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讲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1荒漠化的含义(1)荒漠化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2)土地退化由于使用土地不当或其他因素,所导致的耕地、草原和森林等资源的生产能力下降。2荒漠化现状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24%,我国荒漠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8%。3影响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因素(1)(2)4荒漠化的危害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灾难,其主要危害如下:5荒漠化的防治(1)全球性行动:1994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2)我国对荒漠化的防治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措施微点1“荒漠化”并非等同于“荒漠”荒漠化是多种原因引起土地
2、退化的过程,而荒漠是指植被稀疏的地表景观。微点2荒漠化并不一定是沙漠化狭义的荒漠化仅指土地沙漠化;而广义的荒漠化包含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土壤盐渍化等多种形式。微点3荒漠化主要发生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但在一些半湿润地区甚至湿润地区也有发生,如我国华北地区的盐碱化、云贵地区的石漠化。微点4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微点5荒漠化的治理措施(1)针对自然因素的措施根据荒漠化产生的自然原因,从减弱或消除自然因素对荒漠化问题影响的角度分析对策。如荒漠化的产生与地表植被稀疏有关,可通过植树造林减轻荒漠化。(2)针对不合理人类活动的措施改变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顺应自然发展规律。例如,过度使用地下水合
3、理利用水资源;过度放牧轮牧;人口激增控制人口数量等。(3)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把环境管理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治理荒漠化问题。如针对荒漠化的治理,除了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外,还要加强人工草场建设。荒漠化及其防治(高考海南卷)下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据此回答13题。1该固定沙丘()浅层土壤含水量低深层土壤含水量低68月土壤含水量低68月土壤含水量高ABCD268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风速较大蒸腾量较大气温较高降水较少A B C D3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
4、()A植树 B种草 C栽灌木 D自然演化【图解思路】【尝试解答】1.C2.B3.D1荒漠化的形成原因(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为荒漠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2)人为因素人类活动大大加剧了荒漠化的发展,并常常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破坏行为破坏原因主要危害过度樵采能源缺乏,生活燃料短缺;乱挖药材、发菜等草场遭破坏过度放牧追求短期经济效益,放牧牲畜数量过多加速草场退化和沙化过度开垦在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区,尤其是沙区边缘从事农业生产使沙化土地肥力逐年下降,废弃耕地变沙地水资源利用不当迫于人口压力,盲目扩大开垦规模生态用水紧张,植被退化,绿洲荒漠化日趋严重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干旱地区蒸发旺盛土壤次生盐渍
5、化2.次生盐碱化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成因自然原因地形:地势低平,地下水位埋藏较浅的地区;气候: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土壤:表层土壤疏松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地下水位上升;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渗漏严重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危害土地生产力下降,耕地减少;土壤板结,含盐量高,土地肥力下降;农业生态环境恶化防治措施引淡淋盐;井灌井排;合理灌溉,禁止大水漫灌;农田覆盖,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开挖排碱水沟3.荒漠化的防治措施防治措施具体内容合理利用水资源耕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的盐渍化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干旱的内陆地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
6、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生物措施干旱地区的绿洲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地带封沙育林绿洲前沿地带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绿洲内部建立农田防护林网,组成一个多层防护体系工程措施缺乏水源的地区利用柴草、树枝等材料,在流沙地区设置沙障,拦截沙源、固阻流沙、阻挡沙丘前移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现有林地应该作为防护林的一部分,不能再毁林开荒绿洲边缘的荒地与绿洲之间的灌草地带不能盲目开垦,主要用于种树种草,发展林业与牧业已经造成荒漠化的地方应退耕还林,退耕还牧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等控制人口增长控制人口
7、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2020惠州高三调研)下图为20082016年我国某地荒漠化面积及开发利用面积统计图。据此回答13题。1该地荒漠化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毁林开荒B过度放牧C矿产开采 D不合理利用水资源220142016年中度荒漠化、轻度荒漠化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绿化面积减少B重度荒漠化土地治理C水资源持续短缺D耕地面积扩大32014年后该地治理荒漠化采取的措施可能是()A提高资源利用率B全面退耕还林还草C减少矿产开采量D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重度荒漠化面积与矿山占地面积呈正相关,由此可以判断该地荒漠化严重的主
8、要原因是矿产开采。第2题,20142016年该地复绿治理面积增加,A错误;由图可知,20142016年该地矿山占地面积减小,重度荒漠化面积随之减小,复绿治理面积增加,由此可推知,通过土地治理,原有重度荒漠化地区荒漠化程度减弱,成为中度或轻度荒漠化区域,B正确;水资源条件和耕地面积情况无法从材料中获取,排除C、D。第3题,提高资源利用率不会使荒漠化程度减轻,A错;该地荒漠化并不是毁林开荒造成的,也不是水资源短缺造成的,因此排除B、D。答案:1.C2.B3.C水土流失(2018高考全国卷)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
9、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回答13题。降水序号降水历时(天)降水量/mm汾川河洪峰情况1253.0无明显洪峰2480.3无明显洪峰35100.1无明显洪峰4273.2无明显洪峰5290.7洪峰流量346 m3/s6254.4洪峰流量1 750 m3/s1.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A减小降水变率B减少河水含沙量C增加降水量 D加大河流径流量2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的原因是此次降水()历时长 强度大下渗少 植被截流少A BC D3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A河床 B沟谷C裸露坡面 D植被覆
10、盖坡面【图解思路】【尝试解答】1.B2.B3.D1水土流失的成因分析思路(1)自然原因:形成水土流失的基础条件,其主要类型及影响如下表所示:自然条件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气候与降水的多少和强度有关。降水越多越集中,强度越大且多暴雨,侵蚀作用就越强,水土流失也越严重地形与地形的坡度和坡面组成物质有关。地形坡度越大,坡面物质越不稳定,越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现象植被与植被的覆盖率有关。植被覆盖率越低,削减径流和保持水土的能力就越弱,水土流失越严重土壤与土质的疏密程度关系密切。土质越疏松,水土流失越严重(2)人为原因:在黄土高原地区易引发水土流失的自然前提下,长期的人类活动,尤其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地表植
11、被加剧了水土流失的快速发展。具体表现如下表所示:原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过度开垦为解决粮食问题而陡坡开荒,使地表变得疏松,增加水土流失的物源过度放牧破坏植被,使地表缺少植被的保护过度樵采破坏森林资源,使地表失去保护,易遭受侵蚀露天开矿、滥挖窑洞开矿、挖窑洞,破坏了植被,使土壤抗侵蚀能力成倍下降,并形成水土流失的新的物源和触发机制战乱和营造宫殿大量植被被烧毁或砍伐作为建筑材料2.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水土流失(1)形成原因地表起伏大,降水量大且时间长,水力侵蚀强烈,以降雨侵蚀为主;能源短缺,农村薪柴匮乏,农民乱砍滥伐;人多地少,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陡坡开荒等)。(2)危害水土流失造成表层土壤侵蚀,
12、红壤裸露甚至石质裸露,土地生产力大幅丧失,且难以恢复;形成“红色荒漠”,环境恢复困难;对江河下游地区造成危害,且江河下游地区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因而造成的损失大。(3)治理措施发展立体农业;植树造林,保持水土;营造薪炭林,发展沼气,开发小水电,推广生活用煤用气,减少农村薪柴砍伐;等等。3我国西南地区水土流失造成“石漠化”(1)原因:山高坡陡,降雨集中,冲刷力强,加上喀斯特地区成土速度缓慢,土层瘠薄、不易留存;人口增长过快,乱砍滥伐和土地不合理利用。(2)危害:地表土层流失殆尽,岩石大面积裸露,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地表无土、无水、无林,形成石质荒漠化。(3)治理措施:保土蓄水,植
13、树造林,生态移民;等等。(2020杭州模拟)下图示意某地理观察小组获得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在相同降水强度、相同面积、不同植被覆盖情况下,径流量和泥沙量的观测结果。据此回答12题。1由图可知,植被具有的生态功能有()涵养水源净化水体保持水土调节气候ABC D2为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下列采取的措施中,其生态效益最优的是()A退耕还草 B退耕还林C种植油松 D开辟梯田解析:第1题,依据图文信息,在相同降水强度、相同面积情况下,混交林地的径流量明显较小,说明混交林地降水的下渗量较大,从而起到了涵养水源的作用,对;混交林地、荒草地和油松幼林地的泥沙量较小,说明植被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对;从图文信息中看不出植
14、被是否具有净化水体和调节气候的作用,错。选C。第2题,由图可知,混交林地对径流量和含沙量的改变最大,B对;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对径流量的改变不大,对含沙量的改变较大,因而不是最优的措施,A、C错;坡耕地对径流量和含沙量的改变都不大,D错。选B。答案:1.C2.B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降雨侵蚀受降雨类型、降雨量及降雨强度的影响。下图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等高线分布示意图。该省级行政区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降雨侵蚀强度大,是我国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1)简述该省级行政区夏秋季节降水较多的原因。(2)推测该省级行政区降雨侵蚀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分析成因。(3)简述该省级行政区水土流失对甲水库
15、的危害。解析:(1)夏秋季节降水多的原因分析应突出夏季风的影响,该地区既受东南季风影响,也受西南季风的影响;要突出地形变化对降水的影响,该地区多地形雨;应考虑降水类型的多样性,如锋面雨、对流雨等。(2)根据等高线判断,该地区东北部和东南部海拔多在1 000 m以上,可推断该地区东北部和东南部多山地,地势起伏大;该地区西部等高线稀疏,海拔低,地势起伏小;结合地形雨的形成条件,可推断该地区东北部和东南部降雨量大,强度大,降雨侵蚀严重;该地区西部降雨量较小,降雨侵蚀轻等。(3)水土流失对水库的危害体现在库容、水位、水量、水质、生态变化等方面。如泥沙淤积、水质变差、库容减小,调节能力变差,加剧下游洪涝
16、灾害等。答案:(1)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夏秋季节易受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共同影响,降水较多;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多山地,多地形雨;该地区降水类型多样,降水量大。(2)该省级行政区东北部、东南部降雨侵蚀严重,西部降雨侵蚀较轻。东南部、东北部多山地,海拔较高,地势起伏大,落差大;夏季降雨量大且季节变化大,多暴雨。西部地势较为平缓,降雨量较东部小,强度小,故降雨侵蚀较轻。(3)淤积水库,导致有效库容减小;增加潜在洪涝灾害;淤积航道、港口,导致航道和港口向深水方向迁移;使水质变差,影响鱼类等水生生物生长。一、选择题(2020厦门模拟)内蒙古河套灌区某地耕地与盐荒地相间分布,地下水自由流动。当耕地灌水时,不仅
17、耕地的土壤含盐量发生变化,还引起相邻盐荒地的土壤含盐量变化。耕地除了农作物生长期灌水外,还在每年1011月作物收割后进行秋后灌。下图示意该地6月灌水前后耕地和盐荒地土壤含盐量随土层深度的变化情况。据此回答13题。1图中表示耕地灌水后的曲线是()A B C D2该地6月灌水后,土壤含盐量()A耕地上升,盐荒地下降 B耕地、盐荒地都上升C耕地下降,盐荒地上升 D耕地、盐荒地都下降3该地实行秋后灌的主要目的是()A抑制土壤蒸发 B种植越冬作物C储水补墒淋盐 D便于茬地翻耕解析:第1题,干旱区地表土壤盐碱含量较大,而灌溉能对表层土壤起到淋盐作用,从而使地表土壤盐度降低、土壤下部盐度相应增大,图示曲线符
18、合。耕地灌水后,表层盐类物质溶解在水中,盐类物质随着水体向其他区域流动,从而降低了耕作区表层土壤中的盐类物质含量。第2题,灌水后,耕地因水的淋盐作用而使土壤含盐量下降。周边盐荒地因地下水位上升,把较深层土壤中的盐类物质带到表层;6月气温高、蒸发强,最终表层土壤水分蒸发而盐类物质富集,则盐荒地的土壤含盐量上升。第3题,秋后灌一方面可以补充土壤中的水分,保持土壤墒情,利于春季的春播;同时也能对耕地表层土壤中的盐分起到淋盐作用,降低土壤中的含盐量。答案:1.A2.C3.C下图所示盆地某沙漠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50 mm,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100150天,积雪深度可达20 cm。其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
19、沙漠高。据此回答46题。4与我国其他沙漠相比,该区域植被覆盖率更高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相对较丰富B地处高纬度地区,年均温低、蒸发弱C高山冰雪融水更丰富D季节性积雪融水丰富5形成该沙漠冬季稳定积雪的水汽主要来源于()A太平洋 B大西洋C北冰洋 D印度洋6该沙漠地区稳定的积雪覆盖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是()A抑制风沙活动,减少初春扬尘B反射太阳辐射,提高大气温度C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湿度D降低土壤湿度,减少地表径流解析:第4题,读材料可知,该地“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50 mm”,A错;该地地处44N46N,位于中纬度地区,B错;“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100150天,积雪深度可达20 cm”,由此推
20、断,该地季节性积雪融水丰富,C错、D对。第5题,读图可知,该地地处北半球中纬度,且盆地西侧地形有豁口,冬季强盛的西风将大西洋水汽带入该盆地。第6题,该沙漠地区稳定的积雪覆盖可以抑制风沙活动,减少初春扬尘,A对;积雪的反射率高,使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辐射减弱,从而降低大气温度,B、C错;积雪融化会提高土壤湿度,D错。答案:4.D5.B6.A(2020广东六校联考)黄土高原河流的径流和泥沙主要来源于几次大的暴雨过程。延河流域分别在1977年7月和2013年7月发生了两次极端降水事件,而洪水过程及水沙特征表现差异较大。读图和表,回答78题。1977年7月2013年7月最大6小时降雨量最大12
21、小时降雨量最大24小时降雨量最大6小时降雨量最大12小时降雨量最大24小时降雨量48.8 mm66.1 mm83.7 mm69.8 mm85.2mm97.2 mm7.关于延河流域泥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1977年流域泥沙颗粒较大,泥沙颗粒越大数量越多B2013年小粒径泥沙比重明显增加,泥沙颗粒明显变细C2013年流域泥沙颗粒较小,0.01 mm以下粒径泥沙最多D2013年较1977年,各粒径泥沙数量均有明显增加8延河流域泥沙粒径变化的最可能原因是()A降雨量减少,河流径流量减少,侵蚀作用减弱B流域地形平坦,流速缓慢,沉积作用强C大量修筑淤地坝起到显著的拦沙效果D修建梯田,破坏坡面,水土流
22、失加剧解析:第7题,图示小于0.1 mm粒径的各级别中,小于基粒径的沙量比重都是1977年小于2013年,说明2013年泥沙粒径变小了,则B正确。第8题,上游大量修筑淤地坝,具有拦沙效果,可以使粒径较大的颗粒在上游沉积,从而导致下游颗粒减小,则C正确;材料显示2013年7月的降水量比1977年更大,因而侵蚀作用更强,则A错误;该地位于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则B错误;修建梯田会减轻水土流失,则D错误。答案:7.B8.C(2020南阳联考)下图为我国浑源县所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911题。9当前该县面临的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土地盐碱化B土地沙漠化C湿地破坏 D水土流失10该县东南部
23、这一生态环境问题较为严重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地形坡度较大 B降水强度较大C河流密度较高 D地表土质疏松11针对该地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该县应采取的主要工程措施是()A地膜覆盖 B土地复垦C植树造林 D打坝淤地解析:第9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地位于黄土高原,其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第10题,读图可知,该县东南部等高线密集,说明地形坡度大,水流速度快,流水侵蚀作用强,故水土流失问题较为严重。第11题,结合图例可以看出,该地水土流失产生的人为原因主要为采煤,所以矿区土地复垦是减轻水土流失的主要工程措施。地膜覆盖解决不了大面积土地水土流失问题。植树造林是生物措施,不是工程措施
24、。打坝淤地属于小流域沟谷的保土措施,对于坡地来说效果较差。答案:9.D10.A11.B二、非选择题12(2020广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热量资源是指某一地区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所能提供的热量多少。一般把气温高于0 的部分,如无霜期、10 的积温等“热量”,看作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而把低于0 的部分,如霜期等“冷量”,看作农业生产的限制条件,甚至作为灾害。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由于地下水盐度高,缺乏淡水资源,盐碱地广布。海兴县根据盐度与结(融)冰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进行咸淡分离,成功改造了盐碱地。他们利用“冷量”资源的经验是在每年10月平整高低不平的土地,1月份气温低于5 后,开始使用
25、海水灌溉农田,直至海水结冰厚度达2025厘米为止。3月份开春冰层完全融化下渗后,及时全田覆盖农用薄膜,然后种植作物。(1)描述盐度与结(融)冰的关系。(2)分析海兴县农田上覆冰层盐度垂直分布的特点。(3)海兴县利用“冷量”资源,海水灌溉农田成功“脱盐”,阐释其原理。(4)说明海兴县开春后全田覆盖薄膜的作用。解析:(1)图示冰点温度随盐度增大而降低,说明盐度越高冰点越低。(2)由于盐度越低冰点越高,则盐度低的海水先结冰;又由于冰密度小于海水,则冰层上浮到海水上部;最终全部结冰后,形成的冰层中上部盐度低、下部盐度高。(3)融冰时,最上部的盐分小的冰最后融化,对土壤有淋盐作用,使土壤表层盐分降低。(
26、4)覆盖薄膜可减少蒸发,避免地下水上升带来深处盐分。答案:(1)海水冰点随着盐度的增加而降低;海水在结冰时,含盐分较低的海水先结冰,盐分高的后结冰;海水在融冰时,含盐较高海冰先融化,盐度较低的后融化。(2)海水在结冰时,首先把其中的盐分析出,由于冰密度较海水低,冰漂浮在海水的上方,而剩下的海水盐度越来越高。气温在5 时,远低于海水冰点,因而海水继续结冰,下面海水盐度进一步升高,直到最后全部结冰为止。所以,冰层盐度分布自上而下逐渐升高。(3)根据冰(融)点温度和盐度规律,含盐高的冰首先融化,基本不含盐分的淡水冰最后融化。所以,最后融化的淡水通过下渗,把土壤中的盐分带至深层,从而使表层土壤盐分大大
27、减少或者脱盐,适合农作物生长。(4)减少蒸发,保持地下水稳定,避免土壤下层盐分上升到表面。13(2020广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人工植树造林和植被自然恢复是黄土高原坡面生态治理最主要的措施。杨家沟和董庄沟两个小流域位置相邻,面积和降水量相近。中科院某研究团队从1954年开始,对杨家沟人工植树造林和董庄沟植被自然恢复进行了60多年的对比观测研究。目前,杨家沟已经形成人工森林小流域,董庄沟则形成自然草地小流域。下图是20162018年两个小流域径流量差异对比统计图。(1)说明杨家沟和董庄沟小流域水土流失状况的差异及其原因。(2)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径
28、流量),指出杨家沟小流域径流量大小,并解释其原因。(3)比较杨家沟和董庄沟小流域水资源的数量差异,并说明理由。(4)若黄土高原推广杨家沟人工植树造林的生态治理经验,分析其对黄河下游地区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解析:(1)由“杨家沟已经形成人工森林小流域,董庄沟则形成自然草地小流域”,结合图中图例准确判断两个区域,获取图中信息即可比较差异。注意图中数据为径流量,则从径流对土壤的侵蚀角度分析即可。(2)图示杨家沟径流量基本为0,从人工森林对径流、降水、蒸发蒸腾的影响角度分析即可。(3)水资源主要是指径流量,由图可得出答案。(4)杨家沟人工森林使径流减少,则对下游河流的水量、含沙量有较大影响,注意要分析
29、不利影响。答案:(1)杨家沟径流量近乎为零,径流对流域侵蚀作用小,水土流失较轻;董庄沟径流量较大,对流域侵蚀作用较大,水土流失较严重。(2)杨家沟小流域水量平衡:年降水量与蒸发量相等,径流量(地表、地下径流)近乎为零。原因:在降水方面,经过树冠截留、根系吸收作用,地表径流小;年降水量较小,降水仅维持森林生长需水要求,下渗作用较弱,地下径流近乎为零。在蒸发方面,黄土高原气候较干旱,主要通过森林蒸腾作用,水分大量损耗。(3)水资源杨家沟小于董庄沟。理由:水资源(径流量)多少取决于降水量与蒸发量之差,杨家沟径流量近乎为零,水资源较少;董庄沟径流量较大,所以,水资源较杨家沟丰富。(4)河流含沙量减少,使黄河变清,黄河入海口三角洲从沉积转变为侵蚀;河流径流量近乎为零,黄河径流量减少,下游水资源短缺;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引起海水倒灌,近海地区盐碱化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