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人教新课标.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22641 上传时间:2025-11-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人教新课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人教新课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人教新课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人教新课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8*.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课题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导学案设计旨在为学生深入地思考和交流成长过程中的问题搭建平台,让学生自读自悟。主要引导学生围绕“课文主要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中悟出些什么”展开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在学生有所感悟的同时,提示学生掌握书信的基本格式。学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借助工具书理解课题的意思。(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3.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学习重点引导学生读懂信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并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谈话导入。(用时:5分钟)1.同学们,如果你想和家人、亲戚、朋友或同学沟通想法、分享快乐、倾诉烦恼,你会用哪些方式?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28课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里就是有关两封信的文章。(1)板书课题: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2)引导学生质疑交流课题。1.交流和家人朋友沟通的方式:面谈、打电话、写信等。2.齐读课题。3.谈谈对课题的理解。1.说说你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理解。_2.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样的成语?_二、整体感知。(用时:10分钟)1.指导自由读课文,出示初读要求:(1)自学生字

3、词。(2)说说两封信主要写了什么?2.指导学生自读课文,学习字词。3.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重点引导学生读准生字新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4.组织小组学习,思考:这篇课文运用了什么形式,介绍了什么事?1.自由读课文。2.交流字词学习情况:红眼病:在课文里指看到国强取得好成绩非常羡慕而忌妒。碰钉子:比喻遭到拒绝或受到斥责。摔跟头:比喻遭受挫折或犯错误。3.课文由两封信组成,一封是张国强向柯岩诉说自己的烦恼,另一封是柯岩的回信。4.小组合作探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是由两封书信组成的。一封是张国强同学向柯岩诉说自己的烦恼,另一封是柯岩的回信。信中柯岩帮张国强同学分析了原因。3.把下列词

4、语补充完整。形( )影( )( )( )相处( )( )与共受益( )( )年逾( )( )4.说说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飘飘然:_红眼病:_碰钉子:_摔跟头:_三、品读课文。(用时:15分钟)1.引导学生再读课文。2.启发思考:对于张国强提出的问题,你有什么看法?你曾经有过这种感觉吗?你是怎样做的?3.柯岩老师提到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觉得有道理吗?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情况说一说。4.组织讨论:柯岩老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帮助张国强分析原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

5、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5.引导交流:你嫉妒过别人吗?别人嫉妒过你吗?这封信对你有帮助吗?6.指导背诵:柯岩老师的回信,哪些句子使你受益匪浅?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

6、“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7.教师小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8.组织讨论,书信交流有什么好处?1.认真读课文,在张国强的信中,他叙述了哪些烦恼?请画出相对应的句子。2.小组内讨论:对于张国强提出的问题,你有什么看法?3.柯岩是怎样帮张国强分析问题的?4.全班交流对课题的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意思是说尺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寸比尺短,但和更短的东西相比就显得长。比喻彼此都有可取之处。5.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亲身经历。交流同学、

7、朋友身上的长处。6.找出让自己受益匪浅的句子,练习背诵,全班交流背诵。7.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学会做人。8.学生交流,明确在不发达的地区可以用书信沟通;不好意思说出来的话也可以用书信表达;见字如见人,书信让人有温暖的感觉。5.在括号里填上带点词的反义词。(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 )。(2)我们不能把简单的事情搞得( )化。(3)中队长提出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支持,没有一个同学( )。(4)大家对他是那样信任,因此,从来没有一个人( )过他的能力。6.课文主要介绍了哪两件事?_ 7.根据意思写词语。(1)形容孤单,没有伴侣。( )(2)在不利处境中,共同承受困难与灾祸。( )(

8、3)得到的好处很多。( )四、观察发现。(用时:5分钟)1.引导学生观察两封书信,归纳书信的格式。2.指导学生书写书信的格式。3.指导学生试着给亲友写一封信。1.认真观察两封书信,总结书信的一般格式:(1)称呼。(写在第一行,顶格。后面加上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2)正文。(正文的开头空两格,通常是先写问候的话。如果说的事多,就分段写。)(3)结尾。(正文完了,结尾应该写上致敬或祝福的话。其中,“此致”“祝你”等字眼,单独占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健康”“工作顺利”等字眼,要另起一行顶格写。)(4)署名。(结尾写完后,在信的右下方写上写信人的名字。)(5)日期。(另起一行写。)2.试着给亲友写一封信。8.写信的格式你知道吗?信的第一行_格写_,后面用冒号。信的内容可分几段去写,每段首先要_格。写完主要内容后,还要另起一行写上_,最后右下方写_和_。9.看了柯岩老师的回信,你有什么感受?_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我做到了一是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去读去思考,并做了必要的提示和指导。二是进行了有效地交流,交流的内容适度,教师的指导适度。三是学生谈了自己的感受与收获。因为书信中张国强遇到的事情在学生生活中较为普遍,因此,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与收获,起到一定的启迪和教育作用。同时也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够有所感悟,真正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