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性必修上册30老子四章语文2023高 考 总 复 习 优 化 设 计GAO KAO ZONG FU XI YOU HUA SHE JI内 容 索 引文本精读透解字词梳理整合知识归类教考衔接拓展运用老子四章作家作品: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又称道德经,是老子用韵文写成的一部哲理经典。它是道家的主要经典著作,也是研究老子哲学思想的直接材料。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合称道德经。本课所选的四章,体现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文本精读透解字词通读全文,解释文中加点字词的意思。正是 指车毂的中空处 功用揉和黏土制作器具挖掘门窗房舍
2、所以利用 作用踮起脚跨大步 显露显明认为对的彰显夸耀功业夸耀同“形”厌恶 为,做 聪明 战胜别人战胜自己 知道满足勤勉而行意志 不丧失立身之基形容词作名词,安然的状态 持守 没有显露出来解决,谋划脆弱 同“判”,分离散失做 治理 同“蔂”,土筐做事情的人 使败坏 有所把持的人 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做事情 接近 因此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 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弥补 一般人 所犯的错误 辅助 自然规律 改变梳理整合知识归类1.通假字(1)曰余食赘行(2)其脆易泮(3)起于累土“行”同“形”“泮”同“判”,分离“累”同“蔂”,土筐动词,厌恶 形容词,丑 形容词,刚强 名词,有力的弓 名词,有余 动词,夸
3、耀 动词,砍伐 动词,攻打 名词,功业 结构助词,的 代词,它们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意动用法,认为正确名词作动词,显露迹象 使动用法,使失败 形容词作动词,谨慎地对待4.古今异义(1)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古义:今义:不可以。(2)强行者有志古义:今义:用强制的方式进行。行走不稳。勤勉而行。(3)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古义:今义:投身到事业中去;按某种方法处理。(4)常于几成而败之古义:今义:表示十分之几。做事。接近成功。5.特殊句式(1)自矜者不长。(被动句)译文:(2)为之于未有。(状语后置句)译文:(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状语后置句)译文:自尊自大的人反而得不到敬重。
4、在事情未发生时就做。张开两臂才能抱得过来的大树,是从极其细微的事物生长起来的。6.名句默写(1)老子中以车轮为例,形象说明“有”和“无”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2)老子中说明自我夸耀功劳和自尊自大的人都不会有好的后果的句子是:“,。”(3)老子告诉我们战胜别人是有力量、战胜自己是刚强的句子是:“,。”三十辐共一毂 当其无 有车之用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4)老子以事物脆弱时容易分离、事物细小时容易散失的现象为例,说明解决问题要做到“,”。(5)老子中以树木的生长和筑造高台为喻,告诉我们做事要注意积累和打好基础的句子是:“,;,。”(6)老子说,如果在最后关头仍
5、然像开始时那样谨慎从事,就不会让事情失败的句子是:“,。”为之于未有 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慎终如始 则无败事教考衔接拓展运用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B.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C.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D.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解析 根据关键词语“去”“是”“所以”等即可正确断句。A2.下列对
6、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藏室,是藏书和档案之所。“守藏室之史”即“藏室史”,指管理周王朝图书的史官。B.矰,是古代用来射鸟的系着丝绳的短箭,因系着丝绳而能收回再次利用。后来泛指短箭。C.太傅,为朝廷的辅佐大臣与帝王老师,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古代三公之一,位高于太师。D.孝文,是谥号。汉孝文帝即刘恒,汉高帝刘邦的儿子,是二十四孝中亲尝汤药的主角。解析 C项,“位高于太师”错。古代三公是太师、太傅、太保,太傅位次于太师。C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长沮、桀溺耦而耕”篇中孔子重视对社会道义的承担、积极入世的思想与本文中老子对孔子的教
7、导是一致的。B.老子认为真正生意做得好的商人,即使家有万贯看上去也好像什么都没有的样子,德行非常高尚的君子,表面上看起来却是十分愚钝。C.孔子在告别老子后,对弟子们说的一番话,彰显了圣人的虚怀若谷、温良恭俭,同时也侧面烘托了老子的见识高于常人。D.社会上信奉老子学说的人就贬斥儒学,信奉儒家学说的人也贬斥老子学说。主张不同的人,不在一起商量事情。解析 老子认为君子遇到时机就出来做官,赶不上时机就隐居起来,老子这个说法与论语“长沮、桀溺耦而耕”篇中孔子勇于担当、积极入世的观点是不一致的。A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2)始
8、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至于龙,我就不知道了,它能驾着风而飞腾升天。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大概就像龙一样吧!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并在一起,合了五百年而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就会有称霸称王的人出现。5.选文中哪些地方能够表现出“老子,隐君子也”?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见周之衰,乃遂去。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30老子四章参考译文 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做过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孔子前往周都,想向老子请教礼的学问。老子说:“你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和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况且君子时运来了就驾着车出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
9、一样随风飘转,隐居起来。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有高尚的品德,表面上看起来像愚钝的人。抛弃您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您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高的志向,这些对于您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我能告诉您的,就是这些罢了。”孔子离去以后,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织网捕获它,会游的可制成丝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就不知道了,它能驾着风而飞腾升天。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大概就像龙一样吧!”老子研究道德学问,他的学说以隐匿声迹、不求闻达为宗旨。他在周都住了很久,见周朝衰微了,于是就离开周都。到了函谷关,关令尹喜对
10、他说:“您就要隐居了,勉为其难为我们写一本书吧。”于是老子就撰写了一本书,分上下两篇,阐述了道德的本意,共五千多字,然后才离去,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有的人说:老莱子也是楚国人,著书十五篇,阐述的是道家的作用,和孔子是同一时代的人。据说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多岁,也有的人说活了二百多岁,这是因为他能修道养身而长寿的啊。孔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史书记载周太史儋会见秦献公时说:“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并在一起,合了五百年而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就会有称霸称王的人出现。”有的人说太史儋就是老子,也有的人说不是,世上没有人知道哪种说法正确。总之,老子是隐居的君子。老子的儿子叫李宗,做过魏国的将军,封地在段干。李宗的儿子叫李注,李注的儿子叫李宫,李宫的玄孙叫李假,李假在汉文帝时做过官。而李假的儿子李解担任过胶西王刘卬的太傅,因此,李氏就定居在齐地。社会上信奉老子学说的人就贬斥儒学,信奉儒家学说的人也贬斥老子学说。“主张不同的人,不在一起商量事情”,难道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吗?老子认为清静无为,百姓就能自己变得正直守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