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基础过关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下图为我国某省城市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1该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外部条件是(A)A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B珠江三角洲长期积累的结果C珠江三角洲地区平坦的地形D本区人口众多、农业发达解析: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的快速发展与政策、国际背景、优越的区位条件等有关,但四项中外部条件是A项。2该省北部城市化水平比南部低,其主要原因是(C)北部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矿产资源短缺,能源匮乏南部经济发展快少数民族聚居,开发较晚A BC D解析:该省为广东省,北部山区地形复杂,交
2、通不便,经济发展缓慢,城市化水平低。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回答34题。3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D)A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B阶段工业化进程速度比城市化快C该国可能属于发展中国家D阶段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发展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国阶段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同步提高,即该阶段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发展。4阶段,该国第二产业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来自(A)A技术指向型产业 B动力指向型产业C劳动力指向型产业 D原料指向型产业解析:到了阶段,该国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经济水平也较高,第二产业中技术指向型产业的比重应有较大增长,故第二产业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来自技术指向
3、型产业。深圳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短短的30年里,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如下图所示),人均GDP位居全国第一,创造了世界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奇迹。据此回答56题。5深圳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D)A地理位置 B交通条件C著名侨乡 D国家政策解析:由于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才使深圳得以迅速发展。6深圳在“而立”之年又在经历着一场产业结构的变革,这种变革可能是(B)A发展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B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C走生态农业为主的生产结构道路D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就业问题解析:深圳在原有工业基础之上,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变革,加大新能源、互联网、生态医药等
4、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力度。二、非选择题(共20分)7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社会政治稳定、市场潜力巨大、劳动力成本低、产业配套能力强和现代物流发展快等优势,成为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主阵地。而珠江三角洲又处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到目前,它已经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1)简要分析说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的有利区位因素。(2)图中A代表的产业是什么?在第一次产业升级与转移中珠江三角洲地区A产业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案:(1)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
5、丰富;市场机制比较完善;工业基础和自然条件好;著名侨乡。(2)劳动密集型产业。原因:大量廉价劳动力,廉价的土地,优惠的政策。(3)用地紧张,地价上涨;环境污染加剧;矿产、能源短缺。解析:第(1)题,属基础题目,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即可作答,也可按工业区位因素分析思路去总结。第(2)题,对A产业的判断,应弄清珠江三角洲相对于香港的优势。分析得出,当时珠江三角洲劳动力丰富且相对廉价,故A产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另外,第一次产业转移珠江三角洲还有土地廉价、政策优惠等优势。第(3)题,经过第一次产业转移,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迅速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土地紧张、地价上涨、环境污染加剧,矿产、能源短缺等,限
6、制了其进一步发展。能力提升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工业化率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率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读下图(中国和日本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比较),回答12题。1图中表示中国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日本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的曲线依次是(B)A BC D解析:中国城市化、工业化起步较迟且城市化率要低于工业化率,因此它们对应的曲线分别是和;而日本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起步较早,经济发达,目前由于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下降,故城市化率远高于工业化率,它们对应的曲线分别是和。2中、日两国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的分析,错误的是(C)A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
7、过程而发生的现象B中国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C中国工业化水平高于日本D中国城乡发展差别比日本大解析:从上题分析可知,目前中国的工业化率超过了日本,但并不是说中国的工业化水平高于日本。事实上日本的工业化水平是很高的,只不过其第三产业较为发达,使得其工业化率相对降低了。读广东省国土开发战略格局概念图,回答34题。3关于广东省北部环形生态屏障区经济发展的说法,错误的是(D)A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保护环境B发展旅游产业,增加农民收入C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增加就业机会D在河流中大力发展养殖业解析:广东省北部环形生态屏障区的发展主要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业,以改善生态环境,而在河流中大力发展养殖业,容易引
8、起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使生态环境恶化。4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B)A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低,故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较少B如果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进行合理规划,某些城市化问题是可以避免的C限制城市发展是解决珠江三角洲城市化问题最有效的途径之一D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仅存在于发达国家解析:城市化过程中容易出现很多问题,不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是存在的,但是如果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进行合理规划,是可以避免城市化过程中某些问题的。成渝城市群以成都和重庆主城为核心城市,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如果把长江看成一条龙,重庆至成都是龙尾,龙尾处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守不住,将影响大半个中国。下
9、图为成都、重庆城市地域形态图。据材料回答56题。5据材料推断,成渝城市群发展的首要任务是(A)A生态建设,环境治理 B壮大优势产业集群C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D成本共担,利益共享解析:由材料“重庆至成都是龙尾,龙尾处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守不住,将影响大半个中国”分析可知,成渝城市群发展的首要任务是生态建设,环境治理。6成渝城市群在产业分工协作方面,核心城市应重点发展的产业是(C)服装制造 机械制造金融业 石油化工文化创意 进出口贸易A BC D解析:核心城市的技术水平较高,故应该发展技术导向型产业或者服务型产业,比如金融业、文化创意、进出口贸易等;服装制造属于劳动力导向型产业,机械制造和石油化工业
10、属于传统产业,产业层次偏低,故不适合在核心城市发展。二、非选择题(共20分)7“长三角”和“珠三角”是我国两个重要的城市群,阅读两三角洲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请指出两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2)两三角洲地区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导致酸雨危害严重,减少这些酸性气体排放的主要措施有哪些?(3)伴随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该地区农业应如何发展?答案:(1)长江三角洲:大城市扩散。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2)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减少酸性气体排放量及进行回收利用(推广原煤脱硫技术、工业尾气脱硫处理);调整产业结构,限制高污染工业(大力发展高新及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答出三点即可)(3)农业生产结构进行相应调整,加大蔬菜、肉蛋奶、花卉等城市需求量大的农副产品生产;保护基本农田,增加科技投入,发展优质、高效农业。解析:第(1)题,“长三角”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与上海等大城市扩散有关;“珠三角”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与改革开放有关。第(2)题,主要从调整能源结构、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加大酸性气体的吸收等方面进行考虑。第(3)题,农业的发展应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调整,同时要注意耕地资源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