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三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 考向1 明清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调整 研透高考洞察新动向【真题研磨】1.(2020江苏高考T5)明代松江府大地主潘允端的玉华堂日记中,反映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在日记中,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他的田庄产品除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该日记可以佐证()A.农村雇佣劳动基本普及 B.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C.地主收入依赖家庭副业 D.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名师点评】核心主干 情境载体 素养考查 解题关键 明清农业生产经营及经济结构的变化 学术情境(1)史料实证:潘允端的日记属于当事人的记录,属于研究明代农业生产经营的第一手史
2、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2)历史解释:材料中提到了土地租佃、雇佣劳动、小农经济及商品生产,体现了明清农业生产结构及经营方式的多元化 根据潘允端的日记记载可知当时的农业生产中存在租佃关系和雇佣关系,生产的产品除自用外还有一部分投入市场,说明当时农业生产并不局限于一种生产经营方式,生产经营方式多样,故D正确 2.(2019全国卷T27)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 B.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 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 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名师点
3、评】核心主干 命题陷阱 素养考查 解题关键 清代江南的租佃制 偷换主题:题目的主题涉及的是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而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指的是农产品的动向及生产目的,与题目主题不是一个概念,D是干扰项 时空观念:清代江南地区土地经营方式的变迁“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可看出个体租佃经营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故选C【创新迁移】明清之际原为稻米之乡松江嘉定一带棉织业发展迅速,导致该地区“县不产米,仰食四方。夏麦方熟,秋不既登,商人载米而来者,舳舻相衔也”。材料表明该地区()A.水陆交通十分发达 B.经济结构有所变动 C.自然经济局部解体 D.长途贸易开始兴起 B 本题考
4、查明清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材料未涉及松江和嘉定地区的水陆交通,A错误;根据材料中可知当时这一地区主要是发展棉织业,说明传统的小农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B正确;自然经济解体发生在鸦片战争后,C错误;材料未涉及长途贸易,D错误。【阅卷点拨】1.解题攻略:“可以佐证”“由此可知”类选择题,是围绕某一历史事件(现象)因果逻辑链条的两个端点进行考查,除了要明确哪一个是最根本、最主要的因素外,还要辨别哪些是“以偏概全”或“绝对化”的错误选项。(1)2020江苏高考T5,除D外,其他都是“以偏概全”的错误选项。(2)2019全国卷T27,抓住其内在逻辑:商品经济的发展、阶层分工的细化江南农村租佃制经营的普遍,但
5、依然维持个体农耕的生产方式。2.易错警示:(1)2020江苏高考T5,材料仅反映了潘允端家庭的农业生产经营情况,无法据此说明当时地主收入依赖家庭副业,C错误。(2)2019全国卷T27,学生如果未能将“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现象与农村小农经济下租佃经营的普遍联系起来,而误认为是土地所有权的变更,很可能错选A。【提能增分超重点】【时空体系】明清社会经济的变化【核心要素】1.明中叶以后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 2.明清社会经济转型的局限性【易错防范】对资本主义萌芽的手工工场与封建手工作坊的区别不清晰 手工作坊手工工场结论技术与组织手工技术、小生产手工技术、大生产手工工场以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和被雇佣关系代替
6、封建剥削关系。其标志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规模与分工规模小、简单协作规模大、分工细性质封建师徒关系雇佣关系 限时(15分钟 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1.明清时期,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在永佃制下,地主只能收租完粮,无权随意 增租夺佃或干预佃农耕作,而佃农则可依约退回、转租或典卖佃权。田底、田 面可分别转移,其前提是,田面转移不影响地主收租,田底转移不影响佃农耕 作。这一现象反映了()A.人地矛盾尖锐 B.租佃农民抗租减租斗争兴起 C.佃农经济独立 D.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 考场练兵提升考试力 D 据材料可知地主对土地拥有所有权,但对土地的经营管理权逐渐丧失,故选D;材料只体现
7、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不涉及人地矛盾,排除A;材料体现永佃制下土地经营与所有关系的变化,看不出租佃农民抗租减租斗争,排除B;佃农并未获得对土地的所有权,故不能经济上独立,排除C。2.明清时期,农业继续发展,棉、麻、桑等作物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但是,清朝人口猛增,经营规模进一步变窄,牛耕普及程度逊于前代,精耕细作越来越偏向“多劳”倾向。这一现象导致()A.农产品日趋商品化 B.农业发展停滞 C.农业难以实现转型 D.人地矛盾突出 C“经营规模进一步变窄,牛耕普及程度逊于前代,精耕细作越来越偏向多劳倾向”从规模说明更加趋向于小农化,“多劳”则将更多的劳动力束缚在土地上,对新型生产方
8、式的产生造成了更大的阻碍,故选C。3.有学者指出:成化、弘治两朝之后,明初官方推行的钞币制度逐渐退出民间流通,与之相适应,主要由民间工商业者推动的白银货币化趋势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出现了朝野广泛用银的现象。这种变化表明()A.明朝的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B.世界市场推动中国经济变革 C.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上升 D.国家干预经济能力有所减弱 D 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明朝中期以后,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明初官方推行 的钞币制度逐渐退出民间流通”,与之相适应的却是“由民间工商业者推动的 白银货币化趋势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而且出现了“朝野广泛用银”现象,说明 明朝政府在干预经济发展方面的能力有所减弱,故选D
9、;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古 代中国,历代政府都倡导“重农抑商”,明朝也不例外,排除A;在明朝中期,即15 世纪左右,由于明朝政府对外交往非常少,虽说当时世界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是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微弱的,排除B;题干述及的是“主要由民间工 商业者推动的白银货币化趋势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并没有述及工商业者的社 会地位,排除C。4.万历时期,北方地区如河南、山东的一些地方,扩大棉花种植面积,通过运河向江南的松江等棉纺织中心提供原料,而那里织成的棉布又通过运河贩运到了北方。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白银的广泛使用 B.商业市镇的兴起 C.长途贩运的兴盛 D.地区经济的差异 D 材料“万历
10、时期,北方地区扩大棉花种植面积,通过运河向江南的松江等棉纺织中心提供原料,而那里织成的棉布又通过运河贩运到了北方”可知,当时南北方地区经济发展有所差异,故选D;材料中未涉及货币的使用,排除A;材料中仅提及南北方未提及具体市镇,排除B;长途贩运的兴盛为这一现象提供了条件但并非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排除C。5.明朝时期,松江府“乡村纺织,尤尚精敏,农暇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奉贤县的农村“居民繁绸,布缕充斥”;华亭县的拓林有“居民稠密,商贾辐辏”之称。上述材料说明明朝时期江南地区()A.农业经济高度发达 B.手工业品物美价廉 C.商品经济深入农村 D.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C 材料农村“居民繁绸,
11、布缕充斥”“居民稠密,商贾辐辏”,反映出明朝江南地区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C;材料反映出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农业经济无关,排除A;材料“尤尚精敏”,反映出手工业品物美的特点,但没有体现出价廉,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出手工业、商业领域雇佣关系的形成,不能说明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D。6.据学者研究,明清时期苏州有代表性的商人会馆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由此可知,这一时期苏州有代表性的商人会馆()会馆名称 创建时期 创建地点 创建商人 岭南会馆 明万历年间 苏州虎丘山塘桥西 广州商人 冈州会馆 清康熙十七年(1678)七里山塘东首 义宁商人 全秦会馆 苏州金家弄口 东齐会馆 清顺治年
12、间 全秦会馆西侧 胶州、青州商人 东官会馆 清康熙十六年(1677)岭南会馆东侧 全晋会馆 清乾隆三十年(1765)半塘桥畔 山西商人 A.商人会馆最早出现在苏州 B.所有会馆都建在江南地区 C.苏州地区商业经济较发达 D.明清时期商帮资金实力雄厚 C 由题干“明清时期苏州有代表性的商人会馆基本情况”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它的出现与按地域结成的商帮有关,也说明该地区商业经济较发达,故C正确;题干所给材料体现的是苏州出现了较多不同地域的商人会馆,无法体现会馆最早出现在苏州,排除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所有会馆都建在江南地区”中的“所有会馆”表述绝
13、对化,排除B;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没有涉及会馆的资金问题,排除D。7.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繁荣。南翔镇是著名棉布贸易中心,“地不产米,仰食外郡”。盛泽镇“四乡农民,重织轻耕”,盛泽丝绸畅销海内外。这些现象表明该地区()A.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B.出现早期工业化特点 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D.农民已率先成为市民 B 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故A错误;这些现象说明江南地区手工业和商业较为发达,出现了专业化生产区域,表明江南地区出现了早期工业化特征,故B正确;材料未体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因此无法体现该地区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故C错误;材料未体现出该地区农民向市民的转化,故D错误。8.明清之际,江南
14、地区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正所谓“天下之士多出于商”“豪杰有智略之人”也多致力于经商,“绅商”“儒商”频见于当时的历史文献。仅商人捐监一项,嘉庆二十一年(1816)至道光十年(1830)就出现了二十余万。上述材料可用于论证()A.嘉道时期的学术转向 B.经济实力决定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 C.商品经济发展冲击君主专制 D.明清时期社会转向的内部动力 D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明清之际的商品经济有了相当的发展,这是社会结构变动的一大表现,故A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商人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故B错误;材料也未提及商品经济发展冲击君主专制,故C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明清之际的商品经济有了相当的发展,这是社会结
15、构变动商品经济的发展成为明清时期社会转向的内部动力,故D正确。9.1618世纪,中国向世界出口的商品约有236种之多,其中生丝、丝织品、瓷器和茶叶等出口最多。当时中国在与西方的贸易中一直保持顺差,西方人以白银购买中国商品,近280年间白银大规模流入中国。这表明()A.中国参与并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B.新航路开辟扭转了东西方贸易格局 C.海外市场刺激了中国传统经济转型 D.商品输出造就了中国的富有和强盛 A 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方国家发生贸易关系,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A正确;新航路开辟后中国对西方世界的贸易长期处于出超地位,B错误;明清时期中国仍实行传统经济模式,没有实现中国传统经济转型,C错误;
16、明清时期对外贸易处于出超,但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D错误。二、非选择题 10.(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滨下武志教授在其著作中国、东亚与全球经济中认为,7世纪至13世 纪的亚洲存在着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关系和朝贡贸易关系,并以这种关系为基 础形成了“亚洲经济圈”这一经济圈在亚洲的人、财、物流动的历史中发 挥着重要作用。他认为,朝贡体制的根本在于“它是国内基本统治关系即地方分权在对外 关系上的延续和应用”。但是,“与统治关系相比,朝贡贸易体制的根本点是靠 贸易关系在支撑,实际上是更加多面的、多层次的、具有包容异质因素作用的 一种体制”。据明史载,明朝奉行“厚往薄来”政策,对竭诚朝贡者“皆倍
17、偿其价”;(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费亦不赀”。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材料中关于朝贡贸易的观点予以说明。(要求:归纳材料中的任意一种观点,并围绕这一观点予以说明,做到史论结合,观点明确)【解析】首先需要提炼观点,其次用史实说明。据材料中第一段话可知,滨下武志认为朝贡贸易体制推动了“亚洲经济圈”的形成,结合所学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原因,并加以说明。据材料第三段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明史认为朝贡贸易是为了宣扬国威和不计经济效益的贡赐贸易,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答案:示例一:滨下武志认为朝贡贸易体制推动了“亚洲经济圈”的形成。(2分)朝贡贸易就是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官方的进贡和回赐关系。7世纪至13世纪是中国的唐宋时期,中国国家富强、科技领先世界;以丝绸和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发达;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对外交通发达。(9分)伴随着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人、财、物的流动,逐渐形成了“亚洲经济圈”,进而形成了“中华文化圈”。(2分)示例二:明史认为朝贡贸易是为了宣扬国威和不计经济效益的贡赐贸易。(2分)明政府试图借朝贡贸易传播传统礼仪,以达到蛮夷归化,尊崇中国为天朝上国的目的,其特点是“厚往薄来”,不计经济成本,政治意义远大于经济意义。(9分)明朝的朝贡贸易导致了明朝财政的缩减,影响了正常的海外贸易发展,导致中国逐渐丧失了唐宋以来海外贸易的优势地位。(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