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题说明:1答卷前请将答题卡上有关项目填、涂清楚,将第卷题目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卷题目的答案用0.5m加黑色中性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第卷一、选择题1. 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词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野火烧不尽B. 蜡炬成灰泪始干C. 吹尽狂沙始到金D. 爆竹声中一岁除【答案】C【解析】【详解】A物质燃烧反应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2、,A不符合题意;B蜡炬燃烧反应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题意;C“吹尽狂沙始到金“”是根据物质密度大小不同而分离不同的物质,没有新物质产生,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因此没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C符合题意;D炸药原料:硫磺、硝酸钾和木炭,爆竹爆炸时,产生氮气、硫化钾和二氧化碳,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C。2.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约翰B古迪纳、斯坦利惠廷汉和吉野彰,以表彰他们在开发锂离子电池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锂电池正极材料用到的钴酸锂(LiCoO2)属于( )A. 氧化物B. 酸C. 碱D. 盐【答案】D【解析】【详解】A、氧化物是指只由两种元素组成
3、,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钴酸锂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B、酸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钴酸锂中没有氢元素,不属于酸;C、碱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钴酸锂中没有氢氧根,不属于碱;D、盐是指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钴酸锂由金属离子锂离子和酸根离子钴酸根离子组成,属于盐;故选D。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B. 液态CH3COOH不导电,所以CH3COOH不是电解质C. 胶体区别于溶液和浊液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D. 盐类物质一定含有
4、金属离子【答案】C【解析】【详解】A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可能是氯化银沉淀,也可能是亚硫酸钡沉淀,所以溶液不一定含有SO,故A错误;B液态CH3COOH不导电,是因为醋酸为共价化合物,液态不能导电,只能在水溶液状态下导电,醋酸属于酸,为电解质,故B错误;C胶体区别于溶液和浊液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其中溶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 nm,故C正确;D盐类物质不一定含有金属离子,比如铵盐没有金属离子,但是属于盐类,故D错误;故答案选C。4. 从离子反应的角度看,与其他三个反应本质不同的是A. CaCl2Na2CO3CaCO32NaClB. Ca(OH
5、)2CO2CaCO3H2OC. Ca(NO3)2K2CO3CaCO32KNO3D. Ca(OH)2K2CO3CaCO32KOH【答案】B【解析】【详解】A. CaCl2Na2CO3CaCO32NaCl离子方程式是: ,B. Ca(OH)2CO2CaCO3H2O的离子方程式是: ,C. Ca(NO3)2K2CO3CaCO32KNO3的离子方程式是:,D. Ca(OH)2K2CO3CaCO32KOH的离子方程式是:,A、C和D离子反应的本质相同,故选:B。5. 矿物质水,是指在纯净水基础上添加了矿物质类食品添加剂而制成的。如表是某矿物质饮用水的部分标签,则该饮用水中还可能较大量存在( )钾离子氯离
6、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A与Mg2+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与Cl-结合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与水中K+、Cl-、Mg2+、均不反应,可以大量存在,故C正确;D与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C。6.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铜跟硝酸银溶液反应: Cu+Ag+=Cu2+AgB.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CO32-+2H+=CO2+H2OC. 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H+ SO42-+Ba2+OH-=BaSO4+H2OD. Ba(OH)2与 CuSO4溶液反应: Cu2+ SO42-+
7、Ba2+2OH-=BaSO4+Cu(OH)2【答案】D【解析】铜跟硝酸银溶液反应: Cu+2Ag+=Cu2+2Ag,A项错误;碳酸钙难溶于水,书写离子方程式时用化学式表示,B项错误;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2H+ SO42-+Ba2+2OH-=BaSO4+2H2O,C项错误;Ba(OH)2与 CuSO4溶液反应: Cu2+ SO42-+Ba2+2OH-=BaSO4+Cu(OH)2,D项正确。点睛:判断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从反应原理进行判断,如反应是否能够发生、反应能否生成所给产物、反应是否可逆等。从物质存在形态进行判断,如电解质的拆分是否正确、是否正确表示了
8、难溶物和气体等。从守恒角度进行判断,如是否遵循电荷守恒、质量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守恒等。从反应条件进行判断,如是否标注了必要的条件,是否关注了反应物的量对参加反应的离子种类及其反应产物的影响(如本题D选项中的足量石灰水)等。从反应物的组成及反应物之间的配比进行判断,如本题中C选项硫酸和氢氧化钡分别为二元酸和二元碱。7. 下列转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A. CCO2B. MnO2MnCl2C. NONO2D. Fe3Fe(OH)3【答案】B【解析】【详解】ACCO2发生氧化反应,则需要加入氧化剂,故A错误;BMnO2MnCl2发生还原反应,则需要加入还原剂,故B正确;CNONO2发生
9、氧化反应,则需要加入氧化剂,故C错误;DFe3Fe(OH)3元素化合价未发生改变,不需要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故D错误;故答案为B。8. 宋代著名法医学家宋慈的洗冤集录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涉及的化学反应是 4Ag+2H2S+O22X+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的化学式为AgSB. 银针验毒时,空气中氧气失去电子C. 反应中Ag和H2S均是还原剂D. 每生成1mo1X,反应转移2mo1 电子【答案】D【解析】【详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的化学式为Ag2S,故A错误;B空气中氧气中的O元素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故B错误;C反应中S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H2S不是还原剂,故C
10、错误;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的化学式为Ag2S,反应中Ag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1,所以每生成1mo1X转移2mo1电子,故D正确;故答案为:D。9. 实验室制Cl2反应为4HCl(浓)MnO2MnCl2Cl2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还原剂是HCl,氧化剂是MnO2B. 每生成1mol 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C. 每消耗1mol MnO2,起还原剂作用的HCl消耗4molD.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时,生成标准状况下Cl2的体积为11.2L【答案】C【解析】【详解】A. 浓盐酸中的氯离子生成氯气单质,价态由-1价升高到0价,作还原剂,二氧化锰生成氯化锰,价态由+
11、4价降低到+2价,做氧化剂,A正确;B 每生成1molCl2,转移2mol电子,B正确;C. 每消耗1molMnO2,转移2mol电子,被氧化的盐酸为2mol,C错误;D. 转移1mol电子时,生成的Cl2的物质的量为05mol,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12L,D正确;答案选C。10. 下列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向包有粉末的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水,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说明与反应放热且有氧气生成B. 与反应时有单质生成,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C. 在空气中久置变白,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中,只做氧化剂D. 粉末加入溶液中,会产生气体和浑浊【答案】C【解析】【详解】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O2,且反应为
12、放热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达到棉花的着火点,因此能够使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A正确;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O2,反应物中两种物质都是化合物,因此反应类型不属于置换反应,B正确;C Na2O2在空气中久置变白,是由于Na2O2与H2O、CO2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因此涉及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Na2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C错误;DNa2O2与溶液中的水反应产生NaOH、O2,NaOH与Ca(HCO3)2反应产生CaCO3、Na2CO3、H2O,因此反应产生气体和浑浊现象,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C。11. 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钠加入到稀盐酸溶液
13、中,溶液质量增加B. 实验室未用完的金属钠应放回原试剂瓶C. 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D. 金属钠着火,可以用泡沫灭火器灭火【答案】D【解析】【详解】A钠和氢离子反应生成钠离子和氢气,氢气的质量小于钠离子的质量,故溶液的质量增大,故A正确;B钠是很活泼金属,从安全角度考虑,未用完的金属钠或金属钾应放回原瓶,故B正确;C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故C正确;D钠在着火有过氧化钠产生,与二氧化碳、水都反应,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故D错误。答案选D。12. 下列关于Na2O和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都是白色固体B. 都是碱性氧化物C. 都能与水反应生成强碱溶液D. 都是强氧化剂【
14、答案】C【解析】【详解】A. 氧化钠是白色的,但是过氧化钠是黄色的固体,故A错误;B. 因过氧化钠与酸反应生成盐、水和氧气,则过氧化钠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B错误;C. 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均能形成强碱溶液,故C正确;D. Na2O2有强氧化性,Na2O没有强氧化性,不是强氧化剂,故D错误;正确答案是C。【点睛】本题考查钠的氧化物,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及相关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13. 有关和的性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热稳定性:,水溶液中的碱性:B. 鉴别,溶液可以用溶液C. 等质量的和跟足量盐酸充分反应时,产生的质量相同D. 可
15、以用加热的方式除去固体中的杂质【答案】B【解析】【详解】A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碳酸钠受热不易分解,较稳定,因此热稳定性:;Na2CO3的水解以第一步为主,NaHCO3水解程度较小,等浓度时,Na2CO3溶液碱性较强,故A错误;BNa2CO3溶液与跟CaCl2溶液反应得到CaCO3白色沉淀,NaHCO3溶液与CaCl2溶液不反应,无沉淀生成,可以用 CaCl2稀溶液来鉴别,故B正确;C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NaHCO3物质的量较多,则跟足量盐酸充分反应时,NaHCO3产生的CO2多,故C错误;D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分解生成碳酸
16、钠,碳酸钠受热不分解,所以不能用加热的方法除去NaHCO3固体中的Na2CO3杂质,故D错误;故选B。14. 下列有关氯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Fe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2B. 氯气有毒,为了防止污染环境,多余的氯气可以用饱和NaCl溶液吸收C. 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2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D. 氯气泄露,可用浸透肥皂液的毛巾捂住口鼻,向高处转移【答案】D【解析】【详解】A氯气的氧化性较强,Fe在氯气中燃烧生成FeCl3,故A错误;B氯气难溶于饱和氯化钠溶液,多余的氯气可以用碱性溶液吸收,故B错误;CHCl和氯气均可以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湿润的氯气具有漂白性,可以用
17、湿润的有色布条检验,故C错误;D肥皂液显碱性可以吸收氯气,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要想高处转移,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D。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向久置的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现象先变红后褪色B. 新制的氯水能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气有漂白性C. 为了提高漂白粉的漂白效果,使用时可以滴加少量的稀盐酸D. 氯气能与铁反应,所以液氯不易存放在钢瓶中【答案】C【解析】【详解】A久置的氯水,由于次氯酸见光分解放出氧气,最终溶液变为盐酸,不含HClO,有酸性无漂白性,故A不符合题意;B新制的氯水中含有漂白性物质HClO,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氯气没有漂白性,故B不符合题意;C滴加少量的稀盐酸
18、,漂白粉中的次氯酸钙更容易生成HClO,故C符合题意;D常温下,铁与氯气不反应,则液氯可存放在钢瓶中,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16. 在制氯气时有如下操作,操作顺序正确的是()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缓缓加热,加快反应,使气体均匀逸出;在圆底烧瓶中加入二氧化锰粉末;从盛有浓盐酸的分液漏斗中将浓盐酸缓缓滴入烧瓶中;将多余的氯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制取气体实验中各操作过程为:连接仪器,把实验室的单个仪器组装成制取装置;检查气密性,防止装置连接处漏气,氯气有毒会污染大气;加入药品,先向烧瓶中装入二氧化锰、再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浓
19、盐酸,接下来,反应开始加热,待气体均匀放出时开始收集气体;氯气密度大于空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有毒,需要进行尾气吸收,据此对各操作进行排序。【详解】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反应制取氯气,浓盐酸有还原性,二氧化锰有氧化性,浓盐酸和二氧化锰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其反应为MnO2+4HCl(浓) MnCl2+Cl2+2H2O;制取氯气的正确操作步骤为:先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防止装置连接处漏气;氯气有毒会污染大气(选),然后装入药品:先向烧瓶中装入二氧化锰(选),再向分液漏斗中装入浓盐酸(选),下一步进行加热制取(选)、待气体均匀放出时开始收集气体,氯气密度大于空气,采
20、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由于氯气有毒,最后需要进行尾气吸收,将多余的Cl2用NaOH溶液吸收(选),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答案选D。17. 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分子数相同的是( )A. 10g和10gB. 标准状况下,5.6L和22gC. 9g和0.5molD. 标准状况下,224mL和1mol【答案】C【解析】【详解】物质所含分子的物质的量相同,则所含分子数相同,AH2与O2的摩尔质量不同,由n=可知,等质量H2与O2的物质的量不同,因此所含分子数不同,故A不选;B标准状况下,5.6L N2的物质的量为=0.25mol,22g C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二者所含分子数不同,故B不
21、选;C9g H2O的物质的量为=0.5mol,所含分子数与0.5mol Br2所含分子数相同,故C选; D标准状况下,224mL H2的物质的量为=0.01mol,所含分子数与1mol N2中所含分子数不同,故D不选;综上所述,各组物质中,所含分子数相同的是C项,故答案为C。18.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硫酸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也相等B. 标准状况下,22.4LHCl气体溶于100mL水后形成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C. 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和体积比为1116D. 标准状况下,2.24L和16g含有的H原子数比之为1:2【答案】C【解析】【详解】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
22、和硫酸中,硫酸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盐酸的二倍,故A错误;B标准状况下22.4LHCl气体为1mol,溶于100mL水后形成的溶液体积不等于100mL,故浓度不等于10molL-1,故B错误;C同温同压下,SO2和CO2体积比为物质的量之比,等质量的SO2和CO2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反比为为11:16,故C正确;D标准状态下,H2O不是气体,无法根据体积确定物质的量,即无法比较微粒数目,故D错误;故选C。19. 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是( )A. 100mL的溶液B. 150mL的溶液C. 150mL的KCl溶液D. 100mL的溶液【答案】A【解析】【详解】溶液中
23、物质的量浓度为,A 的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为,故A正确;B 的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为,故B错误;C 的KCl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为,故C错误;D 的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为,故D错误;故选A20. 为了配制100mL1molL-1的NaOH溶液,有下列几个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NaOH用滤纸进行称量选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干燥的1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NaOH在烧杯里刚好完全溶解后,立即把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都转入容量瓶中使蒸馏水沿着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一直到溶液的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停止注入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NaOH易潮解,有腐蚀性,应放
24、在小烧杯中进行称量,故错误;因配制溶液,需要定容,只要酸、碱的物质的量不变即可,则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干燥对实验无影响,故正确;NaOH溶于水时放热,液体受热膨胀,此时转移到容量瓶中,待冷却后溶液体积变小,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故错误;烧杯上会沾有少量溶质氢氧化钠,为尽可能将氢氧化钠移入容量瓶中,应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及玻璃棒,洗涤液也均转入容量瓶中,故正确;为了防止加水超过刻度线,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使溶液的凹液面的最低点与刻线相平,故错误;综上所述错误,故答案为D。二、非选择题21. 已知下列5个反应,试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2Na+2
25、H2O=2NaOH+H2 2F2+2H2O=4HF+O2 Cl2+H2O=HCl+HClO C+H2OCO+H2 2H2O2H2+O2(1)水只作氧化剂的是_(填序号,(2),(3)同)。(2)水只作还原剂的是_。(3)水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的是_。(4)用双线桥法标出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5)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答案】 (1). (2). (3). (4). (5). Cl2+H2O=H+Cl-+HClO【解析】【详解】(1)反应中,水中只有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只作氧化剂;(2)反应中,水中只有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只作还原剂;(3)反应中,水中O元素化合价升高,H元素化合价降低
26、,水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4)反应中2个Na失去2e-生成2个Na+,2个H2O得到2e-生成1个H2,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5)反应中Cl2为单质不能拆,H2O和HClO为弱电解质不能拆,HCl为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可以写成离子,所以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22. 现有一定量含有Na2O杂质的Na2O2试样,用下图的实验装置测定Na2O2试样的纯度(可供选用的反应物只有CaCO3固体、6 molL1盐酸、6 molL1硫酸和蒸馏水)。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液体试剂选用_。(2)装置B的作用是_。装置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3)装置D中发生反
27、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若开始时测得样品的质量为2.0 g,反应结束后测得气体体积为224 mL(标准状况),则Na2O2试样的纯度为_。【答案】 (1). 6 molL1盐酸 (2). 除去气体中的HCl (3). 吸收装置D中反应剩余的CO2,防止水蒸气进入D中干扰实验 (4). 2Na2O22CO2=2Na2CO3O2、Na2OCO2=Na2CO3 (5). 78%【解析】【分析】装置A中盐酸与CaCO3固体制得二氧化碳,因盐酸具有挥发性,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装置B中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氯化氢,装置C中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除去水蒸气,装置D为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和氧化钠反应的装置
28、,装置E中碱石灰吸收过量的二氧化碳,防止水蒸气进入D中干扰实验,装置F和G为量气装置,测定反应生成氧气的体积。【详解】(1)碳酸钙和硫酸反应时,生成的硫酸钙是微溶于水的,会覆盖在碳酸钙的表面,使反应不能持续,所以用盐酸而不用硫酸来反应,故答案为6 molL1盐酸;(2)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氯化氢气体,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来除去;装置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二氧化碳,防止对氧气的体积测量造成干扰,故答案为除去气体中的HCl;吸收装置D中反应剩余的CO2,防止水蒸气进入D中干扰实验;(3)装置D含有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均会和二氧化碳反应,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反应的
29、化学方程式为Na2OCO2=Na2CO3,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故答案为2Na2O22CO2=2Na2CO3O2、Na2OCO2=Na2CO3;(4) 标准状况下224 mL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01mol,由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可计知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02 mol,则过氧化钠的纯度为100%78%,故答案为78%。【点睛】注意碳酸钙和硫酸反应时,生成的硫酸钙是微溶于水的,会覆盖在碳酸钙的表面,使反应不能持续,所以用盐酸而不用硫酸来反应是解答关键,也是难点。23.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以二氧化
30、锰和浓盐酸为主要原料制取氯气。(1)乙中的现象是_,丙中的现象是_。(2)上述氯气性质的检验装置改为如图所示的装置。关闭活塞K,若有色布条是干燥的,若液体B为水,有色布条_,打开K,溶液B为氢氧化钠溶液,通入的是湿润的,布条是干燥的,有色布条_。(3)烧瓶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答案】 (1). 红色布条不褪色 (2). 红色布条褪色 (3). 褪色 (4). 褪色 (5). 4H+2Cl-+ MnO2Mn2+ + Cl2+ 2H2O【解析】【分析】共热MnO2和浓HCl制备氯气,制得的氯气中常含有水蒸气、HCl,用甲装置中浓硫酸干燥氯气,用乙装置中干红布条检验氯气是否有漂白性,用丙中湿
31、红布条检验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有漂白性,氯气有毒,用丁装置中NaOH溶液吸收尾气,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甲装置的作用是干燥氯气,氯气本身没有漂白性,因此乙中红色布条不褪色,氯气与水反应产生的HClO有漂白性,因此丙中湿红色布条褪色,故答案为:红色布条不褪色;红色布条褪色;(2)关闭活塞K,若有色布条是干燥的,液体B为水,则到达有色布条的氯气中含有水,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有漂白性,此时有色布条褪色;打开K,氯气将直接到达有色布条,通入的是湿润的,则氯气中含有水,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有漂白性,此时有色布条褪色,故答案为:褪色;褪色;(3)烧瓶内为共热MnO2和浓HCl生成氯
32、化锰、水和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2Cl-+ MnO2Mn2+ + Cl2+ 2H2O,故答案为:4H+2Cl-+ MnO2Mn2+ + Cl2+ 2H2O。24. 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_。ABCD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用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密度为)配制成的稀盐酸。现实验室需这种盐酸220mL,试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稀盐酸时,应选用_mL容量瓶。(2)经计算需要_mL浓盐酸,在量取时宜选用_(填字母)量筒。A5mL B10mL C25mL D50mL(3)在量取浓盐酸后,进行了下列操作:等稀释的盐
33、酸的温度与室温一致后,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往容量瓶中小心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容量瓶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使溶液的液面与瓶颈的刻度线相切。在盛盐酸的烧杯中注入蒸馏水,并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混合均匀。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注入容量瓶。上述操作中,正确的顺序是_(填序号)。【答案】 (1). B (2). 250 (3). 21.6 (4). C (5).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目的及实验仪器分析正确的操作及注意事项;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及步骤分析解答。【详解】A托盘天平在使用时,砝码放在右侧托盘内,故A错误;B溶解过程用玻璃棒搅拌
34、,加快溶解,故B正确;C转移时应该用玻璃棒引流,故C错误;D定容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容量瓶内,故D错误;故答案为:B;(1)选择容量瓶遵循“大而近”原则,实际上配制的为250mL溶液,需要选用规格为250mL的容量瓶,故答案为:250;(2)配制250mL 1mol/L稀盐酸,设需要浓盐酸的体积为VmL,配制过程中HCl的物质的量不变,则:1.16gcm-3VmL36.5%=1mol/L0.25L36.5g/mol,解得:V21.6,需要选用规格为25mL的量筒,故选C,故答案为:21.6;C;(3)配制步骤有: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所以配制该溶液正确的顺序是,故答案为:。- 17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