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周 第 天 星期 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雀”,理解“震撼、喧嚷”等词语的意思。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重点)3.体会比喻、拟人等表达方法在课文中的应用。积累优美的词句。(难点)8 蝴蝶的家 课文分段:第一段(1):写“我”常想,下大雨的时候,蝴蝶要怎么办?第二段(2-4):具体写“我”是怎么样为蝴蝶着急的。第三段(5-6):写一个女孩告诉“我”蝴蝶是有家的,但我没见过下雨时蝴蝶到底藏在哪里。我常想,下大雨的时候,青鸟、麻雀这些鸟都要躲避(b)起来,蝴蝶怎么办呢?天是那样的低沉,云是那样的黑,雷、电、雨、风,吼叫着,震撼(hn)着,雨点密集地喧(x
2、un)嚷着,风将银色的雨幕斜挂起来,世界几乎都被冲洗遍了,就连树林内也黑压压的、水淋淋的,到处都是湿的。这不是难为蝴蝶吗?我一想起来就为蝴蝶着急,这样的天气它们能躲在哪里呢?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它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斑斓(ln),一点儿水都不能沾污上的;它们是那样的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想到这里,我简直没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样着急。但是,一位小朋友非常确信地说:“它们和我们一样,肯定有家。下雨的时候,它们就会急忙飞回家里燕志俊 来源:Zxxk.Com思考:文中多次反复出现“我真为蝴蝶着急”,你怎么理解?因为作者关心蝴蝶、爱惜蝴蝶、疼惜蝴蝶、怜爱蝴蝶
3、,为蝴蝶的住处而担心、发愁。去哩!”不过它们的家在哪里呢?人家的屋宇里从没有见过有蝴蝶来避雨。麦田里呢?也不能避雨。松林里呢,到处是水珠滚坠。园里的花是它们的家吗?花儿自已已经被雨点打得抖个不停了,怎能容它们藏身呢?就连老树干的底面,也是顺下水来,湿漉(l)漉的。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我真为蝴蝶着急了。它们的家会不会是在桥下面呢?这也未可知,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这里从没见过有蝴蝶落到石头上的呀!那它们会不会是藏在树叶下面?这倒有些说得过去,但我也从没见过蝴蝶在树叶下面避雨呀,而且树叶也经常被风吹得翻转不定,被雨冲刷得透湿,也不像是蝴蝶的家呀!我真为蝴蝶着急了。一个女孩对我说:“雨后,蝴蝶就会重
4、新出来,在阳光里飞。它们是那么高兴,那么鲜艳。我想,它们一定是藏在一个秘密的家里。它们的家一定美丽而香甜,不像家雀(qio)儿似的,一下雨就飞到人们冒着炊烟的屋檐下避雨。一定是这样的。”她的话说得倒是不错,但我却总没见到过下雨时的蝴蝶到底藏在哪里。谁要是能说给我,我就不着急了。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句子解析1.“我常想,下大雨的时候,青鸟、麻雀、这些鸟都要躲避起来,蝴蝶怎么办呢?”作者直接表达他对蝴蝶的担心,仿佛一下子就走进了作者的心。2.想到这里,我简直没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样着急。这句话中“没法再想”是因为不愿意再想,不敢
5、再想。体现了作者内心非常着急,十分担心下雨时蝴蝶的处境。问题归纳1.第3自然段中“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这句话有什么作用?这句话再次用了问句的形式,直接抒发了作者在多次猜想过后毫无所获的万分着急之情,与前文相互照应,进一步突出了作者对蝴蝶的担忧与关爱。2.第4自然段中最后一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这种反复手法的运用把作者急切的心情表达得更加强烈,能够加深读者的印象,使读者更能体会到作者的感情。3.文中多次反复出现“我真为蝴蝶着急”,你怎么理解?因为作者关心蝴蝶、爱惜蝴蝶、疼惜蝴蝶、怜爱蝴蝶,为蝴蝶的住处而担心、发愁。4.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以问题和思索为线索来表达。本文以作者的思绪为线索展开,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然后再进行否定,再想,再否定,可见作者对蝴蝶非常关心,是在用心思考它的去处。课文主题通过文中描写作者思考蝴蝶的家在哪里,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对小生命怜爱的人,又是一个善于观察、热爱大自然的人。结构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