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巩固提升案:第二单元 一、王好战请以战喻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71745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巩固提升案:第二单元 一、王好战请以战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巩固提升案:第二单元 一、王好战请以战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巩固提升案:第二单元 一、王好战请以战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巩固提升案:第二单元 一、王好战请以战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巩固提升案:第二单元 一、王好战请以战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B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C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D什一,去关市之征解析:选D。A项“颁”同“斑”。B项“反”通“返”。C项“蚤”通“早”,“施”通“迤”。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选B。B项“恶”,何、哪里、怎么。A项前者为“拜见”,后者为“看”。C项前者为“统一”,后者为“一个”。D项前者为“看着”,后者为“期待”。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养生丧死无憾B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以待来年然后已解析:选D。

2、A项,古义: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保养身体。B项,古义:依靠、指望。今义:抬着头向上看;敬仰而有所期望。C项,古义:这样却。今义:表转折,相当于“却”“但是”。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不同,不同B不同,相同C相同,不同 D相同,相同解析:选A。之:助词,凑足音节;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而:连词,表顺承;连词,表修饰。二、阅读提升(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

3、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

4、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河东凶亦然凶:谷物收成不好B弃甲曳兵而走 曳:拖C养生丧死无憾 憾:遗憾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检:检查解析:选D。D项中的“检”意为“约束”。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选C。A.介词,按照;介词,用。B.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递进。C.均为结构助词,的。D.介词,对于;介词,到。7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段主要论述了如何施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B“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

5、莩”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C孟子劝说梁惠王要施仁政,行王道,让百姓“养生丧死无憾”,这样做就可以王天下了。D孟子用了三组排比,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具体措施,以及实施这些措施所产生的效果,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解析:选C。C项,行王道的内容除使百姓“养生丧死无憾”外,还要教化民众,使百姓懂礼仪。8孟子如何回答梁惠王“民不加多”的问题的?答:答案:孟子以战争设喻,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形象地说明梁惠王的执政与别国统治者没有本质区别,只是暴政程度轻重不同而已,从而巧妙回答了梁惠王的问题。(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夫子当路于齐公孙丑注问曰:“夫子当路

6、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曾西蹙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尔何曾比予于是?”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曰:“以齐王,由反手也。”曰:“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武王、周公继之,然后大行。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曰:“文王何可当也?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天下归殷久矣,久则难变也。武丁朝诸侯、

7、有天下,犹运之掌也。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皆贤人也,相与辅相之,故久而后失之也。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有删改)【注】公孙丑:孟子弟子,齐国人。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

8、也/功烈/如彼其卑也/尔何曾比予于是B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尔何曾比予于是C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尔何曾比予于是D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尔何曾比予于是解析:选B。根据关键词“如彼”可断,注意强调管仲“专权”“行政之久”“功烈之卑”。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把“执政、掌权”或者“掌握政权的人”称为“当路”,文段中的“当路于齐”,其中“当

9、路”应为动词,意为在齐国执政。B“诸侯”源自分封制,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当时土地和人民分别被授予王族、功臣和贵族,让他们建立自己的领地,护卫王室。封国的面积大小不一,封国国君的爵位也有高低。诸侯必须服从周王室,按期纳贡,并随同作战,保卫王室。C“先子”是对死去的人的尊称,如“先烈”“先考”“先妣”。D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由此从周代开始帝王死称“崩”。如:崩驾,崩殂。解析:选C。“先”是对死去的人的尊称,“先子”是称亡父,意思与“先考”相同。下列有关选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文中的相关文字可以看出,曾西对管仲与晏子是持否定态度的,而孟子却认为管仲与晏子的行为

10、值得推崇。B孟子强调虽有聪明智慧,不如利用形势时机;虽有锄头工具,不如等待节气农时。即:要行王道,时机也很重要。C孟子认为,齐国有广阔的疆土,有众多的百姓,若能采取“行王道”的方针来治理国家,那就没有谁能抵御得了。D本文以对话体的形式,通过公孙丑与孟子之间的问答,阐明了孟子行“仁政”的主张。解析:选A。A项中“孟子却认为管仲与晏子的行为值得推崇”于文无据。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译文:(2)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译文:解析:(1)翻译时注意关键词语“为”的不同用法及判断句式。(2)翻译时注意关键词语“改”“辟”“王

11、”的准确翻译,对宾语前置句“莫之能御也”要进行调序。答案:(1)管仲是曾西都不愿意与他相比的人,而你认为我愿意与他相比较吗?(2)国土不用再开辟,百姓不用再聚集增多,只要认真施行仁政而称王天下,没有人能阻止得了。公孙丑问道:“如果您在齐国当政,管仲和晏子的功业可以再度得到振兴吗?”孟子回答说:“你真是一个齐国人,只知道管仲和晏子。有的人问曾西说:你和子路相比,谁更贤德?曾西不安地回答:子路是我父亲所敬畏的人。(我怎敢与他相比?)问者又说:那么你与管仲相比,谁更贤德呢?曾西听了显出很恼怒的样子,不高兴地说:你为什么拿我和管仲相比呢?管仲得到君主的信任是那样专权;执掌国家大政的时间,又是那样长久;

12、而功绩却那样卑小。你为什么拿我和他相比?”孟子说:“管仲是曾西都不愿意与他相比的人,而你认为我愿意与他相比较吗?”(公孙丑)说:“管仲使齐桓公称霸诸侯,晏子使齐景公名声显扬于诸侯。(难道)管仲、晏子还不值得学习吗?”孟子回答:“像齐国称霸诸侯,如同翻转手掌一样容易。”公孙丑说:“如果是这样,那么我就更不明白了。像周文王那样的德行,将近百岁才寿终,(他的教化影响)也还没有润泽(遍及)天下;周武王、周公继承文王的事业,才逐步使仁政广泛推行。如今您把王道说得这样容易,那么岂不是连周文王也不值得效法吗?”孟子说:“怎么能同周文王相比较呢?从商朝的汤到武丁,圣贤的君主出现了六七位。天下的百姓归顺于商朝已

13、经很久了,时间长久了也就难以改变。武丁的时代,诸侯来朝贡,治理天下好像运物于手掌之中一样。纣王的朝代上距武丁的时代并不远,他的忠臣世家和遗留的风俗楷模,传统的道德风气与仁教善政,仍然有些流传于世;再加上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等宗亲大臣),这些都是贤德之人,有他们共同辅佐王室,所以经历了很久的时间才亡国。可以说,当时没有一尺土地不归殷朝所有,没有一个百姓不是殷朝的臣民,而文王从方圆百里的小国发展起来,所以十分困难。齐国有句俗话说:虽然有聪明智慧,不如利用形势时机;虽然有锄头工具,不如等待节气农时。今天的时势(要实行王政)就容易多了。因为在夏、商、周的鼎盛时期,也没有方圆超过千里的诸侯国,而现在的齐国却有这样广大的领土;鸡鸣狗叫之声到处可以听到,并且一直传到四方的边境上,这说明齐国已有如此之多的百姓了。国土不用再开辟,百姓不用再聚集增多,只要认真施行仁政而称王天下,没有人能阻止得了。”- 5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