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第1至第6页,第II卷第6至第8页。第I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 关于四大地理区域农业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区域降水季节变化大,适宜发展旱作农业B. 区域雨热同期,适宜发展种植园农业C. 区域严重缺水,适宜发展河谷农业D. 区域光照充足,适宜
2、发展绿洲农业2. 关于四大地理区域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区域煤铁石油资源丰富B. 水能、有色金属资源贫乏C. 区域稀土、太阳能资源贫乏D. 区域煤炭、石油资源丰富【答案】1. A 2. A【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农业生产状况和资源、环境特征。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渗透的地理核心素养为区域认知。【1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是北方地区,适宜发展旱作农业,A正确。是南方地区,适宜发展季风水田农业。种植园农业主要分布在热带。B错误。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严重缺水,适宜发展绿洲农业,C错误。是青藏高寒区,适宜发展河谷农业,D错误。故选A。【2题详
3、解】图中是北方地区,煤铁石油资源丰富,A正确。是南方地区,水能、有色金属资源丰富,B错误。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稀土、太阳能资源丰富,C错误。是青藏高寒区,煤炭、石油资源不丰富,D错误。故选A。2019年国庆节期间热播电影攀登者展示了登山健儿为国登顶寸土不让的精神,从中我们也可以学到一些的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基本知识,每年的五月是最适合登山的窗口期,适合的登顶线路有两条,一是从南坡尼泊尔一侧登顶,二是从北坡西藏一侧登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北坡线路严格限制攀登珠峰人员的资质,主要目的是A. 便于机构管理B. 保护珠峰环境C. 缩短登顶时间D. 确保人员安全4. 每年五月左右最适合攀登珠峰,主要
4、因为此时A. 季风转向期,风雪较少B. 白昼时段长,用时充足C. 太阳高度大,气温较高D. 冰雪消融多,线路安全【答案】3. D 4. A【解析】【3题详解】北坡从西藏出发,南坡从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攀登珠峰,出发地海拔相对较低,救援条件相对较好,北坡危险性更高,故为了确保人员安全,北坡线路严格限制攀登珠峰人员的资质。其他选项因素都不是主要目的,据此分析本题选D。【4题详解】春夏之交,季风转向期,风雪较少,A正确;此时为5月,白昼时段不是最长、太阳高度不是最大,假若昼长或正午太阳高度是最主要条件的话,应选择昼长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6月,B、C错误。冰雪消融多,线路不安全,D错误。据此分析本题
5、选A。秦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表演高亢激昂,穿透力强,多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5. 剪纸艺术可反映不同地区的景观特征,下列四幅剪纸中反映秦腔起源地的是A. B. C. D. 6. 促使秦腔表演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 冬冷夏热,降水集中B. 视野开阔,交通不便C. 千沟万壑,土层深厚D. 人口稠密,历史悠久7. 推测枣树的生长习性主要是A. 喜光,耐干旱B. 喜湿,耐洪涝C. 喜酸,耐贫瘠D. 喜雾,耐阴凉【答案】5. C 6. B 7. A【解析】【分析】本题以 “秦腔”代入题目,主要考查陕西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等自然地理特征。【5题详解】图显示大熊猫和塔,应为四川
6、的标志性地理事物,图显示文字“渔耕粤韵”,和赛龙舟的画面,应为广东的标志性地理事物,图显示窑洞,树木,应为陕西的标志性地理事物,图显示四合院,应为北京的标志性地理事物。根据文字材料提示,秦是陕西的简称,枣木梆子为乐器,与这些信息最符合的是图。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ABD错误。【6题详解】“表演高亢激昂,穿透力强”体现当地视野开阔,但交通不便,人们相隔很远可以相见,但想走到一起却很不方便,便大声呼喊,以传递信息,久而久之,人们的语言交流便具有了高亢激昂,穿透力强的特点,秦腔作为当地一种流行剧种,也随之具有了该特点。所以答案B正确。“表演高亢激昂,穿透力强”与C中的千沟万壑有关系,因为这里的交通不
7、便就是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造成的,这里的沟又深又长,造成沟谷两侧的人们可以看见,但很难走到一起。但是秦腔的特点与黄土的土层深厚无关。故C错误。黄土高原受地形限制,人口分布比较稀疏,故D错误。“冬冷夏热,降水集中”是黄土高原的气候特点,但是这与秦腔“表演高亢激昂,穿透力强”没有直接关系,故A错误。【7题详解】黄土高原地区,地处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降水较少,晴天多,光照充足,这里的植被就形成了与当地自然地理相一致的“喜光,耐干旱”的特点。所以正确答案为A。这里降水不多,不适合喜湿,耐洪涝的作物,故B错误。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为酸性的红壤,土壤黏重贫瘠,这里的作物大多具有“喜酸,耐贫瘠”
8、的特点,而陕西的土壤是黄土,所以这里的作物没有“喜酸,耐贫瘠”这种特点,故C错误。陕西降水少,晴天多,雾天少,所以这里的植物没有“喜雾,耐阴凉”的特点。四川盆地云雾多,气候潮湿,作物一般具有“喜雾,耐阴凉”的特点,故D不正确。【点睛】任何区域的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联系。例如南北方自然地理的差异影响了南北的很多方面:主食“南米北面”,房顶“南尖北平”,口味“南甜北咸”。例如山西爱吃醋,原因之一是山西的水质多呈碱性,用山西话讲就是“水硬”。而醋的酸性正好能中和碱性,维持人体内的酸碱平衡。再如四川气候潮湿,又受地形限制水汽不易散失,当地居民为了祛除体内寒气,就养成了吃辣的习
9、惯。本题中陕北的视野开阔,交通不便,造就了“高亢激昂,穿透力强”的秦腔。读影响我国的寒潮、台风路径图,完成下面小题。8. 台风和寒潮共同的天气特征是A. 沙暴B. 大风C. 暴雨D. 强烈降温9. 下列关于寒潮的叙述,正确的是A. 寒潮是由气旋活动引起的B. 冬季农作物受寒潮危害最大C. 寒潮可减轻来年的春旱和病虫害D 寒潮主要影响东南沿海等小范围地区【答案】8. B 9. C【解析】【8题详解】台风是夏秋季节形成于热带海洋上的热带气旋,天气特点是狂风、暴雨、风暴潮,寒潮是快行冷锋天气,过境时降温迅速、伴随着大风、雨雪天气,故两种灾害性天气的共同点是大风,故B正确,沙暴和强烈降温是冷锋天气特点
10、,暴雨是台风天气特点,故ACD错。【9题详解】寒潮是由冷锋活动引起的,是北方冷空气大规模向南侵袭我国,造成的大范围的急剧降温、大风、雨雪天气,故A错。寒潮一般多发生在秋末、冬季、初春,对农作物影响大,尤其是秋季和春季的寒潮对农作物影响大,故B错。寒潮会带来大量降雪,可减轻来年的春旱,急剧降温会冻死害虫,减少病虫害,故C正确,寒潮是一种大型天气过程,影响范围大,故D错。所以选C。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下图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0. 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
11、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A 印度河上游谷地B. 帕米尔高原C 斯里兰卡沿海平原D. 塔里木盆地11. 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A. 1月5月B. 5月9月C. 9月12月D. 11月次年3月【答案】10. C 11. B【解析】【10题详解】根据题干所述“无冬夏之异”,说明该地区全年气温差异不大,再结合该地区“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可以推断,该地区全年气温较高,且降水丰富。印度河上游谷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区,海拔较高,不会草木常茂,A项错误;帕米尔高原深居内陆,且海拔较高,冬季漫长,气温较低,B项错误;斯里兰卡沿海平原地势平坦,且为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丰富,符合佛国
12、记的叙述,故C项正确;塔里木盆地降水少,且气温年变化大,不可能草木常茂。【11题详解】古代船只主要是帆船,其航行的动力来自于盛行风,从耶婆提返回中国,一路向东北前行,最适合的是遇到西南风,可以顺风而行,东南亚地区吹西南风的季节是每年的夏半年,即59月这段时间,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蓄水能力是评价土壤水源涵养、调节水循环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林地土壤蓄洪作用主要反映在毛管孔隙水的贮存能力上。土壤持水量饱和后会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下表为四川盆地东部海拔350米951米某山不同林地土壤孔隙度和持水性资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林地类型孔隙度(%)有机质含量(%)饱和持水量(吨公顷)总孔隙非毛管孔毛
13、管孔针阔混交林5917454.62503常绿阔叶林6316473.18648楠竹林5212402.08312灌木林7317567.79183312. 最不适合该山地作为水土保持林的林地类型是A. 针阔混交林B. 常绿阔叶林C. 楠竹林D. 灌木林13. 不考虑其他因素,在相同降水条件和相同前期土壤湿度条件下,产生径流时间最长的是A. 针阔混交林B. 常绿阔叶林C. 楠竹林D. 灌木林14. 当地灌木林有机质含量高,与其关联度最小的是A. 地表径流大B. 植物种类多C. 枯枝落叶多D. 年均温较高【答案】12. C 13. D 14. A【解析】【12题详解】从材料中得知,林地土壤蓄洪作用主要反
14、映在毛管孔隙水的贮存能力上。土壤持水量饱和后会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读四川盆地东部海拔350米951米某山不同林地土壤孔隙度和持水性资料可知,楠竹林的毛管孔孔隙度百分比最小,且单位的饱和持水量(吨公顷)也是最小,容易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所以是最不适合该山地作为水土保持林的林地类型。故本题选择C。【13题详解】从材料中得知,林地土壤蓄洪作用主要反映在毛管孔隙水的贮存能力上。土壤持水量饱和后会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读四川盆地东部海拔350米951米某山不同林地土壤孔隙度和持水性资料可知,灌木林的毛管孔孔隙度百分比最大,且单位的饱和持水量(吨公顷)也是最大,对应的产生径流的时间最迟也就是最长。故本题选择
15、D。【14题详解】灌木林有机质含量高,说明土壤肥沃。植物种类多,正是说明土壤中养分多而活跃,有机质多的表现,B选项有关联;枯枝落叶可以增加土壤的腐殖层,增加有机质,C选项有关联;年均温度高会有利于促进土壤微小生物的活动,增进有机质的积累,D选项有关联。土壤有机质主要是和土壤肥力还有土壤中微量元素有关,和地表径流水量的大小关系不大,排除A。故本题选择A。石河是一种特定的冰缘地貌,在高山高原环境下由寒冻风化产生的岩块、岩屑,在重力作用下汇集到凹槽或沟谷中,沿沟槽徐徐向下移动,形成石河地貌景观。在湿润气馁环境下,石河发育更为显著,流速较快。下图为“新疆天山地形剖面示意和天山某石河景观图”。据此完成下
16、列各题。15. 天山石河景观最可能分布在A. 500米以下B. 1500-2000米C. 2500-3000米D. 3500-4000米16. 天山石河景观的形成原因是A. 风力侵蚀B. 冻融堆积C. 流水堆积D. 冰川运动17. 天山石河景观分布明显的地带主要在A. 南坡沟谷B. 北坡沟谷C. 南坡高地D. 北坡高地【答案】15. D 16. B 17. B【解析】【15题详解】由题中“石河是一种特定的冰缘地貌”分析,该景观位于雪线下附近,从吐鲁番盆地七月气温计算,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0C,所以冰川雪线在4000米左右,故石河景观在3500-4000米,选D正确。【16题详解】
17、由“在高山高原环境下由寒冻风化产生的岩块、岩屑,在重力作用下汇集到凹槽或沟谷中,沿沟槽徐徐向下移动,形成石河地貌景观。”分析,该岩石碎屑位于雪线附近,雪线随季节发生上下移动,该区域不断发生岩石冻融风化,逐渐破碎,在重力作用下在低处堆积。故B项正确。【17题详解】由“在湿润气馁环境下,石河发育更为显著”分析,天山北坡位于西风迎风坡,降水较南坡多,并且岩石碎屑易向沟谷汇集。故选B项正确。羊卓雍湖与纳木错、玛旁雍错并称西藏三大圣湖,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为调节拉萨居民用电季节差异,保障高峰季节用电。20世纪90年代,当地在羊卓雍湖与雅鲁藏布江之间建设了一座抽水蓄能电站。发电时,直接从羊卓雍
18、湖放水发电,尾水泄入雅鲁藏布江;蓄能时,从雅鲁藏布江抽江水(经沉淀池)入羊卓雍湖。读“羊卓雍湖抽水蓄能电站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8. 羊卓雍湖的主要补给水源来自A. 雨水B. 冰雪融水C. 地下水D. 雅鲁藏布江19. 推测该电站主要发电季节是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20. 抽水蓄能模式的运行,可能使羊卓雍湖A. 水质改善B. 泥沙增加C. 盐度升高D. 面积显著变大【答案】18. B 19. D 20. A【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陆地水源的补给、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18题详解】羊卓雍错地处青藏高原地区,降水较少,主要补给水源不可能是雨水补给,A错;该地海拔高
19、,春夏季节高山冰雪融水加大补给湖泊,B正确;地下水补给量较少,不是主要补给水源,C错;雅鲁藏布江地势低于该湖泊,不是该湖泊的补给水源,D错,故选B。【19题详解】拉萨地处青藏高原,夏季凉爽,冬季寒冷,春秋季为过渡季节(即春秋季节不可能达到一年中的用电高峰),因此用电高峰主要在冬季,因此该电站的主要发电季节在冬季,D正确。故选D。【20题详解】读材料“发电时,直接从羊卓雍湖放水发电,尾水泄入雅鲁藏布江;蓄能时,从雅鲁藏布江抽江水(经沉淀池)入羊卓雍湖”,该模式加快了羊卓雍错的湖水更新,水质改善,A正确;从雅鲁藏布江抽水时经过了沉淀池,泥沙量较少,放水发电时,湖底的部分泥沙排出,湖泊的泥沙含量减少
20、,B错;水体更新速度加快,盐度降低,C错;该模式通过抽水蓄能,放水发电,湖泊面积变化不大,D错误,故选A。下图为我国某局部地区地形及地表岩层分布情况示意图,该地的地下岩层也均成层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1. 图示地区A. 山脉大体上呈南北走向B. a处受外力堆积作用明显C. b处可以开采到地下水D. c处岩层受挤压形成向斜22. 若a和e两地自然植被类型不同,则d名山最可能是A. 长白山B. 华山C. 泰山D. 黄山【答案】21. C 22. B【解析】【21题详解】根据图文材料可知,该地山脉大体上呈东西走向;根据地表岩层的新老关系,a处为老岩层,受外力侵蚀后出现在地表,b处岩层中心新,地貌
21、表现为山地,故b为向斜山,地下可储存地下水;c处受外力侵蚀形成背斜谷。据此分析本题选C。【22题详解】dn处地形为陡崖,且de间缺失岩层3、4,所以n处存在断层构造,说明d山为断块山,题干条件“a 和e两地自然植被类型不同”,说明图示山地位于自然带的分界线上。华山位于秦岭山脉且为断块山。长白山、泰山和黄山的南北两侧山麓自然带是相同的,位于据此分析本题选B。【点睛】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指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的变形和变位。是内力作用下形成。1、地质构造类型:褶皱(包括背斜和向斜)、断层(包括地垒和地堑)等。2、可用如下歌谣来区分背斜向斜:背上拱,成山岭,中间老,两翼新;向下弯,成谷盆;两翼老,中间新
22、。背斜顶,受张力,易侵蚀,成谷地;向斜槽,物致密,抗侵蚀,成山岭。3、地质构造与工程建设的关系:背斜岩层封闭,是良好的储油构造,易于储油、储气;背斜呈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水,是隧道的良好选址地;背斜顶部受张裂作用,裂隙发育,岩石破碎,顶部可建采石场。向斜岩层向下凹,易集水,是地下水的储藏区。断层岩层不稳定,容易诱发断层活动,破坏工程;水库水易渗漏,故断层是铁路、公路、桥梁、隧道、水库等的回避处。地下水沿着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这里易被侵蚀为洼地,有利于地表水汇集,所以,断层是泉水、湖泊的分布地且多河谷发育。第卷(非选择题共56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56分。)23. 阅读图文资料,
23、完成下列要求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这里曾经沼泽广布,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1)分析三江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2)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理由。【答案】(1)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地下有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地处平原地区,地下水水位高
24、;地势低平,水流不畅;在河流封冻和解封季节易发生凌汛,大量流冰堵塞河道,河水大面积泛滥;河流众多等。(2)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3)土壤肥沃(肥力高);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4)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生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解析】【分析】考查沼泽开发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详解】(1)沼泽是积水低地,从
25、水体来源和地势两角度组织答案。三江平原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地表水较多;河流众多,在河流封冻和解封的季节易发生凌汛,河水外泄;地下有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水在地表集聚;地处平原地区,排水不畅,地下水水位高;地势低平,水流不畅,易积水。(2)环境质量的优劣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联系该地人类活动去分析,因1957年开始垦荒,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地广人稀,经济发展水平低,所以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因此环境优良。(3)根据材料提示: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
26、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该地建三江黑土广布,土壤肥沃,肥力高,使用化肥少;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化肥的使用效率高,导致化肥使用量少。(4)“中国绿色米都”中的“绿色”主要指生产的水稻无污染,“米都”主要指生产规模大,产量高。联系该地水稻的生产条件分析,该城市环境质量优良,对水稻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使水稻绿色无污染;该地水稻生产技术先进,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所以才能称为“米都”24. 近年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迅猛,公路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一,图为国家高速公路网规
27、划(2013年-2030年),回答问题。(1)看图说明我国高速公路分布的特点及原因。(2)京新高速公路(北京新疆)于2017年7月全线通车,分析其建设的意义。(3)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布局的大力发展体现了交通发展的高速化、网络化趋势,和其他运输方式比,说明其突出优势。(4)图中有规划在建的青藏高速公路,其他川藏、滇藏线也在规划建设中,但进展慢难度大,请说明入藏高速建设中可能遇到的自然困难。【答案】(1)东多西少;东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2)合理布局交通网;缩短了北京与新疆之间的通行时间和距离;加强了两地之间的联系;可带动沿线经济(旅游业)发展;有利于巩固国防和民族团结。(3)和水运及普通公路比速
28、度更快;和铁路、空运比,其灵活性更强。(4)高寒气候;冻土;缺氧;崎岖地形;复杂的地质条件。【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公路交通布局情况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渗透的地理核心素养为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详解】(1)我国高速公路的分布特点,主要是看高速公路的疏密程度的区域差异,从图中看我国高速公路东多西少。原因主要从人口、经济、需求等角度作答。人口和经济角度,东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求方面,正是因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因此对高速度公路需求量大。(2)京新高速建成通车的地理意义,主要根据京新高速公路是从北京到新疆这一特征,从交通线路布局、经济发展、社
29、会等方面作答。交通线路布局方面,可从合理布局交通网;经济方面,带动沿线经济发展;社会方面,可以缩短起止地通行时间、巩固国防和民族团结等。(3)“高速”交通运输方式的特征。主要结合“高速”速度快、方便灵活这两特点,分析其对比普通公路、水运、铁路、空运等交通运输方式,所体现出来的优势。与水运和普通公相比,高速公路速度更快,和铁路、空运、水运相比,公路灵活性理强。(4)入藏高速建设中可能遇到的自然困难,主要结合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等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其可能面临的问题,主要从气温、地形、土壤、地质等角度作答。综合判断可知,进藏高速公路遇到的困难主要是高寒、冻土、缺氧、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
30、等。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海岸的类型:根据塑造海岸的主导因素和海岸的物质组成,可划分为基岩海岸,包括侵蚀海岸、断层海岸;平原海岸,包括砂(砾)海岸、淤泥质海岸、三角洲海岸;生物海岸等主要类型。中国海岸的主要类型为平原海岸、山地丘陵海岸和生物海岸。其中平原海岸分为三角洲海岸和淤泥质平原海岸;山地丘陵海岸分为侵蚀基岩海岸和堆积基岩海岸;生物海岸分为珊瑚礁海岸和红树林海岸。材料二渤海湾区域海岸线迁移图材料三永定河流域历史上多洪涝灾害,新中国成立后修建了官厅水库等一系列中小型水库,控制了洪水灾害。但水库的修建也给当地的地理环境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下游河道里几乎看不到水流。当前,作为京津
31、冀协调发展生态环保领域率先突破项目,永定河的治理已经初显成效。下图为永定河水系示意图。(1)分析图示海岸类型及成因,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提出开发海岸带的具体措施。(2)简述水库修建对永定河中下游地理环境不利影响,并说明恢复流域生态的可行措施。【答案】(1)平原海岸(或淤泥质海岸);河流携带入海泥沙在潮流和波浪顶托作用下不断沉积而成。措施: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发展养殖业;合理发展海盐业。(2)不利影响:水坝蓄水拦沙,下游泥沙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入海径流减少,海水倒灌,水质下降;阻碍鱼类洄游,影响生物多样性;入海径流和泥沙减少,海岸线易受到侵蚀。可行措施:全流域进行统一管理,合理
32、分配河流水量;加强流域大中型灌区高效节水改造,减少高耗水农业;在大坝上建造过鱼通道,建鱼类人工孵化场;建设河道防护林体系;加强河、湖等沿岸湿地的治理与修复等。【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海岸带的开发措施、修建水库的影响以及恢复流域生态的措施等相关知识。【详解】(1)根据海岸线向渤海湾迁移,说明河流携带入海泥沙在潮流和波浪顶托作用下不断沉积而成,判断海岸类型是平原海岸(或淤泥质海岸)。开发海岸带的具体措施可从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两角度考虑。从发展经济的角度看:可以利用海岸带发展水产养殖业;合理发展海盐业;发展旅游观光农业等。从保护生态的角度看:要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海岸湿地等。(2)水库修建对永定河中下游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可以根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进行分析。不利影响可以从水文、土壤、地貌、生物等方面进行分析。水文:水库蓄水,下游河流水量减少;入海径流减少,海水倒灌,水质下降。土壤:水坝蓄水拦沙,下游泥沙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地貌:入海径流和泥沙减少,海水侵蚀加强,海岸线易受到侵蚀,后退。生物:水坝阻碍鱼类洄游,影响生物多样性。针对以上问题,恢复河流生态应当对全流域进行统一管理,合理分配河流水量;加强流域大中型灌区高效节水改造,发展节水农业,减少农业耗水;在大坝上修建鱼类洄游的通道,建鱼类人工孵化场;营造沿河防护林体系,加强对河、湖等沿岸湿地的保护,恢复河流生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