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的探究摘 要:核心素养是学生应该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精神的学科,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良好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教师更应当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将课堂教学融入生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教学生活化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离不开学生的生活。道德与法治课程不是简单的说教,也不是纯理论教学,而只有在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中,学生的道德和个性才能得到良好的培育和发展,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意义和价值才能得到凸显。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在独立意识、学习能力以
2、及思考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的同时,青春期的叛逆也有十分强烈的表现。只有把相对枯燥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和学生丰富的生活结合起来,学生才能在愉悦和兴趣中体验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魅力和价值,进而在潜移默化中纠正自身的错误认识和行为,树立崇高理想和思想品德。核心素养作为一种更加全面的教学理念,其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指导意义也必须要在生活中才能充分体现。一、将生活细节带入教学课堂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只是单纯地向学生传输理论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使学生感到枯燥,丧失学习政治的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将生活中的细节带入教学课堂,丰富课堂内容
3、,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和朋友在一起的教学中,要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友谊的意义,从而明确为什么要建立真挚的友谊,让学生懂得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知道能结交到亲密的朋友是一种幸福,了解友谊积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讨论友谊是什么,友谊有哪些表达方式,因为初中生年龄尚小,人生阅历还比较浅,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友谊,明确友谊和哥们儿义气之间的区别,让学生回忆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关于朋友美好的回忆,在课堂上跟同学分享,让学生感悟朋友对自己的影响,体验友谊的力量。二、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案例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深刻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将课本知识和生活化的案
4、例分析相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很多理论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将生活中的案例整合、归纳形成理论,教师在讲课时,将这些理论还原成生活中的案例,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加深学生的印象。例如在学习诚实守信这一课的过程中,可以以曾子的故事进行导入:曾子妻子要上街,儿子哭闹着要跟着去,妻子说“我回来给你杀猪炖肉吃。”妻子回来的时候看见曾子正在磨刀要杀猪,就赶忙阻拦说“你怎么真的要杀猪,我是哄他的。”曾子说:“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影响,我们说话不算数,孩子以后也就不会听我们的话了。”他果真就把猪杀了。讲完故事后可以让学生讨论曾子的言行,再向学生举例:如果你的朋友小明昨天没来上课,你问他为什么没
5、有来,他说他昨天下午在网吧打了一下午游戏,还说这是他的隐私,因为你们两个是好朋友才告诉你的,让你千万不要告诉老师,你会怎么做?大多数同学会选择不告诉老师,但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理性运用政治知识,为了帮助小明认识到去网吧玩游戏的危害,应该告诉老师,请老师教育他改正错误。诚实守信应该是在正确的情况下,而不是任何事情,帮助朋友保守秘密,学生要有自己的判断。利用案例让学生理解政治理论知识,将学生带入案例中,切身体会,这比让学生反复地背诵有用得多。三、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学生作为课堂主体,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
6、识,这就要求教师走进学生的生活,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基础以及生活经历等,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生活案例,让学生直观地学习政治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或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教学导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迅速参与到教学中来,主动进行学习。站在学生的角度,将教学内容和学生感兴趣的事物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展现政治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培养学生敢于对原有的知识或理论提出自己的看法,活跃学生的思维,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间的交流,给学生营造自由、轻松、和諧的教学氛围。综上所述,在培养核心素养的目标下,对学生进行生活化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将生活与理论相结合,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将生活中的人和事融入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开展高效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参考文献:1卢靖.对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的分析J.新课程(中学),2016(10):41.2范新春.论初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策略与途径J.中华少年,2016(23):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