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一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拓展数小鸡教学反思1 沪教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97390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拓展数小鸡教学反思1 沪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拓展数小鸡教学反思1 沪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拓展数小鸡教学反思1 沪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小学一年级语文数小鸡教学反思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

2、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数小鸡教学反思 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过程, 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在教师耐 心指导下才能逐步形成。在课堂上敢想敢说,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 低年级学生学习的一大特点。但是,由于他们年龄小,虽然已经具有初步 的口头表达能力,但常常是语言不规范、说话不完整、发

3、言声音太轻或大 响、发言时动作频繁等。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比较注意对学生表达 规范等这一方面的培养。课堂上,当我发现一个学生发言声音太轻时,并 没有很直接地告诉学生:你声音太轻,应该响一些。因为我知道如果我这 样做的话,不仅会损伤这位学生的自尊性,而且也不见得有效果。于是, 我采用了一种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即结合先前创设的情景,以亲切、 鼓励的语气“你的声音太轻了,可能它没听见,你再大声地读一读。 ”来 暗示学生, 使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 感受到 “哦, 我刚才读得太轻了, 应该声音再响亮些。 ”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接受了我的提醒,明白 表达时声音要响亮。长此以往,学生良好的表达

4、能力就会在教师潜移默化 的培养中逐步形成。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

5、“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数小鸡教学反思数小鸡是一篇有趣的儿歌,写了一群可爱的小鸡在鸡妈妈的带领下快乐地做游戏。我根据本课的教学要求,把全班学生分成七组,每组四人围坐在一起,形成了学习小组。同时,又留出中间的空间,创设了草地的情境,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4个生字:“毛、的、少、气”。因此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认

6、真听课文的录音,要求他们听清生字的读音。然后,我对学生说:“让我们先来认识这些字宝宝,好吗?”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个个都点头同意。我引导学生在小组中自学这些生字,轮流读字组词,并且讨论自己是用什么办法认识这些生字的。学生在宽松、自在的小天地畅所欲言:有的联系生活实际,指着媒体图片上的鸡毛,告诉大家“毛”字就是小鸡鸡毛的“毛”;“气”就是“天气预报”的“气”;有的还编了顺口溜:“小”字加撇就是“少”;还有的给“毛”找了好多“好朋友”:毛笔、羽毛、毛巾、羊毛等等。小组成员在共同的讨论中用各种方法识记了字形,从而促进了学习,提高了识字的效率。为了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生字,我又设计了学当“小老师”的学习形式

7、。在小组自学生字后,我热情地鼓励他们:“谁愿意自己来当小老师,你可以邀请小朋友读,并给他评一评读得怎么样,其他小朋友可以向小老师提问。”话音刚落,大家都纷纷举起了小手,抢着当“老师”。只见“小老师”手拿生字卡片,熟练地请一组同学开火车读字组词,并表扬读得正确的同学。当一位同学问他“气”是不是“汽车”的“汽”时,他胸有成竹地回答“不是”,还在黑板上写了“汽”字,让同学加以区别。就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了所学的生字。学生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进行口语交际,有利于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调控能力,对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培养有一定的帮助。课堂中通过让学生合作学习,学生的交往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8、。但我发现小组学习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个别学生因自己意见不被采纳而不参与讨论;小组成员人人抢着汇报讨论结果等。这些现象表明,教师需加强辅导,及时提供有效的帮助,培养学生合作技能,帮助学生增强自我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由于上述原因,我觉得在小组中应该让学生更加明确并履行个人职责,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合作技巧,使他们自我学习和互相合作学习达到和谐统一。一节课下来,我感觉学生的学习习惯还不是很好,课上的前面10几分钟学生还能认真听讲,但后面就有些小朋友要开小差,有点小动作。需要我在课堂上提醒小朋友。再有学生在听录音的时候,基本上都能做到左手按右手指了,但姿势还有些问题。有些小朋友在指的时候,把字都遮住了,还有手指指在字的上面的。学生学习习惯地培养还需要训练,要进行长期地培养。在正确朗读课文时,学生对于“着急”这个词语的读音读的还不够扎实。当第一个小朋友站起来读“着(zho)急”的时候,我没有把握好,只是指出这个问题,再带大家齐读了一遍,学生对这个字的印象还不够深刻,导致接下来在读课文时有好多小朋友都犯了同样的毛病。如果当时我能指出这个问题,并让小朋友说说它是第几声,再开小火车巩固读读,加深记忆的话,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就不会有这么多的小朋友再读错了。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如果出现有容易混淆的字时,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加深小朋友对这个字的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