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81539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3页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3页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政治期中考试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70分)1.“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销魂感旧游。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态拂人头。”南唐后主李煜的这首诗至今仍使很多人动

2、容。从诗经离骚到元代散曲,中国很多古诗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下列对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认识不正确的是()A. 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B. 具有丰富而绚丽的内涵C. 具有鲜明而独特的风格D. 具有实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答案】D【解析】【详解】ABC:从诗经离骚到元代散曲,中国很多古诗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体现了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故ABC正确。D: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注重实用性和综合性,故D不选。故本题选D。2.蒙古的马头琴、傣族的孔雀舞、藏族的献哈达仪式、维吾尔族的舞蹈等都极具民族特色,这些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中华民族特

3、性的具体体现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故选项符合题意,应选;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是中华民族特性的具体体现,故选项符合题意,应选;选项说法错误,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排除;选项说法错误,汉字与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3.“人在海外,身处逆境时,对祖国二字的感受愈发深刻,愈发亲切。”中国水电集团二局驻利比亚项目经理杨学良感叹说。这体现的文化生活中涉及的道理是()A. 人们的意识受客观环境的影响B

4、.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C.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D. 人们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答案】D【解析】【详解】A:材料未体现客观环境对人意识的影响,故A不选。B:材料体现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而不是对社会的影响,故B不选。C:材料体现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未体现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故C不选。D:“人在海外,身处逆境时,对祖国二字的感受愈发深刻,愈发亲切。”体现了人们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故D正确。故本题选D。4. 年夜饭里的团圆内涵实际上是一个国家、一个

5、民族增加亲和力、凝聚力的一种方式。由此体现出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A. 民族精神指导民族文化的发展B.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C.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D.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石【答案】C【解析】【详解】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结晶,而不是组成部分。故AB项错误。本题选C项。D项本身正确但不是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不符合题意应排除。5.中国的民族戏曲历史悠久,剧种繁多:北京的京剧、河北梆子、东北二人转、陕西秦腔、江苏昆曲、安徽黄梅戏、河南豫剧其中,许多剧种在表演上都有自己的“绝活”。这说明()我国各地区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中华文

6、化博大精深我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我国不同区域的文化相互融合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中国的民族戏曲历史悠久,剧种繁多,许多剧种在表演上都有自己的“绝活”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与博大精深,故正确。:材料未体现我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故正确。:材料强调了中华文化的地域特征,而未体现不同区域文化的融合,故不选。故本题选A。6.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它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和可可)之一。这说明中华文化具有 的特点。A. 博大精深B. 源远流长C. 民族性D. 世界性

7、【答案】B【解析】【详解】作答本题时注意明确代词“这”指代的内容是解题的关键。本题“这”指代茶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的过程,这反映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答案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A不符合题意;选项C和D不是中华文化所具有的特点,因此不符合题意,排除;本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7.2017年5月11日,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文化创客馆的设立,金融、科技、旅游、体育、时尚等元素与文化联动的新业态的集中亮相,赋予了本届文博会全新的意义。这说明()A. 文化就是经济,经济就是文化B.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C. 经济与文

8、化同步发展D. 一定的文化产生一定的经济【答案】B【解析】【详解】题目中,文化创客馆的设立,金融、科技、旅游、体育、时尚等元素与文化联动的新业态的集中亮相,赋予了本届文博会全新的意义。这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故B选项入选。A选项表述将文化与经济二者等同,是错误的。C选项表述错误,排除。D错误,经济政治决定文化。8.在一个利益多元化、价值观纷呈的时代,不是所有的国家工程都能赢得国人的齐声叫好和支持,而国家在科技方面的大手笔,比如探月工程,却赢得普遍的祝福和支持。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是因为(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政府采取切实措施改变现代经济的总体布局文化与经济

9、、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影响文化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探月工程,赢得普遍的祝福和支持,这说明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影响,故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政府采取切实措施改变现代经济的总体布局属于经济生活,而不是文化生活,故排除;材料没体现文化活动与物质载体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点睛】多角度理解文化的作用:(1)从文化的本质角度看: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要通过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文化在本质上不是物质力量,文化更不是直接的物质力量。(2)从宏观和

10、微观角度看:从微观上看,文化素质是每个人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不断孕育出来、培养出来的,而这种文化素质也影响着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文化素质的高低,影响着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效果;从宏观上看,文化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纽带、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内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空虚,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从文化的性质角度看:从性质上看,文化有进步与落后、崇高与庸俗、优秀与腐朽之分。落后的、庸俗的和腐朽的文化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其祸害之深非一时可以清除;而崇高的、进步

11、的、健康的文化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振奋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推动社会的进步。(4)从质和量的角度看:从量的角度看,文化的社会作用有大小之分。文化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从质的角度看,文化的社会作用有好坏之分。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个人和社会的发展。9.截止2017年10月18日,战狼2总票房突破56.8亿元,第一次进入全球电影票房百强行列。这说明( )A. 经济与文化发展是同步的B.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C. 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D. 文化决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答案】B【解析】战狼2是一

12、部文化作品,总票房突破56.8亿元,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B项符合题意;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与经济发展不是同步,A项观点错误;材料主旨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不是经济政治决定文化,C项不合题意;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政治经济有反作用,D项观点错误。答案选B。【点睛】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能等同吗?(1)二者不能等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主要指经济、政治对文化具有决定作用,同时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是文化与经济、政治在当今时代的显著特点,文化与后二者彼此渗透、相互融合,主要是指文化与经济、政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10.2

13、017年6月26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正式首发。在动车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标志着中国铁路成套技术装备已经走在世界前列。这是我国迈向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又一重大科技成果。这主要说明A. 经济发展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B. 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越来越突出C. 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D. 文化是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物质力量【答案】C【解析】【详解】A不合题意,材料并没有强调经济发展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B说法错误,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C符合题意,在动车

14、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标志着中国铁路成套技术装备已经走在世界前列。这是我国迈向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又一重大科技成果。这主要说明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D说法错误,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是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质力量。故选:C。【点睛】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1)地位和作用: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加强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对于发展中国家来

15、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2)怎么办(启示):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11.“皮皮虾,我们走”、“扎心了老铁”、“我可能遇到了假的XX .?2017上半年的这些流杆诏 你都“忍”上了吗?网络热词多为社会热点新闻、新知识、新观点的浓缩或概括。这表明A.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B. 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始终是同步的C. 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D.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答案】A【解析】【详解】网络热词多为社会热点新闻、新知识、新

16、观点的浓缩或概括,这表明文化来源于生活实践,是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又在社会实践中享用文化,A项符合题意;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并非亦步亦趋,B项说法错误;材料不体现文化的阶级性,C项与题意不符;材料强调文化的来源,不体现文化的作用,D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点睛】文化的特点: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人们在社会实践

17、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12.2017年7月27日,作为建军90周年献礼片,战狼2登陆国内各大院线。影片以中国海外撤侨真实事件为背景,借助商业电影的叙事模式,融入特效等手段而又契合商业化元素,努力做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不仅有效传递了英雄主义,更是取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这说明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战狼2登陆国内各大院线不仅有效传递了英雄主义,更是取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这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故符合题意;战狼2这部影片有效传递了英雄主义,这表

18、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故符合题意;错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题干并未涉及文化的作用。故本题答案为D。13.习近平指出:“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历久弥新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 B. C. D. 【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以及文化塑造人生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识记课本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以及文化塑造人生的相关知识。”好的文艺

19、作品对人的影响就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实现的,符合题意;好的文艺作品“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说明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符合题意;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对人影响的深远持久的特点,错误。故选C。14.文化创造美好,美好需要文化,文化与美最相关、最契合。只要有空地,就会有广场舞的身影;读书、看戏、听讲座,人们乐于用文化活动填补闲暇时间;插花、茶艺、琴艺等更为精致的“雅生活”正在普通百姓中悄然兴起。文化味儿,正成为时下国人日常生活中散发的

20、新气息。这折射出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当代中国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追求“雅生活”有利于消除生活方式的差异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文化创造美好,美好需要文化,文化与美最相关、最契合。文化味儿,正成为时下国人日常生活中散发的新气息。这折射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正确;材料未涉及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与材料无关,排除;中的“消除生活方式的差异”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B。15.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再现了习近平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经历,读这些感

21、人事,使人心灵上受到冲击和震撼,情感上得到共鸣和升华,更是一次思想上的对标和看齐。这表明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文化提高人的科学素养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再现了习近平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经历,读这些感人事,使人心灵上受到冲击和震撼,情感上得到共鸣和升华,更是一次思想上的对标和看齐。这表明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 前进的旗帜,符合题意;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而非物质力量,项说法错误;优秀文化提高人的科学素养

22、,落后腐朽文化则破坏人的修养,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点睛】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人们总要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生活,文化氛围是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人们从事文化活动,或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或产生思想的困惑、精神的失落,许多是发生于潜移默化的过程之中的。文化影响即使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也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16.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23、这是因为文化可以全面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化的作用。优秀文化才能全面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不选;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是因为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符合题意;文化不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不选;我们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因为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17.2019年是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7周年。77年来“文化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激励一代又一代文

24、艺工作者走出书斋,投身沸腾的生活,走入人民大众之中,创作出一批批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作品。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文化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文化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创作出一批批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作品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符合题意。:上述材料体现了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文化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不合题意。:文化在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25、,但文化不能直接作为一种物质力量,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点睛】1.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2)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2.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1)优秀文化能够丰富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2)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

26、、力量倍增。(3)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8.2017年杭州市各地、各部门积极部署以清理校园周边文化垃圾、呵护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为重点的“护苗2017”和“绿书签”行动。这一行动基于不同性质的文化对人的影响不同 文化促进经济发展,个人成长文化环境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符合题意,杭州市各地、各部门积极部署清理校园周边文化垃圾、呵护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行动,是基于文化环境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同性质的文化对人的影响不同,因此要努力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说法错误,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优秀文化能促进经济发

27、展和个人成长;不合题意,材料不体现文化对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故选:B。【点睛】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强调文化影响人的过程,是表明这种影响过程是不为人所明显察觉的,渐进的过程;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是强调文化影响人的结果,强调这种结果一直延续到今天。19.每年的3月5日是学习雷锋日。跨越50多年的时空,雷锋精神历久弥新。长期以来,某校坚持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做全面发展一代新人”的主题教育活动。实践证明,这一活动有助于培育学生的道德素养,使之成为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公德的实践者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创造者。这说明文化能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对人

28、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活动具有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说法错误,只有优秀文化能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符合题意,“某校坚持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做全面发展一代新人的主题教育活动。实践证明,这一活动有助于培育学生的道德素养,使之成为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公德的实践者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创造者”,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说明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活动; 不合题意,材料不涉及具有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故选C。20.2017年8月8日,2017书香天津读书月系列活动启动。读书月期间,天津开展优秀出版物展示展销、文化讲堂、阅读分享、阅读论坛、好书推荐、

29、读书交流、评选征集等近13项活动。开展上述活动的理由是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人们的实践活动受到文化深远持久的影响A. B. C. D.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所以要开展各种读书活动,以发挥文化对人的积极影响,因为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正确;不选,因为优秀文化才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选,开展读书活动是对人的直接影响是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本题选A。21.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

30、国”、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尤其需要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即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及对创新成果的理念和追求。这是因为“工匠精神”对劳动者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提升国家的创造力有着决定性作用是解决我国当前创新不足问题的主导力量有利于提高综合生产能力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这是因为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故选项符合题意;选项说法错误,文化不能起决定作用,排除;选项中“主导力量”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22.2017年9月,某市各

31、中学举办了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艺术节,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学校这样做的依据在于A. 文化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B.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C. 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D. 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B:校园文化艺术节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B正确。A:应该是优秀的文化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错误。C:因为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而非决定作用,C错误。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这是文化的含义,而不是依据,D排除。故答案选B。23.厦门园博会的吉祥物是以“小水滴”作为卡通形象的吉

32、祥物“晶晶”。“晶晶”采用“小水滴”的拟人表现手法,生动鲜明地映射出园博会的特色与魅力。设计上运用写意的中国人物水墨画的表现技法,取意于滨海城市厦门与水的特有情结。小水滴“晶晶”的设计表明灵感是文学、艺术创造的源泉和动力文化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凝结在一起物质载体之中文化可以塑造人生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小水滴“晶晶”的设计表明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适合题意;社会实践是文学、艺术创造的源泉和动力,错误;优秀文化可以塑造人生,错误;故本题答

33、案选D。24.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心动,让人们的灵魂接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这说明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有益文化活动优秀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产生正确的价值引领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心动,让人们的灵魂接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这说明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优秀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产生正确的价值引领,正确且符合题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34、,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说法不准确;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说法也不准确。故本题答案选D。【点睛】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5.“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习近平对“去中国化”的批评,其依据是()传统

35、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摒弃传统文化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立足传统文化就能永葆文化的生命力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国家才能兴旺发达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习近平强调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是因为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摒弃传统文化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故正确。: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故说法错误。: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国家才能兴旺发达,故不选。故本题选D。26. 高铁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在广州喝早茶,到长沙听笑话,再到武汉赏樱花”;“上午在西安吃泡馍,下午到嵩山看少林”

36、。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改变文化的存在形式 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 扩展人们的文化视野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没有涉及文化的存在形式的变化,故排除。材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故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故排除。“在广州喝早茶,到长沙听笑话,再到武汉赏樱花”;“上午在西安吃泡馍,下午到嵩山看少林”。说明扩展了人们的文化视野,故正确。故选D。27.2017年8月30日,教育部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目前,全国共有职业院校1.23万所,共开设近千个专业、近10万个专业点,基本覆

37、盖了国民经济各领域,具备了大规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这进一步证实了教育在人的培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建设学习型社会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A. B. C. D.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作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教育使我国“具备了大规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体现了教育在人的培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正确,选A;强调了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强调了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与材料

38、无关。28.2017年7月9日,伴随着梁祝的经典旋律,国家大剧院艺术普及经典品牌“周末音乐会”迎来第450场特别策划系列演出。梁祝根植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用西方乐器和音乐形式诠释了中华文化鲜明的风格和特点,是实现文化创新的艺术典范,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这说明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又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民族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在于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中华文化只有广泛汲取世界文化中的精华,才能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梁祝实现了文化创新,得到了世界的认可,说明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

39、证,符合题意;梁祝根植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体现了继承传统,西方乐器和音乐形式诠释了中华文化鲜明的风格和特点,体现了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体现了文化创新,符合题意;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说法错误,应排除;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29.2017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这主要表明A. 我们要保护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B. 我们要尊重文化传统,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C. 我们要捍卫中华文化,提升传统文化的国际地位D. 我们要弘扬传

40、统美德,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答案】B【解析】【详解】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文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要发挥传统文化对今天中国发展的重要作用,B项符合题意;材料主旨是要重视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而不是历史意义,传统文化只有顺应社会发展变迁,才能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A项观点错误;材料主旨是要重视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地位,而不是传统文化的国际地位,C项观点错误;传统美德只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D项观点把传统美德等同于传统文化,偷换了概念,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答案选B。30.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

41、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深入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成就,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了十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节目播出后,在国内外引发收看热潮和强烈共鸣。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和共享的功能使文化传播手段发生了根本变革已经发展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了十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节目播出后,在国内外引发收看热潮和强烈共鸣。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和共享的功能。项符合题意;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文化传播手段发生了根本

42、变革,项说法错误;大众传媒已经发展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而不是途径,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31.2017年9月,中国东盟三大礼仪赛事(中国东盟礼仪大赛、中国东盟好少年礼仪大赛,中国东盟茶艺仙子大赛)在我国举办。假如让你就此写一篇宣传稿,需要确定一组符合我团对外文化交流的政策或主张的关键词,你认为下列各组中最准确的一组是A. 平等交流、承袭传统B. 博采众长、文化渗透C. 相互尊重、和睦相处D. 消除差异、理解个性【答案】C【解析】【详解】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承袭传统的观点不正确,A项不选;“文化渗透”带有贬意,B项观点不正确;我国开展对外文化交流要与其他国家文化相互尊重、和睦相处,C项

43、正确;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消除差异”的提法不正确,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点睛】对传统文化要辩证看待,批判继承。因为传统文化也有糟粕,所以承袭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必须被继承,全面继承的观点都是错误的。32.近年来,一个个响当当的国家级奖项被重庆万州收入囊中,被称为中国戏剧的“万州现象”。“现象”何来?来自于人民。万州的文艺创作者一直坚持根植于基层去观察、发现,创作出让人民有共鸣的好作品。由此可见扎根社会实践才能创作优秀的文艺作品 文艺创作离不开文艺工作者的聪明才智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动力 人民群众从来就是文化创造的主体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万州的文艺创作

44、者一直坚持根植于基层去观察、发现、创作,这说明扎根社会实践才能创作优秀的文艺作品,正确;材料并不是强调文艺创作离不开文艺工作者的聪明才智,不选;社会实践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动力,错误;中国戏剧的“万州现象”来自于人民,这说明人民群众从来就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B。【点睛】文化创新的基础和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文化创新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文化创新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必须建立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33.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的设计,以汉字“冬”为 灵感,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

45、形象、新梦想,传递出新时代中国为办好北京冬奥会,圆冬奥之梦,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北京冬奥会会徽的设计体现汉字“冬”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保证文艺工作者是文化创新的主体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符合题意,材料强调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的设计以汉字“冬”为灵感,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说明北京冬奥会会徽的设计体现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符合题意,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的设计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

46、新梦想,传递出新时代中国为办好北京冬奥会,圆冬奥之梦,表明北京冬奥会会徽的设计体现出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保证;说法错误,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故选B。34.2022年北京张家口将举办冬季奥运会,我们既要弘扬奥运精神,又要让世界人民感知底蕴深厚.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交融。这体现出( )文化创新是文化多样性的基础 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文化创新并不是文化多样性基础,不选;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选;我们要借弘扬奥运精神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这体

47、现出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正确;借助冬季奥运会,我们弘扬奥运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体现出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C。35.2017年8月28日是今年的七夕节。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节,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东亚各国的传统节日。近年来,随着中西文化的融合人们不再单单过七夕节,如西方的情人节,甚至超过了七夕节的热度。西方文化不断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这给我们的警示是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阻碍了中华文化发展文化交流借鉴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要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倾向必须增强中华传统文化对外吸引力、渗透力A. B. C. D. 【答案】C【解析】【

48、详解】西方文化不断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节日。这启示我们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文化交流借鉴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倾向,适合题意;文化的交流传播促进文化的发展,是错误的;我们要增强中华传统文化的民族凝聚力,不是对外吸引力、渗透力,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C。第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芦山地震发生后,华夏儿女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神州大地到处涌动着中华儿女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到处迸发着华夏儿女心系灾区的无疆大爱。灾区人民更是戮力同心、守望相助,他们以坚强的意志开展自救互救,救亲人、救邻居、救陌生人的事迹感天动地。现在

49、,灾区人民又以不屈的精神开始了灾后重建。从汶川到芦山,灾区群众在承受灾难和痛苦的同时,展现的是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精神。这种精神穿越时空,滋养着当代华夏儿女,闪耀出更加耀眼的人性光辉,绽放出更加灿烂的精神之花。(1)震区的感人事迹向世人展示了怎样的中华民族精神?(2)结合材料,简要说明在抗震救灾过程中中华民族精神所发挥的作用。【答案】(1)华夏儿女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灾区人民自救互救,展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团结精神。华夏儿女心系灾区的无疆大爱,展示了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从汶川到芦山,灾区人民表现出的不屈精神,展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精神。(2)中华民族精神是团结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是

50、中华民族战胜灾难和困难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是中国人民战胜灾难和困难的不竭力量源泉。在抗震救灾过程中,中华民族精神展示了中华儿女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儿女的价值追求。在抗震救灾过程中,中华民族精神也起到了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作用,也展示和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坚定了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解析】【分析】本题以抗争救灾为背景,(1)属于说明类的主观题,要求说明震区的感人事迹向世人展示了怎样的中华民族精神,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华民主精神的基本内涵。(2)属于说明类的主观题,要求结合材料,简要说明在抗震救灾过程中中华民族精神所发挥的作用,主要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详解】(1

51、)“神州大地到处涌动着中华儿女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到处迸发着华夏儿女心系灾区的无疆大爱。” 展示了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芦山地震发生后,华夏儿女万众一心,共克时艰,” 展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团结精神;“他们以坚强的意志开展自救互救,救亲人、救邻居、救陌生人的事迹感天动地。” 展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精神。(2)考生在解答本题时可以将教材中民主精神的地位、弘扬民主精神的必然性与抗震救灾的过程联系在一起。中华民族精神是团结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战胜灾难和困难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是中国人民战胜灾难和困难的不竭力量源泉,展示了中华儿女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点

52、睛】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伟大的创造精神,伟大的奋斗精神,伟大的团结精神,伟大的梦想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原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地位)爱国主义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努力。(作用)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我们的祖先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卓越贡献。但是,严峻的现实正如中央电视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益宣传片指出的:“皮影戏有9个流派面临失传,水晶雕刻传承人不足8人

53、,古琴斫琴师仅存7位名家,精通户撒刀锻造的工匠不到6人,中药炮制技术国家级传承人已不足5人,宣纸刺绣大师不足4人,花丝镶嵌国家级传承人少于3人,青田石雕2种技法濒临失传,勉萨派唐卡绘画传承大师仅剩1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传承文化之美”。这里用一段仅有一分钟的视频,展示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无人”之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刻不容缓。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国家为什么要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答案】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展示民族文化的历

54、史成就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重视其保护和传承能增强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能展示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解析】【详解】这道题考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原因,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是优秀文化,对其保护和传承利于发挥优秀文化的对社会和对人的促进作用;其次,材料中提到“我们的祖先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卓越贡献”,可以回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位和作用的知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能展示民族文化的历史成就和世界文化

55、的多样性,增强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材料中提到的皮影戏、水晶雕刻、古琴斫琴、中药炮制技术、宣纸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能展示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3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近年来,我国文化“走出去”取得了很大成绩,对外文化贸易发展较快,中外文化合作方兴未艾,一些文化企业在海外落户。短短七八年间,100多个国家共开设了300多个孔子学院和400多个孔子课堂。中法文化年、中俄文化年、伦敦中国文化年、纽约中国文化游、“感知中国”等活动把中国文化带到国外民众中间,产生了积极影响。文化“走出去”正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助推

56、器,是提升国家形象和软实力的有效途径。关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有下列两个观点。观点一中华文化“走出去”,不是简单的文化产品“走出去”,而是中华文化价值观的“走出去”。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范周表示,要提升文化自信,强化文化主体性建设,提升媒体融合力度,加强传播机制和手段创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观点二“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识和名片,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中宣部秘书长官景辉说。他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一是重视内容创新,增强吸引力;二是重视出口平台和对外营销渠道的建设;三是重视发展新兴产业,努力形成对外文化贸易新的增长点。结合

57、材料分析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意义。【答案】中华文化“走出去”有利于以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中华文化“走出去”,有利于中华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发展本民族文化。中华文化“走出去”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中华文化“走出去”,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维系社会稳定。【解析】【分析】本题以近年来,我国文化“走出去”取得了很大成绩,对外文化贸易发展较快为背景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设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一般。【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分析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意义。本

58、题主要考查文化交流的知识,问题指向是结合材料分析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属于意义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文化交流对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意义来回答:对中华文化的意义可从有利于发展本民族文化;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等方面来回答;对世界文化的意义可从文化的多样性角度来回答。【点睛】本题属于意义类主观题,此类题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解答时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并具有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审题关键是抓住题中的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调动运用相关考点分析。答案组织时,一般用“有利于”、“促进”等句型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