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与您相伴。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 第二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B)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人类社会从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人口增长越来越快,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据此回答12题。1发展中国家较发达国家更容易引发环境问题,尤其是生态环境破坏,其主要原因是()人口分布不均人口数量大,增长快经济技术水平低环保法规不完善A B C D答案B解析引起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是:面临着人口与发展的双重压力,受经济技术水平的限制。2下列叙述的排序,同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顺序相一致的是()休养生息,永续利用人定胜天,世界主宰观风雨雷电而知天地之恩威A B C D
2、答案C解析符合人地伙伴论,人地和谐相处。人定胜天体现人类征服自然的愿望,为了追求社会经济的发展,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认为风雨雷电乃大自然的恩威表现,说明此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尚浅,对自然环境充满敬畏,是受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的影响。然后再排序即可。2010年6月17日是第16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防沙治沙,惠及民生”,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防沙治沙。结合材料回答34题。3下列关于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气候干旱少雨,大风日数多且集中过度农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当降水多,对土壤冲刷严重A B C D答案A解析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包括过度农垦、
3、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当等;均为自然原因。4下列对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候干旱,砂质、砾质土层等是西北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B我国南方地区降水丰富,植被覆盖率高,没有水土流失现象C我国南方地区因水土流失所带来的经济损失较北方严重D近年来,我国在防治水土流失过程中成效显著,已经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答案C解析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我国南方地区也有水土流失现象,且南方地区因水土流失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比北方更严重。故C项正确。随着人们生态价值观的改变及对自己生活环境质量的关注,“绿色”作为一个概念成为一个时尚的名词。“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消费”是当今
4、的热门话题。据此回答57题。5下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错误的是()A要求人们购买、使用带有绿颜色的物品B尽量使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物品C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D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答案A解析“绿色消费”是指人们在消费的过程中尽量使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物品,比如少用一次性的塑料袋、筷子;尽可能地使用可再生的物品。绿色消费并不是单纯的指使用、购买带绿颜色的物品。6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利用作物病虫的天敌防治病虫等A B C D答案B解析绿色食品是指在食品的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地使用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利
5、用生物学原理防治病虫害,或者使用低毒的农药防治病虫害。7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是()A使用公共交通工具B垃圾分类投放,研制不能自然分解的包装袋C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D使用无磷洗衣服答案B解析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可以减少能源的利用、保护环境,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可以减少白色污染,使用无磷洗衣粉可以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垃圾分类投放可以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但是研制不能自然分解的包装袋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读“某地区渔业资源再生量与捕鱼量的对应关系示意图”,回答89题。 8下列关于渔业持续产量的叙述,与图示不符的是()A到达临界点时,鱼群将耗竭但尚能维持再生产Bx表示与最
6、大捕鱼量相对应的渔业资源最大再生量C通过控制捕捞活动,可以获得捕鱼量的持续增长D一旦捕捞活动超过x点,持续产量将开始下降9近年来,我国近海渔业产量呈现下降趋势,主要的原因是()A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气候异常B全球气温升高,海洋蒸发量增大C过度捕捞活动造成渔业资源衰减D建立人工岛和海港设施等产生的不良影响答案8.C9.C解析第8题,通过控制捕捞活动,可获得捕鱼量的稳定数量,但不能持续增长。第9题,我国近海渔业产量下降是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的,主要原因是捕捞量过大。10作为中学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从自身做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参与环保活动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等工作后再接受环保教育积极购买非生态标志商品
7、A B C D答案A解析作为中学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从自身做起,如:参与环保活动,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等。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1.1万国民将面临灭顶之灾,该国不得不考虑举国迁移;2005年1月,联合国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国际大会在毛里求斯闭幕,大会表示国际社会将尽可能帮助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摆脱困境。据此完成1112题。11导致岛国图瓦卢将要失去国土的主要原因是()A海洋地壳下沉B矿物能源的大量燃烧C人类大量植树造林D严重的水土流失而丧失土地答案B解析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将面临灭顶之灾的原因是海平面上升,考查的是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矿物能源的大量燃烧以及人类对森林的破坏。12国
8、际社会将尽可能帮助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摆脱困境,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是()A共同性 B持续性 C公平性 D统一性答案A解析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是一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需要全球共同行动,建立良好的国际秩序和合作关系。国际社会帮助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摆脱困境,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目前,我国把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作为工作重点之一。据此完成1314题。13节约型发展道路意味着()高资源消耗,高经济增长发展清洁生产,实现“零排放”倡导循环经济,变废为宝发展粗放农业,改善环境A B C D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环保知识。必须知道哪一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可节约资源。1
9、4下列属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范畴的是()A增加绿地面积 B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C发展科技,减少并消除文盲 D预防和治理污染答案C解析A、D两项属于生态可持续发展,B项属于经济可持续发展。15宋代时,杭州西湖上漂浮的架田(人们在水面上浮起木架,木架里填入带泥的水草根,让水草生长、纠结淤满木架,而形成的人造耕地),一度使湖面越来越小,甚至连杭州市民的生活用水也成了问题。因此,文学家苏东坡任杭州通判时,将架田挖起,堆成著名的西湖景点苏堤。但是,开挖西湖并没有阻止架田在江南地区的发展,到了南宋时期,架田在江南已较为普遍。主要原因是()架田可以“随波逐流”,便于人口迁徙江南农业开发较早,人多地少,人地矛
10、盾突出江南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水域面积广为了开发西湖和“苏堤”一样的旅游景观A B C D答案D解析建造架田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人造耕地,原因就是江南农业开发较早,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而架田比较普遍的自然原因是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水域面积广。“天府”是古代人民对于生活幸福和谐之地的美称。2008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综合多项指标,评出我国10大“新天府”,据此回答1617题。16下列评价指标,你认为比较科学的是()高度繁忙的经济活动保持原始状态的地理面貌较高的收入水平环境质量良好人民生活安定舒适A B C D答案D解析根据生活幸福和谐可作答。17苏北平原名列10大“新天府
11、”之中,下列叙述符合其入选原因的是()灌溉与泄洪工程建设改善了自然条件大面积使用化肥、农药提高了粮食产量海平面上升有利于开采利用地下水高产稳产农田建设提高了土地生产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A B C D答案D解析苏北平原名列10大“新天府”之中与人类和谐利用自然的方式及环境改善有重大关系。读“我国江南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回答1820题。18该区域土地后备资源约占总土地面积的()A1% B20% C19% D21%答案C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土地的后备部分所占的比例为未利用土地20%,减去不适宜地1%,等于19%。19该地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A土地沙漠化 B水土
12、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温室效应答案B解析我国江南地区土地资源构成中大部分为林地、草地,而江南人口众多,耕地所占比例较大,在开发的过程中会造成地表植被的破坏,加上降水较多,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20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A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B退耕还林、还草C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业基地D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答案B解析现阶段解决该地水土流失问题的最有效措施是改变农村的产业结构,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二、综合题(共50分)2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下图为近代以来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图。材料二塑料袋的制作过程一般为:
13、从石油烯烃中制造塑料颗粒,进入加料斗并通过螺杆挤塑机的狭长缝隙挤出,为了防止变形应立刻进入冷却液(一般是水)中冷却成形,制成“塑料纸”。全球每年使用塑料袋达到五千亿至一万亿个。2008年6月1日开始,我国禁止超市免费为顾客提供购物塑料袋。(1)我国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小的原因主要是()A人口众多 B山地多,平地少C退耕还林工作显著 D农村建房乱占耕地(2)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在减少,直接原因是()过度抽取地下水牧场普遍超载人口的不断膨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合理的灌溉方式流水侵蚀和风沙危害的加剧A B C D(3)生态退耕导致耕地减少,但从长远意义来看,生态退耕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简要分析生态退耕对
14、地理环境的影响。(4)禁止超市免费提供塑料袋的原因是_、_。答案(1)B(2)B(3)生态退耕还草,有利于在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退耕还林扩大森林面积,有利于在水土流失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生态退耕扩大湖泊、沼泽面积,有利于增加蒸发量、降水量、径流量,使水循环活跃,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4)减少“白色污染”减少石油资源的消耗量等解析第(1)题,我国耕地面积比重小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影响(山地多、平原少)。第(2)题,人均耕地减少,一方面与人口增加有关,另一方面还与耕地减少有关。、与耕地无关,为建设占用,为灾害损失。第(3)题,可从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还湿地等对环境的影响
15、方面分析。第(4)题,一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二是节约石油资源。22结合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目前,国务院对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作出批复,在未来18年内,作为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的天津市,要以滨海新区的发展为重点,逐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进一步提升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材料二环渤海区域示意图(1)简要说明环渤海地区交通便捷的具体表现。(2)近几年来,众多的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纷纷落户天津滨海新区。试分析这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条件有哪些?(3)下图是位于天津滨海新区曹妃甸工业区的循环经济示意图。据图分析,该
16、地区的优势资源有_(不少于三种)。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最突出的自然资源是_。简述解决这种资源不足的措施。(4)简述曹妃甸工业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答案(1)运输方式多样;运输线路密集;形成综合的运输网络。(2)科技教育发达,人才众多;环境质量较好;交通便捷等。(3)海盐、煤炭、铁矿水资源南水北调;修建水库;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海水淡化。(任意三条即可)(4)实现资源的节约利用,综合利用,循环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解析第(1)题,可从运输方式多样性、运输线路密度及形成综合运输网络等方面分析。第(2)题,可从人才、环境、交通等方面分析。第(3)题,优势资源可从图
17、中直接读出。限制性资源要结合天津所在位置及所学知识回答。解决措施可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分析。第(4)题,可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分析。2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城市化水平关系图材料二上图中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人口统计表国家美国巴西俄罗斯日本中国人口(亿)3.011.691.451.2713.00国家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墨西哥人口(亿)10.002.031.301.241.06(1)读图分析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城市化水平的关系,并说明原因。(2)图中所示国家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亚洲国家是_,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欧盟国家是_。(3
18、)图中所示国家中,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居首位的是_;该国目前仍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主要原因是什么?(4)图中所示国家中,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居第二位的是_;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该国今后能源利用中应采取哪些改进措施?(5)中国和俄罗斯是世界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两个国家,原因是()俄罗斯以重工业为主俄罗斯煤炭和石油丰富我国能源利用率低我国是一个工业生产大国A B C D答案(1)城市化水平越高,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越多,两者呈正相关。城市化水平高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工业、交通发达,生活水平高,人均能耗多,需要燃烧大量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2)韩国希腊(3)美国为了维护本国的经济、社会
19、利益,拒绝承担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义务。(4)中国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多采用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发展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5)B解析图中纵坐标为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横坐标为城市化水平,图中虚线表示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城市化水平呈正相关。城市化水平越高,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越高。图中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的是美国,美国为了维护本国的利益,拒绝承担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义务。我国为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应该调整能源结构,发展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第(5)题,重点要联系俄罗斯和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24图中表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利用的关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20、(1)写出字母所代表的自然资源名称。A_;B._;C._。(2)简述自然资源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后工业化阶段,人口增长有何特点?(4)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曾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请在图中增绘曲线,来表示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中污染的变化趋势,并作简要说明。答案(1)水(生物)生物(水)矿产(2)农业社会阶段: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工业社会阶段:煤、铁等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起着决定性影响;后工业化阶段: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程度不断提高,对自然资
21、源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由强到弱)。(3)自然增长率趋近于零,进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4)见下图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污染较轻;工业社会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工业的快速发展建立在大量消耗矿产资源和能源的基础上,环境污染严重;后工业化阶段,人类寻求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环境状况得以改善。解析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谋求人地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当今世界各国的共识。因此我们必须寻求一条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的道路。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后工业化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程度不断提高,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在农业社会,环境问题已经出现,但并不突出;进入工业社会,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因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人地矛盾迅速激化,环境污染严重;后工业化阶段,人类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环境和发展问题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试卷、试题、教案、学案等教学资源均可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