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四首第一二课时 浙教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08146 上传时间:2025-11-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四首第一二课时 浙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四首第一二课时 浙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四首第一二课时 浙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四首第一二课时 浙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1古诗四首教学目标1、学会“茱”“萸”等三个生字,理解“故人”、“异乡”、“佳节”、“九州”等词语。2、能有感情的朗读这三首古诗,能借助注释说说这三首古诗的大意。能背诵和默写这三首古诗。3、感受诗歌中表现出来的对朋友、亲人的感情,以及示儿中陆游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重点和难点重点:借助注释尝试说明诗句大意,教师针对学生试讲中的问题,适当作些指点。难点:古诗中古今义不同的字、词的理解。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时间:3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送孟浩然之广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三个生字。2、能借助注释说说这二首古诗的大意,并熟读这两首诗。3、感受两首诗中诗人表达的情感。教学过程1、揭题。2、

2、出示第一首古诗的题目,齐读题目,根据注释说说韪的意思。3、教师范读全诗,强调个别字的读音。4、自学课文,要求:(1)自学生字。(2)读通诗句。(3)对照注释逐句理解诗意,并在认为须重点解释的字旁注上符号。教师巡视,重点词作些指点。5、交流汇报学习结果。指名逐句串讲诗意。集体评议,教师点拨,补充或纠正。(重点理解:故人老朋友;尽消失;唯见只见;天际天边。)6、小结:(1)这首诗诗人紧扣哪个字展开?(2)前两句叙述“送”的什么?后两句借什么抒发“送”的什么感情?7、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背诵全诗。8、小结前一首诗的学习方法:理解题意朗读借助注释理解并说说诗句的大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背诵。用以上学法自主

3、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9、学生汇报自学结果。教师有针对性地指点。(山东华山以东,独孤身一人,异乡他乡,倍加倍,遥远)10、学生质疑,教师答疑。11、完成作业本上第1题中的前3小题。第2课时教学目标1、借助注释学懂示儿的诗意。2、感受示儿诗国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3、默写三首古诗。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新课。我们曾学过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知道了诗人是因为什么事而难以入眠。2、揭题释题:读題后指出,这是陆游85岁时所作的绝笔诗。也就是诗人用诗写下的遗嘱。示是告知的意思。3、引导自学。(1)低声自由朗诵。(2)以小组为单位议论诗中不懂之处。(3)老师点拨。元:本来。但:只。定:平定、收复

4、。无:勿,不要。乃:你的。翁:父亲。(4)学生试解释诗句的意思,再说诗的大意。(5)思考:读了示儿,想一想诗人晚年关心的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

5、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死去元知万事空,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5、背诵并默写三首古诗。(完成作业本第3题)6、作业:完成作业本上第1题上(4)小题、第2题,有兴趣的学生可做第4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