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西省吕梁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35519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吕梁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山西省吕梁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山西省吕梁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山西省吕梁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山西省吕梁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山西省吕梁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山西省吕梁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山西省吕梁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山西省吕梁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山西省吕梁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山西省吕梁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山西省吕梁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山西省吕梁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山西省吕梁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山西省吕梁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山西省吕梁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山西省吕梁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吕梁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中国行政制度史提到:(西周)整个国家政权就是由“大宗”“小宗”的宗法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家族的血缘关系与国家的组织关系有机地揉合在一起。例如: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又是一国之君总之,宗法系统上的等级与政权组织中的等级是统一的这就形了“亲”与“贵”合一,“家”与“国”一体的政治体制。材料集中反映了()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早期政治制度特点B维护尊卑关系,等级观念严重C强化宗族认同,凸显贵族地位D凝聚宗族力量,维护宗法制度2战国时各国在边地设郡,派官

2、防守,官名为“守”。本系武职,后渐成为地方行政长官。秦统一后,实行郡、县两级地方行政区划制度,每郡置守,治理民政。郡守这一变化反映了()A国家统一的完成B官僚体系的完善C国家的长治久安D中央集权的强化3历史地图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如图1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B行省制C郡国并行制D三省六部制4下列是中国古代先后出现的选官制度的材料,这些选官制度的标准排列正确的是()三代用人,世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是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A军功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B考试

3、成绩军功品行门第声望C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军功D世袭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5英宗九岁登极,有诏,凡事白于皇太后然后行。大后令付内阁议决不付阙议者,即召司礼监责之。内阁票拟始此。 王琼双溪杂记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内阁的特点是()A开始拥有票拟权B权力不受司礼监节制C地位日益提高D必须遵照皇帝的旨意行事6“钦差”一词,始出于宋元时期的汉译古兰经。钦差作为一种代替皇帝巡守监察的临时官吏,却始于明朝时的盐政巡查。到清代,钦差大臣承办的多是关涉国家安危的大事。这一变化反映了()A监察机制运转更加灵活B地方行政权利得到加强C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增多D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7李大钊说:“他们(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

4、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旨在说明()A太平天国缺乏科学理论指导B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生产力C农民阶级追求绝对平均主义的天国D农民阶级不能完成时代任务8清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节节败退,于是奕起初主战热情开始冷却,倾向求和。尤其是太平天国在南方的迅猛发展,权衡利害,奕得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便以中国割让大片领土主权结束。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奕对外政策的变化体现的时代背景是()A清朝的腐朽与衰落B民族危机空前严重C阶级矛盾尖锐D西方文明不断冲击9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中外条约规定:“在通商口岸可以开设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下列对

5、此条约内容表述正确的是()A割香港岛给英国B是在北京签订的C赔款2000万两白银D开放重庆为通商口岸10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时期,流传着一句话“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一现象表明()A专制与民主成为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B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C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D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11如图为1919年5月19日,北大讲演队当年的布旗,它见证了北大学生不畏强权的爱国运动。关于这场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B三民主义引导下的必然产物C为中共的建立奠定了基础D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12这次战役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改变了国际视听

6、,消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风,歼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此次大捷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继长城战役、平型关大捷等战役后,中国人民取得的又一次胜利,是抗日战争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关于这一战役可能是在()中发生的。A平津会战B凇沪会战C太原会战D徐州会战13从重庆谈判到北平谈判,见证了解放战争的主要发展历程。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内战爆发、战略反攻、战略防御B重庆谈判、战略决战,战略反攻C内战爆发、渡江战役、战略反攻D重庆谈判、内战爆发、战略决战141953年12月,新中国进行了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选举地区的人口为5.7亿人。广东省归国华侨陈聪参加选举大会后,兴奋地说:“我活了

7、九十多岁,到过许多国家,没有见过这样民主的选举。”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体人民参加的空前规模的普选。这说明当时()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B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15习近平一再重申的“两岸一家亲”和“两岸命运共同体”,布满合作与互助的思维,并愿与台湾同胞一道加强合作,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下列举措有利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是()A成立上海合作组织B在杭州召开了G20峰会C坚持九二共识D参加香港特别行政区纪念活动16柏拉图曾这样描述雅典:“这样的社会里,五花八门,不管人和人有没有区别,每个人都得到同等对待,社会显然处于无政府状态。

8、”柏拉图意在说明()A雅典没有总揽执行权力的最高官员B雅典民主存在明显缺陷C雅典直接民主的特点D多数人的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17罗马法的内容和立法技术远比其它奴隶制和封建制法更为详尽尤其是它所提出的自由民在“私法”范国内形式上平等、契约以当事人之合意为生效的主要条件和财产无限制私有等原则,都是适合于资产阶级采用的准则。材料表明罗马法()A保障资产阶级的利益B具有深远影响和实用价值C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世界性法律D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形式18英、美、法三国虽然被大西洋永远地分隔开了,但17、18世纪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的相同点是()

9、A资产阶级和专制君主的斗争B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的构建C注重“权利”和“人权”D民主代议制和民主社会的完善19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以下关于巴黎公社说法不符合的是()A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的B一定程度上触及了资本主义私有制C其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D是无产阶级暴力夺权的第一次尝试20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1948年美国开始实施时,有人认为,这是欧洲人被“绑”在美国的战车上,追逐美国的财政贷款。材料表明马歇尔计划()A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B利于美国控制西欧C成为欧洲分裂的根源D旨在遏制苏联实力的扩张2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

10、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正在萌动,正在发展下列关于新的力量的描述最准确的是()A欧盟的成立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C日本成为政治大国D中国的改革开放222018年3月,安倍政府表明了把自卫队写入宪法第九条的意愿。对图3日本修宪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明目张胆发展军事力量B力图武力解决国际争端C积极谋求政治大国愿望D实力已超过西方发达国家23“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曾是战争和分裂象征的板门店,这一次,成为半岛走向持久和平的见证。2018年4月27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在板门店跨过军事分界线,与韩国总统文在寅会晤;会谈结束后双方签署了关于实现半

11、岛和平、繁荣及统一的板门店宣言。导致70多年前朝鲜半岛分裂的主要原因是()A美苏的“冷战”B朝韩之间的历史恩怨C两国制度的差异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24如图是一幅关于苏联历史的漫画。它对国际关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A直接导致两极格局的瓦解B意味着社会主义运动失败C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形成D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25新全球史一书提到“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为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材料表明()A对同一事件的解读有时代差异B冷战时期的军事对峙有双重影响C美苏

12、冷战加剧了地区冲突的危险D冷战是美苏对抗的主要方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三个小题组成,26题20分,27题14分,28题16分,共50分)26(2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综观英国中世纪以来的历史,可清楚地看到,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和确立与英国社会中存在的限制王权的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传统的产物就是议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议会的地位不断上升,而王权却处于下降的趋势,议会与王权之间的平衡关系一次次被打破,又一次次在新的基础上得以恢复。而这一新的基础,就是议会的权力范围不断的扩大和王权不断受到新的限制。王宇博君主立宪制:英国的历史选择(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世纪以来英国政治权利核心的变

13、化趋势。指出英国政治制度的权利核心。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历程。材料二:“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一个世纪过去了,辛亥革命的火种穿越百年,世代传承,续写民族富强繁荣的辉煌。2011年12月15日对明清史学家北大历史系教授王天有的访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与封建“帝国”的本质区别,并分析中华民国的建立反映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哪些趋势。材料三:问:中共对“自由民主的中国”的概念及界说为何?答:“自由民主的中国”将是这样一个国家,它的各级政府直至中央政府都由普遍、平

14、等、无记名的选举所产生,并向选举它的人民负责。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即“言论和表达的自由”“信仰上帝的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国结、统一及与各民主强国的合作。毛泽东答路透社记者甘贝尔问,新华日报刊印(1945年9月27日)(3)综合上述材料,中外仁人志士为追求“民主、自由、社会进步”进行了哪些探索和实践。请结合所学知识(中国近代史若干力量或世界主要国家英法美德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27(14分)“初见惊鸿,再见倾城”魅力中国城是近年来央视推出的一档以主政者率领战队竞演为原创模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

15、质节目。它以“城市”为核心,展示了城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厚重的人文历史、昂扬的城市精神和独特的城市魅力。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学生受其影响,围绕“城市见证历史”这一主题进行了以下的探究活动:第一篇章:城市见证历史人物在这一环节,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两座城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座是西安,一座是开封。西安古称“长安”、“镐京”,自古帝王都城,西安拥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长安大道沙为堤,早风无尘雨无泥”写的就是长安的景色。(1)依据中国古代史知识回答:长安城见证了哪些历史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历史功绩。(至少写出两位政治家及其功绩)第二篇章

16、:城市见证历史沧桑在这一环节,同学们一致推选了南京。南京,简称“宁”,古称金陵、建康。南京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但是到了近代,南京却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它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点,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在中国近代史上,南京见证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 (至少列举四件大事)第三篇章:城市见证政治经济的飞速发展如表是1980年2008年中国部分城市的GDP排名表(单位:亿元)城市 年份1980年1984年2008年香港1422257416770上海311390.814069北京13921

17、6.611115百度中国城市GDP表(3)依据图表,任选其中两座城市,结合所学用史实说明新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28(16分)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是19世纪晚期中日两国应对各自民族危机,进行的救亡图存的运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中日两国近代化过程中,“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作为一种思想纲领,都曾经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材料二:日本明治政府曾以公历取代农历,元旦代替春节,改革服饰、发式和饮食习惯等。一开始,“欧化”铺天盖地。但是,这样的“欧化”很快被“日本化”回潮所压倒,尤其是思想界。被称为日本“资本主义之父”的涩泽荣一,则从论语里寻找儒家伦理与资本主义的结合点

18、,提出了著名的“论语加算盘”即“道德经济合一”论,这种社会大转型过程中的文明与文化“离异”与“回归”现象,在东亚具有普遍性。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三:昔彼得(彼得大帝)为欧洲所摈,易装游法,变政而遂霸大地。日本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视东方。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后的强盛与我异。闻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取而用之,尤易措手。康有为政论集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和魂洋才”和“中体西用”指导的运动名称。(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明治维新期间社会转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3)根据材料三,归纳康有为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4)综合上述材

19、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一场成功的改革必须具备哪些要素。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解答】通过材料“亲与贵合一,家与国一体。”这体现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中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国一体特点,故A正确;材料未能体现出等级观念,排除B;材料信息叙述的主旨不是凸显贵族地位,排除C;材料体现的是家与国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维护宗法制度,排除D故选:A。2【解答】根据题干可知,郡守由武职向负责民政的转变,有利于削弱地方军事割据,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A项,题干未强调国家统一推动郡守职能变化,排除。B项,为唐朝三省六部

20、制的意义,排除。C项,秦朝并未长久,排除。故选:D。3【解答】分封制是西周时期推行的,排除A;行省制是元朝时期推行的,排除B;通过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在地方上推行郡国并行制,故C正确;三省六部制是唐朝时期的中央机构,排除D。故选:C。4【解答】通过材料“贵以袭贵”结合所学知识这是体现奴隶社会时期的世官制,后世子孙承袭祖先爵位。通过材料“举贤良文学之士”结合所学知识这是察举制,主要侧重于人的品行。通过材料“中正”综合所学知识,这是九品中正制,主要侧重于门第声望。通过材料之后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科举制中举之后的愉快心情,科举制主要侧重于考试成绩。故选:D。5【解答】依据材料“大后令付内阁议决不付

21、阙议者,即召司礼监责之。内阁票拟始此”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正确。B与题干“不付阙议者,即召司礼监责之”不符,排除。C材料不能体现,排除。依据材料“有诏,凡事白于皇太后然后行”可知D说法片面,排除。故选:A。6【解答】A项,仅从皇帝临时派出办理重大事情的官员的权限变化不能得出官僚机制运转更加灵活的结论。故A项错误。B、C项,材料与封建统治危机和地方自主权利无关。故B、C项错误。D项,根据题干“明朝之前权限相对较小”“明代,这类官员越来越受到重视,职衔前皆冠以钦差二字。到清代,钦差大臣承办的多是关涉国家安危的大事”并结合所学知识,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皇权管辖范围扩大,因此皇帝临时派出

22、办理重大事情的官员的权限得到扩大。故D项正确。故选:D。7【解答】A从材料中他们不是建立民国,而是建立天国,采用了宗教。明显可以看出他们提不出先进的革命理论。B材料中没有涉及到农民阶级和生产力的问题。C材料没有体现出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D材料是强调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而不是强调他们不能完成时代任务的结果。故选:A。8【解答】根据题干可知,从文明史观角度看,西方工业文明入侵以打开中国商品市场,同时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奕对外政策由主战向安内变化,故D项符合题意。ABC均体现了革命史观认识时代背景,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9【解答】A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是马关条约的内容。割让香港岛是南京条约的内

23、容。B马关条约是在日本签订的。C马关条约赔款是两亿两白银。D马关条约规定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故选:D。10【解答】“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表明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故B正确;AC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B。11【解答】A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B五四运动并不是以三民主义为指导的。C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基础。D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标志,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范畴。故选:B。12【解答】据材料“这次战役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改变了国际视听,消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风,歼灭了日军大量有

24、生力量。”可知,台儿庄战役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改变了国际视听;消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风;歼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台儿庄战役是在徐州会战中发生的,所以D正确。故选:D。13【解答】结合所学知识,重庆谈判是1945年,内战爆发是1946年,战略防御是1946年至1947年6月,战略反攻是1947年6月,战略决战是1948年,渡江战役是1949年,故D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14【解答】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B材料反映的是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地方人大的选举。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反映出人民民主的原则得到落实。C材料反映的不是政治协商制度,而是

2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材料反映的是人民参与国家的选举,没有体现出法治化特点。故选:B。15【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二共识”的核心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有利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故C正确。ABD均不合题干主旨,排除。故选:C。16【解答】根据材料可知不管人和人有没有区别,每个人都得到同等对待,社会显然处于无政府状态。这种极端的自由一定造成党派斗争,并最终产生极权暴政,这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B正确;AC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B。17【解答】从材料中罗马法的很多原则“都是适合于资产阶级采用的准则”可以看出,罗马法具有深远影响和实用价值,故B正确。罗马法是奴隶社会的法律,不是保障

26、资产阶级的利益,故排除A。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均不符合,故排除。故选:B。18【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即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后颁布了权利法案、美国在独立战争期间颁布了独立宣言、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了人权宣言。颁布的文献都体现了“权利”和“人权”。故选:C。19【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巴黎公社并不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的,故A错误,符合题意;BCD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20【解答】“这是欧洲人被“绑”在美国的战车上,追逐美国的财政贷款”表明马歇尔计划有利于美国控制西欧,故B正确;A错在“平等”,排除;C错在“根源”,排除;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B。21【解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27、仅25年”并联系史实可知,20世纪70年代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是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故B正确;A是1993年,排除;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22【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仍然是美国,故D说法不合史实,合题意。ABC均是对日本修宪的正确解读,排除。故选:D。23【解答】通过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和苏联分区占领的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后来在美苏的支持下分别建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分裂。顾朝鲜分裂的主要原因在于美苏的冷战政策,故A正确;航航之间的历史恩怨在二战之前不存在,排除B;两国制度差异是因为美苏支持建立不同国家而形成的,

28、制度不同是结果而不是原因,排除C;二战的影响不是朝鲜分裂的主要原因,排除D。故选:A。24【解答】题干显示的俄罗斯势力的扩张,俄罗斯的扩张直接导致苏联解体,排除A。苏联解体只能说明社会主义运动严重受挫,故排除B。C说法片面,排除。20世纪60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已经出现,故排除D。故选:A。25【解答】“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为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表明冷战时期的军事对峙有双重影响,故B正确;A不能反映材料主旨,排除;C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B。二.

29、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三个小题组成,26题20分,27题14分,28题16分,共50分)26【解答】(1)依据材料信息“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和确立与英国社会中存在的限制王权的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议会的权力范围不断的扩大和王权不断受到新的限制。”可知英国权利核心的变化趋势和核心,结合所学可知英国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历程;(2)联系所学可知,中华民国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封建王朝是封建君主专制政权。中华民国的建立体现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从臣民到国民的转变,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推动工业近代化进程;移风易俗,推动社会的文明化进程等等;(3)结合所学可知,中外仁人志士为追

30、求“民主、自由、社会进步”进行的探索和实践,做到逻辑清楚,表述合理即可。故答案为:(1)趋势:议会的权力范围不断的扩大和王权不断受到新的限制。核心:议会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同时保留国王。进程: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利;1721年责任内阁制完善,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制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两党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2)区别:中华民国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封建王朝是封建君主专制政权。趋势:中华民国的建立体现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从臣民到国民的转变,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推动工业近代化进程;移风易俗,推动社会的文明

31、化进程等等。(3)探索和实践:示例:如从中国近代史角度农民阶级为了建立人间“天国”,兴起太平天国运动,但太平天国的目标具有一定的空想性,实行的依旧是封建制度;民族资产阶级为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动辛亥革命,成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国共首次合作,为了打倒列强除军阀,兴起了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并没有结束专制统治;中国共产党为了建立“自由民主的中国”,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付出巨大的牺牲之后,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改变了旧中国社会性质。示例:如从世界主要国家英法美德角度英国17世纪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

32、的封建专制统治,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开辟了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纪元。北美人民17世纪为争取独立,华盛顿领导进行了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颁布了1787年宪法,确立了总统制(民主制或联邦制)共和制,开创了美国民主宪政的新时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以孙中山为代表,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成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但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国共首次合作,为了打倒列强除军阀,兴起了国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并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共产党为了建立“自由民主”的新中国,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付出巨大牺牲的情况下,推翻了三座大

33、山,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中国人民终于站了起来。“文化大革命”以“革命”的名义,践踏了民主法制,造成了自由幸福和社会秩序双重缺失。27【解答】(1)依据中国古代史知识可知,长安城是汉唐都城,汉唐最著名的人物莫过于汉武帝与唐太宗地。考生可根据所学知识来列举他们的历史功绩。若是答出其他人物,只要史实正确、言之有理即可。(2)依据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可知,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于南京,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和国民政府均定都南京,日本曾进行南京大屠杀,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也是国民党统治覆灭的标志。(3)根据中国现当代史知识可知,香港与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大业推进相关;北京是新中国的首都,一届人大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十

34、一届三中全会和2008年奥运会等均与北京有关;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开发开放浦东,带动长三角经济新飞跃、上海合作组织等均与上海有关。故答案为:(1)示例1: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实行察举制度,选举了人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正统。示例2:唐太宗:推行三省六部制,改革科举制;选贤任能,虚怀纳谏,励精图治,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文成公主嫁与松赞干布,促进了民族团结。设置安西都护府,加强统辖西域地区,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鼎盛时期。(2)事件:(任答四点即可)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开始半殖民地化;1853年,太平天国攻占南京,改名天京,成为太平天国的都城,颁布天朝

35、田亩制度;1912年,中华民国定都南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国民党统治开始;1937年12月,日军南京大屠杀;1949.4.23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统治覆灭等等。(3)城市:如香港:一国两制,香港回归;祖国统一大业推进。北京:一届人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新中国民主政治奠基;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2008年奥运会。上海:1972年2月,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90年,开发开放浦东,带动长三角经济新飞跃;参加上海合作组织等等。28【解答】(1)结合所学知识,明治维新、洋务运动。(2)第一小问,由“这样

36、的“欧化”很快被“日本化”回潮所压倒,尤其是思想界”“从论语里寻找儒家伦理与资本主义的结合点”可知,“欧化”和“日本化”相结合;儒家伦理与资本主义相结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外国优秀文化与本国优秀文化相结合;保留了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3)第一小问,由“昔彼得(彼得大帝)为欧洲所摈,易装游法,变政而遂霸大地。日本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视东方。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后的强盛与我异。闻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取而用之,尤易措手”俄、日改革,由弱变强,主张中国学习日本。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甲午战争中国失败后,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

37、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思想观念与政治体制的落后唤醒了国人挽救国家危亡的意识。(4)结合所学知识,先进的理念;处理好本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善于借鉴别的文明优秀文化成果等。故答案为:(1)运动:明治维新、洋务运动。(2)特点:“欧化”和“日本化”相结合;儒家伦理与资本主义相结合。评价:外国优秀文化与本国优秀文化相结合;保留了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3)观点:俄、日改革,由弱变强,主张中国学习日本。原因:甲午战争中国失败后,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思想观念与政治体制的落后唤醒了国人挽救国家危亡的意识。(4)要素:先进的理念;处理好本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善于借鉴别的文明优秀文化成果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