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河北省衡水市十三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46711 上传时间:2024-06-02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7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河北省衡水市十三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解析》河北省衡水市十三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解析》河北省衡水市十三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解析》河北省衡水市十三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解析》河北省衡水市十三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解析》河北省衡水市十三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解析》河北省衡水市十三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解析》河北省衡水市十三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解析》河北省衡水市十三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解析》河北省衡水市十三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解析》河北省衡水市十三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解析》河北省衡水市十三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解析》河北省衡水市十三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解析》河北省衡水市十三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解析》河北省衡水市十三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解析》河北省衡水市十三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解析》河北省衡水市十三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解析》河北省衡水市十三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解析》河北省衡水市十三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解析》河北省衡水市十三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解析》河北省衡水市十三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37页
《解析》河北省衡水市十三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37页
《解析》河北省衡水市十三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37页
《解析》河北省衡水市十三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37页
《解析》河北省衡水市十三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37页
《解析》河北省衡水市十三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37页
《解析》河北省衡水市十三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37页
《解析》河北省衡水市十三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37页
《解析》河北省衡水市十三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37页
《解析》河北省衡水市十三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37页
《解析》河北省衡水市十三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37页
《解析》河北省衡水市十三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37页
《解析》河北省衡水市十三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37页
《解析》河北省衡水市十三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4页
第34页 / 共37页
《解析》河北省衡水市十三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5页
第35页 / 共37页
《解析》河北省衡水市十三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6页
第36页 / 共37页
《解析》河北省衡水市十三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7页
第37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衡水市第十三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一、选择题1.牙龈卟啉细菌是引起牙周炎的主要病原体。下列有关牙龈卟啉细菌的分析正确的是( )A. 牙龈卟啉细菌与牙龈细胞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有细胞核B. 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该细菌属于细胞或个体层次C. 若将牙龈卟啉细菌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会产生4种物质D. 该细菌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都具有复杂的生物膜系统【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菌的结构特点、结构组成、生物膜等知识。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据此答题。【详解】A、牙龈卟啉细菌是

2、原核细胞,牙龈细胞是真核细胞,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无成形的细胞核,A错误;B、细菌在生命系统中既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B正确;C、牙龈卟啉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若将牙龈卟啉细菌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会产生磷酸、脱氧核糖和四种含氮碱基,C错误;D、牙龈卟啉细菌和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只有细胞膜一种膜结构,没有复杂的生物膜系统,D错误。故选B。2.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蛋白质中的S元素一定位于R基中B. 肽链条数会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C. 某些蛋白质能协助葡萄糖进入红细胞D. 构成蛋白质的多条肽链在同一平面上呈直线排列【答案】AD【解析】【分析】蛋白质的基本单

3、位是氨基酸,每个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同氨基酸的主要区别在于R基不同,蛋白质具有多种功能,如调节作用(激素)、免疫作用(抗体)、运输作用(载体)、催化作用(酶)等。【详解】A、蛋白质中的S元素位于R基中或二硫键中,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R基不同,A错误;B、蛋白质是由一条或多条肽链形成的,肽链条数会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B正确;C、某些蛋白质如载体蛋白能协助葡萄糖进入红细胞,C正确;D、构成蛋白质的多条肽链会进行折叠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在同一平面上不是呈直线排列,D错误。故选AD。3.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mRN

4、A上的所有碱基都有编码氨基酸的作用B. 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C. 某些核酸与蛋白质结合可组成生产蛋白质的机器D. 细胞在分化过程中,核酸和细胞器均不发生改变【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核酸的功能,考生识记细胞中核酸的种类、组成和分布是解题的关键。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物质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详解】A、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不能编码氨基酸,A错误;B、烟草花叶病毒是RNA病毒,其核酸由核糖核苷酸组成,B错误;C、rRNA与蛋白质结合可组成核糖体,核糖体是蛋白质的生产机器,C正确;D、细胞在分化过程中,DNA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5、,但mRNA的种类会发生改变,不同细胞功能不同,所含细胞器种类和数量也有所不同,D错误。故选C。4.下列关于真核生物中糖类和脂质叙述,正确的是( )A. 糖类可以调节某些激素分子的分泌B. 脂肪细胞的细胞膜主要由脂肪组成C. 脂质都具有储存能量的生物学功能D. 糖类能为脂质的合成直接提供能量【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糖类和脂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糖类的种类、分布和功能;识记脂质的种类及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糖类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详解】A、 血液中的葡萄糖能调节胰岛索的分泌,A正确;B、脂肪细胞的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B错误;C、脂质中

6、的脂肪具有储存能量的生物学功能,C错误;D、糖类氧化分解产生的ATP为脂质的合成直接提供能量,D错误。故选A。5.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梨匀浆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其含有葡萄糖B. 直接用菠菜叶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C.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可用于检测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D. 鉴定蛋白质时应先加入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入CuSO4溶液【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葡萄糖的检测、观察叶绿体、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

7、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详解】A、梨匀浆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一定存在还原糖,但不能说明存在哪种具体的还原糖,A错误;B、菠菜叶下表皮细胞中不含叶绿体,应取下表皮稍带叶肉细胞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B错误;C、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可检测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C错误;D、鉴定蛋白质时应先加入NaOH溶液1mL,振荡后再加入CuSO4溶液4滴,D正确。故选D。6.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膜上的受体起作用后会立即被灭活B. 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的功能就越复杂C. 植物细胞间因有胞间连丝,故细胞膜上没有受体蛋白D. 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伴随

8、着细胞膜成分的更新【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的知识点是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及组成成分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生物膜的功能复杂程度与生物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据信息传递的功能,有的信息传递需要经过细胞膜上的受体,有的不需要。【详解】A、细胞膜上的受体起作用后,不会被灭活,A错误;B、细胞膜功能的复杂性取决于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B错误;C、高等植物细胞间有胞间连丝,同时细胞膜上也有受体蛋白,C错误;D、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属于胞吐,伴随着细胞膜成分的更新,D正确。故选D。7.真

9、核生物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下列有关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线粒体被彻底氧化分解B. 可推测,线粒体内膜的功能比外膜的功能更加复杂C. 线粒体外膜和内膜均向内折叠形成嵴,以增大膜面积D. 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在线粒体外膜上被利用【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线粒体的结构。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主要细胞器(动植物都有),机能旺盛的含量多。呈粒状、棒状,具有双膜结构,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内膜和基质中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生命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含少量的DNA、RNA。【详解】A、

10、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被彻底氧化分解,A错误;B、真核生物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因此线粒体内膜的功能比外膜的功能更复杂,B正确;C、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以增大膜面积,C错误;D、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O2结合生成水,D错误。故选B。8.在野生型酵母菌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中,基因S1、S2共同控制囊泡运输。研究发现:S1基因突变酵母菌的内质网显著大于野生型酵母菌(未发生突变),使囊泡数量减少;S2基因突变酵母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间积累着大量未融合的囊泡,致使突变酵母菌均不能完成囊泡运输。下列有关分析和推测,错误的是( )A. 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通过囊泡

11、运输进入内质网B. S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与内质网囊泡的形成有密切关系C. S2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与囊泡和高尔基体的融合有密切关系D. 在野生型酵母菌的囊泡形成过程中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属于信息题,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紧扣题干信息“S1基因突变酵母菌的内质网显著大于野生型酵母菌(未发生突变),使囊泡数量减少”、“S2基因突变酵母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间积累着大量未融合的囊泡,致使突变酵母菌均不能完成囊泡运输”答题。【详解】A、核糖体不含有膜结构,其合成的多肽链不能通过囊泡运输进入内质网,A错误;B、由于S1基因突变酵母菌

12、的内质网显著大于野生型酵母菌,因此S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与内质网囊泡的形成有密切关系,B正确;C、由于S2基因突变酵母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间积累着大量未融合的囊泡,因此S2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与囊泡和高尔基体的融合有密切关系,C正确;D、囊泡形成过程离不开生物膜的流动性,D正确。故选A。【点睛】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9.科学家用黑白两种美西螈做实验,将黑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取出来,移植到白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细胞中。植入核的卵细胞发育成为黑色美西螈。下列相关叙述错

13、误的是( )A. 该实验能说明美西螈的肤色是由细胞核控制的B. 为使实验结论更加准确,应再增加一组对照实验C. 该实验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结构的完整性D. 白色美西螈的细胞质在肤色形成中也发挥一定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核的功能,通过实验分析进行推理获取结论是本题考查的重点。细胞核是遗传的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详解】A、由实验结果可知,美西螈的肤色是由细胞核控制的,A正确;B、该实验缺少对照实验,为使实验结论更加准确,应增加对照实验:将黑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细胞与白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结合,形成重组细胞并进行培养,B正确;C、该实验能说明美西螈的肤色是

14、由细胞核控制的,未能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结构完整性的观点,C错误;D、细胞质在基因表达的过程中也起一定作用,因此白色美西螈的细胞质在肤色的形成过程中也发挥一定作用,D正确。故选C。10.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肝细胞内某些高尔基体中有催化磷脂合成的酶B. 细胞增殖时中心体的周期性变化有利于遗传物质的复制C. 吞噬细胞含较多溶酶体有利于消化分解抗体一抗原复合物D. 细胞膜、液泡膜及细胞质基质共同构成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的功能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A、高尔基体不能合成脂质,内质网是脂质合成的车

15、间,A错误;B、在细胞增殖过程中,中心体的周期性变化与遗传物质的复制无关,B错误;C、吞噬细胞中具有较多的溶酶体,溶酶体含有较多的水解酶,有利于对衰老细胞器、抗体一抗原复合物等的消化与分解,C正确;D、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由细胞膜、液泡膜及两者之间的细胞质构成,D错误。故选C。11.将人成熟的红细胞置于盛有09%氯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细胞形态没有发生改变。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水分子进出成熟红细胞B. 氯化钠溶液中的Na+和Cl-不能通过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C. 水分子可以通过磷脂双分子层和水通道蛋白进出成熟红细胞D. 若向烧杯中加入少量葡萄糖,则细胞可能会皱缩后再

16、恢复原状【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以人的红细胞为素材,考查动物细胞的渗透作用的相关内容。人成熟的红细胞置于盛有0.9%氯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细胞形态没有发生改变,是由单位时间进出细胞的水分子数量相等,细胞即不失水,也不吸水。【详解】A、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水分子的运动方向,A正确;B、氯化钠溶液中的Na+和Cl-能通过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进入红细胞内,B错误;C、水分子可以通过磷脂双分子层和水通道蛋白进出红细胞,C正确;D、若向烧杯中加入少量葡萄糖,则由于外界溶液浓度较高,细胞可能先发生失水,而后由于葡萄糖进入细胞使得细胞内的溶质浓度增大,导致细胞吸水,D正确。故选B。12.用不同荧光染料

17、标记的抗体分别与小鼠细胞和人细胞细胞膜上的一种抗原结合,两类细胞则分别产生绿色荧光和红色荧光。将两类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时,其一半呈绿色,一半呈红色。在37下保温40 min后,细胞上两种荧光点呈均匀分布。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实验结果表明,细胞膜不是静态的结构B. 人和鼠细胞膜表面的抗原属于构成膜结构的蛋白质C. 可推测,两种表面抗原均匀分布的时间与温度有关D. 该实验能准确测定膜上单个蛋白质的组成和流动速率【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细胞膜的结构和结构特点,膜的流动性和温度有关,温度降低,蛋白质和磷脂分子的运动速度减慢,膜的流动速度减慢。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是

18、可以运动的,体现膜的流动性。【详解】A、实验结果表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正确;B、人和鼠细胞膜表面的抗原属于构成细胞膜结构的蛋白质,B正确;C、实验在37下进行,因此两种表面抗原均匀分布的时间与温度有关,C正确;D、该实验不能测定膜上单个蛋白质的组成和流动速率,D错误。故选D。13.下列关于胞吞和胞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胞吞过程中细胞对物质的摄人具有选择性B. 在运输物质的过程中胞吞和胞吐不消耗能量C. 有些小分子物质也可能以胞吐方式运出细胞D. 抗体合成及胞吐过程可体现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具连续性【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对于此类试题,考生

19、应掌握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掌握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生物大分子的进出细胞方式主要是胞吞和胞吐,不需要载体、但需要能量,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详解】A、胞吞过程中细胞对物质的摄入具有选择性,A正确;B、在运输物质的过程中,胞吞和胞吐都消耗能量,B错误;C、有些小分子物质如某些神经递质也可能以胞吐方式运出细胞,C正确;D、抗体的合成分泌需要多种具膜细胞器的参与,胞吐出细胞依赖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抗体的合成分泌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连续性,D正确。故选B。14.细胞膜上的Na+/K+-ATP酶在将ATP水解的同时,能将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将细胞外的K+移入膜内。下列关

20、于人体细胞膜上Na+/K+-ATP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温度改变会影响Na+/K+ ATP酶的活性B. Na+/K+ ATP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 Na+/K+-ATP酶参与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D. Na+/K+ ATP酶对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生物膜系统的功能。细胞膜上的Na+/K+-ATP酶在将ATP水解的同时,能将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将细胞外的K+移入膜内,说明Na+出细胞、K+进细胞属于主动运输。【详解】AB、Na+/K+ATP酶能将ATP水解,具有催化作用,因此温度改变会影响Na

21、+/K+ATP酶的活性,A、B正确;C、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C错误;D、Na+/K+ATP酶能将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将细胞外的K+移入膜内,因此Na+/K+ATP酶对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D正确。故选C。15.下图是金鱼在严重缺氧的环境巾细胞的代谢活动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图示过程能生成少量ATPB. 图示过程在细胞中进行的场所不同C. 人体细胞内不存在催化过程的酶D. 酒精和乳酸是金鱼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结合图形主要考查细胞呼吸的过程,要求考生能够从图形中分析出相关物质和具体过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分析题图:图中为神

22、经元葡萄糖的分解,为乳酸式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为肌细胞中葡萄糖的分解;为乳酸转化成丙酮酸的过程,丙酮酸生成酒精的过程。【详解】A、图示过程属于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都能生成少量ATP,A正确;B、过程都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在细胞中进行的场所都是细胞质基质,B错误;C、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不产生酒精,因此人体细胞内不存在催化过程的酶,C正确;D、由题图可知,酒精和乳酸是金鱼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D正确。故选B。16.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内吸能反应所需的能量均由ATP提供B. 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都是在生物膜上合成的C. 细胞中ATP与ADP相互转化在反应物方面是可逆的D.

23、ATP中的“A”与构成RNA中的碱基“A”是同一种物质【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了ATP的有关知识,考生要能够识记ATP的组成、结构简式以及生理功能等。ATP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远离A的磷酸键断裂。作用: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但在细胞内的转化速度很快,用掉多少立刻形成多少。【详解】A、细胞内的吸能反应所需的能量主要由ATP提供,A错误;B、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主要是在生物膜上合成的,B错误;C、在细胞正常生命活动过程中,ATP和ADP可相互转化,在反应物方面是可逆的

24、,在能量方面是不可逆的,C正确;D、ATP中的“A”是腺苷,RNA中的碱基“A”是腺嘌呤,D错误。故选C。17.交替氧化酶广泛分布在植物细胞线粒体内膜上,它可以催化O2与H生成水,并使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更多地转化为热能,导致生成ATP所占的比例下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交替氧化酶能使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储存在ATP中B. 提高细菌线粒体内交替氧化酶活性能降低ATP的产生速率C. 在寒冷早春某些植物的细胞中交替氧化酶基因的表达会增强D. 交替氧化酶催化产生的水不能参与植物细胞的光合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细胞呼吸、光合作用与酶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有氧呼吸过程中

25、的物质变化、能量变化以及发生的场所,识记产生ATP的场所和过程,再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项。【详解】A、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的能量少部分储存在ATP中,A错误;B、细菌细胞无线粒体,B错误;C、由于交替氧化酶分布在植物细胞线粒体内膜上,它可以催化O2与H生成水,并使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更多地转化为热能,因此在寒冷早春某些植物的细胞中交替氧化酶基因的表达会增强,C正确;D、交替氧化酶催化O2与H生成的水。能参与植物细胞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生理过程,D错误。故选C。18.如图为不同条件下浒苔的呼吸速率与净光合速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高光照能促进浒苔呼吸酶的活性B. 25时,浒苔的

26、总光合速率最大C. 温度对低光照下净光合速率影响更大D. 高光照能够促进浒苔中有机物的积累【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要求考生识记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及相关曲线图。分析左图:图中自变量为温度、光照强度,因变量为呼吸速率,不论在低光照还是高光照,在25C时,呼吸速率最大,且在相同温度下,高光照呼吸速率大于低光照;分析右图:图中自变量为温度、光照强度,因变量为净光合速率,其中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不论在低光照还是高光照,在25C时,净光合速率最大,且在相同温度下,高光照净光合速率大于低光照。【详解】A、根据呼吸速率图可知,高光照下,整体

27、呼吸速率高于低光照,说明高光照能促进浒苔呼吸酶的活性,A正确;B、25时,浒苔的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都最大,因此总光合速率也最大,B正确;C、相比高光照组,低光照组随温度变化更不明显,C错误;D、高光照下浒苔净光合速率高于低光照,因此积累有机物更多,D正确。故选C。19.如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2n=4)细胞的分裂图像,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该细胞的中心体在分裂前期完成复制并移向两极B. 该细胞在下一个分裂时期中最多含有2个染色体组C. 每条染色单体上的DNA分子都由一条子链和模板链组成D. 着丝点整齐排列的赤道板处在末期将向四周扩展形成细胞壁【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结合图解,考

28、查细胞的有丝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变化规律。据图分析,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详解】A、中心体在间期完成复制,前期移向两极,A错误;B、该细胞下一时期是后期,后期的细胞染色体数加倍,此时有4个染色体组,B错误;C、该细胞DNA分子已经复制,每条染色单体上的DNA分子都由一条子链和模板链组成,C正确;D、该图为动物细胞的分裂图像,不会形成细胞壁,D错误。故选C。20.下图1为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实验示意图,图2中曲线A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巾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体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曲线B是

29、着丝点分裂后产生的距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1实验中h越大,物质扩散的体积也随之增大B. 细胞体积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高,故细胞体积越小越好C. 图2细胞中形成纺锤体的纺锤丝均由细胞的两极发出D. 图2中曲线B的出现必须由纺锤丝牵引着丝点的分裂【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结合实验和曲线图,考查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及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图1:用琼脂块模拟细胞,琼脂块越小,其表面积越大,则其与外界效换物质的表面积越大,经交换进来的物质在琼脂块中扩散的速度快;分析图2:图中曲线A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丝的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B曲线代表分裂后期染色体之间的距离。【详解】A

30、、图1实验中h越大,物质扩散的深度相同,由于边长更大,体积也越大,A正确;B、细胞体积不是越小越好,B错误;C、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纺锤丝来自于中心体发出的星射线,C错误;D、着丝点分裂并不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D错误。故选A。【点睛】NaOH的扩散深度对于体积不同的琼脂块都是相同的,无法用来表示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只有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比才可表示细胞吸收物质的速率,并反映出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与细胞物质运输速率的关系。21.下列关于人体细胞衰老和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凋亡过程中有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 衰老的细胞形态、结构、功能和DNA均改变C. 可以采用染色

31、排除法判断细胞是否已凋亡D. 机体衰老时,细胞不一定都处于衰老状态【答案】B【解析】【分析】题考查细胞衰老、细胞凋亡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衰老细胞的主要特点;识记细胞凋亡的概念及意义。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详解】A、细胞凋亡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因此细胞凋

32、亡过程有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正确;B、衰老的细胞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都发生改变,但遗传物质不变,B错误;C、可以采用染色排除法判断细胞是否凋亡,C正确;D、机体衰老时,部分细胞不一定处于衰老状态,D正确。故选B。【点睛】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22.RAS基因是一类与癌症发生有关的基因,该基因突变后,产生了位于细胞质内特定部位的X蛋白,导致细胞生长和分裂异常,进而引发癌变。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从功能看RAS基因属于抑癌基因B. 在正常细胞的

33、染色体上存在RAS基因C. 将X蛋白移除,可彻底治愈癌症D. 癌细胞分裂时,RAS基因能正常表达【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细胞癌变原因、治疗等。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细胞癌变的原因:(1)外因:主要是三类致癌因子,即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2)内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详解】A、从功能看RAS基因属于原癌基因,A错误;B、RAS基因是正常基因,在正常细胞的染色体上存在RAS基因,B正确;C、移除X蛋白后,RAS突变基因仍可表达出X蛋白,C错误;D、癌细胞内的RAS基因已经发生了突变,不能正常表达,D错误。故选B。23.洋葱根尖纵切片经某

34、染料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部分细胞图像如下。对此图像的观察与分析正确的是( )A. 染料甲可能是碱性染料龙胆紫或卡诺氏液B. 此图是在电子显微镜下呈现的分生区细胞C. 箭头所指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数的值为lD. 可显微观察到分裂中期细胞进入分裂后期【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装片的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详解】A、对染色体进行染色的可以是龙胆紫,但不能为卡诺氏液,卡诺氏液用于固定细胞形态,A错误;B、题图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B错误;C、箭头所指的为末期细

35、胞,该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相等,C正确;D、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在解离过程中已经死亡,故无法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分裂的动态过程,D错误。故选C。24.图甲是某一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图乙是该动物某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组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图中染色体排列的位置将形成细胞板B. 乙图中h-j段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C. 甲、乙两图中不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D. 甲、乙两图不可能同时出现在睾丸中【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有丝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特点以及DNA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等知识。分析图解:图甲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并且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

36、期;图乙表示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组的变化,图中gh段染色体组数目加倍,这是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的结果,但是jk段染色体组又恢复为2,这是细胞一分为二的结果。【详解】A、动物细胞分裂不出现细胞板,A错误;B、若乙图中的n表示1时,hj段则不含同源染色体,B错误;C、甲为有丝分裂中期,乙图中只显示染色体组数的增加,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C正确;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可同时出现在睾丸中,D错误。故选C。25.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蛙红细胞进行分裂时有DNA的复制B.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细胞质的分裂方式相同C. 胰岛B细胞分泌出胰岛素,说明其已完成分化D

37、. T细胞分化程度高于干细胞,全能性低于干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细胞全能性的特点。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详解】A、蛙红细胞进行无丝分裂,没有染色体和纺锤丝的变化,但有DNA的复制,A正确;B、动物细胞细胞质的分裂是细胞膜向中间凹陷,而植物细胞是在细胞板的位置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从而将细胞质一分为二,B错误;C、细胞分化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只有胰岛B细胞才能表达胰岛素基因,胰岛素的产生说明该细胞已

38、经完成分化,C正确;D、T细胞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分化程度越高的细胞,全能性越低,故T细胞的全能性低于干细胞,D正确。故选B。26.动物细胞培养至l0代左右大部分细胞会衰老和凋亡,极少数细胞培养至50代后会发生遗传物质改变,能够无限传代下去,对此叙述不合理的是( )A. 10代左右细胞的细胞核会因为衰老而出现增大B. 10代细胞的凋亡是细胞内在和外在因素引起的C. 50代后细胞最可能发生了一个原癌基因的突变D. 50代后的细胞周期会缩短且细胞形态发生改变【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动物细胞培养的相关知识。动物细胞培养10代以内细胞保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无突变发生,常用于实践或冷冻保存。

39、超过50代,极少数细胞突破自然寿命极限,突变成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能力;若超过50代,细胞不再增殖,全部死亡,则说明细胞没有发生癌变。【详解】A、由题可知10代左右大部分细胞会衰老,而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核体积会增大,A正确;B、细胞凋亡是细胞内外因素共同控制的,B正确;CD、50代后细胞基本发生癌变,而癌变通常有多个原癌基因发生突变,且癌变的细胞周期会缩短,细胞形态也会发生改变,C错误,D正确。故选C。27.细胞衰老和干细胞耗竭是机体衰老的重要标志,转录激活因子(YAP)是发育和细胞命运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核心蛋白。研究人员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和定向分化技术产生YAP特异性敲

40、除的人胚胎干细胞,YAP缺失的干细胞表现出严重的加速衰老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YAP缺失的干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会发生改变B. 该转录激活因子的合成需要核糖体等细胞器参与C. 推测YAP在维持人成体干细胞年轻态中发挥着关键作用D. CRISPR/Cas9基因编辑过程中会断裂基因中的高能磷酸键【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基因转录及干细胞特点等内容。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是由一条单链向导RNA引导核酸内切酶Cas9到一个特定的基因位点进行准确切割的技术。【详解】A、YAP缺失的干细胞会表现出衰老症状,形态结构和功能会发生改变,A正确;B、转录激活因子(YAP

41、)是一种蛋白质,其合成需要核糖体线粒体等细胞器参与,B正确;C、YAP缺失的干细胞表现出严重的加速衰老症状,推测YAP在维持人成体干细胞年轻态中发挥着关键作用,C正确;D、CRISPR/Cas9基因编辑过程中会断裂基因中的磷酸二酯键,不是高能磷酸键,D错误。故选D。28.某二倍体动物(2N)的一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依次经历了以下四个不同的时期,其染色体组数和同源染色体对数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一乙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前需准备相关蛋白质B. 乙一丙过程中,没有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彼此分离C. 乙一丙过程中,并没有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D. 丙一丁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

42、组数减半【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结合柱形图,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分析柱形图:甲、乙中染色体组数:同源染色体对数=2:2,分别为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丙中染色体组数:同源染色体对数=2:0,为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丁中染色体组数:同源染色体对数=1:0,为精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详解】A、甲乙过程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复制前需要准备相关的蛋白质,A正确;BC、乙丙过程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过程,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彼此分离和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B、C错误;

43、D、丙丁过程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形成生殖细胞,染色体组数减半的原因是细胞质分裂,D错误。故选A。29.如图为某二倍体生物部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a、b、c、d均为非等位基因,它们之间均能自由组合B. 该生物的有关基因组成可能是AaBbXcdY或aaBbXCDXcdC. 在有丝分裂后期,基因a、b、c、d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D.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a、b、c、d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答案】A【解析】【分析】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变化规律

44、。分析题图:图示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为非同源染色体,a、b、c、d均为非等位基因。【详解】A、据图分析,a、b位于同一条常染色体上,c和d都位于X染色体上,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B、图示的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都有对应的同源染色体,与对应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上的基因不一定相同,该生物的有关基因组成可能是AaBbXcdY或aaBbXCDXcd,B正确;C、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两极都含有与亲本相同的遗传物质,因此两极都含有基因a、b、c、d,C正确;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X染色体与常染色体可以同时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因此基因a

45、、b、c、d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D正确。故选A。30.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 自然界的豌豆自交一般情况下不发生性状分离B. 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属于假说的内容之一C. 孟德尔通过观察杂交实验出现的结果而发现问题D. 恰当地运用假说演绎法对其猜测进行实验验证【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具体过程、采用的方法等。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详解】A、自然界的豌豆为纯种,一般情况下自交不会发生性状分离,A正确;B、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形成子代属于假说的内容之

46、一,B正确;C、孟德尔通过观察杂交实验出现的结果而发现问题,C正确;D、孟德尔用测交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D错误。故选D。31.豌豆的高茎和矮茎、顶花和腋花这两对相对性状分别受A/a、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现有甲、乙两豌豆植株,甲自交后,子代均为矮茎,但有腋花和顶花性状分离;乙自交后,子代均为顶花,但有高茎和矮茎性状分离;若甲和乙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高茎腋花:高茎顶花:矮茎腋花:矮茎顶花=1:1:1:1。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 从题目给予的信息中能确定高茎和腋花为显性性状B. 甲、乙测交子代发生分离的性状不同,但分离比均为1:1C. 甲测交的正

47、反交结果不相同,乙测交的正反交结果相同D. 从题目给予的信息中不能推断出是否存在显性致死现象【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题干个三个实验进行综合分析,推出相关基因型,然后判断显隐性,再结合选项答题。分析题干:甲自交后代矮茎腋花、矮茎顶花;乙自交后代高茎顶花、矮茎顶花;说明甲与乙都是含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甲乙高茎腋花:高茎顶花:矮茎腋花:矮茎顶花=1:1:1:1,说明甲的基因型为aaBb,乙的基因型为Aabb,高茎和腋花为显性性状。【详解】A、由“若甲和乙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高茎腋花:高茎顶花:矮茎腋花:矮茎顶花=1:1:1:1”

48、可推出甲、乙的基因组成中有Aa、Bb、aa、bb,再根据“甲自交后,子代均为矮茎,但有腋花和顶花性状分离;乙自交后,子代均为顶花,但有高茎和矮茎性状分离”可推出甲的基因型为aaBb,乙的基因型为Aabb,高茎和腋花为显性性状,A正确;B、甲测交后代为矮茎腋花:矮茎顶花=1:1,乙测交后代为高茎顶花:矮茎顶花=1:1,B正确;C、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由于自花传粉植物无性染色体,两对基因均在常染色体上,故测交时正反交结果都相同,C错误;D、由于题干未给出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不能推断出是否存在显性致死现象,D正确。故选C。32.如图为雄果蝇的一对性染色体,其中为同源区段,为非同源区段(X和Y存在的等位

49、基因或相同基因的区段是同源区段,反之则为非同源区段)。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 若有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区段,则这对基因构成的基因型有7种B. 若有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区段,这两对等位基因可进行基因重组C. 若控制某性状的基因位于1区段上,则隐性性状的雌蝇数多于雄蝇D. 若某种性状只在雄蝇中被发现,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最可能位于2区段上【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遗传规律和伴性遗传等知识。分析题图:图示为性染色体简图,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区段区段,该部分存在等位基因;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1区段和2区段,该部分不存在等位基因,其中1区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属于伴X染色体遗传病,而2区段上基

50、因控制的遗传病属于伴Y染色体遗传。【详解】A、若有一对等位基因位于I区段,则这对基因构成的基因型有XAXA、XAXa、XaXa、XAYA、XAYa、XaYA、XaYa,共7种,A正确;B、若有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I区段,在雄蝇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这两对等位基因可通过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进行基因重组,B正确;C、如果控制某性状的基因位于II1区段上,隐性性状的雄蝇数目多于隐性雌蝇,C错误;D、某性状只出现在雄蝇中,可能是从性遗传或伴Y遗传,D正确。故选C。33.图甲是某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图乙是某动物(2n=4)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

51、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若图甲表示有丝分裂,则DNA和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均发生在AB段时期B. 若图甲表示减数分裂,则BC段时期内可发生交叉互换和同源染色体分离C. 图乙细胞每一极的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和携带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D. 图乙对应图甲巾的DE段,乙产生的生殖细胞与正常卵细胞受精后发育成三 倍体【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的特点。图甲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曲线,AB表示DNA的复制,BC表示每条染色体上有姐妹染色单体,CD表示着丝点的分裂。图乙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

52、裂后期。【详解】A、若图甲表示有丝分裂,则DNA分子复制加倍在间期,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发生在后期,A错误;B、若图甲表示减数分裂,BC段每条染色体上DNA为2,说明含有染色单体,BC段所示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之前,BC段时期内可发生交叉互换和同源染色体分离,B正确;C、动物(2n=4)说明正常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图乙所示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像,理论上应该有4条染色体,此时却有6条染色体,说明该细胞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细胞每一极的染色体不能组成一个染色体组,正常情况下和的遗传信息相同,若发生突变,和上的遗传信息可能会不同,C错误;D、图乙对应图甲中的DE段,乙细胞产生的生殖细胞与正常卵细胞受

53、精后发育的个体是三体,D错误。故选B。34.某单子叶植物的花粉有非糯性和糯性两种,分别受A和a基因控制。非糯性花粉中含有直链淀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中含有支链淀粉,遇碘液变红褐色。另有一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B和b分别控制花粉粒的长形和圆形。研究表明,花粉粒的形状与某种蛋白质的结构有关。现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基因型的纯合子可供选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以上事实说明基因可以控制相关酶的合成最终控制生物的性状B. 以上事实说明基因可以直接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的性状C. 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选择亲本和杂交D. 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

54、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亲本和杂交【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运用的相关知识。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详解】A、A和a基因分别控制花粉的非糯性和糯性,由于非糯性花粉中含有直链淀粉,糯性花粉中含有支链淀粉,而淀粉并不是基因表达的直接产物,因此A和a可以控制相关代谢过程中的酶最终控制相应的性状,A正确;B、B和b基因分别控制花粉粒的长形和圆形,而花粉粒的形状与某种蛋白质的结构有关,

55、说明基因可以直接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的性状,B正确;C、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时,只研究一对相对性状,可选择AA和aa,或者是BB和bb杂交,有多种杂交方案可选择,C错误;D、若通过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需同时研究两对相对性状,可选择AABB和aabb,或AAbb和aaBB杂交,D正确。故选C。35.某雄果蝇的精原细胞基因型为AaXBY,等位基因A、a都被标记为红色荧光,等位基因B、b都被标记为绿色荧光,精原细胞进行正常细胞分裂过程中,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不同时期细胞的荧光标记情况。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 四分体时期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红色、4个绿色荧光点B.

56、 形成的子细胞中一定都有红色荧光点,不一定都有绿色荧光点C.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同一极出现2个红色、2个绿色荧光点D.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形成的2个次级精母细胞都会出现2种颜色的荧光点【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能够明确先有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即联会后,才有四分体的出现,该知识是考生容易混淆。【详解】A、联会形成四分体时1个四分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组成的,含有4条染色单体,由于Y染色体不含等位基因,故出现4个红色,2个绿色荧光点,A错误;B、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子细胞中既有红色荧光点,也有绿色荧光点,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子细胞中有些细胞

57、既有红色荧光点,也有绿色荧光点,有些子细胞中只有红色荧光点,没有绿色荧光点,B正确;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同一极可能会出现1个红色,不出现绿色荧光点,也可能出现1个红色、1个绿色荧光点,C错误;D、由于同源染色体相互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形成的2个次级精母细胞一个出现2种颜色的荧光点,另一个只出现1种颜色的荧光点,D错误。故选B。【点睛】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

58、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36.番茄的缺刻叶(T)对马铃薯叶(t)为显性。欲鉴定一株缺刻叶的番茄植株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可通过与缺刻叶纯合子杂交来鉴定B. 可通过与马铃薯叶纯合子杂交来鉴定C. 可通过该缺刻叶植株自交来鉴定D. 可通过与缺刻叶杂合子杂交来鉴定【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鉴别,能扣住题干中

59、关键词选出正确的答案。【详解】A、一株缺刻叶的番茄植株的基因型为TT或Tt,若与缺刻叶纯合子(TT)杂交,子代全为缺刻叶,无法区分,A错误;B、若与马铃薯叶纯合子杂交,若是纯合子,子代全为缺刻叶,若为杂合子,则子代会出现缺刻叶和马铃薯叶,即可鉴别出来,B正确;CD、也可通过该缺刻叶植株自交来鉴定,或与缺刻叶杂合子杂交来鉴定,若是杂合子,子代会出现性状分离,C、D正确。故选A。【点睛】常用的鉴别方法:(1)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2)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3)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4)提高优

60、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5)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采用测交法。37.果蝇的体色与翅形分别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将纯合的灰体长翅与黑体残翅个体杂交,F1全是灰体长翅,将F1灰体长翅雌果蝇与黑体残翅雄果蝇杂交(正交),后代灰体长翅与黑体残翅比例为1:1;F1灰体长翅雄果蝇与黑体残翅雌果蝇杂交(反交),后代中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体长翅:黑体残翅=4:1:l:4。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两对相对性状中长翅对残翅为显性,灰体对黑体为显性B. 控制果蝇体色和翅形的每对基因遗传时遵循分离定律C. F1中灰体长翅雄果蝇产生配子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基因重组D. 若让F1中果蝇相互交配,产生的子代

61、中长翅:残翅=1:1【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运用的相关知识。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详解】AB、由题干可知,亲本灰体长翅与黑体残翅果蝇杂交的后代均为灰体长翅,故灰体、长翅为显性,且子一代测交后代中灰体:黑体=1:1,长翅:残翅=1:1,说明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两对等位基因遗传时遵循分离定律,A、B正确;C、假设这两对性状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

62、,反交后代中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体长翅:黑体残翅=4:1:1:4因此子一代灰体长翅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是AB:Ab:aB:ab=4:1:1:4不是1:1:1:1,说明两对等位基因产生配子时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C正确;D、若让F1中灰体长翅果蝇相互交配,根据配子法,子代会出现1/4_ _bb,故产生的子代中长翅:残翅=3:1,D错误。故选D。38.如图为某植物花色的形成过程(基因A、B位于常染色体上),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A与基因B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B. 该过程可说明生物的一对相对性状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C. 该植物紫花的基因型有4种,白花基因型中纯合

63、子有2种D. 若让某紫花植株自交,子代会出现紫花:白花=15:1或全为紫花【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学生分析图形、获取信息及预测基因型和表现型以及概率计算的能力。根据题意和图形分析:甜豌豆花色受两对基因控制,基因A控制酶A合成,从而将前体物质转化成中间物质,基因B控制酶B的合成,从而将中间物质转化为紫色产物,则A_B_表现为紫色,其余基因型都是无色。【详解】A、基因A与基因B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A错误;B、由图可知,该植物的花色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B正确;C、该植物紫花的基因型为A_B

64、_,有4种,其余全为白花,白花基因型中纯合子有3种,C错误;D、若让某紫花植株自交,子代会出现紫花:白花=9;7或紫花:白花=3:1或全为紫花的情况,D错误。故选B。39.图是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表为图中 -1、-2、-1、-2相关基因的电泳图谱(不考虑致病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正常基因显示一个条带,患病基因显示为另一不同的条带。下列有关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编号条带1条带2abcdA. 该病在男女中发病率相等B. 条带2为含有该病致病基因的DNA片段电泳位置C. -2个体基因型与-4个体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D. -4个体与该病携带者结婚,生女孩患病的概率为1/12【答案】D【解

65、析】【分析】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传病的类型、特点及实例。分析系谱图:1号和2号都正常,但他们的儿子患病,即无中生有为隐性,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分析表格:图乙为图甲中1、2、1、2相关基因的电泳图谱,其中有三个个体含有两个条带,但有两个男性个体,因此其中有一个男性个体有两种条带,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1、2、2均为杂合子,而1为隐性纯合子。【详解】AB、由图甲遗传系谱图判断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图乙为图甲中I1、I2、II1、II2相关基因的电泳图谱,由于正常基因显示一个条带,患病基因显示为另一不同的条带,分析I1、I2、II2都正常,只有II

66、1患病,且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条带2为含有该遗传病致病基因的DNA片段电泳位置,A、B正确;C、假设该病由A、a基因控制,II2个体基因型为Aa,II4个体基因型1/3AA、2/3Aa,故II2与II4个体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C正确;D、II4 (1/3AA、2/3Aa)与该遗传病携带者(Aa)结婚,生女孩患病的概率为2/31/4=1/6,D错误。故选D。40.在世界范围内,每l 000个儿童就有一个患有听力障碍。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了一条染色体短臂上的一个决定人类神经性高频性耳聋的致病基因(GJB3基因),在探索遗传学耳聋的发病原因方面取得了关键性成果。下列对耳聋基因遗传的叙述,正

67、确的是( )A. 若GJB3基因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引起的耳聋具有在人群中高发的特点B. 若GJB3基因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则引起的耳聋具有在家族中高发的特点C. 检测某夫妇双方该条染色体短臂的形态,可推测其后代患病概率并及时预防D. 若GJB3基因引起的耳聋多发生在男性中,可推测其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传病的类型、特点及实例。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及其特点: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男患者多于女患者;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

68、D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女患者多于男患者;世代相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伴Y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详解】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发病率低,A错误;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具有在家族中高发的特点,B正确;C、GJB3基因是位于一条染色体短臂上的一个致病基因,检测某夫妇双方该条染色体短臂的形态,无法推测其后代的患病概率,C错误;D、若GJB3基因引起的耳聋多发生在男性中,可推测其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69、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41.下图为沙枣在不同浓度Na2SO4胁迫下的相关生长特性(四组Na2SO4浓度依次为:0 mmol/L、60 mmol/L、120mmol/L、180 mmol/L)。回答下列问题:(1)沙枣净光合速率_(用文字表达式);其净光合速率变化程度随Na2SO4胁迫加剧而_(填“加剧”或“减弱”)。(2)Na2SO4胁迫的关键_(填“是”或“不是”)影响光反应所需的水分,理由是_。水分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被利用的最终场所及发生的反应是_。(3)试分析沙枣叶肉细胞胞间CO2浓度降低的原因_。此时叶绿体基质中C5含量的变化是_。【答案】 (1). 实际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

70、或总光合速率)呼吸作用速率 (2). 减弱 (3). 不是 (4). 随着Na2SO4胁迫加剧,沙枣对水分的利用效率反而有所提高 (5).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水在光下分解产生H和氧气 (6). 随Na2SO4胁迫加剧导致叶片部分气孔关闭,从而减少了对外界CO2的吸收 (7). 升高(增加)【解析】【分析】本题以探究沙枣在不同浓度Na2SO4胁迫下的生长特性为载体,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的相关知识。有图分析,随着Na2SO4浓度的增大沙枣净光合速率、沙枣叶肉细胞胞间CO2浓度均下降;而沙枣对水分利用效率却上升。【详解】(1)沙枣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

71、或总光合速率)呼吸作用速率;有分析可知,其净光合速率变化程度随Na2SO4胁迫加剧而减弱。(2)Na2SO4胁迫的关键并不是影响光反应所需的水分,因为有分析可知随着Na2SO4胁迫加剧,沙枣对水分的利用效率反而有所提高,可为光合作用题干充足的水分。水分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参与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水在光下分解产生H和氧气。(3)沙枣叶肉细胞胞间CO2浓度降低的原因是随Na2SO4胁迫加剧胞间CO2浓度均下降,可知叶片部分气孔关闭,暗反应受到影响,CO2的固定减慢,此时叶绿体基质中C5含量的升高。【点睛】表观光合速率和真正光合速率: 真正光合速率=表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表观光

72、合速率常用O2释放量、CO2吸收量、有机物积累量等来表示。 真正光合速率常用光合作用产生O2量、CO2固定量、有机物的产生量来表示。42.研究发现,一种叫做具核梭杆菌(Fn)的细菌与直肠肿瘤有着特殊的联系,它能够抑制直肠肿瘤细胞的凋亡,进而降低化疗效果,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ATG7蛋白与ULKl蛋白_(填“促进”或“抑制”)细胞的凋亡,这两种结构蛋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2)Fn与受体TLR8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_功能,只要抑制TLR8受体,便可阻止具核梭杆菌对直肠肿瘤的作用,该说法是否正确,并请说明理由:_。(3)通常情况下,直肠肿瘤细胞会不断增殖,不会凋亡,其本质原因是_

73、。(4)有人认为直肠肿瘤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请选择提供的G期细胞、S期细胞、G。期细胞、前期细胞、中期细胞若干为实验材料,设计一实验探究该结论是否正确。(仅写出设计思路、结果及结论,已知细胞松弛素B能抑制星射线微丝的合成。)_【答案】 (1). 促进 (2). 控制它们合成的(MYD88和MY88)基因碱基对(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 (3). 信息交流 (4). 不正确,具核梭杆菌还能通过TLR4受体作用于直肠肿瘤细胞 (5). (原癌基因是控制正常的细胞分裂,抑癌基因是抑制异常的细胞分裂)直肠肿瘤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细胞生长和分裂进程失控,从而使

74、癌细胞不正常增殖 (6). 实验设计思路:取刚完成间期(刚进入前期)的直肠肿瘤细胞若干,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添加细胞松弛素B,乙组添加等量的生理盐水,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着丝点情况实验结果及结论:若甲组直肠肿瘤细胞着丝点不分裂,乙组分裂,则上述结论正确,否则上述结论错误【解析】【分析】本题以具核梭杆菌抑制直肠肿瘤细胞凋亡机理图为载体,考查学生的识析图能力,以及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要求考生能从题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理解和掌握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和分析方法,然后结合所学基础知识进行解答。据图可知,具核梭杆菌通过抑制ATG7蛋白与UIKl蛋白的翻译来抑制其凋亡。【详解】(1)据图,ATG7蛋白与UIKl

75、蛋白促进细胞的凋亡,这两种结构蛋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控制它们合成的(MYD88和MY88)基因碱基对(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2)Fn与受体TLR8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只要抑制TLR8受体,便可阻止具核梭杆菌对直肠肿瘤的作用,该说法不正确,因为具核梭杆菌还能通过TLR4受体作用于直肠肿瘤细胞。(3)通常情况下,直肠肿瘤细胞会不断增殖,不会凋亡,其本质原因是直肠肿瘤细胞是癌细胞,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细胞生长和分裂进程失控,从而使癌细胞不正常增殖。(4)若要证实直肠肿瘤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需要取刚完成间期(刚进入前期)的直肠肿瘤细胞若干,均

76、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添加细胞松弛素B,乙组添加等量的生理盐水,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着丝点情况。若甲组直肠肿瘤细胞着丝点不分裂,乙组分裂,则上述结论正确,否则上述结论错误。【点睛】原癌基因存在于一切正常细胞中,调控细胞周期,是具有引起细胞癌变潜能的基因。抑癌基因是细胞中的一类正常的“管家”基因,抑制细胞不正常的分裂。4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减数分裂失败而形成染色体未减数的核过程称为“核重组”,按时期分为“第一次分裂重组”( FDR)和“第二次分裂重组”(SDR)。FDR主要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分开,形成2个染色体数目没有减数的重组核。到减数第二

77、次分裂时,染色体不再分离,胞质进行一次分裂形成2个2n配子。SDR指性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但到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没有移向两极再分配到两个核中,而是包含在1个核内,形成与亲本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的重组核,再经胞质分裂形成二分体,由二分体发育成两个2n配子。(l)正常性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主要特点是_。(2)FDR产生配子方式类似于_分裂。与FDR配子相比,SDR配子是染色体减数后的产物,SDR过程_(填“能”或“不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3)研究发现基因位点与着丝点的距离会影响基因的交叉互换,当基因位点距着丝点较近时,基因位点不发生交叉互 换,当基因位点

78、距着丝点较远时,基因位点会发生交叉互换,现假设亲本基因型为Aa,以1个位点为例(不考虑基因突变),则: 在FDR机制下,当基因位点距着丝点较近时,亲本形成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_,当基因位点距着丝点较远,细胞均发生交叉互换时,亲本形成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_; 在SDR机制下,当基因位点距着丝点较近时,亲本形成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_,当基因位点距着丝点较远,细胞均发生交叉互换时,亲本形成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_【答案】 (1). 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发生交叉互换 (2). 有丝 (3). 能 (4). 全部为Aa型配子 (5). AA:Aa:aa=1:2:1 (6).

79、 AA:aa=1:1 (7). 全部为Aa型配子【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分析分裂异常情况产生的原因,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详解】(1)正常性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主要特点是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发生交叉互换。(2)FDR主要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分开,形成2个染色体数目没有减数的重组核。到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染色体不再分离,胞质进行一次分裂形成2个2n配子,因此FDR产生配子方式类似于有丝分裂;由

80、于SDR性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因此可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3)在FDR机制下,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分开,所以当基因位点距着丝点较近时,基因位点不发生交叉互换,即亲本Aa形成的配子全部为Aa型配子;当基因位点距着丝点较远,细胞均发生交叉互换时,亲本Aa形成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AA:Aa:aa=1:2:1。在SDR机制下,性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但到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没有移向两极再分配到两个核中,而是包含在1个核内,再经胞质分裂形成二分体,由二分体发育成两个2n配子,所以当基因位点距着丝点较近时,基因位点不发生交叉互换,

81、亲本Aa形成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1:1;当基因位点距着丝点较远,细胞均发生交叉互换时,亲本Aa形成的配子全部为Aa型配子。【点睛】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44.家蚕性别决定

82、方式为ZW型。已知彩色茧和白色茧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若位于性染色体上,不考虑同源区),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染色体是未知的。某科研小组用一只彩色茧雌蚕与一只白色茧雄蚕杂交,F1中彩色茧雌蚕:白色茧雌蚕:彩色茧雄蚕:白色茧雄蚕=1:1:1:1。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该科研小组实验,_(填“能”或“不能”)确定彩色茧是隐性性状且基因位于Z染色体,理由是_。(2)若已确定A、a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则F1中彩色茧蚕与白色茧蚕相互杂交,子代的雌雄表现型及比例为_;若已确定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F1中雌雄蚕相互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3)若家蚕的眼型

83、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决定,当基因M和T同时存在时,家蚕为复眼,其他情况均为正常眼,现已确定基因M、m位于常染色体上,怀疑基因T、t位于Z染色体上,现有复眼和正常眼的各基因型雌雄纯合个体若干,请设计实验探究T、t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Z染色体上。请写出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和结论:_【答案】 (1). 不能 (2). 用一只彩色茧雌蚕与一只白色茧雄蚕杂交,不论是在常染色体,还是Z染色体上,F1中都有彩色茧雌蚕:白色茧雌蚕:彩色茧雄蚕:白色茧雄蚕=1:1:1:1情况出现 (3). 彩色茧離蚕:白色茧離蚕:彩色茧雄蚕:白色茧雄蚕=3:1:1:3 (4). 彩色茧蚕:白色茧蚕=9:7或彩色茧蚕:白色茧蚕=

84、7:9 (5). 选取多个纯合的复眼雌性个体分别与多个纯合的正常眼雄性个体交配,分别观察子代的眼型。若所有后代均为复眼,则基因T、t位于常染色体上;若交配后代中雕性均为正常眼,雄性均为复眼,则基因T、t位于Z染色体上【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区分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Z染色体上最直观的方法就是根据子代表现型是否与性别相关联,若子代雌雄个体表现型与性别无关,说明位于常染色体上,反之则位于Z染色体上。判断基因的显隐性一般采用杂交法或自交(自由交配),通过观察是否出现性状分离或后代的性状分离比确定。【详解】(1)根据题干信息“一只彩色茧雌蚕与一只白色茧雄蚕杂交,F1中

85、彩色茧雌蚕:白色茧雌蚕:彩色茧雄蚕:白色茧雄蚕=1:1:1:1”,不能确定彩色茧是隐性性状且基因位于Z染色体,理由是用一只彩色茧雌蚕与一只白色茧雄蚕杂交,不论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Z染色体上,F1中都有彩色茧雌蚕:白色茧雌蚕:彩色茧雄蚕:白色茧雄蚕=1:1:1:1情况出现。(假设彩色茧是显性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一只彩色茧雌蚕Aa与一只白色茧雄蚕aa杂交,后代Aa、aa,即F1中彩色茧雌蚕:白色茧雌蚕:彩色茧雄蚕:白色茧雄蚕=1:1:1:1;假设彩色茧是隐性性状,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则一只彩色茧雌蚕ZaW与一只白色茧雄蚕ZAZa杂交,F1中彩色茧雌蚕:白色茧雌蚕:彩色茧雄蚕:白色茧雄蚕=1

86、:1:1:1。)(2)若已确定A、a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则亲本一只彩色茧雌蚕ZaW与一只白色茧雄蚕ZAZa杂交,F1中彩色茧雌蚕ZaW:白色茧雌蚕ZAW:彩色茧雄蚕ZaZa:白色茧雄蚕ZAZa=1:1:1:1,所以F1中彩色茧蚕与白色茧蚕相互杂交(ZaWZAZa、ZaZaZAW),子代雌雄表现型及比例为彩色茧雌蚕:白色茧雌蚕:彩色茧雄蚕:白色茧雄蚕=3:1:1:3若已确定A、a从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一只彩色茧雌蚕Aa(aa)与一只白色茧雄蚕aa(Aa)杂交,F1后代Aa、aa;若F1中雌雄蚕相互杂交,A配子概率为1/4,a配子概率为3/4,因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彩色茧蚕:白色茧蚕=9:7

87、或彩色茧蚕:白色茧蚕=7:9。(3)实验步骤:选取多个纯合的复眼雌性个体分别与多个纯合的正常眼雄性个体交配,观察子代的眼型。实验结果和结论:若所有后代均表现为复眼,则基因T、t位于常染色体上;(MMTTmmttMmTt)若后代雌性均为正常眼,雄性均为复眼,则基因T、t位于Z染色体上。(MMZTWmmZtZtMmZtW、MmZTZt)【点睛】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比较常染色体上遗传病与性别无关,即子代无论男女得病的概率或正常的概率相同; 性染色体上的遗传病与性别有关,子代男女得病概率或正常的概率不同。 伴X显性遗传病:女性患者多余男性;伴X隐性遗传病:男性患者多余女性;常染色体:男女患者比例相当。- 37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