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1年高二语文同步测试:5.16《前赤壁赋》(沪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7839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高二语文同步测试:5.16《前赤壁赋》(沪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1年高二语文同步测试:5.16《前赤壁赋》(沪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1年高二语文同步测试:5.16《前赤壁赋》(沪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前赤壁赋练习一、单选题1、前赤壁赋的作者是( )A.苏辙 B.苏轼C.柳宗元D.韩愈答案:B解析:本题属于记忆内容,没有难度。2、散文前赤壁赋中,作者的情感变化线索是( )A.乐喜悲 B.悲悲乐C.乐悲喜 D.乐悲悲答案:C解析:以作者情感变化为贯穿全文的内在线索。乐悲喜。乐(假乐)悲(真悲)喜(思想解脱后真喜)。3、前赤壁赋是一篇文赋,其最明显的形式特征是( )A.主客对话 B.感情澎湃C.笔带锋芒 D.多用夸张答案:A解析:本文是一篇文赋,最主要的特征是主客对话的形式。4、前赤壁赋中的主客对话实质上反映了( )A.主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作者统一的思想C.主客对现实生活的失望 D.作者思

2、想中两个对立的方面答案:D解析:本文通过主客对话的形式,反映了作者思想中两个对立的方面。5、前赤壁赋中主、客经过相互辩驳,最后归于( )A.怒而怨 B.泣而悲C.喜而笑D.愁而忧答案:C解析:文章最后,积极思想战胜消极思想,“客”喜而笑。6、苏轼前赤壁赋在阐明事物变与不变的两重性哲理时,据以理论的自然景物是( )A.江水、明月、清风 B.清风、明月 C.江水、明月 D.江水、清风答案:A解析:文章描写了江水、明月、清风,借以阐明事物具有变与不变两重性的哲理。7.下列句子有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A.想佳人妆楼长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C.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

3、妇。D.侣鱼虾而友糜鹿。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泣”这里用作使动词,使哭泣。参见教材P86注释30。8.贯穿前赤壁赋全文线索的是( )A.清风B.明月C.江水D.作者感情的变化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88二、多选题1、前赤壁赋所体现的文赋的特点有( )A.主客问答,抑客伸主 B.语句骈俪,对仗工整 C.骈散相间,灵活自然 D.句句押韵,一韵到底 E.用韵自由,时疏时密答案:ACE解析:本文体现的文赋的特点有:主客问答,抑客伸主;骈散相间,灵活自然;用韵自由,时疏时密。选项BD明显错误。2、下列关于前赤壁赋的写作特点正确的说法是( )A.主客问答B.骈散相间C.用韵时蔬时密D.句句押韵E

4、.对仗工整答案:ABC解析:本文体现的文赋的特点有:主客问答,抑客伸主;骈散相间,灵活自然;用韵自由,时疏时密。选项DE明显错误。三、简答题1、指出前赤壁赋中描写江水、明月、清风的地方,说明这些景物描写在文章的抒情、议论方面有什么作用。答:文中描写江水、明月、清风的地方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等。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力求写景、抒情、说理三者的融合统一。借江水、明月、清风等自然景物,来抒发遗世独立的旷达之情,阐明事物具有变与不变两重性的哲理,宣泄适意自然的审美化人生哲学,极富理趣之美。2、前赤壁赋表现出苏轼怎样的人生态度?答:本文通过作者与客人泛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及主客之间的相互辩驳,反映了作者从故作旷达到陷入苦闷,又由苦闷到解脱的思想过程,最终表现了他身处逆境仍适意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