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范进中举教学目标一、认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批判封建社会趋炎附势的世风。二、体会运用对比和夸张进行讽刺的方法。三、体会通过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重点: (l)学习通过对话描写、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2)学习对比写法。难点:欣赏本文的讽刺艺术。教师活动及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导学过程活动一目标复习上节课的重点字词和文学常识易错点1.填空范进中举节选自,它是我国代一部长篇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及的活动和精神面貌。作者是。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中举()作揖()商酌()拙病()相公()兀自()带挈()名讳()桑梓()啐在嘴上()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才去不到两个
2、时候。()(2)你没奈何,权变一权变。()(3)宗师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活动过程一、 单号同学上黑板展示自己的课前准备。二、 提默重点的字词和文学常识。三、 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1、双号同学上黑板,单号同学在地上默写。2、每组推选一名同学站起来发言,其它同学补充。活动二目标继续研讨课文。重点1. 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对他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出这些变化?表现胡屠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 张乡绅张静斋是作者刻画的一个次要人物,范进中举后,张乡绅为什么来拜会,又送银又送房?3、概括人物形象特征活动过程1、从家境、地位、本人态度、他人态
3、度几个方便来说明。2、张乡绅这个人物比较特殊,他是另一种类型的热衷于势利的人。说一说他的特殊表现在方面?3、绘一图表分别从比较一下范进、胡屠户、张乡绅这些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作者又是如何进行刻画的/1、在书上找出相关内容从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来加以说明。2些问题有一定的难度,需小组合作探讨。3、小组合作完成,比一比看看哪一组完成的又快又好。活动三目标赏析本文写作艺术,师生共同讨论:课文是怎样运用对比和夸张的?对比和夸张的运用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四点1通过对比,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主题思想。2通过对比,讽刺鞭挞,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3.除此对比外,作品还运用了大量的夸张,请找出来,说说其效果
4、。4.本文大量的描写在文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也起到很大作用,试找出几例分析: 人物语言刻画人物性格:一个(范进)醉心功名;一个(胡屠户)庸俗势利;一个(张乡绅)逢迎拉拢。夸张的最高境界就是既要夸张还要但不失真,让人可信。活动过程1、 跳读课文说一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的?2、 在书上画出带有夸张意味的语句。3、 另外细节描写和侧面烘托,对刻画人物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完成上述分析后,由学生概括、归纳,做“课堂练习”7;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答案不必强求一律。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说,都是比较新的,需要多次强调。典型细节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课堂小结课文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特别是出榜那一天截然不同的境遇,着重刻画范进颠狂的丑态与他周围各色人等趋炎附势的嘴睑,批判的锋芒不仅对着科举制度而且指向整个封建社会。下节课课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