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画家乡(2)_人教新课标.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89597 上传时间:2025-11-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画家乡(2)_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画家乡(2)_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画家乡(2)_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画家乡(2)_人教新课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画家乡教学设计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教学目标: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

2、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

3、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贝、虾”2个字。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

4、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4鼓励学生用笔画出自己的家乡。教学重点: 1、用不同方法认字。 2、理解课文的内容,欣赏优美的语言,激发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并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下来。 教学难点:画中感悟,品读文本。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词语小黑板 ,图画纸,彩笔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小朋友,你能猜一猜老师展示的图片是哪里的风景

5、吗?(展示图片:北京天安门、四川九寨沟)体会这些地方的美丽。2、你知道我们的家乡在哪里吗?有哪些地方值得夸一夸吗?(预设:峡山水库,潍河,峡山) 师:是啊,说的真棒。看来,家乡值得骄傲的地方还真不少呢。 你爱自己的家乡吗?分析:用自己家乡的景色来导入,让学生有直观感知,而且也有话可说,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3、今天,我们的教室里来了五位小朋友,他们很爱自己的家乡。并把他们的家乡画下来,他们的家乡可美了,你们想看看吗?板书:24画家乡 师:谁愿意来读读课题(指名读),然后齐读课题。(分析:通过读题、悟题,让学生从题目中去领悟文本的内涵。教师通过评价语,引导学生体会爱家乡的情感。) 二、初读课文,

6、认识生字1、请大家边看插图边听老师朗读课文。想一想,这五个小朋友分别来自哪里?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检查学生认识生字的情况。 (1)把生字娃娃的帽子去掉,自由认读。 (2)学生分小组认识生字,重点说一说识字方法。(3)检查识字情况。(4)多种方式认读生字,习题。(3个小习题)生字:宽 脚 捡 壳 按 虾 原 奔 密 楼 匹 市 (5)利用卡片巩固生字。(分析: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课堂上再现生字,增强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另外,给学生挑战的激情,并又给予他们自主选择的机会,充分体现教学的人文性。)三、

7、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指名读课文,说一说本文共有几个自然段。2、初步感知课文后,说说你打算先到谁的家乡去。就选择到她(他)的家乡去,美美地多读几遍,等会儿展示给大家。 (分析:尊重学生的喜好,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来读文,既优化了学习时间,又尊重学生的个性。这样的处理,有可能性,因为课文的几个自然段前后内容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且行文差不多。)3精读第二段,指导感悟 (1)看样子,大多数小朋友都想先到美丽的海边走一走,那我们就先到涛涛的家乡去吧! (2)“涛涛的家乡在海边。”他画的海是怎样的?(宽)。 (3)涛涛画的图上还有什么?(鱼和虾)哪里看出鱼和虾很多?指导朗读。 (4)体会“那么那么”

8、试着利用句型说一说教室、校园、西瓜(5)海边有金黄的海滩涛涛在海滩上干什么呢?我们一起读最后一句,感受涛涛快乐的心情。 (6)是呀,这么美的地方,怎么能不让人喜爱! 那就请美美地试着和同伴一起背背这一段吧! (7)感情朗读最喜欢的句子。 (分析:朗读教学不应是纯技巧性的指导,更应注重的是以生活体验来解读文本,朗读课文。涛涛家乡这一小节的教学中,让学生谈感受,读句子,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产生心理感应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感悟”。这样以体验带动朗读,孩子就能很自然地、有声有色地读出停顿、语调、语气,朗读教学也就水到渠成。这时学生所学的技巧,实质上就是一种无形的语感。) (8)、海边真美啊!老师真我

9、想去涛涛家乡看一看,你们呢?老师建议大家假期中让爸爸妈妈带你去海边玩一玩。今天我们就暂时和涛涛说再见吧。 四、学习书写生字“贝、虾”、出示要写的生字,让学生认读。、千里眼:观察生字田字格中的位置,比比谁是千里眼,看得最认真,最仔细。哪一笔要提醒别人注意的。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汉字书写的特点,使学生进入了主动探索发现的学习状态,这是学生主体意识、主体行为、主体能力的体现。培养了学生自主识字写字的能力。、师范写(1)“贝”最后一笔是点。(2)“虾”左窄右宽,虫字旁 第五笔是提。4、指导学生练习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教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这首席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有

10、着“导”的职责。这样通过让学生自己先观察,教师再范写指导的教学设计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5、利用词语小黑板学习词语。富有童趣的激励形式,符合儿童心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孩子们认认真真端端正正地写着,期盼着红星能送到自己家。那天真纯洁的心灵,让每个人快乐着,享受着。五、自主学习,画自己的家乡 。学生按照老师刚刚的学习方法,自己学学其他的段落。找找其他小朋友画家乡画了什么,他们的家乡美在哪里。从扶到放,让孩子按照老师刚刚的学习方法,自己学学其他的段落,培养孩子们的自学能力。(学生画自己的家乡)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到祖国的各处参观了,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美丽。 学习了本课,同学们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学生自己说一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