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丰中学200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2005.12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7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7小题,每小题2分,共7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在我国的政治格局的变化中,位于长江领域的主要诸侯国是:A、吴 B、楚 C、越 D、秦2、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A、周王室衰微 B、民族融合加强 C、井田制逐渐瓦解 D、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3、秦统一后,在政治措施中引起较大争论的是 A、皇权至高无上 B、确定中央官制 C、确立郡县制 D、规定统一文字4、江南农业的开发从江东
2、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主要是在 A、秦汉时期 B、东晋时期 C、隋唐时期 D、两宋时期5、唐朝后期长江流域最负盛名的商业都市是 A、洛阳 B、汴州 C、扬州 D、成都6、明清时期,浙江的棉纺织业出现“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肆吾土,小民以纺织所成,或纺或布,候晨入市,易棉花而归,仍治而纺织之,明旦复持以易”。这段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当地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B、大量棉纺织品投入市场 C、有些城市发展以棉纺织业为中心 D、商品经济渗入到浙江农村7、美国学者通过比较研究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和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来源于中国”。下列“来源于中国”且对“近代世界”的建立产生了深刻影响
3、的发明是 A、地动仪 B、指南针 C、曲辕犁 D、筒车8、下列四本书中,记载“甘薯所在,居民便有半年之粮,民间渐次广种”一语的只能是: A、史记 B、齐民要术 C、梦溪笔谈 D、农政全书9、鸦片战争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农业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农作物品种得到大幅增加 B、合理调整了农业生产布局 C、提高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 D、导致近代乡镇企业的崛起10、由19世纪60年代以前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所得出的认识和结论,符合历史实事的是 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与鸦片战争有关 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等人;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西方的军事与科学技术 尚无有识之士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4、的主张 A、 B、 C、 D、11、20世纪初开始在上海、无锡等地投资实业的民族资本家荣宗敬、荣德生兄弟,被称为“面粉大王”和“纺织巨子”。荣氏兄弟投资实业的基本出发点是 A、发展民族经济,满足人民需要,抵御外国经济侵略 B、发展面粉和棉纺织加工业 C、搞活长江流域经济 D、为了民族气节12、五四运动前,中国社会就孕育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时代曙光的出现,主要指 新文化运动彻底批判封建文化,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资产阶级为捍卫民主共和制度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奋斗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无产阶级独立地登上了政治舞台 A、 B、 C、 D、13、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中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
5、个A、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B、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C、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D、实现共产主义14、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的最大成就是A、完成了反封建的任务 B、基本上拖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C、推动了全国工农运动的高涨 D、结束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15、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亲密合作,共赴国难,主要是由于A、阶级利益的一致 B、民族矛盾的空前尖锐 C、英美等国的要求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16、下列中国共产党的会议中,较早提出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7、1956196
6、6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主要表现在A、建立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B、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C、建立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18、促进中国现代科技发展的最主要国际因素是A、雅尔塔体系终结 B、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C、全球一体化步伐加快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19、20世纪50年代中期,人民政府认为实现工业化应该A、恢复发展私营工商业 B、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C、允许农民土地所有制存在D、打击投机倒把活动20、在工业化建设中,中共八大和十三大都A、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领域改革和发展作出跨世纪的战略部署 C、主张
7、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D、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21、工业化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变化,具体表现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实行了多种所有制形式C、乡镇企业的比重逐渐加大 D、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22、1951年9月,日本和美国非法签订旧金山合约,将钓鱼岛交由美国托管,1972年美国把钓鱼岛、琉球群岛交给日本而没有交给中国,其根本原因是A、扶持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B、遏制新中国的建设步伐C、阻止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 D、美国自身战略利益23、2004年9月15日晚,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与“联合国记者协会”,以“视讯会”方式进行“对话”,说什么“德国统一之前,东、西
8、德都是联合国的会员国”。台湾问题与德国问题的相同之处有A、 德国问题是由外部因素造成的,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的问题,属于中国内政B、都是有关国际条约所规定的 C、都被迫相互承认和在国际社会中并存D、两个国家原则曾被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24、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杰斐逊在连任两届总统期满时说:“华盛顿将军在8年后树立了一个自愿退休的榜样,我将追随他”。这表明杰斐逊A、因起草独立宣言居功自傲 B、不愿继续为国家和政府效劳C、关心国家与社会,不贪恋权位 D、遇到黑人奴隶问题知难而退25、下列表述符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的是 “需要常在发明之先” 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 科学研究“启
9、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 A、 B、 C、 D、26、19世纪后期,德国迅速发展成为工业强国,究其原因,除了垄断组织的出现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外,有利于经济迅速发展的因素还有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易于提高劳动效率 国家的统一开辟了广阔的国内市场 走和平发展之路,无军国主义干扰 大量吸纳美洲和亚洲的移民A、 B、 C、 D、27、导致“亚洲的觉醒”与“亚洲革命风暴”存在巨大差别的根本原因是:A、西方殖民主义的疯狂侵略 B、亚洲国家社会经济结构的剧变C、无产阶级独立地登上政治舞台 D、资产阶级成为斗争的领导力量28、一战后,国际舞台中心开始由欧洲向它的两
10、侧转移,其表现为A、 美苏两极取代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B、美国实力的大大增强和社会主义苏联的诞生C、世界经济力量结构发生了变化 D、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使然29、两极格局瓦解,对中国最有利的影响是A、 给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 B、中国对国际战略平衡的影响增强C、西方国家放弃了“和平演变”战略 D、有利于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30、日、德对待侵略历史的态度迥异,下列关于日本据不彻底反省侵略历史原因的说明中,不正确的是A、 美国占领日本期间对日本实行的民主化改造未能彻底B、 日本从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后,相当多人缺乏对亚洲地理的归属感C、 日本以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自居,不满足于“经
11、济上的巨人,政治上的矮子”D、日、德之间矛盾尖锐,日本不愿在外交领域步德国后尘31、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是由美国倡导成立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美国倡议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目的是A、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制度 B、凭借自身经济实力控制世界市场C、扶持西欧国家渡过经济难关 D、实现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32、1991年12月25日,列宁缔造的苏联,镰刀锤子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凄然降落,出现这种局面的最根本原因是A、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实行“和平演变”战略B、苏联共产党及政府坚持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且严重脱离群众C、苏联共产党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缺乏科学理论素养D、东欧国家先已发生了剧变,产生了不
12、可逆转的恶劣影响33、亚太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1989年建立了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在1992年建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欧共体12国在1993年宣告欧洲联盟诞生;这些表明A、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B、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加强C、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世界发展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34、据1996年度报告统计,在29个经济合作组织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50是通过知识经济实现的,这说明知识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 知识经济是发达国家的专利 知识经济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又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A、 B、 C、 D、35、欧共体的建立
13、、是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重要步骤,它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使西欧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 B、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C、促进了世界经济向多极化发展 D、消除了西欧各国的矛盾36、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其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是由发达国家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 使全球经济的发展更加不平衡 其目的是全球共同发展A、 B、 C、 D、37、当今一些国家之间建立起较为稳定的经济联系,组成区域性经济集团,主要是因为: A、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趋于一致 B、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各国逐渐消除了意识形态的差异 D、各国政治经济利益趋于一致第卷 (
14、非选择题,共76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8题15分,第39题10分,第40题14分,共39分。请按题目要求回答问题。3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成祖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命和及其齐王景弘等通使西洋”,“皇上命和等帅官校旗军数万人,乘巨舶百余艘,所以宣懿化而柔远人也”,“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命和等通使西洋”。 明史郑和传 材料二: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并肩者,何其寡也。郑君之初航海,当哥伦布发现亚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当维嘉达哥马发现印度新航路以前七十余年,顾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我国民稍食其赐
15、,亦几希焉。则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维嘉达哥马以后,有无量数之维嘉达哥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竞无第二人之郑和。嘻嘻,是岂郑君之罪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九回答:(1)分析材料一,简要归纳说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4分)(2)你认为“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的历史原因是什么?(8分)(3)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试评价其历史作用。(3分3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当时由于帝制倾覆,共和告成,人们在政治上和思想上获得了一次大解放。例如,对清朝统治者当年强迫汉人接受的发辫,大多数人都主张剪去,并且认为“不剪发不算革命”,“也不算时髦”
16、,谁若继续留辫子,便为社会舆论所不齿,“非讥之为豚尾,即署之曰满奴”。在服饰上,“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补服、翎顶、朝珠,一概束之高阁”,人们穿衣“务趋时髦”。材料二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完美、理想的社会模式,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习尚,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否则,谁就是保守、顽固之徒。 均摘自王文泉等主编的中国近代史(1840年1949年)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说一说当时中国人的社会心态
17、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4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上述变化的重要原因。(4分)(3)上述材料中有关社会心态的表述是否正确?为什么?(2分)4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议会颁布的围地法令与日俱增。1679年颁布的人身保护法,使公民的人身自由得到保障。1660年,一些学者也创立了皇家学会、伦敦成了欧洲的科技活动中心和近代实验科学的发源地。丹尼斯、帕辛的实验对蒸汽机的发明起了重大作用。1750年后,英国人口急剧增长。而这期间的农业人口,却由工业革命前占总人口的75%下降到1801年的36%。摘自史仲文世界近代中期经济史材料二通过机器进行的资本自行增殖、同生产条件被机器坡坏的工人
18、人数成正比而这些织布工人中,许多人饿死了,许多人长期地每天靠二又二分之一便可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与此相反,英国棉纺织机在东印度的影响却是急性的。1834至1835年的东印度总督确认:“这样的灾难在商业史上几乎是绝无仅有的。织布工人的尸骨把印度平原漂白了”。摘自马克思资本论材料三英国是蒸气机的故乡,可是煤烟带给英国的灾难是将房屋、树木、雕塑、桥梁一切都将被熏成黑色,就连泰晤士河也不例外。伦敦的烟雾中毒事件也是开世界之先。 摘自徐刚世纪末的忧思材料四苏联工业化道路是用忽视农业、压缩轻工业的办法、片面发展重工业。这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严重失调和经济结构的严重畸形。在经济增长方式上表现为走了一条粗放
19、发展的道路。苏联生产每单位国民收入用钢量比美国多90%以上,耗电量多100%,投资多50%。 摘自刘靖北关于苏联败亡的思考(1)概括上述前三段材料中有关英国工业革命的论点。(3分)(2)根据材料四以及相关知识指出苏联与英国工业化的异同。(8分)(3)借鉴英国、苏联的经验教训,你认为我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3分)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1题21分,第42题16分,共计37分。)41、现代化是一个国家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它的核心就是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 你认为在中国实现现代化,其必备的前提条件是什么?(2分)(2) 中国现代化
20、探索历程起步于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现代化方案是什么?对它应如何评价?(3分)(3) 中国现代化运动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是由地主阶级中的一个派别进行的,其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你认为这一实践的积极作用和失败的根本原因各是什么?(3分)(4) 在现代化的探索方面,从政治现代化的层面看,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各自的独特贡献是什么?(5分)(5) 中国现代化历程深入到思想文化领域,是由哪一政治运动开始的?有何意义?(3分)(6) 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完成,奠定了现代化的初步基础。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历经艰辛,最终是怎样找到了一条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正确道路的?从中你
21、得到了哪些历史启示?(5分)42.法西斯主义是一种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国际现象。它反对民主主义和自由主义,主张建立以超阶级相标榜的集权主义统治,实行全面统制和恐怖镇压;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破坏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如恐怖事件的不断出现。20世纪出现的法西斯主义实质上就是一种恐怖主义。请回答:(1)法西期主义有哪些主要特点?(2分)(2)试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外历史上各举一例史实说明法西斯势力就是恐怖主义。(4分)(3)二战后期,反法西斯国家召开了哪几次重要国际会议来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试列举其中的对战后国际政治关系格局影响最深远、最直接的一次国际会议的主要内容。
22、(8分)(4)二战后,国际政治力量处理德、日法西斯的共同点有哪些?(2分)海丰中学2006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答题卡(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7小题,每小题2分,共7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答案BDCBCDBDCCADCBBBDDB题号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答案ACDBCCCBBBDBBBCDBB第卷 (非选择题,共76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8题15分,第39题10分,
23、第40题14分,共39分。请按题目要求回答问题。38、答:(1)目的(4分):“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或宣扬国威);“宣德化而柔远人”(或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满足明朝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或寻找建文帝下落)。(2)历史原因(8分):“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主要是顺应了世界由封闭、分散走向开放、整体的趋势,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改变了世界形势和历史发展进程,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使全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的原因是:一因郑和航海目的(不是为了发展海外贸易)和方式(不
24、计经济效益的政策)造成成本巨大,无利可图,国家难以承受,这就决定其航海不可能在他之后继续下去;二因郑和及其以后,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封建专制腐朽,实行海禁政策,闭关锁国,对外部世界闭目塞听,这就从制度上、政策上阻碍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流。(3)评价历史作用(3分):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是世界航海活动的先驱;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外友好往来。39、答:(1)变化(4分):剪发辫;更新服饰;肯定西方社会生活习俗,否定传统生活习俗;接受西方生活习俗成为时尚。(4分)(2)重要原因(4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并颁布了许多法令;民
25、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4分)(3)表述是否正确及原因(2分): 不完全正确。因为这种现象只出现在一些大城市,而在广大农村并不显著;社会上还有一些人眷念过去,存在浓厚的皇权心态,如袁世凯掌权后企图复辟帝制等。(2分)(回答相关正确内容,皆可得分)40、答:(1)论点(3分):以立法促发展(或答:圈地运动或公民人身自由得到保障,促进了工业革命);以科技带动进步;引起人口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或答:加速了城市化或引起城乡人口比例变化);给本国人民和殖民地人民带来了灾难(或答:加速了贫富分化);导致环境恶化。(3分)(2)相同:以牺牲农民利益来推动工业化;走粗放发展的道路。差异:英国由资本家完成,苏联
26、则由政府领导完成;英国首先发展轻工业,苏联则首先发展重工业;英国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起来,苏联则依靠行政手段发展起来(或答:苏联忽视了商品、市场、价值规律)。(8分)(3) 应注意的问题(3分):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将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坚持可持续发展;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3分)(回答相关正确内容,皆可得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1题21分,第42题16分,共计37分。)41、答:(1)一是民族独立,二是社会民主。(2分) (2)资政新篇。它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
27、切愿望。 (3)积极作用在于引进了一些西方先进技术,兴办了一些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也在一定程度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洋务派只是单纯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是彻底变革封建制度。(3分)(4)戊戌变法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使中国现代化的探索由经济技术层面步入政治制度层面,开始了资产阶级参与国家政治的时代,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一次重要尝试。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实施了“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等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形成了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历史性巨变。(5分)(5)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
28、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社会主义思想也因之得到传播,成为拯救国家民族、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3分)(6)探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成为新中国建立以来最具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从此,党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走上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启示: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坚持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本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必须坚持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必须坚持进行政治、经济改
29、革;必须高度重视科学技术。(5分)(如答到其它内容,只要有道理,亦可)42、答:(1)主要特点(2分):对内独裁,对外扩张;实行恐怖政策,威胁人类生存。(2分)(2) 史实举例及说明(4分):德国纳粹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日军进行南京大屠杀;日军对中国抗日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4分)(3) 重要国际会议(4分):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4分)主要内容(4分):雅尔塔会议主要内容: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惩办战犯,实现战后德国民主化;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在欧战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4分)(4) 共同点(2分):成立国际法庭审判德、日法西斯;对德、日实行军事占领;对德、日进行民主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