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模块素养评价(150分钟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关于青蒿素的研究,正是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方”所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中,启发了新的研究思路,通过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富集了青蒿的抗疟组分,最终发现了青蒿素,应用于世界特别是非洲地区,挽救了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有着“人民科学家”荣誉称号的吴文俊关于数学机械化思想方法的研究,启发于隋书律历
2、志的记载:祖冲之领先世界千年之久的圆周率值源于刘徽九章算术注“割圆术”,“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以上例子,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学对中国传统科学的发展是有积极影响并有现代意义的。中国传统科技基因,完全可以古为今用。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早在2 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儒学的开门祖师孔子,是开创“私学”的大教育家,他以“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培养“博学通才之士”为方针和目标,对学生进行礼、乐、书、数、御、射的“六艺”教育。其中,数即数学,乐和声学有关,御和力学有关,射和机械有关。儒家的“六艺”教育具体
3、付诸教材,即古代经典,这其中遍布古代科学的因子,如易,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诗经中包含有大量虫鱼、鸟兽、草木,以及天文、地理、农业生产等知识;礼记中有农业与季节相关的知识;考工记则是有关手工业技术的专门著作。孔子之孙孔伋(子思)的中庸有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问、思、辨、行,完全符合研究科学的方法和步骤,即获取信息、提出题目、逻辑推理、检验结果、躬身实践。作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的大学,有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四目指知识来源实践,而又指导实践,“格物致知”为知之始,“诚意正心
4、”为行之始,是为本;后四目是知行观外推于家国和社会,是为末。孟子曰:“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冬至、夏至)可坐而致也。”强调的是实事求是、实践出真知的科学精神和方法。论语称:“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就是说,孔子在讨论题目时不主观,不武断,不固执,不唯我独尊。“当仁不让于师”,即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种科学精神是十分可贵的。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创造了闻名于世的科技成就。在规律和制度方面,数学讲“规矩准绳”,天文讲“天行有常”,冶铸讲“合剂模范”,建筑讲“营造法式”。中国传统科技在农业文明中领先于世界,也影响了世界,促进了世界科技文明的进步。从汉唐到宋元
5、,中国通过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通过阿拉伯地区,同西方有频繁的科技交流。据英国著名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研究,在中世纪1000年间,中国作为世界科技强国,有26项技术发明传到西方,对欧洲近代科技革命产生过积极影响。(摘编自王渝生儒学、科学与文明刍议)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隋书律历志记载的祖冲之的圆周率值,启发了吴文俊关于数学机械化思想方法的研究。B.我国古代儒学教育为培养“博学通才之士”,要对学生进行礼、乐、书、数、御、射的“六艺”教育。C.大学有八目,前四目探究知识和实践的关系,后四目是知行观外推于家国和社会,所以更重要。D.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
6、的科技成就领先于世,影响了世界,促进了世界科技文明的进步。【解析】选B。A项,偷换概念,“祖冲之的圆周率值,启发了吴文俊关于数学机械化思想方法的研究”错误,应是祖冲之的圆周率值的来源启发了吴文俊;C项,后四目“更重要”无中生有;D项,“中华民族的科技成就领先于世”张冠李戴,原文说的是“中国传统科技在农业文明中领先于世界”。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通过屠呦呦研究青蒿素、吴文俊研究数学机械化思想方法的例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B.文章第三段引用了中庸的话来印证中国传统儒学中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使得论述有理有据。C.文章把“当仁不让于师”和“吾爱吾师,吾更爱
7、真理”进行对比,赞赏这种可贵的科学精神。D.文章从各个角度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学对中国传统科学的发展的积极影响,有其现实的意义。【解析】选C。C项,“对比”错误,原文是“当仁不让于师,即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种科学精神是十分可贵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既有对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方”的继承,又有创新和发展。B.尽管中国古代没有传统科学的专著,但是在作为“六艺”教育教材的古代经典中,遍布古代科学的因子。C.重视传统文化中的科技基因,努力发掘,为我所用,才是文化自信的表现,才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D.我们同西方的科技交流,对欧洲
8、近代科技革命产生过积极影响,也大力促进了中华民族文明与发展的进程。【解析】选B。B项,“中国古代没有传统科学的专著”于文无据,属于推断错误。(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近年来,上海的生活垃圾量与日俱增。眼看家园面临“垃圾围城”的威胁,市民迫切希望解决这一难题,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市民有求,政府必应。2014年,上海市政府便推出了上海市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办法,明确将居民生活垃圾分为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4种,道路及公共场所垃圾箱则统一规范分为“可回收物”和“其他”两种,这个办法沿用至今。在多年的蹒跚学步后,上海市于2018年正式发布关
9、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实施方案,至此,上海建成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全链条管理制度。为了进一步保障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上海正式提出为生活垃圾分类立法。经过反复推敲与修改,2019年1月31日,我国第一部由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规范生活垃圾管理的地方性法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终于在上海市民的殷切期盼下横空出世,这标志着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即将迈入“法治时代”,为提升全市生活垃圾管理水平和实效提供了坚实的法制保障。(摘编自上海引领生活垃圾分类“新时尚”)材料二不同地区、同一地区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推行垃圾分类不可脱离实际、揠苗助长,否则
10、事与愿违、有悖初衷。要力戒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不能舍本逐末;要力戒高大上、运动式,用高成本博眼球;更要力戒不尊重实际搞“一刀切”,只求短期效应。做好垃圾分类贵在一个“实”字,即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循序渐进。在城乡接合部或村民居民混杂地区,首要解决的是乱丢垃圾问题。要做好垃圾的集中回收,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工作环境,让老百姓有获得感。在垃圾分类条件还不完全成熟的地区,可以先把垃圾分为干湿两种类型,把重点放在湿垃圾的回收上,厨余垃圾是垃圾分类的关键。在一些已经有垃圾分类丰富经验、群众习惯已经养成的社区,可以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并认真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摘编自垃圾分类贵
11、在实,不要博眼球)材料三每讲到垃圾分类,我们都会首先想到日本。日本是全世界垃圾分类最严格并且效果最好的国家之一。根据1970年日本的废弃物处理法和其后出台的相关法律,其中胡乱丢弃废弃物者会被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最高一千万日元的罚款。这是垃圾分类制度在法律层面上的保证。日本的垃圾分类制度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一开始的时候,日本的垃圾分类标准也较为粗略。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日本的垃圾分类仅分为可燃垃圾和不可燃垃圾。到1997年,日本开始实施关于促进容器包装的分别回收及再商品化的法律后,完成了垃圾分类标准的细化,这种分类规则沿用至今且成效卓著,这也使日本成为年人均垃圾产生量最低的地方。与此同
12、时,这还得归功于日本的地方政府长年累月地通过各种渠道,向民众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此外,日本的垃圾分类教育从幼儿园的娃娃就抓起了。在小孩上小学高年级时,他们还会被邀请去当地参观垃圾焚烧厂,去了解不同类别的垃圾会影响垃圾焚烧的转化率和资源回收的再利用率的情况,以增强其环保意识。这些日积月累的观念教育是垃圾分类制度得到有效实施的保障。(摘编自在垃圾分类上,发达国家有什么经验值得借鉴)材料四陕西省西安市首个生活垃圾分类项目在浐灞生态区正式启动,西安市政府将与瑞典于默奥市政府合作,首次引入“互联网+生活垃圾分类”新模式,倡导社区居民从源头垃圾分类做起。“互联网+生活垃圾分类”新模式,打通线上与线下的传统
13、废品回收渠道,以分类可积分、积分可兑换、兑换可获益为核心,打造“互联网+生活垃圾分类”环保公益平台。试点社区居民可加入微信公众平台并注册成为会员,在社区领取垃圾分类二维码。按照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进行分类打包后,在垃圾袋上贴二维码,就近投入垃圾箱。垃圾回收人员将根据二维码信息对这些垃圾进行称重登记,并为投放者积分。积分达到一定量就可以兑换一些洗衣粉、清洁剂、牙具等生活用品。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模式既达到分类前移、源头减量的目的,又让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用户获得绿色积分,给居民带来便捷、有趣、环保的互联网垃圾分类新体验。(摘编自中国环境报)4.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4、() A.材料一中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出台,标志着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即将迈入“法治时代”,为提升全市生活垃圾管理水平和实效提供了坚实的法制保障。B.材料二针对不同地区、同一地区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情况,指出做好垃圾分类应注重结合实际,并分别予以具体分析。C.材料三中日本的垃圾分类成效卓著,一方面与相关法律给予垃圾分类制度以保障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一直以来日本的垃圾分类标准较为细化相关。D.材料四中陕西省西安市启动首个生活垃圾分类项目,将首次引入“互联网+生活垃圾分类”新模式,倡导社区居民从源头垃圾分类做起。【解析】选C。C项,“一直以来日本的垃圾分类标准较为细化”表述错误,材
15、料三中为“日本的垃圾分类制度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一开始的时候,日本的垃圾分类标准也较为粗略”。 5.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随着关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实施方案的正式发布,上海的全链条生活垃圾管理制度业已建成。B.在垃圾分类条件还不完全成熟的地区,可以先把垃圾分为干湿两种类型,其中湿垃圾和厨余垃圾的回收是垃圾分类的重点和关键。C.日本是全世界垃圾分类最严格并且效果最好的国家,同时也是年人均垃圾产生量最低的国家。D.“互联网+生活垃圾分类”新模式只有达到分类前移、源头减量的目的,才能给居民带来便捷、有趣、环保的互联网垃圾分类新体验。【解析】选A。B项,“其
16、中湿垃圾和厨余垃圾的回收”中“湿垃圾”和“厨余垃圾”并列不当,概念上属于相互交叉,“湿垃圾”中有“厨余垃圾”,“厨余垃圾”中有“湿垃圾”。C项,“最好的国家”有误,材料三中为“日本是全世界垃圾分类最严格并且效果最好的国家之一”。D项,“只有才”关系表述不符合文意。材料四是说“这种模式既达到分类前移、源头减量的目的,又让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用户获得绿色积分,给居民带来便捷、有趣、环保的互联网垃圾分类新体验”。“分类前移、源头减量”和“给居民带来便捷、有趣、环保的互联网垃圾分类新体验”都是这种模式带来的好处,二者之间并不是条件关系。 6.结合以上四则材料,你认为在垃圾分类上,可以有哪些有效措施?请简
17、要概括。(6分)答: 【解析】由材料一中“我国第一部由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提供了坚实的法制保障”可以概括出,要强化法律法规制度保障,健全环保法律体系。依据材料二中“不同地区、同一地区不同区域经济揠苗助长”“做好垃圾分类贵在一个分类推进,循序渐进”可概括出,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循序渐进。依据材料三中“这还得归功于日本的地方政府的知识”“去了解不同类别的垃圾有效实施的保障”可概括出,要加大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增强环保意识,普及垃圾分类教育。依据材料四中“互联网+生活垃圾分类新模式环保公益平台”可概括出,要充分利用智能、高科技设备和技术,引入“互联网+生活垃圾分类”新模式。依据材料三中“
18、每讲到垃圾分类,我们都会首先想到日本最好的国家之一”可概括出,要借鉴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答案:强化法律法规制度保障,健全环保法律体系;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循序渐进;加大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增强环保意识,普及垃圾分类教育;充分利用智能、高科技设备和技术,引入“互联网+生活垃圾分类”新模式;借鉴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2020辽宁高一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一颗未出膛的枪弹丁玲“娃娃,甭怕,咱是一个孤老太婆,还能害你?”老太婆亲热地望着面前张皇失措的孩子,“你是嗯,咱知道。”这孩子大约十三岁大小,迟疑地望着老太婆。远处
19、一望无际的原野,没有一个人影,连树影也找不到一点。 “还是跟咱回去吧,天黑了,你往哪儿走,万一落到别人手上”窑里黑魆魆的,他不敢动,听着她摸了进去。“不要怕,娃娃!”她把灯点着了。灶里的火光舔在他们脸上,锅里有热气喷出来。陕北的冬天,孤冷的月亮把那黯淡的光辉涂抹着无际的荒原,流落的孩子却拥抱着甜美的梦:他又回到队伍,继续当他的马夫,继续同司号兵玩着孩子跟在老太婆后边去割草。蒙着尘土的沙路上,寻不到杂乱的马蹄和人脚的迹印。他热切地望着远方,他们大部队到底走得离他多远了呢?他懊恼自己。那天正在野外放马,突然飞机来了,他藏在一个小洞里,听着外面连绵不断的爆炸声。洞口塌了。等他好不容易爬了出来,就只剩
20、他一人了。他大声地叫喊,凭着感觉一路狂奔,却没遇到一个认识的人后来才遇着老太婆。有人送来苞谷做的馍,还有人送来羊毛袜子。有着红五星的帽子仍揣在怀里,他不敢拿出来。大家都高兴地盘问着:“你这么一个娃娃,也当红军,你娘你老子知道吗?”天真的、热情的笑浮上了孩子的脸。他暂时忘去忧愁,重复着在小组会学来的话:“红军是革命的军队,是为大多数工人农民谋利益的,要团结一切不愿做亡国奴的人去打日本”看见那些人围着他的脸露出无限的羡慕,他就更高兴了。老太婆也扁着嘴笑道:“咱一眼就看出了这娃娃不是咱们这里的人,你们看他那张嘴多灵呀!”有一夜,跟着狂乱的狗吠,院子里响起了庞杂的声音,马嘶声、脚步声和喊声一齐涌了进来
21、。烧着火的孩子,心在剧烈地跳:“难道自己人来了吗?”“砰!”窑门被枪托撞开了。冲进来的人一边骂,一边走到灶边:“哼,锅里预备着老子的晚饭吧。”孩子悄悄看了一眼,他认得那帽子的样子,那帽徽是不同的。他的心一下紧缩起来。有人眼光扫到老太婆脸上。她瑟缩地坐在地下,掩护她身后的孩子。“这老死鬼干吗老挨在那儿,藏着什么!”老婆子一动,露出了躲在那里的孩子。孩子被抓到跟前。一个兵打了他一耳光。“老子有枪先崩了你!”孩子大声嚷叫,因为愤怒,倒一点也不惧怕了,眼睛里燃烧着火焰。“什么地方来的!”拳头又落在他身上,“听口音,他不是这里人!”孩子一声不响,只是咬紧牙。门突然开了,门口直立着一个人,屋子里顿时安静下
22、来。“报告连长,有一个小奸细!”连长走了进来,审视着孩子,默然坐到矮凳上。“可怜咱就这一个孙子,咱要靠他送终的。”老太婆号哭起来。几个围观的老百姓壮着胆子附和:“是她的孙子。”连长凝视着那双直射过来的眼睛,下了一道命令:“搜他!”几十双眼睛都集中在连长手上:一把小洋刀、两张纸票子、一顶黑帽子。纸票反面有一排字,“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国家银行”。帽子上闪着光辉的红色五星。看着它,孩子心里更加光亮了,静静地等待判决。“这么小也做土匪!” “招来吧!”连长问他。“没有什么招的,任你们杀了吧!不过红军不是土匪,我们不骚扰老百姓,四处受人欢迎。我们对东北兵也是好的,争取你们一道打日本,有一天你们会明白过
23、来的!”“这小土匪真顽强,红军就是这么凶悍!”他的顽强虽说激怒了一些人,但也得了许多尊敬。连长仍是冷冷地看着他,又冷冷地问道:“你怕死不怕?”这问话似乎羞辱了他,他不耐烦地昂了一下头,急促地答道:“怕死不当红军!”围拢来看的人一层一层地在增加,多少人在捏一把汗。连长不动声色,只淡淡地说道:“那么给你一颗枪弹吧!”老太婆又号哭起来了。许多人的眼皮沉重地垂下了,有的便走开去。但没有人,就连那些凶狠的家伙也没有请示,要不要立刻执行。“不,”孩子却镇静地说,“连长,还是留着那颗枪弹吧,留着去打日本,你可以用刀杀掉我。”连长忍不住了,跑过来用力拥抱着这孩子,他大声喊道:“大家的良心在哪里?日本人占了我们
24、的家乡,杀了我们的父母妻儿,我们不去报仇,却老在这里杀中国人。看这个小红军,我们配和他相比、配叫他土匪吗?谁还要杀他,先杀了我吧”声音慢慢地由嘶哑而哽住了。孩子觉得有热的东西滴落在他手上、衣襟上。他的眼也慢慢模糊了,隔着一层水雾,那红色的五星浮漾着,渐渐地高去,而他也被举起来了!(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的环境描写富有表现力。“没有一个人影”的原野衬托孩子与大部队走散后的彷徨,“孤冷的月亮”则反衬孩子做美梦时的温馨。B.有着“红五星”的帽子先被隐藏,后被发现,最后“红五星”“渐渐地高去”,“红五星”的多次出现隐含人物心理变化,暗示
25、小说主题。C.老太婆一开始就了解小孩的身份却对他呵护备至,百姓也乐意与这个小红军亲近、为他打掩护,这些都反映人们对红军的信任与拥护。D.小说结尾看似突兀却在情理之中。连长和他的东北兵一开始对红军与抗日心存排斥,孩子的视死如归、英勇无畏让连长彻底改变了立场。【解析】选D。“连长和他的东北兵一开始对红军与抗日心存排斥,孩子的视死如归、英勇无畏让连长彻底改变了立场”分析有误,小说以连长拥抱孩子结尾,与前面他说的“那么给你一颗枪弹吧”形成明显反差,所以看似突兀,但又在情理之中,是因为连长的变化是由其内在情感的变化造成的:开始时“冷冷地看着”“冷冷地问道”,这是在不动声色试探孩子;后面“忍不住了”“跑过
26、来用力拥抱”是对孩子至死不忘抗日的敬佩。选项错在后半部分,一是“连长一开始对红军与抗日心存排斥”于文无据,从连长后面的慷慨陈词可以看出,他更有可能原本就认同抗日的,这样他的突然转变才更符合人之常情,所以说他“彻底改变了立场”也是不对的。另外,最能打动连长的,不是“孩子的视死如归、英勇无畏”,而是孩子“还是留着那颗枪弹吧,留着去打日本”的话语背后那种至死不忘抗日的决心。 8.小说标题“一颗未出膛的枪弹”具有丰富的内涵。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答: 【解析】本题考查小说标题的内涵。首先要分析这个标题的构成:“一颗未出膛”是定语,强调其尚未完全表现“枪弹”这一特征;“枪弹”这一中心语,它可以实指
27、“枪弹”,也可以是喻体,指向充满力量的对应之物。然后,要把题目与文本关联起来,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一是指向小说情节,二是指向小说的主人公,三是指向小说的其他人物,四是指向主题。它们都与题目存在密切的关联。答案:(1)指的是东北兵连长要杀害孩子的一颗枪弹,但最后却没有执行;也指孩子让东北兵连长留着的那颗枪弹,希望他拿它去打日本。(2)象征着小红军的精神品质,他虽未上场杀敌,却有坚定的信念、团结一致来抗日的觉悟、英勇无畏的精神;也象征着东北兵连长被孩子感动,国耻家仇未忘,良心未泯。(3)象征着中华民族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统一战线,团结一致来抗日,必将摧毁敌人,取得胜利。9.小说在塑
28、造“小红军”的形象时是如何做到真实可信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答: 【解析】题目要求分析塑造“小红军”这一形象时是如何做到真实可信的,可从以下四个角度考虑: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考虑,言、行、心、貌等细节都切入人物的年龄特点;从人物间的关系考虑,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的衬托也能突出主要人物的真实性;从情节来看,大量铺垫为人物行为提供更多的合理性;从环境来看,真实典型人物的塑造是离不开具体真实的环境的,外在环境是影响人物性格、选择的重要因素。答案:(1)如实(或通过细节)正面描写孩子的言行心理,符合“小红军”年龄与身份特征。小说写孩子离开集体的彷徨,初见生人的戒备,被人羡慕时的高兴,其言行心理等细
29、节符合其年龄特点,又符合“小红军”身份。(2)通过合理安排情节,使“小红军”形象真实生动。小说先叙述“小红军”想念部队,后又写他向群众宣传抗日,最后写他面对东北兵时的英勇无畏等,前有伏笔铺垫,后有照应升华,真实自然地突出“小红军”形象。(3)在典型环境中刻画典型人物,使之真实可信。小说描写了典型的陕北自然环境及抗日战争时期的社会环境,符合史实,在这样真实的历史环境中刻画“小红军”形象,使其言行举止均有了现实基础,从而真实可信。(4)通过次要人物的侧面衬托来塑造“小红军”形象,使之真实可信。小说一方面通过老太婆等百姓对小孩的呵护、掩护,以及连长受感化等言行来正衬其形象,另一方面通过东北兵的蛮横言
30、行来反衬其“小红军”形象,使之更加真实。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李沆,字太初,洺州肥乡人。淳化二年,判吏部铨。尝侍曲宴,太宗目送之曰:“李沆风度端凝,真贵人也。”真宗升储,迁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诏东宫待以师傅礼。真宗即位,迁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咸平初,以本官平章事,监修国史,改中书侍郎。时李继迁久叛兵众日盛有图取朔方之意朝廷困于飞挽中外咸以为灵州乃必争之地苟失之则缘边诸郡皆不可保帝颇惑之,因访于沆。沆曰:“继迁不死,灵州非朝廷有也。莫若遣使密召州将,使部分军民空垒而归,如此,则关右之民息肩矣。”方众议各异,未即从沆言,
31、未几而灵州陷,帝由是益重之。寇准与丁谓善,屡以谓才荐于沆,不用。准问之,沆曰:“顾其为人,可使之在人上乎?”准曰:“如谓者,相公终能抑之使在人下乎?”沆笑曰:“他日后悔,当思吾言也。”准后为谓所倾,始伏沆言。沆为相,接宾客,常寡言。马亮与沆同年生,又与其弟维善,语维曰:“外议以大兄为无口匏。”维乘间达亮语,沆曰:“吾非不知也。然今之朝士得升殿言事,上封论奏,了无壅蔽,多下有司,皆见之矣。自余通籍之子,坐起拜揖,尚周章失次,即席必自论功最,以希宠奖,此有何策而与之接语哉?苟屈意妄言,即世所谓笼罩。笼罩之事,仆病未能也。”公退,终日危坐,未尝跛倚。治第封丘门内,厅事前仅容旋马。或言其太隘,沆笑曰:
32、“居第当传子孙,此为宰相厅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厅事已宽矣。”沆与诸弟友爱,尤器重维,暇日相对宴饮清言,未尝及朝政,亦未尝问家事。景德元年七月,沆疾作而甍,年五十八。(节选自宋史李沆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李继迁久叛兵众/日盛/有图取朔方之意/朝廷困于飞挽中/外咸以为灵州乃必争之地/苟失之/则缘边诸郡皆不可保/B.时李继迁久叛/兵众日盛/有图取朔方之意/朝廷困于飞挽/中外咸以为灵州乃必争之地/苟失之/则缘边诸郡皆不可保/C.时李继迁久叛/兵众日盛/有图取朔方之意/朝廷困于飞挽中/外咸以为灵州乃必争之地/苟失之/则缘边诸郡皆不可保/D.时李继
33、迁久叛兵众/日盛/有图取朔方之意/朝廷困于飞挽/中外咸以为灵州乃必争之地/苟失之/则缘边诸郡皆不可保/【解析】选B。“久叛”是长时间叛乱,文中指“李继迁”叛乱,而不是背叛兵众,因此应在“叛”后断开,由此排除A、D两项。“中外”是朝廷内外的人,才能“咸以为”,由此可以判断“中外”不能断开,由此排除A、C两项。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曲宴,是宋代盛行的宫廷宴会,参加的人员主要是宗室成员、外国使臣及近密臣僚。B.太子宾客,是朝廷设置的太子东宫属官,肩负调教辅佐、侍从护卫、规劝进谏等职责。C.通籍,指登记姓名、年龄、身份等在宫门外悬挂的竹制门籍上,可以
34、进出宫门;还指做官。D.拜揖,两手合抱致敬,弯身抱拳行礼,是古时用于恳求他人帮忙时表示恭敬的礼节。【解析】选D。D项,“是古时用于恳求他人帮忙时表示恭敬的礼节”错,拜揖是古时表示恭敬的礼节。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沆深受器重,委以重任。太宗赞赏他风度端庄稳正,称其是名副其实的显贵的人;真宗时,他升任礼部侍郎,被皇帝以师傅之礼对待,后兼修国史。B.李沆答复询问,把握时局。众人认为要保灵州,皇帝对此颇为困惑,向他询问;他对时局认识清楚,为皇帝提出解决的方法,没有被采纳,灵州陷落。C.李沆眼光独到,善于识人。寇准多次向他推荐好友丁谓,他从为人处世的角度
35、看出丁谓不能被委以重任;后来寇准果真被丁谓排斥,印证了李沆的判断。D.李沆修身严谨,生活简朴。他办完公事后,整天正襟危坐,未曾斜靠着;在封丘门内建有住宅,大厅前只容马打转。【解析】选A。A项,“真宗时,他升任礼部侍郎,被皇帝以师傅之礼对待”错,原文是“真宗升储,迁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诏东宫待以师傅礼”。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莫若遣使密召州将,使部分军民空垒而归,如此,则关右之民息肩矣。(5分)译文: (2)苟屈意妄言,即世所谓笼罩。笼罩之事,仆病未能也。(5分)译文: 答案:(1)不如派使者秘密诏令各州将领,让他们统领军队和百姓都撤出城堡而归到一处,若这样,那
36、么关右的百姓就可免除劳役了。(2)如果委屈自己的意愿乱说,就是世人所说的笼络。笼络之事,是我怨恨不能做的。附【译文】李沆,字太初,洺州肥乡人。淳化二年,李沆判吏部铨。他曾侍奉宫廷宴会,太宗用目光看着他说:“李沆风度端庄稳正,确实是显贵的人。”真宗被立为太子时,李沆升任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太宗诏令太子以师傅之礼对待李沆。真宗即位,任命李沆为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咸平初年,李沆以本官平章事,监修国史,改任中书侍郎。当时李继迁长时间叛乱,兵力日益强盛,有图谋夺取北方的意图。朝廷难以迅速运送粮食,朝廷内外都认为灵州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果失去灵州,那么周围各州都不能保住。皇帝对此颇为困惑,就向李沆询问。李沆
37、说:“李继迁不死,灵州就不能为朝廷所占有。不如派使者秘密诏令各州将领,让他们统领军队和百姓都撤出城堡而归到一处,若这样,那么关右的百姓就可免除劳役了。”此时众人的意见各不相同,没有立即采纳李沆的建议,没多久灵州就陷落了,真宗从此更加看重李沆。寇准与丁谓友好,多次以丁谓有才能向李沆推荐,李沆不用丁谓。寇准问李沆,李沆说:“看他为人处世,怎么可以让他职位居于别人之上?”寇准说:“像丁谓这样的人,宰相你一直能压抑他使他居于别人之下吗?”李沆笑着说:“将来后悔,就会想起我的话。”寇准后来被丁谓排斥,才信服李沆的话。李沆任宰相,接待宾客,经常很少说话。马亮与李沆同年考中进士,又与他的弟弟李维交好,他对李
38、维说:“外面议论你大哥是没口的葫芦。”李维趁机把马亮的话告诉了哥哥,李沆说:“我不是不知道。然而现在的朝士得以入殿议事,上密书论政事,全无遮蔽,多下达各级部门,大家都可看见它。其余的新进仕宦之人,他们坐起拜揖,尚且乱了典章顺序,入席必定自论功劳最多,以希求得到宠爱奖赏,如此有什么策划值得与他们交谈呢?如果委屈自己的意愿乱说,就是世人所说的笼络。笼络之事,是我怨恨不能做的。”李沆公事办完后,整天正襟危坐,未曾斜靠着。在封丘门内建有住宅,大厅前只容马打转。有人说这太狭窄,李沆笑说:“这住宅要传给子孙,这里作为宰相官署大厅确实小了,(但)作为太祝、奉礼官的大厅已经够宽了。”李沆与几个弟弟友爱,尤其器
39、重李维,闲暇之日相对宴饮清谈,未曾谈及朝政,也未曾问起家事。景德元年七月,李沆疾病发作去世,享年五十八岁。(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早春对雪奉寄澧州元郎中刘禹锡新赐鱼书墨未干,贤人暂出远人安。朝驱旌旆行时令,夜见星辰忆旧官。梅蕊覆阶铃阁暖,雪峰当户戟枝寒。宁知楚客思公子,北望长吟澧有兰。【注】永贞元年(805)刘禹锡因“八司马事件”遭贬,该诗为其在朗州司马任上的酬答之作。鱼书:古时朝廷任命州郡长官时所颁的鱼符和敕书。铃阁:翰林院以及将帅或州郡长官办事的地方。“宁知”一联化用屈原九歌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14.下列对本诗的赏
40、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郎中前往澧州就任时,收到的敕书上墨汁还未干透,说明时间紧迫。B.元郎中被派往远地是暂时的,但远地的百姓却将因此受惠,安居乐业。C.在刺史新任上兢兢业业的元郎中,夜望星辰时回想起过去的郎官生涯。D.颈联揭示了元郎中在朝时办公环境十分优越,如今所处环境条件艰苦。【解析】选D。D项,“颈联揭示了元郎中在朝时办公环境十分优越,如今所处环境条件艰苦”说法有误,颈联是诗人想象的元郎中在澧州所处的环境,而非对过去的追忆。15.诗镜总论评价刘禹锡的诗歌有时委婉含蓄,有时朴素自然。你认为这首诗歌体现了以上哪种风格?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答: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
41、确设题的具体方向,如本题是考查诗歌的语言风格,且题干中给出两种特点,即“委婉含蓄”“朴素自然”,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从这两种里选出一种,然后理解其意思,再结合诗歌进行判断。就本诗来看,这是刘禹锡写给元郎中的酬答之作,诗歌首联说元郎中新受鱼书前往澧州,颔联说元郎中“朝驱旌旆行时令”,可见澧州之人深受其惠而获安,这些内容没有直接点明元郎中的勤勉能干,而是借助百姓安乐间接体现,可见含蓄委婉;尾联“宁知楚客思公子,北望长吟澧有兰”中化用屈原的诗句,借以表达自己对元郎中的思念之情,表情达意可谓委婉含蓄。故我们可以从委婉含蓄角度分析本诗的语言风格。答案(示例):本诗的语言风格是委婉含蓄的,刘禹锡在这首酬答诗
42、中没有直接夸赞元郎中勤勉,而是通过百姓安乐、政令推行、环境描摹等内容委婉表达;诗的尾联化用屈原的诗句含蓄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2)李白蜀道难中,“,”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3)韩愈在师说中写到,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对自身“”。答案:(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3)择师而教之则耻师焉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43、(9分)人作为万物之灵长,有着更高的智慧与能力可以充分认识外界,还有深刻的自省精神及修改不足的可贵优点。()。然而,将如此智慧的人类放入时间上无始无终、空间上无边无际的宇宙之中,却成为的草芥。某科幻影片中人类通过天文观测可以预知未来发生的氦闪,可以停止地球的自转,用发动机给地球插上翅膀,将其作为一个庞大的航行工具驾驶至外太空。寻找新的之地,还可以用反物质导弹清除运行轨道上小行星的阻挡,一路克服各种艰难奔向安全稳妥的未来。除却这些科技力量的运用之外,人们还懂得如何在严酷的环境中控制自身,缩小族群数量,牺牲当下的利益而着眼于未来。但是,无论人类如何,却敌不过自然界一个小小的“喷嚏”。地震、洪水、干
44、旱、低温、酷热、氨闪,每一次风吹草动都可能使人类的族群在瞬间湮灭。只要生存在宇宙留给它的狭窄罅隙中,人才不具备与自然对话或讨价还价的资产。对自然的,成为该影片压倒一切的主题。这一点,正是科幻文学超越主流文学彰显自身特质的一个层面。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只要生存在宇宙留给它的狭窄罅隙中,人就不具备与自然对话或讨价还价的资本。B.人,只能生存在宇宙留给它的狭窄罅隙中,才不具备与自然对话或讨价还价的资产。C.人,只要生存在宇宙留给它的狭窄罅隙中,就不具备与自然对话或讨价还价的资本。D.人,只能生存在宇宙留给它的狭窄罅隙中,而不具备与自然对话或讨价还价的
45、资本。【解析】选D。画线句子存在三处语病:“只要才”关系逻辑表述混乱,应改为“只能而”;语序不当,“人”是这个复句的主语,应放在整个语句的前面;搭配不当,应把“资产”改为“资本”。A、B、C三项均有错误,故选D。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因此,地球上没有哪一种生命比人类更加强悍B.地球上因此没有哪一种生命比人类更加强悍C.因此,没有哪一种生命比地球上的人类更加强悍D.原来,地球上没有哪一种生命比人类更加强悍【解析】选A。“地球上没有哪一种生命比人类更加强悍”是结果,“因此”需放在”地球上”之前以陈述结论,B项错误;“哪一种生命”和“人类”都属于地球。用“
46、地球上的”只修饰“人类”,不合事理,C项错误;“地球上没有哪一种生命比人类更加强悍”与前文构成因果关系,用“原来”则改变了原意,D项错误。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值一提小息费尽心机敬重B.不值一钱小息殚精竭虑敬重C.不值一钱栖息费尽心机敬畏D.不值一提栖息殚精竭虑敬畏【解析】选D。第一处,不值一提:不值得说起,形容不重要或无价值。不值一钱:形容毫无价值。语境强调的是“草芥”的轻微,应用“不值一提”。第二处,栖息:停留,休息。小息:短暂的休息。语境强调寄居之所,应用“栖息”。第三处,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费尽心机:用尽心思,形容千方百计地谋划。
47、“费尽心机”含贬义,文段语境为中性语境,应用“殚精竭虑”。第四处,敬重:恭敬尊重,一般侧重对人。敬畏:又敬重又畏惧,可以对人,也可以对事物。根据语境中的“自然”,应用“敬畏”。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多读而不求甚解,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做人方面是低级趣味。【解析】解答这类补写填空题目,关键就是认真研究分析画横线处的上下文,通过对材料的勾画、归纳等手
48、段,确定所补写句子的内容。段意:读书要精。话题是精读,承接“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联系后句,应是“少读如果彻底”;承接“虽珍奇满目”,应是指出结果,可以是“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上句指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承接“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应是在做人方面是低级趣味。答案:少读如果彻底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 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21.请围绕“本次珠峰高程测量工作实现的技术创新和突破”,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5分)5月27日上午11时整,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攻顶队员,全部成功登顶珠峰并开展各
49、项测量工作。该项工作完全依托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测量登山队员在峰顶竖立起测量觇标,使用GNSS接收机进行高精度定位测量,使用雪深雷达探测仪进行了深度测量,并使用重力仪进行了重力测量。上述高精度测量仪器均由我国自主研发,同时也是人类首次在珠峰使用,这将有利于大地水准面优化,提高珠峰高程精度,并获取宝贵的科学数据。当觇标竖立在峰顶后,在珠峰周边海拔5 200米至6 000米的6个交会点,测量队员开始同步开展峰顶交会测量和GNSS联测,获取珠峰高程测量数据。登顶测量和交会测量的成功完成,为本次珠峰测量任务的外业测量工作画上了圆满句号。峰顶测量完成后,将对观测数据进行联合处理,以获得珠峰高程最终数
50、据。【解析】首先要对文段内容进行筛选,由“该项工作完全依托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测量登山队员在峰顶竖立起测量觇标,使用GNSS接收机进行高精度定位测量,使用雪深雷达探测仪进行了深度测量,并使用重力仪进行了重力测量。上述高精度测量仪器均由我国自主研发”,可概括为:依托北斗卫星,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GNSS接收机、雪深雷达探测仪、重力仪开展测量工作。由“当觇标竖立在峰顶后,在珠峰周边海拔5 200米至6 000米的6个交会点,测量队员开始同步开展峰顶交会测量和GNSS联测,获取珠峰高程测量数据”,可概括为:测量队员开展峰顶交会测量和GNSS联测。最后将两句进行合并,注意字数要求即可。答案:依托北斗
51、卫星,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GNSS接收机、雪深雷达探测仪、重力仪开展峰顶交会测量和GNSS联测。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耕读”是先民所创的一种半耕半读的合理生活方式,耕田可养家糊口,读书可修身养性。“耕读传家”逐渐成为中华优秀传统。社会进步,“耕读传家”又延伸出“工读传家”,新中国成立初年,刘少奇同志针对民众子女现状,积极倡导“耕(工)读学校”制度。今天,人们赋予“耕(工)读传家”丰富的社会内涵,并以此劝勉子孙勤于劳作,乐于读书,终成家国有用之材。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个字的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把握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
52、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写作指导】审题: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同时也是任务驱动型作文。从内容上,本则材料由三个段落组成,其共同特征是阐释“耕读”的含义,并且含义在不同时期不尽相同。段落一:“耕读”是一种生活方式,并且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段落二:“耕读传家”延伸出“工读传家”,刘少奇同志倡导“耕(工)读学校”制度,此处“耕”不单是“耕”,还是劳动(工作),强调劳动与读书结合的重要性。段落三:新时代,“耕(工)读传家”内涵丰富,不仅仅是劳动和读书,还是一种全新的时代精神,一种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精神。 写作时,要体现出“耕(工)读传家”内涵的与时俱进,以及于国于家的作用。同时,
53、也要结合时代青年人的身份,写出自己的责任和担当。从文体上,要求“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参考例文】奋斗践行“耕(工)读”精神所谓“耕读”,就是耕田和读书。在古人看来,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陶渊明曾在读山海经中写“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古代知识分子一边耕种,一边读书,是中国古代乡村最美的风景,“耕读”也逐渐成为一种文化,一种精神,“耕读传家”逐渐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新中国成立初期,刘少奇同志针对民众子女现状,积极倡导“耕(工)读学校”制度。不管是古代的“耕读传家”,还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耕(工)读学校”,都强调耕种(工作)
54、和读书结合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耕”已不能单纯地理解为耕田了,而应该理解成“劳动(工作)”,所以,“耕读”也变成了劳动和读书。劳动之美,不仅表现在轰轰烈烈、震撼眼球的“经济大手笔”,更蕴含于默默无闻、波澜不惊的“技术小奉献”。古有鲁班造锯,李春建赵州桥,黎民百姓勤勤恳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今有周东红捞宣纸,管延安接海底隧道,大国工匠精益求精,创“中国制造”之神话。读书之乐,可以获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也能涵养静气。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读书能使人时时闪烁着生命的光辉,让人欣赏到不同的生命风景。劳动强身,读书
55、益智。在劳动和读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收获了“耕(工)”的付出和“读”的快乐,体会到了踏实肯干、力争上游的一种精神,更感受到了一种努力工作、奋力拼搏的幸福。这种精神在陆建新身上,从参与建设到主持项目,不断刷新着“第一高楼”的高度;这种精神在张富清身上,60多年来,刻意尘封功绩,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这种精神在袁隆平身上,鲐背之年,仍在“禾下乘凉梦”与“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中不知疲倦地探索耕耘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年龄,但都执着于自己的事业,呕心沥血,为国家、社会和人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就是“耕(工)读精神”的体现者和践行者。作为青年人,我们该怎样践行“耕(工)读”精神?站在时代的潮头,我们青年人正处在距离民族复兴最接近的时刻,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肩负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所以我们要不忘初心,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洪流中,用青春传承“耕(工)读”精神,以奋斗书写人生华章。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