列 宁 女政治家参考答案1到 道 道 到 倒 道 倒 到【解析】2【解析】3(1)着急 (2)盼望

6、 (3)格外【解析】4(1)你一直都很想去伯伯家。 (2)庆龄是个孩子。【解析】5宋庆龄 诚实守信 宋庆龄 伯伯家去 要教小珍叠花篮 坚持留下来 做人要讲信用【解析】6(1)指一旦说出后,就会努力地去完成。 (2)因为所以 (3)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也尽力去帮助他。 (4)A (5)提示:从“传递爱心”或“遵守承诺”方面写,只要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就可以了。【解析】7【解析】8【解析】9纪记 流留【解析】10(1)jio jio (2)kng kng【解析】11【解析】12(1)美丽 (2)希望 (3)非常【解析】13(1)“ ! ! , !” (2)C (3)A (4)B【解析】14【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