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11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考点扫描 基本知识: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斯大林模式及其实践的经验教训;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苏联解体。 重点:斯大林模式的表现;斯大林模式实践的经验教训;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教训。 过关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与新经济政策实施后的俄国状况不相符合的是 A农民将一切余粮交售给国家 B部分国有企业实行租让制和租借制 C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D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2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 A实行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B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商品经济发展 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加速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非常措
2、施 3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投资的重点是 A农业 B教育 C轻工业 D重工业 4斯大林模式确立的标志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确立 B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实现 C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D苏联通过新宪法 5斯大林模式存在着明显的弊端,在政治上表现为 党政不分,以党代政 高度集权,破坏民主与法制 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盛行 阶级斗争扩大化,严重影响苏联各方面的建设 A B C D 6斯大林模式虽然使苏联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它的弊端也很突出。揭开对斯大林模式改革序幕的是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7赫鲁晓夫的改革是从经济领域开始的,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是 A重工业 B商业 C农业 D轻
3、工业 8对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叙述,正确的有 改革的重点是工业 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改革曾经取得一定成果 A B C D 9戈尔巴乔夫执政以后,苏联的改革首先从哪一领域开始 A思想政治 B国民经济 C科技教育 D军事 10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 A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 B“八一九事件” C各共和国的民族分离运动 D苏共丧失执政地位 二、材料解析题 11材料一 1920年,许多农民给各级苏维埃机关提交请愿书奥格涅茨省的一个农民在信中写道:与穷凶极恶的资产阶级强盗斗争已经三年了,这需要国家做出巨大的牺牲和忍受极度的困苦,而这一切都给我们带来新的沉重负担我们毫无怨言地承受着
4、这些重担;但是,1920年对余粮征集额的增加,这是我们无力负担的,农村缺少鞋子、衣服和日用品。 陈新明苏联演变与社会主义改革 材料二 粮食税减轻了全体农民的负担,这是用不着证明的。问题不在于拿农民多少粮食,而是在于实行粮食税以后,农民觉得心里更有数了,经营的兴趣也提高了,实行了粮食税,勤劳的农民在提高生产力方面是大有可为的。 列宁全集第二版第2卷 材料三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的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5、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与穷凶极恶的资产阶级强盗斗争已经三年了”指的是什么?在这三年中,苏俄实行怎样的经济政策?农民强烈反对的是什么制度?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政策?这种政策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实行的?此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中“苏联的办法”指的是什么运动?“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目的是什么?有怎样的影响? 三、问答题 12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为什么会最终解体?从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中我们可以吸取怎样的教训?如何看待苏联的解体? 课时11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一、1 A 2 B 3 D 4 D 5D 6 A 7C 8 C
6、9 B 10C 二、11(1)与得到帝国主义支持的国内反革命势力进行的三年国内战争;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农民强烈反对的是余粮收集制。(2)新经济政策;形势:国内战争基本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遭到普遍反对,苏俄面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影响: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政治形势。(3)“苏联的办法”是农业全盘集体化;目的是为满足工业化的资金需要。影响:苏联实现了农业的集体化,暂时满足了工业化的需要;但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使苏联农业发展落后,从长远看,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12(1)根本原因在于斯大林模式长期积累了严重的政治经济问题;现实原因是苏联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使国家陷入混乱状态;直接原因是苏联国内各加盟共和国之间的民族矛盾激化,民族分离主义势力迅速发展;外部原因是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2)教训:改革应以发展生产力,发展国民经济为目的;政治改革应以科学的思想理论为指导;应坚持党的领导,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应警惕西方的“和平演变”。(3)苏联解体是苏联模式和苏联改革的结果,是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挫折,从苏联解体的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充分注意改革的曲折性与复杂性,社会主义运动会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