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三城市发展原理记清规律原理1城市的形成、发展与因素和因素联系紧密。早期,因素的影响较大,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其影响逐渐;因素尤其是因素对城市的影响逐渐增强。2城市等级的提高和服务范围的扩大需要有优越的、广阔的、发达的或丰富的支撑,另外,人口也是影响因素之一。自然社会经济自然减弱社会经济科技地理位置腹地交通资源3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分布和特征。功能区 形态 位置 区位特征 商业区 占地面积小,呈 _ 状 或_状 多分布在_、_两侧、街角路口 接近_,多位于交通便捷的_、_两侧或街角路口 住宅区 占地面积_,是 城市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_分布 靠近_处 中高级 位于城市的_;多与高地、_区
2、相联系 低级 多分布在内城和_区附近;与低地、_区相联系 工业区 集聚成片 多分布在_,距市中心_ 不断向_移动,趋向于沿_分布 点条市中心交通干线消费者市中心交通干线大市中心成片外缘文化工业工业城市边缘较远市区外缘主要交通干线4地租直接影响到城市的产业活动,影响地租的两大主要因素是和。5导致城市化地区差异的直接原因是的差异。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城市化水平;反之。距离市中心的远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越低交通通达度(交通便捷程度)熟知经典案例1简述我国和英国城市化进程的不同特点。提示:我国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目前发展速度快,城市化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出现许多社会问题。英国城市化
3、起步早,水平高,目前发展速度慢,甚至停滞,出现逆城市化现象。2简述缓解我国大中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措施。提示: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布局(或建设新城和卫星城);分散大城市的职能(或疏散中心区的人口);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建设(或合理规划道路网);加强管理和疏导等。城市区位因素练中自查绿洲城镇是中国西北地区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核心。在干旱区,绿洲城镇化是人类与绿洲环境相互适应、相互改变的过程。读绿洲城镇系统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图,完成 13 题。1绿洲城镇与珠三角城镇相比()A环境承载力大 B社会文化差异小C经济基础薄弱D交通通达度较高2制约绿洲城镇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交通 B风沙C矿产 D水源3下列措施中
4、对推动绿洲城镇化作用最小的是()A荒漠化的治理B水利设施的建设C人工植被的培养D光照资源的开发解析:第 1 题,绿洲城镇规模较小,区位条件较差,经济基础明显较珠三角城镇薄弱。第 2 题,由图文信息可知,绿洲城镇位于干旱地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水源。第 3 题,推动绿洲城镇化的主导作用是人与地理环境相协调,环境问题的治理、水利设施的建设、人工植被的培养都对推动绿洲城镇化起主要作用。答案:1.C 2.D 3.D 清障提能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城市等级体系和服务功能练中自查如图为甲、乙、丙三个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完成45 题。4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甲、乙、丙城市的服务职能依次对应正确的是(
5、)A汽车销售、珠宝商行、星级宾馆B高档电器、早点铺、星级宾馆C星级宾馆、家用电器、早点铺D早点铺、星级宾馆、家用电器5乙城市等级有逐步提升的趋势,其优势条件为()A矿产资源丰富 B市场广阔C淡水资源丰富 D交通便利解析:第 4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三城市中甲的等级最高、乙次之、丙最低,因此它们的服务职能由高到低排序为甲、乙、丙。第 5 题,乙城市位于铁路和高速公路的交会处,交通便捷,故乙城市服务范围将会扩大,服务职能将会提高,城市等级逐步提升。答案:4.C 5.D 清障提能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与空间分布的关系 城市功能分区练中自查如图为我国广西某地经济开发区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67 题。6一
6、类工业区适宜大力发展的工业部门及其优势条件分别是()A高科技产业 环境优美和交通便利B制糖工业 靠近甘蔗产地C纺织、服装制造 员工通勤便利D钢铁、石油化工 海运便利7图中 A、B 两地分别适宜建设()A商业中心 高级住宅区B高级住宅区 商业中心C高级住宅区 物流仓储区 D物流仓储区 商业中心解析:第 6 题,一类工业区邻近港区,海运便利,适宜发展需大量运进原料的钢铁、石油化工等工业。第 7 题,A地离工业区较远,四周为绿地,又离海较近,景色优美,空气清新,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B 地邻近工业区和港区,适宜建设物流仓储区。答案:6.D 7.C 清障提能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 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要注
7、意协调城市工业区和住宅区之间的关系,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要有便利的交通,如工业区为降低成本多沿公路、铁路、通航河流等进行布局。2合理安排工业区的位置,减少对住宅区的污染。3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应设置防护带,体育馆、学校、儿童机构、医院等不应设置在防护带内。城市化进程与特点练中自查如图为 18502050 年中国、英国和美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读图回答 89 题。8图中()A英国城市化速度始终快于美国B美国城市化水平先于英国达到 80%C1970 年以后中国城市化速度快于美国D各国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衡量指标是城市人口数量92030 年与 2000 年相比,三国城市化带来的主要变化有()A
8、英国第一、二产业比重增加B美国城市环境质量持续下降C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D中国第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解析:第 8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8901950 年美国的城市化速度比英国快;美国城市化水平晚于英国达到 80%;1970 年以后中国城市化速度快于美国;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衡量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第 9 题,英国是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第三产业比重会增加;美国是经济发达的国家,重视环保,城市环境问题得到关注和治理,且其城市化水平在 20002030 年未大幅上升,故其环境质量应提升;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第三产业将成为主导产业。2030 年与 2000 年
9、相比,中国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幅度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大,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减少,且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故农业机械化水平将提升。答案:8.C 9.C 如图示意安徽省 19902030 年城市化水平统计及预测。读图,完成 1011 题。10安徽省城市化进程的表现有()A20002010 年已进入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B20202030 年城市化速度最快C20102012 年城市化速度减缓D19901995 年城市化速度最慢11目前安徽省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A水平较低,发展较快B水平较高,发展快C水平低,发展慢D水平高,发展慢解析:第 10 题,注意该图横坐标时间间隔并不均衡。据图可知,200020
10、10 年为城市化中期加速增长阶段。20202030年 10 年间城市化水平提高 10 个百分点,速度较慢。20102012 年和 19901995 年时间段长短不同,但城市化水平增长数值相近,故 20102012城市化仍在以较快速度增长,19901995 年城市化速度最慢。因此 D 项正确。第 11 题,从图中看出,安徽省的城市化水平较低,处于城市化中期加速增长阶段。因此 A 项正确。答案:10.D 11.A 清障提能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区别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 表现 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 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 人 口 由 市区 迁 往
11、 农村 和 小 城镇 人口迁回市区 成因 城市的拉力和乡村的推力 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 为 追 求 更好 的 生 活环境 开发中心区,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 图解 城市空间结构要点精析1城市功能区布局的判断方法城市功能区的判断可根据面积的大小、距市中心远近、形态特征等来分析,具体如下表所示:判断方法 具体说明 看面积大小 住宅区面积最大,其次是工业区,商业区面积最小 读距市中心远近 一般情况下,距离市中心由近及远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判断方法 具体说明 观形态特征 商业区一般呈点状、线状,住宅区和工业区一般成片状 看人口变化 商业区昼夜人口差别最大,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
12、少;住宅区与商业区变化相反;工业区人口昼夜差别最小 看建筑物密度 商业区建筑物高大稠密,住宅区次之,工业区建筑物密度最小 观分布趋势 住宅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外移动,市中心比例逐渐下降;商业区虽也有向郊区交通便捷处移动趋势,但幅度较小,在市中心上升幅度较大 2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方法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主要是指住宅区与工业区),主要考虑五个方面:第一,协调工业用地、住宅用地和交通用地,既要保证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内部的交通联系,又要在两者之间布置便利的交通,以方便两者之间的联系。第二,工业用地要充分考虑交通条件,工业用地应沿公路、铁路、通航河流等交通便捷的地区布局,以降低生产成本;工业区和住宅区之
13、间也要有方便的联系,以方便工人上下班。第三,合理布局住宅用地、工业用地的相对位置,可减少污染物对城市环境的污染。住宅用地要建在城市盛行风的上风向、河流的上游。污染企业要布局在城市外围,并注意与盛行风和河流的关系。如有大气污染的企业要布局在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如在季风区,则布局在垂直于盛行风向的郊外)。有水污染的企业,一定要布局在流经城市河流的下游。第四,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要有卫生防护带,带内可植树造林,安排一些非公用建筑物,如仓库等。这样既可对住宅区起到防护作用,又可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环境。第五,各功能区之间要留有发展的余地,目的是针对一些预想不到的情况,使各功能区有足够
14、的“弹性”。典例(2017全国卷)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如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1)(3)题。(1)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A站点的用地面积 B周边的人流量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D周边的环境质量(2)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A中心商务区 B森林公园C大型住宅区 D产业园区(3)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解析 第(1)题,地铁站点的主要服务对象为流动人口,人流量越大消费市场往往越大,地铁站点的服务
15、功能越全,其等级也就越高,故本题选择 B。地铁站点的用地面积是根据服务等级而定的,A 项所述内容存在因果关系错误。地铁站点的信息化水平高,其综合服务等级不一定高。地铁站点周边的环境质量对其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影响不大。第(2)题,由图可知,甲、乙、丙三个站点位于内环或其附近地区,地价较高;甲、乙、丙站点等级较高;这三个站点分布相对集中,所以人流量较大。综上可知,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应为中心商务区,故本题选择 A。其他三项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区一般不会位于城市内环附近,故 B、C、D 错误。第(3)题,从图中可知,与河流垂直的方向上有多个一级站点,推测该城市有多个核心区,所以该城市最可能为多核心结
16、构,其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答案(1)B(2)A(3)C 演练冲关(2016全国卷)自 20 世纪 50 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 3 000 km2 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 20 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 13 题。1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A服务种类 B服务等级C服
17、务范围D服务人口2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A技术创新 B空间集聚 C市场拓展 D产品升级3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B降低人口密度C促进城市竞争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解析:第 1 题,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使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说明各核心城市的服务职能和服务种类各不相同,即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等级、服务范围和服务人口是难以通过空间规划限制的。第 2 题,各城市服务职能和服务种类分工明确,必然会促进同类产业活动在同一城市的空间集聚,以获取规模效益。第 3 题,该区的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
18、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乡村地带)的周围,且城镇之间设置的绿地不可侵占,既有利于城市群的发展,又有利于城市环境的保护,充分说明了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优化了城乡用地结构。答案:1.A 2.B 3.D TOD 模式,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用地开发模式。即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 400800 m(510 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集商业、工作、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体的区域中心。如图为 TOD 开发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 45 题。4图中 A、B、C 三类城市功能区分别为()A居住区、办公区、核心商业区B居住区、核心商业区、办公区C核心商业区、居住区、办公区D办公区、核心商业区、居住区5TOD 开发模式
19、可以()A完全用步行替代公共交通B降低土地利用密度C减少人口“钟摆式”流动导致的交通拥堵D降低区域人口密度解析:第 4 题,根据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不同功能区的付租能力来确定 A 为居住区、B 为核心商业区、C 为办公区。第 5 题,本题要认真分析题目信息,并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根据题意,TOD 开发模式可以减少人口“钟摆式”流动导致的交通拥堵。答案:4.B 5.C 城市化问题及解决措施要点精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典例(2015安徽高考)如图表示某市 20032013 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完成(1)(2)题。(1)据图推测,20032013 年该市()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
20、续增加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C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2)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A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 B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C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D生物多样性增加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所示的土地利用类型及柱的高低,可以判断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变化。由图可知,林地面积自 2003 年到 2009 年增加,2009 年到 2013 年减少,故 A 项错误;水域面积 2003 年到 2006 年有所减少,2006 年到 2009年有所增加,2009 年到 2013 年有所减少,故 B 项错误;未利用地面积 2003 年到 2006 年增加,20
21、06 年到 2009 年减少,2009年到 2013 年基本上没有变化,故 C 项错误;由图可知,自 2003年到 2013 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而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加,由此可以推知,该城市面积在不断扩大,因此 D 项正确。第(2)题,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不断增加,会导致地面硬化面积不断增大,不利于地表径流的下渗,导致地表径流下渗量减少;城市建设用地的不断增加,导致城市范围的不断扩大,城市内的交通线路延长,因此居民平均通勤距离会延长;城市建设用地的不断增加,导致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城市的人口、工业越来越多,会加剧城市的“热岛”效应;城市建设用地的不断增加,势必会造成耕地和林地面积有所减少,很多生物
22、失去了栖息地,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因此 C 项正确。答案(1)D(2)C 演练冲关(2018 届高三安徽四校联考)图甲示意我国大部分城市道路两侧绿化种植池现状,针对当前的城市问题有环保学者提出设计建议(图乙所示)。读图完成 13 题。1图甲中路缘石与种植池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最可能为()A阻挡雨水杂物B美化城市环境C防止人为践踏D减少建设成本2环保学者提出的设计建议主要解决的是城市()A热岛问题 B内涝问题C拥堵问题 D大气污染问题3图乙中若路面、种植池宽度均相同,下列城市的路缘石高度最大的可能是()A高雄市 B重庆市C北京市 D乌鲁木齐市解析:第 1 题,从图甲来看,如果种植池与路面高度一致,
23、行人或车辆易进入种植池,破坏绿化,而种植池比路面高就可以防止人为践踏。第 2 题,图乙所示设计的种植池比路面低,有利于城市地面径流下渗,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第 3 题,降水丰富的城市,路缘石越高越有利于种植池蓄水和排水,在所给的四个城市中,台湾省高雄市降水量最大。答案:1.C 2.B 3.A 城市化过程可以分为景观城市化(即人们所观察到的城市景观的变化,如道路、建筑物、绿地增多等)与人文城市化(即人的变化,如人口素质提高、生活方式改变等)。如图表示某城市局部区域剖面的景观与人文发展指数分布。据此回答 45 题。4该城市 a、b、c、d 四个区域中,城市化发展水平最高的是()Aa 区域Bb 区域C
24、c 区域Dd 区域5有关 b 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目前景观发育程度较高,城市规划合理B今后需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C需合理规划城市,加强人文城市化建设D城市建设相对落后,应努力提高人口素质解析:第 4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的 a 区域景观城市化水平最高,人文城市化水平也比较高,应是四个区域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第 5 题,b 区域人文城市化水平很高,但景观城市化水平低,说明该区域人口素质、生活方式等方面发展指数高,而道路、建筑物、绿地等方面建设滞后,今后应加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答案:4.A 5.B 综合考法 1 城市区位城市功能区城市发展读我国某历史名城的空间结构示意图,甲、乙、
25、丙、丁为该城市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完成 13 题。1该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最可能是()A河流 B政治C地形D交通2甲、乙、丙、丁中为商业用地的是()A甲B乙C丙 D丁3从城市交通网的角度看,限制城市进一步发展的是()A环山公路 B城市环路 C滨河公路 D过河桥梁解析:第 1 题,读图可知,该城市位于河流干支流交汇处,沿河流分布,水运便利、水源充足,说明其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河流。第 2 题,在城市主要用地类型中,居住用地所占比例最大,商业用地所占比例最小。图中四种用地类型中,甲所占比例最小,且位于市中心,应为商业用地。第 3 题,读图可知,河流穿过该城市城区,但只有一座桥梁可以通过,河流两侧联
26、系不便,限制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答案:1.A 2.A 3.D 综合考法 2 城市环境问题城市化与工业化4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如图是华北地区地形图和京津冀一体化规划图。材料二 2017 年 2 月 26 日是京津冀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周年的日子。北京市一般性制造业的关停和退出启动最早,成果也最为显著,2017 年将加大区域性物流批发、部分医疗教育服务疏解的力度,同时与河北、天津签署科技、市场等多项领域的合作协议。京津冀三地目前已逐渐形成优势互补、相融相促的一体化产业格局,区域定位也逐渐明晰。2017 年京津冀交运一体化将更加快速发展,集中在空运、公路运输方面。(1)推断京津冀地区雾霾
27、多发的季节,并分析地形对雾霾扩散的不利影响。(2)分析京津冀一体化规划对该地区工业发展的有利影响。解析:第(1)题,京津冀地区冬半年燃煤取暖和工业、交通排放大量的大气污染物,导致雾霾天气加重。冬季西北风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但北部和西部山地阻挡了冬季风,减弱了风力,使污染加重。山地、城市等形成局地热力环流,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东部和南部地势平坦,偏东风容易将大气污染物吹送到京津冀地区。第(2)题,京津冀一体化对该地区工业发展的有利影响可从交通、产业转移、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分析。答案:(1)冬季。西部、北部山脉阻挡了冬季风,减小了风对雾霾的扩散作用。山地、城市和海陆等地理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局地热力环流,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东部和南部地势平坦,偏东风容易将大气污染物吹送到京津冀地区,再加上北部和西部的山地阻挡,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2)交运一体化,物流成本将有所降低,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多领域合作,有利于京津冀地区工业的共同发展,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北京企业的外迁,有利于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北京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减轻大气污染,提高环境质量;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华北地区高精尖新产业的发展等。“专题达标检测”见“专题达标检测(八)”(单击进入电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