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掌上高考锦囊妙计,助你成功高考目标:中等生力争语文全卷总分在105分左右,优秀生总分在115分以上。时间分配:基础题90分钟,作文50分钟;全卷检查10分钟。新课标全国卷越来越重视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以及相关知识的迁移能力,越来越重视教考衔接的能力,越来越注重设置具体语境中的真实的语文学习任务,逐步淡化答题模式,减少答题套路,但答题模式在有些场合还是能用的,只要是应试,必定有技巧。考试谨记:1各个板块按计划时间答题,选择题当机立断,莫要在疑难处恋战超时,导致写不完作文,损失惨重!2选择题千万要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填涂!不要因为慌慌张张错填漏填!3主观题看清题号再写答案,千万不要写错位置!导致两道题得
2、0分!42024年高考题或许有令你陌生的新题型,不必慌神,冷静应对。题型变了,考点不会变,调动自己的复习储备,将新题目转换、拆解成我们熟悉的典型题型,解读考点,找准角度、方向,灵活作答。答题流程与时间安排一、考前60分钟到达考场如果太迟到场,可能来不及安心定神,进入考试角色的心理准备时间太短,有可能导致整个考试在慌乱中度过,造成不必要的失误。二、开考前的105分钟1发卷前,首先暗示自己:这只是一次平常测验!我自信,所以我成功!2开考前10分钟分发答题卡。考生要不慌不忙地在规定处按要求工整书写姓名、座号、准考证号,贴好条形码。检查答题卡是否有缺漏、破损情况。3开考前5分钟,分发试卷。考生要快速浏
3、览全卷,首先检查试卷是否有缺漏、破损情况。大体弄清试卷的版块结构、各种题型,语文一般是四大板块,23个题目。切忌一边看题一边急着抢时间考虑答案,因为你不能指望哪道题可以一眼看出答案。对于作文,无论是什么题型,无论是否熟悉,都不必深想,相信自己一定有话可说,一定可以写好。大体浏览一遍,心情就会慢慢放松,等到答卷铃响,就可集中精力答卷。三、最后的1个小时1作文时间要确保50分钟,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审题立意,并列好提纲,然后用40分钟左右的时间形成文字。2作文要力避扣分点:缺少题目扣2分,字数每少50字扣1分,错别字或卷面脏乱差扣分,不完篇扣分等。3网上阅卷,书写以清晰、整洁为原则。字不宜过小或
4、大而潦草,或用力过轻;如有写错处,字数少可用斜线划掉,字数多最好用直尺在上面画一横线,不允许用其他方式夸大暴露问题。4留下10分钟左右做全卷的检查,不要轻易改动选择题答案。考场答题技巧前提:所有文本阅读,都要具备整体把握的意识:标题、写作对象;主要内容、观点;结构、思路;思想主旨、创作意图。一、信息类文本阅读:(15题,19分,保16争19)约20分钟(一)树立一种观念“答案就在原文中”。(二)具备两种心态1做题时精神要高度专注,聚精会神,心无旁骛。2一定要认真仔细。(三)选择题明确六个步骤1读原文(整体把握,圈点勾画)整体把握:论述对象(论题)、中心论点、分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论证结构、论
5、证思路、论证语言;写作背景与目的。圈点勾画:(1)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概念。(2)重要问题及概念前后的修饰语、限制语以及有指代意义的词语。(3)关联词(表明段间、句间逻辑关系的词):因果、承接、并列、递进、转折、选择、条件、假设、主次等。(4)中心句、要点句及联结句、过渡句、总起句、总结句。(5)论据与论证方法。(与观点的对应)2审题干、选项:画读题干关键处找方向题目要求、提示:正确还是不正确项?找正确项,可用排除法;找错误项,可用重点突破法。错因应注意“内容、对象方面”的“信息对应”“程度差异”“范围大小”与“逻辑错误”。3找区间与差别(筛选信息):对读题目,找区间,找差别,找错因,找答案(
6、1)内查语意:对照原文,精读找差别,尤其是一些细微的差别,如对象、程度、范围、角度、先后顺序等。(2)外查关系:查找时,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要注意整体把握整段甚至整篇的内容。(3)找错因:偷换概念、张冠李戴、以偏概全、因果混淆、是非颠倒、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时态混淆等。4比干扰项(务必要把选项看完!)联系上下文画出区间,比对选择项,比对互证邻里试题的题干、选择项。5排错误项根据从文中筛选到的信息,将错误选项逐一排除。6选正确项小窍门:有的选择项看似与原文不符,其实是正确的;而有的选择项看似与原文语句相符,却因在极细微处作了改动,反而是错误的。(四)主观题答题要领快速搜索,筛选关键词,借
7、助关键词,抓住文本的主要话题和结论。1看标题,明话题(明确文本话题内容)关注题目和出处,搜寻命题暗示信息。2析文本,概中心通过分析文本,概括材料中心,找出多则文本的中心话题(或事件)。3理关系,找异同理清材料间的关系,比较材料的异同点,明确材料阐述的侧重点。4审题干,明要求快速确定答题指向,判断答题涉及的是哪则材料。根据题目指向,筛选文本的陈述重点,圈点勾画关键词句,进行转换、组合、加工,组织答案。特别注意:图表题目对于单则材料为图表的,还需根据图表标题和内容,大致把握其重点。5答案要点化,要点序号化(1)带着问题读文本,题干引导答题。(2)整体阅读,不落图表,分层概括。(3)比对区间,敲定关
8、键词,合并同类项。(4)合理使用原文词句,言简意赅。二、文学类文本阅读:(69题,16分,保13争16)约20分钟(一)整体把握根据题目、出处、题干要求或文本语言,确定是小说还是散文。圈点勾画:标题、主旨句、要点句、意蕴丰富耐人寻味句、过渡句、总起总结句、抒情议论句、手法典型句、人物描写、环境景物描写等。明确作品主题和时代背景。(二)先做选择题,再做主观题1选择题做题技巧(1)文学类作品的选择题,要特别小心选项中的艺术手法及艺术特色术语的表述,回归文本看看相应的内容有没有运用这种艺术手法,是不是具有此种艺术特色,以及对这种艺术特色的鉴赏是否正确。(2)文学类作品的选项相对应的内容区域可能比较广
9、泛,就要善于抓住关键的语句进行赏析,一定要细心、全面。2主观题答题规范(1)代入原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语文考试中不少答案的正确性需要在上下文中得到验证。如对于题干出现原文语句的题目,一定要代入原文,结合上下文去理解、分析,才能更好地答题。(2)组织答案要分点,结构清晰不重复。在答题时,一定要树立得分点意识。文学类文本的两个主观题分别为6分和4分,答案要点一般是3个和2个。(3)规范作答很重要。考生在回答问题时一定要规范,一般而言,要先明确答案要点,然后联系具体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如回答文章开头一段的作用时,考生要先明确要点,点明题意,引起下文,然后联系文本具体内容加以阐述。(4)语言要简洁通顺,
10、切忌啰嗦无要领。三、文言文阅读:(1014题,20分,保16争20)约25分钟(一)整体把握,了解人物和事件,寻找观点和论据圈点勾画:1叙事类:人物、时间、地点、任职变化,帝号、庙号、年号、主要事件等。2议论类:观点(论点)、论据。(二)借助选择题,参考理解文意运用“倒吃甘蔗法”,因为选择题错误项只有一项,可以帮助理解文意。(三)灵活运用答题技巧1文言断句题注意新题型,涂字母题。无论怎么变,还是要抓住文言断句的标志:一看“曰”、虚词等标志词,二看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三看语法搭配,四看对称结构,五看语境。2文言实词和文化常识题文言实词:巧借课内含义去推断,或利用文言实词推断法去推断。文化常识:调
11、动知识储备,结合语境细分析,比较陌生的往往是正确的。3文意概述题一定在原文找到相关信息区间,比对人物、时间、地点,比对关键词语,比对添加内容,比对因果关系等。4文言文翻译题(1)要遵循“留、换、补、删、调”的原则,注意直译,力求“信、达”,结合语境,疏通文句。一定要直译,出现比喻、排比、互文等修辞时方可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一定要联系语境,“瞻前顾后”!(2)一般要将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人名、地名要清楚,不要翻译闹笑话。谨防现代汉语习惯的干扰。(3)具备采分抓关键点的意识:特别注意找出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语、词类活用、重点句式等特殊文言用法准确翻译。(4)可打草稿,由于文言文语言障碍较
12、大,难以一锤定音,如果一下子写在试卷上,然后再改,容易造成卷面杂乱。(5)一定努力写完答案,不要空题!只要写了就有可能得分!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要放弃一分!5文言简答题对于叙事类文言文,简答题侧重考查人物特点、事件成因等;对于议论类文言文,侧重考查作者观点、使用的论据等。审题干,看要求,找到对应区域。注意分条简要理解概括,不要照抄文中的文言文句子(明确要求的除外)。四、古代诗歌鉴赏:(1516题,9分,保7争9)约8分钟(一)综合运用答题技巧1强调六看(看题目、看内容、看意象、看情语、看注释、看题干)到位;强调“知人论世”。2借助选择题来帮助理解诗歌,前提是提高选择题的准确率。3作答选择
13、题时,要从形象、语言、内容情感、表达技巧方面思考设误点。4主观题参照古诗鉴赏各类题型的答题步骤、答题模板,准确作答。5“句看修辞”“篇看手法”,注意如果要着眼于整首诗一定要兼顾每一联,勿要遗漏要点。6利用题材类别对应的思想感情特点,根据诗歌内容具体回答诗歌抒发的感情,注意感情可能有多种。7看分归点(6分至少答3个点),根据题干判断考点题型,先概括后分析,分析必须引用原文关键词句。(二)灵活运用答题模板1形象:身份性格、思想、品质(情感/塑造形象的意义)(要联系文本分析,言之有据)。2炼字: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手法技巧、表达效果主旨情感。3赏析诗句:诗意手法技巧、表达效果主旨情感(考查
14、作用还要考虑结构上的作用)。(1)写景句:描述画面营造氛围手法技巧、表达效果主旨情感。(2)体会意境:运用什么手法抓住哪些意象营造怎样的意境(两个双音节词概括)抒发什么情感。4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什么感情(手法可答,但勿要喧宾夺主)。5写景艺术:观察角度、感官角度、修辞手法、工笔、白描、虚实、动静、冷暖、色彩等。6赏析表现手法:表现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五、名篇名句默写:(17题,6分,力争5分以上)约2分钟1一定要仔细审题,辨明题干陈述诗句内容是直接对应填空处的诗句,还是只是起到一个引出提示作用。2注意开放性名句默写,一定要填写准确性高、把握大的名句。3要做到“三清
15、”“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用正楷)、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不要因为书写有误丢分。要注意那些同音异义词,这些词往往是命题人设题的热点,应知其音,明其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这类词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具有迷惑性和误导性。六、语言文字运用:(1822题,20分,保16争20)约15分钟2024年高考题型变化较大的可能还是语言运用题,考生要有思想准备。读题要细心,对所用的语言材料要逐字认真细读,忌一目十行。尤其是对选对与选错的题干要求。(一)成语的运用1近义成语辨析:主要考虑角度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用错对象、谦敬不当、语义重复、搭配不当、前后矛盾等。2填
16、写成语:一定要抓住语境,要找出语境中的暗示信息,调动知识储备,思考填入哪个成语。(二)句式的变换1句式变换的实质是同义句间的转换,变换前后可有语气和表达效果的差异,但不改变句子原意。2长短句变换(1)长句变短句:要先提出主干并单列为一个分句,然后将修饰语按顺序变为其他分句;同时注意上下分句的连贯。(2)短句变长句:要确定陈述对象(可在几个短句中选定一个句子作为基本句),将其他短句按顺序镶嵌到这个基本句中去,作为修饰语出现。最后务必检查结果是否成为单句。(3)下定义要注意格式:被定义项种差邻近属概念;定义句应该是单句形式。要注意从语段中准确筛选出能表现被定义项本质特征的语意信息。3散句变整句:就
17、是将散句变成排比句或对偶句。4句子重组:注意重组的要求,哪些词语要变换,哪些要调整句序,哪些要合并或重组新句子,注意重组后的句子应保持原句的基本语意,必要时可增删个别词语。(三)修辞的表达效果1考生一定要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的特点及表达效果:比喻,通感,比拟(拟人、拟物),排比,夸张,对偶,借代,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双关。2回答修辞的构成和效果:熟记各种修辞的构成方式,结合语境具体回答表达效果。(四)原句和改句的表达效果1要从倒装句式、句式变换、特殊句式、修辞运用、词语运用、语言风格、结构安排等方面,结合语境具体分析。2也要对改句的表达效果进行分析。(五)补写句子1注意联系上下文的语境(注意
18、找标志词、关键词、暗示词、标点符号等);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照应;注意句式的一致和陈述角度的统一;注意字数的限制。2补写完后,要放到原文中,检查是否通顺。(六)语病的修改1牢固掌握病句六大类型,尤其是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2要善于寻找敏感点、标志处,善于比较。3运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可以找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成分残缺或赘余、语序不当等错误。4运用逻辑思维判断法。可以找出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错误。5选择题要注意使用排除法。一般同一个错误能够排除两项,再去细致比对剩余的两项。6主观题在组织完答案后,一定要细心检查一遍,防止顺手误写。(七)语句复位1注意话题(陈述对象)一致、结
19、构统一、情调相同、音节和谐、前后呼应、搭配恰当、排列有序等。2选出答案后,放回原文,检查是否正确。(八)标点符号1掌握常考标点符号如引号、冒号、破折号、省略号等的主要用法。2结合语境,判断所给标点符号的作用。3选择题巧用排除法,细致比对,选出正确选项。4如果是主观题,回答某种标点符号的作用,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九)语言得体1要考虑是口语的还是书面的,注意广播稿的特点。2考虑接受语言信息者的身份、特点。3对话和应用文改错,要注意语言的场合、对象、目的、语体色彩及谦敬辞的使用和应用文的固定格式。(十)仿用句式要重点分析被仿句的特点,一定要注意句子内部小结构的相似。1话题要统一。2句式要统一。3修
20、辞要统一。4色调要统一。(十一)压缩与概括形式有新闻语段的概括、一句话新闻、提取关键词、新闻评论,对联式概括、带句式概括等。要仔细分析信息点,不遗漏;准确表达,符合字数要求。(十二)图文转换1表(格)文(字)转换题基本流程:图表(源信息)观察认读分析理解归纳概括文字表达。要综合分析三个维度:横向角度、纵向角度、斜向角度(主要是数据变化)。2图文转换题无论是徽标类还是漫画类,答题流程是:审读画面,观察要素合理想象,描述画面分析寓意,文字表达。漫画要注意“四看一联系”(看题目,看构成要素,看语言文字、符号,看夸张之处;联系社会现实,体会寓意),读图表要仔细全面,特别注意数据的变化和表达。(十三)其
21、他创新题型1语言文字运用接触新题型,要镇定不乱,万变不离其宗,透过形式表层,把握考题的本质要求。2加强审题,采集题干信息,揣摩命题意图,明确答案指向。3表述准确规范,通顺连贯,切忌语病。语言文字运用题的题型千变万化,2024年的高考中极有可能还会出现新题型,包括与整本书阅读相关联的题目,但请不要担心,越是新题型,难度越低。仔细审题很重要。七、作文:(23题,60分,保45争50)约50分钟(一)作文总原则1审题立意要准确,不能偏题、跑题。2文体特征要鲜明,符合文体特征。3不带外伤:缺少题目、字数不够、错别字、篇章不完整、结构混乱、书写潦草、卷面杂乱等。4不带内伤:观点偏激和错误;内容重心把握不
22、当;观点过于晦涩和情感混乱等。(二)作文高分要领1时间分配要合理,要有时间观念,要留出充裕时间进行充足的思考。(确保58分钟的审题时间,要列出写作提纲)2文体选择要慎重。常规文体是写记叙文、议论文(高考提倡写议论文)。还可以根据材料内容,尝试写应用文,特别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应用文务必注意格式的正确。每年写诗歌、戏剧、日记或对话采访等类体裁的作文是有一些,但得高分的却是寥寥无几。3题目拟写力争新颖恰当,但又不能晦涩难懂,务必要突出主旨或文体特征,涵盖关键词。尤其不能缺漏题目。4开头、结尾要尽量出彩。开头联系材料,简明扼要亮明题旨,态度要鲜明。结尾再回扣材料,再点题旨,首尾呼应,或发出呼吁,提出希
23、望。开头、结尾忌讳冗长、拖沓,废话太多。5作文主旨要突出。用篇中心句、段中心句、观点句交待文脉。在标题、首尾、行文中反复出现关键词。6结构安排要步步为营、胸中有数。议论文要灵活运用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结构。7段落设置合理,坚决摒弃“三段式”。全篇以57段为宜,每段尽量不要超过12行(180字)。8语言要有文采,全文要有一二句含有哲理意味的语句,要有几句名言名句的引用。9材料作文一定要在文中见材料!所给材料如比较多,不要全部引用,要学会提炼概括。不要出现三分之一的篇幅都是作文题目的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一定要根据任务指令去写。10在论据素材的选择上,要体现鲜明的时代性,尽量选用鲜活的、近
24、期的、有较高知晓度的典型材料,以增强说服力。11对所举材料一定要及时地展开分析阐述,要避免只举例不分析、以事例的堆砌替代论证的现象。12字迹要清晰,讲究卷面整洁,尽量不涂改。成文后注意检查错别字,特别是题目、开头和结尾处。13字数一定要满800字,最好超过几十个字,850字左右最佳,但不要写到1000字!实在不足要灵活机智、技巧取胜。(一句一行、再次点题等等)八、试卷检查约10分钟1检查答题卡是否填涂,填涂是否规范。2检查主观题是否做完,是否答案要点化、要点序号化,是否还有需要修改完善之处。3检查作文是否写上题目,标点符号是否规范,是否还有轻微修改完善之处。少年自当扶摇上,揽星衔月逐日光。苦尽甘来终有时,一路向阳待花期。祝同学们金榜题名,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