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初三年级语文科研学案_词四首学生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77826 上传时间:2025-10-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年级语文科研学案_词四首学生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三年级语文科研学案_词四首学生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三年级语文科研学案_词四首学生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班级 小组 姓名 学号 初三年级语文科研学案词四首(四课时学生版)编写人:朱志光 审定人:初三语文备课组 日期:2019.10.27【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第一课时:重点学习渔家傲后,学生自学江城子第二课时:重点学习江城子 密州出猎后,学生自学破阵子第三课时:重点学习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后,学生学习满江红。第四课时:小测验【学习目标】1、 能通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或工具书弄懂原词的意思;2、 能结合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活经历、思想理解词中蕴含的情感;3、 感情朗诵课文,并能正确默写。【学习重难点】1、能结合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活经历、思想理解词中蕴含的情感。2、感情朗诵课文,并能正确默写。【

2、学习过程】课前准备预习渔家傲和江城子:对照注释和参考书理解本首词的意思及情感。 流利朗读本首词。第一课时一、预习反馈(完成时间:8分钟)1、抽取渔家傲中4个词语解释,写到小测本上。 2、小组感情朗诵。三、自学渔家傲 秋思(完成时间:15分钟)渔家傲 秋思:作者 ,北宋人(背景介绍:西夏屡犯宋境,范仲淹带领西北军成功地遏制了西夏的侵扰。)1、小组交流:自由朗读全词,质疑。2、自主探究:口头描述你从本词中见到的画面。卡片填空:上片写景: 寒冷异 边塞特有的声音 长烟落日孤城闭 下片抒情: 主旨句: 3、听老师讲解小组展示中出现的错漏。4、背诵默写塞下秋来风景异, 。四面边声连角起。 , 。浊酒一杯

3、家万里, ,羌管悠悠霜满地。 , 。第二课时一、预习反馈(完成时间:8分钟)1、抽取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4个词语解释,写到小测本上。 2、小组感情朗诵。江城子 密州出猎:作者 ,北宋人。(背景介绍:神宗熙宁七年(1074)苏轼由杭州通判迁为密州太守,次年(1075)冬与同僚出猎时所作。)1、小组交流:自由朗读全词,质疑。2、自主探究:口头描述你从本词中见到的画面。 卡片填空:1、上片写景: 下片抒情: 2、三个典故及其含义: 3、赏析:千骑卷平冈。 鬓微霜,又何妨! 3、小组交流并展示: 各小组代表展示“自主探究”的成果。 各小组感情朗读本首词。4、听老师讲解小组展示中出现的错漏。5、背诵默写老

4、夫聊发少年狂, , , ,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西北望, 。四、巩固练习1、将本课两首词各默写一遍,并更正。2、预习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对照注释和参考书理解本首词的意思及情感。流利朗读本首词。第三课时一、预习反馈(完成时间:8分钟)1、抽取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4个词语解释,写到小测本上。 2、小组感情朗诵。二、课堂学习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完成时间:22分钟)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作者 ,南宋人。(背景介绍:青年辛弃疾有远大的政治抱负,金南下攻宋时,他曾率军抗金。不与投降派妥协使他在政治上屡受打

5、击。本词写于宋淳熙十五年,当时他被弹劾罢官,不得已在江西上饶赋闲家居。)知识链接:赋:。壮词: ,指内容、情感、形象、语言等豪放壮美的作品。1、小组交流:自由朗读全词,质疑。2、自主探究:口头描述你从本词中见到的画面。 卡片填空:1、 内容 感情 上片: 下片: 2、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可怜白发生! 3、小组交流并展示: 各小组代表展示“自主探究”的成果。 各小组感情朗读本首词。4、听老师讲解小组展示中出现的错漏。5、背诵默写醉里挑灯看剑, 。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弓如霹雳弦惊。 , 。可怜白发生。第四课时一、预习反馈(完成时间:8分钟)1、抽取满江红中4个词语解

6、释,写到小测本上。 2、小组感情朗诵。二、课堂学习满江红(完成时间:22分钟)1、作者简介: 1875年生于绍兴,原名闺谨,字璿卿,自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汉侠女儿。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是我国近代杰出的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生于一个封建家庭,幼怀大志,性格豪放,酷爱诗文和骑马击剑,能文能武,敢说敢为。1904年自费留学日本,积极参加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活动,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中国女报,宣传革命。后回绍兴组织光复会,与徐锡麟分头准备皖浙两省起义,事发后被捕,坚贞不屈,六月六日就义于绍兴古轩亭口。2、创作背景:1903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随夫入京。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3、概括文章的内容上片: 下片: 4思考问题,体会词作感情。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 的复杂心情。三、课堂复习词四首(完成时间:10分钟)1、自由复习2、小组抽问四、巩固练习1、默写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遍,并更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