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名校推荐》浙江省镇海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必修一复习学案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26929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校推荐》浙江省镇海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必修一复习学案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名校推荐》浙江省镇海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必修一复习学案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名校推荐》浙江省镇海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必修一复习学案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名校推荐》浙江省镇海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必修一复习学案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名校推荐》浙江省镇海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必修一复习学案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名校推荐》浙江省镇海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必修一复习学案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名校推荐》浙江省镇海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必修一复习学案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名校推荐》浙江省镇海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必修一复习学案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名校推荐》浙江省镇海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必修一复习学案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名校推荐》浙江省镇海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必修一复习学案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名校推荐》浙江省镇海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必修一复习学案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名校推荐》浙江省镇海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必修一复习学案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名校推荐》浙江省镇海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必修一复习学案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名校推荐》浙江省镇海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必修一复习学案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一讲 美苏争锋考纲: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背景、标志、基本过程;雅尔塔体系的概念;美苏“冷战”的概念、表现及影响;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华约等知识;阅读内容:“德国分裂”、“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和“经济互助委员会”等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基础知识一形成背景: 1、二战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西欧国家普遍衰落,以为中心的传统世界格局逐渐被两极格局所取代。2、二战后期,等国际会议确立了国际关系新体制,即二战后以美苏为中心的体制。3、战后,美苏在、 和 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最终导致美

2、苏从二战时的合作走向战后的分裂二主要表现形式:冷战1、冷战概念:指二战后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在政、经、军、外交、文化、意识形态诸方面除直接诉诸之外的紧张对峙和对抗。战争是二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2、冷战形成过程:序幕: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演说。正式开始:(政治)美:1947年的提出。 (经济)美:1947年计划的提出 ,其作用是是利用手段控制了西欧,同时又可以达到了对的遏制。 (军事)1949年美国倡导成立 组织 ,年苏联倡导成立 组织,这两大组织的出现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对峙局面的最终形成。三影响:1、积极影响: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 的

3、爆发。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在共存中相互借鉴,吸取教训,取长补短,推动世界的整体发展。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兴起不结盟运动,促使 的崛起冷战双方在科技、军事等领域的竞争也客观上推动了战后世界科技水平的提高,冷战后好多美苏的军事科技开始用于民用领域,推动了世界的进步。2、消极影响: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导致国际局势紧张。 问题思考1、你认为一个新的国际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试以一战、二战后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2、什么是冷战,你如何理解冷战与热战之间的关系。拓展延伸.如何理解雅尔塔体系与两极格局、冷战之间的关系 所谓“雅尔塔体制”(雅尔塔体系),简言之就是美、苏、英三国首脑主要通过雅尔塔会议所确立的

4、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其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而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为主要特点的格局;而冷战是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三者的关系是:雅尔塔体制的建立是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即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制;在雅尔塔体制下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的加剧又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一般来说,两极格局的瓦解,也就意味冷战局面的结束,雅尔塔体制的瓦解。2.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的联系与区别联系: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实质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秩序,确立美国的霸权地

5、位。区别:.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赤裸裸的反共反苏,是美国冷战和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苏。练习巩固1下列对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雅尔塔体制确立 B美苏由战时合作走向分裂C“冷战”时代开始 D欧洲开始走向联合21949年美国发起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其目的是 ( )A拉拢东欧国家 B压制殖民地独立运动C军事上遏制苏联 D与华沙条约组织对抗3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主要表现有 ( )提出杜鲁门主义 发动越南战争 实行马歇尔计划 建立北约组织A B C D4“杜鲁门主义”的特点是 ( )A遏制共产主义,但

6、不诉诸战争 B遏制共产主义,公开干涉各国内政C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 D秘密干涉与公开干涉相结合5杜鲁门总统声称:“无论在何地爆发革命、发生动乱,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国政府都应进行干预”这表明 ( )A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B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C美苏争霸正式开始 D世界大战即将爆发6杜鲁门曾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 ( )A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B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C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 D都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7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和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

7、胁的领袖”。20世纪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的史实是( ) A提出杜鲁门主义 B抛出马歇尔计划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D联合韩国发动“朝鲜战争”8某一条约有如下文字:“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该条约的签订 ( ) A促使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 B勾画出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C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D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9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这反映了当时 ( )A美

8、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B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市场C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器具D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上图是一幅漫画,原来的标题是英文:We tried everything but explosive。图片中大个子的袖子上标有USA,老头子的衣领上标有BRITAIN,小个子衣服上标有FRANCH,还有一位女士系的围巾上标有UNITED NATIONS,左下角的罐子上标有OIL,图中大个子对女士说:“YOU TRY IT SISTER!”。请你依据漫画思考作者想反映的主题是什么?作者的立场如何?并分别加以说明图片中四个人物分别

9、代表的是谁?作者如此艺术加工有何寓意?请你对这幅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实做一简单概述,并对这一历史事实作出评价。参考答案基础知识一形成背景:1、欧洲;美苏。2、雅尔塔;雅尔塔。3、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国家利益二主要表现形式:冷战 1、战争;朝鲜。2、铁幕;杜鲁门主义。马歇尔;经济;苏联。北大西洋公约;1955年;华沙条约;军事、政治。三影响:1、世界大战。第三世界问题思考1、你认为一个新的国际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试以一战、二战后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主要原因是各国综合国力的变化。一战后美、日逐渐崛起,同时欧洲衰落,但欧洲并未丧失世界政治格局的中心地位,所以最终形成了凡尔塞华盛顿体系。二战改变了

10、世界力量的对比,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苏两国日益强大,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世界格局逐渐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在两极格局下,随着西欧、日本的逐渐崛起,中国、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世界政治格局表现出多级化趋势,苏联解体后,世界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2、什么是冷战,你如何理解冷战与热战之间的关系。“冷战”是指二战后以美苏双方为首的东西两大阵营之间除直接军事对抗以外的一切敌对行为。当然在冷战期间并不代表世界上没有爆发战争,局部地区爆发的“热战”同样是冷战局势的体现,也即冷战大背景下的局部战争。比如朝鲜战争是“热战”,但朝鲜战争的爆发却是美苏冷战导致的。练习巩固1、D; 2

11、、C; 3、C; 4、B; 5、A; 6、B; 7、C; 8、C; 9、D10.主题:冷战。说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冷战中对苏联阵营无奈,使用了包括石油等经济手段在内的一切方法,都轰不开铁幕,换上联合国这个政治武器也无济与事。或者:标题就是我们采取了除炸药(战争、武力)以外的一切手段,墙壁上的文字就是指以苏联为首的铁幕国家。(2分)立场:作者站在反苏的立场上。说明:认为是苏联导致了欧洲的东西隔绝,是冷战的罪魁祸首,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试图打破铁幕(隔绝)。(2分)图片中四个人物分别代表:大个子美国,小个子法国,老头子英国,年轻女士联合国。(2分)寓意:二战后美国力量强大,在资本主义世界

12、独占鳌头,衰落的英法只能唯美国马首是瞻,就连联合国战后初期也曾一度被美国操纵。(在他们眼中只是一个可以操纵利用的小妹妹。)(2分)概述:根据新旧教材内容回答,符合题意即可。二战结束后,形成了以雅尔塔体系为标志的两极格局。在战后40多年里,美苏两国以“冷战”的形式展开了全球性的争霸活动。冷战开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政治、经济、军事等全面遏制政策,双方分别成立了北约与华约,两大集团的对峙成为冷战的基本内容。(4分)评价:美苏争锋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国际局势紧张;又看到在近半个世纪中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既认为美苏军备竞赛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又指出冷战推动了科

13、技的发展(6分)第二讲:新兴力量的崛起以及走向多极化考纲: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考点: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基本过程,欧盟成立的标志及其影响;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表现及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阶段与概况及中国在当今国际舞台上的作用,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主要表现;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及不结盟运动的作用;俄罗斯国际地位改善的主要表现及原因;两极格局下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主要表现,感受发展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特殊性;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一超多强”世界格局的形成及具体表现;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知道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

14、国地位的主要表现。阅读内容:“别了,雅尔塔”一目和“伊拉克战争”、“俄罗斯的困境”、“发展中国家与霸权主义的斗争”等知识点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基础知识一欧共体的形成1、形成原因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现实因素: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地位的丧失,要求改变战后初期受美国支配的局面;外部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认识到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保障自身安全和发展;思想渊源:远源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2、经过经济一体化进程: 年4月建立欧洲 共同体;1958年组建欧洲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称欧洲共同体;并朝着单一的欧洲货币体系发展。政治一体化进程:对外:奉行共同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欧洲联

15、合为基础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1973年提出“一个声音说话”,努力做到步调一致。对内:1975年成立“欧洲议会”,直接选举产生;80年代加快共同 合作。3、目标: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即争取实现 一体化) 对欧洲:经济:促进了欧洲国家经济的发展( 三足鼎立); 4、影响: 政治:促进和带动了政治一体化,提高了国际地位。 对世界: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二日本的崛起 1、原因: 制订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把发展经济作为立国的主要方针; 依赖美国的保护与扶持; 重视教育; 2、表现: 从20世纪 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经济进入快

16、速发展时期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号经济大国1987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90年代,最大的债权国,海外纯资产世界第一。世界上主要的贸易出口和对外援助大国。3、影响: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形成了美国、欧共体、日本三足鼑立的局面;以经济为后盾,扩充军备,出兵海外,政治右倾化,美化侵略历史,使日本又成为亚太地区和平的隐患。注意:日本给我们带来的启示:要与时俱进对生产关系作到适时的改革和调整;要把发展 放在首位;要重视科技和教育;要抓住机遇。三中国的腾飞 1949年,新中国成立奠定了发展的基础 1953年,抗美援朝胜利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1、历程: 195

17、7年,一五计划完成奠定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66-76年,文化大革命遭受极大损失 1978年后,改革开放综合国力迅速增长 2、 影响: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壮大,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世界影响力越来越大。四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 1、背景: 独立后,不愿介入美苏争斗,希望保持和平中立。 南斯拉夫铁托、印度 、埃及纳赛尔的推动。 2、 标志:1961年召开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3、宗旨:独立自主和非集团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以及发展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斗争; 4、内容: 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和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

18、际经济新秩序。 推动一支新国际政治力量的出现;5、影响: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维护了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有力冲击了两极格局五两极格局的瓦解标志:东欧剧变, (1991年12月阿拉木图宣言苏联完全解体)实质:各国放弃社会主义道路,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六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 ”局面的形成 意图:建立“单极世界” 实质:谋取世界霸权 一超:美国: 手段: 以经济实力为后盾,军事实力为依托,以“民主”和“人权”为旗帜 表现: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 多强: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 1991年,12国签订欧洲联盟条约,简称“马约”。欧洲:加快一体化进程 1

19、993年,马约生效,欧洲联盟成立。(经济一体化 政治经济一体化) 1999年,欧元正式启用。 努力建立欧洲独立的防务体系。 注重日美关系及与亚洲领国的经济分工与合作关系军事力量日趋膨胀 日本:谋取政治大国 在联合国名义下积极向海外派出军事力量 武器装备现代化和高技术化发展迅速扩大国际影响确保大国地位 加强与欧盟的关系,原因: 全方位外交 协调独联体内其他各国关系 俄罗斯:走出低谷 发展与亚太国家关系 普京的务实政策:大幅改组政府,果断应对车臣问题,强化中央权力 稳定政局雄厚的实力基础中国:日益崛起 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如: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的表现)2 影响:有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

20、。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问题思考1、不结盟运动与欧(共体)日发展对两极格局的冲击有何不同?2、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变化规律?拓展延伸1、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其认识: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体制弊端和政策失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方向。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认识:(1)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不够成熟,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薄弱,实行社会主义缺乏经验。西方资本主义势力敌视、遏制甚至企图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2)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需要

21、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国家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绝不能拘泥于苏联模式。(3)东欧剧变仅说明了苏联模式受挫,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中国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练习巩固一、选择题1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欧洲经济在发展中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割据”状态,没有形成全欧洲紧密联系,其主要原因是 A受欧共体集团排外性的影响 B受“冷战”格局下意识形态对峙的影响C受欧美各国间经济竞争加剧的影响 D受欧美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因素的影响2“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

22、关系”上述维克多雨果的预言主要通过什么事件得以基本实现A1945年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 B战后接受并实施马歇尔计划C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 D欧盟的建立及其发展3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听到法国首次成功试验原子弹的消息后高呼:“法国万岁!从今天早上起,她更加强大了、更加骄傲了。”能够和这一情境联系起来的是A世界政治的多极格局最终形成 B西欧国家的复兴和两极格局的削弱C欧共体形成和经济全球化加强 D西欧国家的衰落和美国霸权的稳固41971年,为扭转外贸逆差,尼克松政府宣布了“新经济政策”,决定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和暂停用美元兑换黄金。该政策立即遭到日本和西欧共同市场的强烈反对,在联

23、合抗美的形势下,美国被迫同意美元贬值和取消进口附加税。西欧共同市场国家还采取了种种反对美资控制的措施。上述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最准确的表述是A西欧、日本联合抵制美国的经济控制 B西方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加剧C日本、西欧、美国开始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 D日本、西欧、美国经济三足鼎立5约瑟夫奈教授2002年指出,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有如一盘三维空间的国际象棋: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级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下列表述同奈教授的看法一致的是A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下降,军事实力并未削弱B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保持着异

24、常明显的优势C国际力量分布十分复杂,可以说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接近形成D从某些角度看,“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都是比较准确的说法6联合国的发展与改革指出:“一大批过去被人瞧不起的中小国家现在终于在联合国内团结起来,向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发起了挑战,改变了超级大国控制联合国的局面。”这一局面能改变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第三世界加入联合国,改变了联合国中的力量对比C苏联解体及美国的衰落 D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7关于下表的说法正确的是20世纪联合国亚非拉国家数量表(单位:个)40年代末50年代末60年代末70年代末80年代末亚洲1523293637非洲410425051拉美202

25、0242933A.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中亚非拉国家数量迅速增加 B第三世界的力量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迅速崛起C西方国家放弃了对亚非拉国家的遏制政策 D参加不结盟运动的国家日益增多8下表反映的是二战后,西欧对美国战争政策态度的变化情况,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朝鲜战争(1950195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伊拉克战争(2003年)参与美国组织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不支持甚至批评美国的中东政策明确反对美国避开联合国对伊动武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B苏联对西欧的强力支持,使西欧有了强力后盾C西欧各国对美国的控制不满,双方反目成仇 D西欧国家一贯坚持正义,反对美国侵略弱

26、小国家9美国政论家、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认为:“苏联的失败和崩溃是一个西半球大国美国迅速上升为唯一的而且的确也是第一个真正的全球性大国的进程中的最后一步。”如果要反驳这一观点,依据有俄罗斯近年来经济形势逐步好转,致力于恢复大国地位 欧盟的经济政治一体化进程不断取得新进展美国作为超级大国的历史地位一去不复返中国改革开放成就显著,致力于建立和谐世界A B C D10 20世纪末,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表现在()两极格局已经结束 美国独霸世界格局形成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A B C D11有人说:“单边世界容易产生霸权,两极世界容易形成对峙,只有三极或者多

27、极世界才是稳定的格局。”下列表述能支撑以上观点的有 ()18世纪英国打败法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二战以后逐步形成美苏两分天下的格局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表明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苏联解体后形成多个力量中心使世界相对稳定A B C D12如下图所示,从“镰刀斧锤星旗”到“白蓝红三色旗”的变更宣告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这一事件对于某班同学的一次国际关系探究活动来说,其历史价值在于() A找到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因果关系之一 B认识到社会主义发展在苏联的曲折性C剖析出“冷战”格局的形成 D完成一次历史图片的释读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日本经济计划一览时间战略计划评价1955年经济自

28、立五年计划以充分就业和经济自立为基本目标1957年新长期经济计划出现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第一个高峰“神武景气”1960年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经济进入有计划的高速发展时期材料二2004年联合国大会期间,日本进行了频繁的外交活动,积极要求改革联合国安理会,增加安理会席位,明确提出日本要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为此,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联合国大会发表演讲,阐述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理由与愿望。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说明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你还能答出其他哪些因素?(2)材料二体现了日本当前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联系所学内容回答其原因。(3)东亚、东南亚一些国家人民反对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其

29、中的原由是什么?请简要阐述。1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正如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所述:“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对最近的将来来说,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请回答:(1)“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2)结合史实说明西欧是如何摆脱“卒子”地位的?(3)对将要形成的世界格局,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

30、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并结合史实说明理由。参考答案基础知识一欧共体的形成2、1951年;煤钢;1967年。防务3、经济 4、资本主义世界 二日本的崛起 2、50年代。3、经济四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1、尼赫鲁五两极格局的瓦解苏联解体六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一超多强问题思考1、不结盟运动与欧(共体)日发展对两极格局的冲击有何不同?(1)性质不同。西欧国家和日本都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与美国在政治制度、生产方式、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等方面有高度的一致性,虽然都反对美国控制,但主要是一种经济上的竞争和外交上的争夺,中间随时会有妥协。反对苏联也主要是出于意识形态上的冲突。

31、而第三世界国家历史上受过殖民压迫,他们的斗争是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是反对旧的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斗争是坚决彻底的。(2)宗旨不同。西欧与日本是为了取得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为此参加北约组织,进行“冷战”。不结盟运动从一开始就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主张以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反对加入任何军事集团。(3)形式不同。从对霸权主义的冲击过程来看,西欧与日本都是从经济上的竞争到外交上的斗争,不结盟运动是从政治上的斗争到经济上的竞争。2、世界政治格局的有何变化规律?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根本动因是格局中主角力量的消长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世界政

32、治格局变化的直接动因是主角对自己国家利益的考虑及外交政策的调整。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都和主要国家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和改变相联系。总之,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不断消长变化和重新分化组合,从量变逐渐发展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一种世界格局的解体,则是这种稳定的均势被打破,再也无法保持下去的具体表现。练习巩固1、B;2、D;3、B;4、D;5、D; 6、B;7、B;8、A;9、A;10、C; 11、C; 12、A13(1)制定了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包括日本的社会改革,美国的扶持,朝鲜战争的机遇,日本政府加强投资和重视教育,引进先进技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外向型经济等

33、。(2)谋求成为政治大国;原因是日本经济实力增强,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3)日本没有认真反省二战罪行,近年来右翼势力猖獗,军国主义死灰复燃,这样一个不能正视历史,不能妥善处理历史问题的国家,是不能胜任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14(1)两极格局受到冲击,多极化趋势开始显现。(2)西欧各国致力于恢复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各国加强合作,建立欧洲共同体;随着实力的增强,欧共体国家在外交上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逐步摆脱美国的控制。(3)认同: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主要表现为若干大国实力和影响的增强,并在国际舞台上共同发挥重要作用。如美、俄、日、中等大国都有可能成为多极格局中的一极。不认同:虽然当今世界还是大国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作用,但区域集团组织在推动和平衡多极化格局中正在发挥、也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欧盟崛起并成为多极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