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淄博高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 “金戈铁马辛弃疾”主题单元设计主题单元设计.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80363 上传时间:2025-10-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高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 “金戈铁马辛弃疾”主题单元设计主题单元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东省淄博高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 “金戈铁马辛弃疾”主题单元设计主题单元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山东省淄博高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 “金戈铁马辛弃疾”主题单元设计主题单元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山东省淄博高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 “金戈铁马辛弃疾”主题单元设计主题单元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山东省淄博高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 “金戈铁马辛弃疾”主题单元设计主题单元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山东省淄博高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 “金戈铁马辛弃疾”主题单元设计主题单元设计.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山东省淄博高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 “金戈铁马辛弃疾”主题单元设计主题单元设计.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东省淄博高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 “金戈铁马辛弃疾”主题单元设计主题单元设计主题单元标题金戈铁马辛弃疾作者姓名于琼所属单位淄博市临淄中学联系地址淄博市临淄中学联系电话15864477135电子邮箱qqiongg邮政编码255400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高二所需时间8课时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

2、00-500)辛弃疾被认为是宋代豪放派词人的领袖,曾写下许多慷慨豪迈的英雄壮词,也有婉约细腻地表达儿女情长及其日常生活的妙词。而他那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又是别一番曲折动人。辛弃疾是中国历史上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词坛飞将。本单元依托人教版教材中辛弃疾的水龙吟青玉案的学习,进行拓展研究。整个单元将分三个专题进行:专题一,走近辛弃疾的豪放词。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辛弃疾的作品,并结合辛弃疾的经历来研究其作品的丰富内涵。专题二,辛弃疾的人生经历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引领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研究辛弃疾的理想追求对诗词创作的影响。引领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进行拓展阅读,进一步加深自己对辛弃疾的理解,尤其

3、是对辛弃疾的爱国情怀的解读。专题三,我眼中的辛弃疾。在前两个专题的基础上,自己提炼升华,进行专题创作,谈出自己对苏东坡的独特感悟,并把这份感悟形成文字,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点评,推选出佳作,进行成果展示。让一代词人的其人其作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经历及其在各方面的艺术成就。2反复诵读体味作品豪放优美的语言,提高语言感受力。3熟读成诵,能准确无误、流畅地背诵辛弃疾的作品。4结合作者的经历学习“知人论世”,深入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作者爱国的情感。过程与方法:1借助问题,激发自主探究的热情,讨论研讨,深入分析文章内

4、涵,利用“知人论世”开展研究性学习。2通过比较阅读,初步了解豪放派词人的作品的艺术特色。3运用自主评点的方法来品评文章,深度解读文章。4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辛弃疾的爱国情怀,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2通过经典诵读,激发自己对古典文化的深沉的热爱之情。3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对应课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1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P6)2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

5、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P8)3在阅读中鉴赏,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P8)4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P9)5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P9)6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名篇。(P10)7可通过多

6、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P19)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辛弃疾在豪放词中展现了怎样的情感?2辛弃疾的人生经历对他的诗词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辛弃疾带给我们的价值是什么?专题划分专题一:走近辛弃疾的豪放词。 ( 4课时) 专题二:辛弃疾的人生经历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 2课时)专题三:我眼中的辛弃疾。 ( 2课时)专题一走近辛弃疾的豪放词所需课时4课时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

7、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本专题主要是整合了教材中的有关辛弃疾的作品,水龙吟和青玉案。在诵读的基础上,引领学生通过辛弃疾的生平经历来解读作品。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爱国的情感以及作品的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小组合作探究、诵读比赛、佳作展示等活动方式来让学生真正地走入作品中,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从而达到了解辛弃疾豪放词的目的。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经历及其在各方面的艺术成就。2反复诵读体味作品豪放优美的语言,提高语言感受力。3熟读成诵,能准确无误、流畅地背诵辛弃疾的作品。4结合作者的经历学习“知人论世”,深入

8、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作者爱国的情感。5通过经典诵读,激发对古典文化的深沉的热爱之情。本专题问题设计走近辛弃疾的豪放词1、辛弃疾有怎样的人生经历?2、你能够尝试将自己初读每首词的感受描绘出来吗?3辛弃疾作品的语言风格是什么?4辛弃疾作品怎样体现出他的豪放派词风?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多媒体投影设备常规资源人教版唐诗宋词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教室其 他宣传吧佳作展示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一、投影名句默写,导入:二、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淳熙元年(1174)秋。这一年春天,辛弃疾由滁州知府改调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得以再返建康(今南京)。这时

9、他已经三十五岁了,南归已逾十年,壮志依然难酬,胸中充满郁愤之气。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辛弃疾面对着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三、自由诵读,整体感知指名学生通译,并指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思考:词的上、下阕各写了什么? 明确:上阕写了词人登临所见所为所感。下阕写了词人登临所想(历史人物)。四、析句品词,体会感情(一)分析词的上片1上片景物由哪些意象构成?展示了怎样的意境?明确: 长天、秋水、远山、落日、断鸿。2一切景语皆情语,上片的景物描写与作者的情感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请做简要的分析。明确:借景抒情。3上片作者用个两个动作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是哪两

10、个,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4“无人会、登临意”表现出词人怎样的境遇?明确:写出了作者要赴前线杀敌和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没有人理解,孤独无奈的境遇。5齐读上片,体会词人的情感。(二)分析词的下片 自由朗读后,齐读。学生讨论,思考:在上片中,词人以饱含感情色彩的景物和带有强烈激情的动作抒发内心情感,下片词人又是如何抒发感情的? 明确:借典故抒情。学生结合注释了解典故,并体会词人借用这些典故传达内心怎样的情感? 1、你如何理解词的最后一句呢? 明确:想到自己的苦恼没有人能够理解,不禁掉下了英雄之泪!呼应上片末“无人会、登临意”的感叹,“壮士拂剑,浩然弥哀”“满腔热血,世无知音”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跃然纸上

11、,令人痛切地领会到作者报国无门的悲愤情感。2学生自由朗读,体会下片情感。五、拓展延伸:诉衷情 陆游当年万里觅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面对同样的时事,爱国诗人陆游又是怎样的情怀,诉衷情与此词在感情上以及在情感表达上有何异同?教学评价(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1小组合作积极主动,组员参与度高,讨论热烈。2个人发言声音洪亮,能准确流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3能有感情地朗读文章,能引发听者共鸣。4能准确无误地背诵文章,重点字词掌握牢固。5能写出个性化的作品,作品展示有独到之处,对他人有借鉴意义。专题二辛弃

12、疾的人生经历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所需课时2课时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辛弃疾,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

13、到的主要目标)1. 能够依据辛弃疾的诗词特点,综合分析其人生经历对诗词创作的影响。2. 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3. 能够辩证地认识人生历程中不同阶段的理想追求,探究这种追求的意义。4.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本专题问题设计辛弃疾的爱国的情怀来自何处?1辛弃疾的作品呈现怎样的风格?2辛弃疾为什么会拥有爱国的情怀?3.辛弃疾的人生经历对他的诗词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多媒体投影设备常规资源中学语文教材:唐诗宋词,梁衡的把栏杆拍遍,教学支撑环境网络环境的教室其 他学习活动

14、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一、检查两首词的背诵。二、探究思考 1、导入:辛弃疾名句知多少?小组展示课外查询结果(演示文稿1) 2、朗读全词,说说印象最深的词句(学生解说,教师点拨)。 三、师生互动,赏读文本 1、解读文本。 2、问题探究1辛弃疾的作品呈现怎样的风格?2辛弃疾为什么会拥有爱国的情怀?四、诵其词、知其人、论其事 1、起义南归时期。曾率领2000多人起义抗金,后投奔耿京为首的抗金农民义军。 2、辗转任职时期。南归后,在历任地方官期间为北伐积极做好准备,表现出非凡的军事和政治才干,但遭到主和派的打击,被罢职。 3、被贬家居,反复起用时期。被罢职,闲居在信州上饶(今江西省上饶

15、市)前后近20年。到了晚年,朝廷情势危急,被起用,但仍然得不到信任,最后含恨辞世。 五、辛弃疾的作品呈现怎样的风格?水龙吟是豪放词。青玉案兼具婉约、豪放两种风格。从文本的行文方式看,与传统的婉约词并无二致。但从所寄托的内容主题看,这是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深含着一股阳刚之气。这是豪放词的特点。此词寄劲于婉,寓刚于柔,婉约其表而豪放其中。词的境界超出了具体事件的描绘,飞腾出去,达到了“涵盖万有”的高度,不仅把诗人千头万绪的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也能使不同的欣赏者得到各不相同的感受,正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诗品含蓄)。 六、拓展延读 七、对比阅读 辛弃疾青玉案和李清照永

16、遇乐都是写元夕的,试比较二者在立意和表现方法上的异同。 李清照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八、布置作业1、背诵全词。 2、推荐阅读:梁衡把栏杆拍遍 3、读其书,诵其词,想见其为人,辛弃疾作为一个爱国词人,他的爱国心和爱国词给了你怎样的精神感召、情感熏陶和人生启示?请以“我心中的辛弃疾”为话题写一篇短文,不少于300字。 教学评价(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

17、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1掌握自主评点文章的方法,学会自己来解读文章。2能够立足文本,利用相关的事实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并做到观点和材料严格的一致。3会灵活利用网络搜索自己所需要的有用信息,形成自己的资料库。4有团队合作意识,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专题三我眼中的辛弃疾所需课时2课时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本专题主要是进行成果展示活动。学生自由写作:我眼中的辛弃疾。在前两个专题的基础上,自己提炼升华,写出自己对辛弃疾的理解感悟,形成个人专题研究成果。同时学习辛弃疾的爱国情怀,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本次活动主要是把个人的成果放在班

18、级交流平台进行展示,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评点,推选出佳作,进行宣传吧张贴展示,做好示范引领,把专题阅读的学习落到实处,让一代词人的其人其作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学习辛弃疾的爱国情怀,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2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本专题问题设计辛弃疾带给我们的价值是什么?1辛弃疾的爱国情怀给你怎样的启示?2你最喜欢辛弃疾的哪一首词?3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体现在何处?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多媒体投影设备常规资源个人搜集的相关资料教学支撑环境网络环境的教

19、室其 他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第一课时:1学生自由写作:我眼中的辛弃疾。着重谈及辛弃疾的爱国情怀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2把作品上传至班级交流平台,互相点评,学习借鉴。每篇文章至少谈出一条优点和缺点,这样有利于自己学习提高。第二课时:1小组研讨,推选出佳作,进入佳作交流点评。对于佳作先谈出自己可以借鉴的优点,再提出改进的建议。2学生交流:谈体会。此次专题学习自己的收获,知识层面的、精神层面的皆可。借此探讨关于精神财富和人生价值等问题。3班级佳作展示。在小组推荐的基础上,推选出班级本次的佳作,进行宣传吧张贴。4教师进行主题单元学习总结。教学评价(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1合理借鉴他人成果,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2写作能清楚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做到合情合理。3灵活使用班级交流平台进行学习,加大学习容量。4积极参与合作交流,增强自己的团队协作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