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水市一中2018 级2020-2021学年度第二次考试试题历史(文科)(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共50分)1. 汉武帝实行盐铁专营,在全国设立铁官49处,垄断铁器的生产与买卖。时人评论说:“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盐铁价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耨”。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盐铁专营对农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B. 铁官设立推动了铁农具普遍使用C. 农民的反抗迫使官府放弃盐铁官营D. 官营手工业压制家庭手工业的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盐铁专营使铁器生产受限,而铁器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农业发展造成不利影
2、响,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主旨相反,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政府放弃,排除C;家庭手工业被压制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2. “如遇买卖,动以万数人,有府第富豪之家质库.城内外不下数十处,收解以千万计”,“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无论四时皆然”。材料所述场景符合A. 秦代咸阳B. 汉代洛阳C. 唐初长安D. 南宋临安【答案】D【解析】【详解】由“直至四鼓后方静”“早市”“无论四时皆然”等信息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商业时间不受限制的城市繁荣景象,这是唐末特别是宋代坊市制度瓦解后的商业现象,故选D项;AB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3. 明太祖朱元璋规定:“若有不务耕种,专
3、事末作者,是为游民,则逮捕之。”洪武十四年又下令:“农民之家许穿绸纱绢布,商贾之家止穿绢布。如农民家但有一人为商贾,亦不许穿绸纱。”这些规定A. 导致了农业生产的倒退B. 迟滞了社会转型的步伐C. 顺应了社会阶层的分化D. 满足了市场发展的需要【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材料中“专事末作者,是为游民,则逮捕之”“农民家但有一人为商贾,亦不许穿绸纱”等信息,说明朱元璋对商人的活动进行种种限制,既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也迟滞了社会转型的步伐,故本题选B项;这朱元璋的上述规定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但因限制商人活动而难以满足市场发展需求,更不可能推动社会阶层的分化,故排除ACD三项。4. 19世纪末
4、20世纪初,德国的巨型工业企业中,大银行通常是最大的股东和资本的提供者、合并的组织者,无论是前期出现的卡特尔还是更高级的托拉斯,莫不是如此。这表明当时的德国A. 垄断组织的形式更为完善B. 金融资本已渗入政治生活C. 生产组织方式发生了变化D. 工业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进,德国的金融与生产资本相结合,推动了生产组织方式垄断组织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来“更为完善”,A项排除;材料未体现金融资本已渗入政治生活,B项排除;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5. 下表为1780-1840年英国妇女和儿童工资占家庭总收入比例的统计情况。这反映出A.
5、 妇女成为家庭收入支柱B. 儿童教育权益受到政府重视C. 传统家庭结构受到冲击D. 社会贫富差距呈现扩大趋势【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时间及表中数据表明这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家庭中收人来源更加多样化,原来单纯依靠男性获得收人的状况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妇女儿童进人社会工作以获得收人,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结构,故选C项;A项“支柱”说法不符合表中数据;童工问题产生说明当时儿童权益不.受重视,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财富多寡的对比,D项错误。6. 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指出,17世纪初期,荷兰内河发达,河网纵横交错,这一定程度上为它对付西班牙提供了天然屏障。但17世纪中叶以后,荷兰的浅海限制了
6、荷兰战舰的吨位和火力,致使其舰队暴露在不列颠海军的炮口之下。该学者意在说明A. 地理因素影响国家兴衰B. 综合国力是国际竞争的关键C. 海军实力决定国家发展D. 英国是荷兰崛起的最大障碍【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荷兰内河发达,河网纵横交错,这一定程度上为它对付西班牙提供了天然屏障。”可得出荷兰因优越的地理位置而发展。而“荷兰的浅海限制了荷兰战舰的吨位和火力”又体现出其地理位置的短板限制了国家的发展,故反映出地理因素影响国家兴衰,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综合国力,排除B;C项太绝对,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到英国,排除D。7. 在美国,曾有宗教保守派视铁路为“将不朽灵魂引入地狱的撒旦装备”,但很
7、快“贫困的牧师们匆忙改信了蒸汽机,不久就在机车油门上看见了上帝之手”。大都市气势恢宏的火车站成了与大教堂一样的地标性建筑。这表明铁路建设A. 引发了价值观念更新B. 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C. 增强了殖民扩张动力D. 动摇了民众对上帝的信仰【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贫困的牧师们匆忙改信了蒸汽机,不久就在机车油门上看见了上帝之手”体现的是铁路建设 引发了美国社会价值观念的更新,A正确;BC与材料无关,排除;铁路建设并未动摇美国民众对上帝的信仰,D排除。故选A。8. 1835年,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英国工业城市曼彻斯特评论道:“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
8、航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里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里几乎变成了野蛮入。”托克维尔认为工业革命A. 使人性达到野蛮状态B. 创造了巨大社会财富C. 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D. 改变了世界落后面貌【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从这航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等信息可得出托克维尔在强调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故C项正确;A项只是一个方面,不全面,排除A;BD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9. 这些洋务官僚创办的企业除了在税收上享有种种特权,还有所谓的“专利”之权,由政府
9、赋予其一定时段内在某一地域享有垄断专营权。洋务企业的“专利”A. 旨在抵制西方对华经济侵略B. 有利于知识产权的保护C. 激发了创办民族工业的热情D. 阻碍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除了在税收上享有种种特权,还有所谓的专利之权”可知,洋务企业的“专利”实际上是借专利之名行垄断之实,虽然有利于洋务企业的发展,但是却不利于市场竞争,不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进步,D项正确,C项排除;“专利”实则是垄断,旨在维护洋务企业的利益,A项排除;“知识产权”材料未涉及,B项排除。10. 1896年,曾任官办上海机器织布局总办的杨宗瀚,与其长兄杨宗濂在无锡古运河畔创办业勤纱厂。之后,荣氏、周
10、氏等六大资本集团在无锡逐渐发展,民族工业相继得到发展。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历史背景是A. 洋务运动的迅速兴起B. 垄断资本在中国出现C. 官僚资本的迅速膨胀D. 民间办厂限制的放宽【答案】D【解析】【详解】1896年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这一时期,清政府为解决税源问题,放宽了对民间办厂限制,故D项正确;甲午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A项错误;当时中国并没有出现垄断资本,故B项错误;虽然杨宗瀚有担任官办织布局总办的经历,但此时他们的资本不一定就是官僚资本,故C项错误。11.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由民国元年至十年,政争兵乱,无年无之,举清末奖励实业政策之成绩尽破坏之,而无以为继,幸而吾国工业
11、乃得千载难逢之自动发展机会。”此处“吾国工业千载难逢之机会”最有可能是A.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瓦解B. 欧洲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C. 国民政府出台发展实业的法令D. 民间“实业救国”思潮广泛传播【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国元年至十年即1912到1922年间,我国工业获得的“自动发展机会”指的是是欧洲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B项正确;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尚未产生,A项错误;建立于1927年的国民政府出台发展实业的法令与“民国元年至十年”不符,C项错误;民间“实业救国”思潮广泛传播是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观动力,不是客观机会,D
12、项错误。12. 下表为20世纪初中国部分地区物价参照表。这表明当时A. 工农业之间剪刀差巨大B. 西方对中国侵略深入内地C. 农产品的竞争优势明显D. 民族工业的国内市场广阔【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数据可以看出,工农业产品交换时,工业品价格与农产品价格差额明显,A项正确;B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C项与材料数据不符,排除;D与题无关,排除。13. 1873-1892年,轮船招商局与英国两家轮船公可四次签订航线营业份额合同,轮船招商局在长江航线份额为38%-55%,北洋航线为37%-60%,上海至宁波、上海至福州航线为50%-55%。这反映了A.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B. 政府寻求自
13、强求富之路C. 中外不断加深技术合作D. 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答案】B【解析】【详解】洋务运动后期,李鸿章主持的轮船招商局与英国轮船公司签订合同,分割长江航线营业份额,反映了政府利用民用企业,寻求自强“求富”之路,B项正确;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当时洋务运动已经破产,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中外“技术合作”,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D项错误。14.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是在新形势深化农村改革的关键。从1949年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关系变化的共同点是A. 保护了农民利益B. 调动了
14、农民生产积极性C. 改变了经营方式D. 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答案】C【解析】【详解】从1949年直至当今,与土地改革、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改革开放等相关史实联系,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经历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营方式不断变化,故C项符合题意;人民公社化运动损害了农民利益,不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故AB不符合题意;从社会主义改造起,我国农业属于生产资料公有制,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5. 大江大河讲述了1978到1992年间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以宋运辉、雷东宝、杨巡为代表的先行者们在变革浪潮中不断探索和突围的浮沉故事。发生在197
15、8-1992的是A. 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B. 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开发天津滨海新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建立雄安新区D. 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答案】A【解析】【详解】建立4个经济特区是在1980年;邓小平南方讲话是在1992年;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故A项正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2001年,开放开发上海浦东是1991年,故可以排除BCD。16. “在人民公社期间,中国农村共建起了七、八万座大小水库以及相应的灌溉渠网络,当我们翻开新旧中国的两本分省地
16、图一对照,就会发现,新中国的地图上,造福于农民的人工湖泊星罗棋布,与旧时代有天壤之别。我国的农业灌溉面积在1980年以前每年以1700万亩(35%)的速度增加。到1980年达到733亿亩。”材料反映出A. 人民公社期间中国的农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C. 大跃进运动客观促动农村水利工程快速发展D. 人民公社期间国家经济更注重对农村的投入【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在人民公社期间,中国农村共建起了七、八万座大小水库以及相应的灌溉渠网络”等信息可得出,在人民公社化运动期间,我国的水利设施有所以展,农业灌溉面积不断增长,这些都说明我国的农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17、A项正确;B项时间不符合;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没有比较不能得出更注重农业投入,排除D。17. 1979年5月,国家经委在北京、天津、上海选择了首都钢铁公司、天津自行车厂等八家大中型国营企业进行试点,将生产计划、资金使用、产品销售、利润分配、人事安排等方面权力下放给企业。当时这一做法意在A. 增强企业活力B. 放弃计划经济C. 建立市场体制D. 推动改革开放【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将生产计划、资金使用、产品销售、利润分配、人事安排等方面权力下放给企业”体现的是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的活力,A正确;当时仍然是计划经济体制,B排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是在21世纪初,C排除;材
18、料未涉及对外开放,D排除。故选A。18. “1954年入秋以来,.农村里食油、粉条、豆腐、熟食等供应不足。特别严重的是,不少地方,农民杀牛、杀母猪小猪的现象相当普遍;积肥不热心,春耕准备不积极,生产情绪不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一五计划实行造成经济比例失调B. 牺牲农业追求工业化建设高速度C.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过急过粗D. 片面追求公有化控伤农民积极性【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我国从1953年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但在推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过急过粗,打击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从而导致材料中现象的出现,故选C;一五计划主要是工业建设
19、,与农业方面的内容无关,排除A;造成材料中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工作过急过粗,不是为了追求工业化建设发展而牺牲农业,更不是因为片面追求公有化,排除BD。19. 大国端起)说道:“英国必须利用它的海军.挑战所有这些国家(西班牙、荷兰,法国)的权威和力量。“强有力的君主制给英国带来了早期的辉煌、使英国走出了成为大国的重要一步。”据此判晰,英国明起A. 依靠和平方式实现B. 充分利用地理优势C. 依靠海外殖民扩张D. 得到王室强力支持【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强有力的君主制给英国带来了早期的辉煌”可知,英国挑战西班牙、荷兰、法国得到了王室的强力支持,故选D项;其他三项在材料中均没有显示。20.
20、 1927年6月,国民政府礼制服章审订委员会成立后, 很快批准公布了警察、检查官等行业服制,上海市政府均一体遵行。1930年8月,市政府遵从内政部服制条例中的规定,令秘书处、各局及各机关公务人员以身作则,服用国货,限制西装。这反映出当时A. 服饰行业受制于政府机关B. 经济发展助推社会变革C. 国家倡导社会习俗近代化D. 政治生态影响民众生活【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材料中“上海市政府均一体遵行”“公务人员以身作则,服用国货,限制西装”等信息可知,国家倡导社会习俗近代化,C正确;政府机构行为有助于服饰业的发展,排除A;经济发展与题无关,排除B;政治生态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D。21. 清末
21、北京西餐馆仅四家,至民国初略有发展,价格较低为普通民众所接受的有“醉琼林”“裕珍园”、“得利” 等,它们有几多:花钱多、规矩多、用外语多,所谓“海外珍奇费客猜,西洋风味一家开,外朋坐上无多少,红顶华翎日日来”。由此可知,这时期的北京A. 西方饮食文化影响扩大B. 西餐成为国人主要食物.C. 国人难以接受西方饮食D. 中国饮食文化优于西方【答案】A【解析】【详解】西餐馆数量增加,“为普通民众所接受”,“红顶华翎日日来”,西餐“规矩”和“外语”在京影响扩大,A项正确,C项错误;“花钱多”“费客猜”表明西餐的普及率不高,B项错误;题干中缺乏对中西餐文化的直接比较,无法体现孰优孰劣,同时不同民族的饮食
22、文化各具特色,也不存在优劣之别,D项错误。22. 1988年。英国撒切尔政府开始通过公房出售的方式改革原有的公房使用制度。并缩减社会住房开支。随后在1988年开始了把社会住房转让给住房协会的改革。其主要目的是A. 全面放弃国家干预经济政策B. 消除贫困现象促进社会平C. 尽力争取议会中工党的支持D. 增强英国经济复苏发展活力【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在经济上推行“自由市场”政策,大力推行私有化和非国有化的战略,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改革社会福利制度,建立一个更有竞争力的自由的社会,以增强英国经济复苏和发展的活力。故答案为D项。撒切尔夫人的执政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3、并非完全放弃,排除A项;撒切尔夫人的改革适当减少了社会福利,B项不是主要目的,排除;C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23. 如果说二战以前西方国家还普遍实行“小政府。大市场”的制度.那么二战以后西方国家普遍实行的则是“大政府,大市场”的制度。这一变化表明二战后西方国家A. 政府机构日益臃肿B. 弱化市场调节作用C. 市场规模发展停滞D. 重视加强政府干预【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西方国家从“小政府”到“大政府”的变化,是指政府加大了干预经济的力度,故D项正确;政府经济职能的强化并不意味着政府机构臃肿,A项错误;“大市场”说明政府注重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B项错误;“
24、大政府,大市场”的政策推动了西方市场经济的发展,C项错误。24. 1934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班克黑德棉花控制法。这一法律规定了棉花生产量的定额,对超过定额部分的棉花课以禁销税,同年6月,美国国会还通过了烟草控制法:对烟草农场主进行同样的限制,材料表明A. 罗斯福新政取得初步成效B. 政府在有意缓和供需矛盾C. 政府对经济颓势矫枉过正D. 罗斯福逐步放弃经济竞争【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有意控制棉花产量,以免因盲目种植而引起相对过剩,因而可知当时的美国政府在有意缓和供需之间的矛盾,故B项正确;这种限制棉花产量的做法结果如何,仅从材料信息中无法得知,A项错误;
25、缓和供需矛盾并不意味着矫枉过正,C项错误;政府干预经济不能说明罗斯福已经放弃了经济竞争,D项错误。25.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曾这样报道:“失业者的日子并不好过,但他们确实还能设法比一些有工作的最穷邻居拿回较多的钱.就业后的收入要纳税,但从失业教济金中得来的收入却不需纳税。材料意在强调A. 英国税收制度的改革迫在眉睫B. 失业救济制度缩小了贫富差距C. 社会保障制度要兼顾公平公正D. 福利制度造成了新的社会矛盾困境的根源,西献【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作者的意图在于构建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保障体系,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英国福利制度的不公平性,不是强调英国税收制度的弊端,故A项错误;B
26、项反映的不是实质问题,故B项错误;D项说法明显与史实不符,排除。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总分50分,其中第26,27题均为14分,第28题22分)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荷兰商人资本崛起于波罗的海,成长于地中海,兴盛于海外殖民地。16、17世纪,荷兰商人资本逐步主宰了波罗的海的贸易,并使之成为荷兰的“母体贸易”。此后荷兰商人资本大肆抢占威尼斯、热那亚“富源贸易”市场份额,运用自己的海上优势,逐渐控制了地中海世界的转运贸易。17世纪初,荷兰商人紧随葡萄牙、西班牙的海外扩张步伐,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上开辟新的贸易路线,并先后创建东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荷兰商业体系扩展到东西印度
27、,把全球贸易中具有战略意义的物资如白银、香料控制在自己手中。荷兰人发展出近代的信贷、金融、薄记体系,把阿姆斯特丹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意义的资本市场。到17世纪中叶,阿姆斯特丹成为欧洲新的国际转运贸易中心与货币金融中心。摘编自罗翠芳荷兰商人资本探微一兼谈西欧商人资本材料二 19251933年,经上海港完成的外贸进出口货值平均占全国港口的55%,国内贸易货值平均占全国港口的38%。1933年仅上海30人以上的工厂已达3485家,占全国12个大城市总数的36%,资本总值为19087万元,占全国12个大城市总资本额的60%。近代上海确立了其在全国棉纺织业、面粉加工业等多种轻纺工业的统治地位。摘编自张忡
28、礼主编城市进步、企业发展和中国现代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7世纪中叶阿姆斯特丹成为欧洲国际转运贸易中心与货币金融中心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上海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上海和阿姆斯特丹这两座城市的发展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答案】(1)原因:欧洲早期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兴起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荷兰发达的造船业和庞大的商船队;较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制度的创新(股份公司、金融制度),雄厚的商业资本;垄断波罗的海、地中海和大西洋、印度洋贸易;阿姆斯特丹地理位置优越。(2)地位:全国经济中心(或“全国工业中心、对
29、外贸易中心”)时代特征:阿姆斯特丹是欧洲近代早期商业资本的产物,而近代上海是工业资本的产物;阿姆斯特丹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而近代上海折射出近代中国经济半殖民、半封建化特征;阿姆斯特丹代表了17世纪荷兰的崛起,而近代上海反映了近代中国国家民族的沉沦及近代化的艰难转型【解析】【详解】(1)原因:据材料“荷兰商人资本崛起于波罗的海,成长于地中海,兴盛于海外殖民地。16、17世纪,荷兰商人资本逐步主宰了波罗的海的贸易,并使之成为荷兰的 母体贸易”并结合所学可知,欧洲早期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兴起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荷兰发达的造船业和庞大的商船队;据所学可知,1581年的尼德兰革命较早确
30、立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制度的创新,雄厚的商业资本;据材料“此后荷兰商人资本大肆抢占威尼斯、热那亚“富源贸易”市场份额,运用自己的海上优势,逐渐控制了地中海世界的转运贸易”并结合所学可知,荷兰商人运用自己的海上优势,垄断波罗的海、地中海和大西洋、印度洋贸易;据材料“到17世纪中叶,阿姆斯特丹成为欧洲新的国际转运贸易中心与货币金融中心。”可知,阿姆斯特丹地理位置优越。(2)地位:据材料“19251933年,经上海港完成的外贸进出口货值平均占全国港口的55%,国内贸易货值平均占全国港口的38%近代上海确立了其在全国棉纺织业、面粉加工业等多种轻纺工业的统治地位。”可知,上海成为全国经济中心。时代特征:据
31、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阿姆斯特丹是欧洲近代早期商业资本的产物,而近代上海是工业资本的产物;阿姆斯特丹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而近代上海折射出近代中国经济半殖民、半封建化特征;阿姆斯特丹代表了17世纪荷兰的崛起,而近代上海反映了近代中国国家民族的沉沦及近代化的艰难转型等。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古代中国,交换物品的场所称作“市”,通常设在人民经常集聚的地方。商朝就已经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独立商人。商业贸易的范围遍及商朝统治区域,以及周边的地区。这时,商业主要掌握在官府和贵族手里。直到战国时期“,工商食官”的格局才被突破。秦汉时期,货币、车轨、度量衡的统一,促进了全国的商品流通
32、。从隋唐到两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城市商业进一步繁荣,出现了纸币。元、明、清时期,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钱庄、票号等金融机构出现,地域性商帮形成。摘编自童超主编看得见的中国史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新的商业经营形式被引入中国。1864年,英国在香港开办汇丰银行,1865年在上海设立分行,随后又在中国许多城市设立分支行。1897年,盛宣怀奉旨在上海创办的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先后在北京、天津、重庆等地设立分行。19世纪70年代,随着官督商办与官商合办的民用股份制企业出现,股票也开始走向市场,其中
33、较著名的有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矿务局的股票。为了适应股票交易的需要,上海出现了最早专营股票的证券机构上海平准股票公司。1900年,香港成立了第一家大型百货公司,之后在广州、上海等地也出现了大型百货公司。摘编自张海鹏主编近代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演变的过程,并指出影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主要因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商业经营形式的变化,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答案】(1)发展演变:商代就已出现商人,商业区域广泛,形成“工商食官”格局;战国时期,“工商食官”被打破;秦汉时期全国商品流通普遍;唐宋时期城市经济繁荣并出现纸币;元明清时期商品经
34、济繁荣。主要因素:政府的经济政策;国家的政治环境;农业、手工业的发展。(2)变化:银行、股份制企业、证券机构、百货公司等新商业经营形式相继在中国出现。评价:给近代中国商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进程。【解析】【详解】(1)发展演变:根据“商朝就已经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独立商人。商业贸易的范围遍及商朝统治区域,以及周边的地区。这时,商业主要掌握在官府和贵族手里”得出商代就已出现商人,商业区域广泛,形成“工商食官”格局;根据“直到战国时期,工商食官的格局才被突破”得出战国时期,“工商食官”被打破;根据“秦汉时期,货币、车轨、度量衡的统一,促
35、进了全国的商品流通”得出秦汉时期全国商品流通普遍;根据“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城市商业进一步繁荣,出现了纸币”得出唐宋时期城市经济繁荣并出现纸币;根据“元、明、清时期,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钱庄、票号等金融机构出现,地域性商帮形成”得出元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繁荣。主要因素:可从政府的经济政策、国家的政治环境、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等角度分析解答。(2)变化:根据“中国通商银行”“民用股份制企业出现”“出现了最早专营股票的证券机构”“大型百货公司”得出银行、股份制企业、证券机构、百货公司等新的商业经营形式相继在中国出现。评价:可从为近代中国商业发展注入活力、推动中国近代化、促进
36、思想解放等角度分析总结。28. 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建设中都遇到过一些困难,应如何调整方向,应对挑战,各国领导人见仁见智,尽显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29年10月开始的严重经济危机使美国国民经济面临彻底崩溃的边缘。当时美国处在历史抉择的十字路口,可供选择的道路只要三条: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非民主手段的法西斯专政或对原有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策进行某些改革。在罗斯福及其阁员和智囊团的策划下,从1933年3月9日到6月16日先后通过了七十多个新政立法,史称“百日新政”。不少史学家对新政的评价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倾向。某些论著认为新政是:“社会主义的口号”,实行的是“社会
37、主义经济”,“新政是独特的和平革命”。另一些论著认为新政是“危险的法西斯式的计划”。我认为评价一项政策归根结底主要看它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的作用如何,而不应该只是强调它所代表的阶级利益。黄安年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地位和阶级性质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社会上普遍存在焦灼情绪。人民日报等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有的文章说“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如果任其自由发展,还会冲击社会主义经济。”在这个历史关口,邓小平反复强调,要沉着应付国际格局,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号召加快经济改革,加快发展。萧冬连中国改革是如何越过市场化临界点的(1)据材料一,指出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
38、运用黄安年的方法驳斥评价中的“两种不同的倾向”。(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焦灼情绪”产生的国际国内因素。指出邓小平是如何“号召加快经济改革”的。(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两国领导人在面对困难,应对挑战中的共同智慧?【答案】(1)背景:经济大危机使美国经济面临崩溃。驳斥:罗斯福新政缓解经济危机,恢复生产力;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基本上进步的。新政改善了中下层人的生活;遏制法西斯势力,捍卫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因此新政既不是社会主义也不是法西斯主义。(2)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国内:改革开放遭遇重重阻力方法:发表南方谈话,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智慧
39、:坚持改革,发展生产力;坚持道路自信;维护人民的利益【解析】【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1929年10月开始的严重经济危机使美国国民经济面临彻底崩溃的边缘”可知,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是经济大危机使美国经济面临崩溃。驳斥:材料反映了史学家认为新政是实行“社会主义经济”,或者是“危险的法西斯式的计划”,这两种不同倾向的评价均不够客观全面。黄安年认为“评价一项政策归根结底主要看它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的作用如何,而不应该只是强调它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因此,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应该从新政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恢复与发展角度、从新政的实质、目的和效果角度进行全面客观评价,而不是片面地评价新政的方式、方法。罗斯福新
40、政缓解经济危机,恢复生产力,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同时,改善了中下层人的生活,遏制法西斯势力,捍卫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因此新政既不是社会主义也不是法西斯主义。(2)国际国内因素:根据材料中“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时间点,结合此时期的国际和国内的相关史实进行分析。国际上:苏东剧变,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国内:人们对社会主义缺乏信心、心存困惑,改革开放遭遇重重阻力。方法:结合所学知识,在上述背景下,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念。(3)智慧:根据罗斯福新政和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相关史实,从两位领导的政策的出发点、实施过程和作用、政策的实质等角度进行提炼,他们的共同智慧表现在:都坚持改革,发展生产力、都坚持道路自信、都注重维护人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