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江苏省淮安中学II部高三语文单项复习教案-论述类文本阅读.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84852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江苏省淮安中学II部高三语文单项复习教案-论述类文本阅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2江苏省淮安中学II部高三语文单项复习教案-论述类文本阅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2江苏省淮安中学II部高三语文单项复习教案-论述类文本阅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2江苏省淮安中学II部高三语文单项复习教案-论述类文本阅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2江苏省淮安中学II部高三语文单项复习教案-论述类文本阅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2012江苏省淮安中学II部高三语文单项复习教案-论述类文本阅读.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2012江苏省淮安中学II部高三语文单项复习教案-论述类文本阅读.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2012江苏省淮安中学II部高三语文单项复习教案-论述类文本阅读.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2012江苏省淮安中学II部高三语文单项复习教案-论述类文本阅读.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2012江苏省淮安中学II部高三语文单项复习教案-论述类文本阅读.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2012江苏省淮安中学II部高三语文单项复习教案-论述类文本阅读.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2012江苏省淮安中学II部高三语文单项复习教案-论述类文本阅读.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2012江苏省淮安中学II部高三语文单项复习教案-论述类文本阅读.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2012江苏省淮安中学II部高三语文单项复习教案-论述类文本阅读.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2012江苏省淮安中学II部高三语文单项复习教案-论述类文本阅读.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2012江苏省淮安中学II部高三语文单项复习教案-论述类文本阅读.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2012江苏省淮安中学II部高三语文单项复习教案-论述类文本阅读.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2012江苏省淮安中学II部高三语文单项复习教案-论述类文本阅读.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课时经典题一(08年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18分)纯朴的嗜血者我对李逵有一种很复杂的感情。这个莽大汉匍匐在底层,却活得洒脱奔放、无牵无挂,而且那么坦荡率真,敢爱敢恨敢做敢当,简直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全无心机的大男孩。在许多方面,他身上凝结了底层人的可贵品质。可是,情感的亲近是一回事,理性的选择又是一回事。甘于平庸生活的人,谁愿与李逵为邻?他就像一枚“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突然爆炸,将你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幸福一股脑儿埋葬。李逵为什么会让人害怕?也许是他过于无拘无束了。破坏的能量太大了。鲁迅说过:“李逵劫法场时,抡起板斧来排头砍去,而所砍的是看客。”水浒作者却用欣赏的笔调,浓墨重

2、彩托出了一个“嗜血者”形象:他的板斧向来是“排头砍去”,而且动不动就“杀得手顺”。在这种状态下,是没有是非曲直好说的。水浒虽然处处是刀光剑影但快意恩仇,几乎没有悲悯色彩,连那个年仅四岁“生得端严美貌“的小衙内的死也径直写作“小衙内倒在地上只见头劈做两半个”。制造这一幕的正是“黑旋风”!也许为了逼使朱仝上山入伙,无论哪个梁山好汉对一个小孩的生命都是不屑一顾的但这种超过正常人心理承受度、毫无必要的杀戮,似乎只有李逵去做才合适。李逵崇尚暴力,流血越多,越是兴奋,但他并不像一般的流氓无产者那样浑身充满无赖气息,反而那么纯朴,纯朴和嗜血在他身上奇怪地统一起来了。他嫉恶如仇,最看不惯以强凌弱,哪怕是最崇敬

3、的大哥宋江欺凌弱小,他也会义无反顾地挥斧砍去。嗜血者当然让人恐惧,而一个纯朴的嗜血者除了带来恐惧,还让人困惑。为什么这两种迥异的特质可以统一在李逵身上?其实并不奇怪,因为李逵完全不把生命当回事。他把杀人和流血看得像一场游戏,甚至可以拿自己的脑袋作赌注,“脑袋掉了碗大个疤”,仿佛大家脖子上顶着的不过是割了一茬还可以再长的韭菜。在一个全然不知怜惜生命的人的眼里,旁人难以理解的血腥行为也就变得自然和正常了。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怜惜的人是最可怕的,所以李逵还是活在书中的好。1.下列对文中“纯朴”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指活得洒脱奔放、坦荡率真、无牵无挂,敢爱敢恨敢做敢当,全无心机。B指不像一般的流氓

4、无产者那样充满无赖气息,只是无拘无束,崇尚暴力。C指快意恩仇杀得手顺时对一个“端严美貌”的小衙内也没有悲悯之意。D指动辄拿自己的脑袋作赌注,仿佛脖子上顶着的是割了一茬还可以再长的韭菜。 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围绕“纯朴的嗜血者”这一论题,结合李逵的所作所为,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展开了深人细致的论述。B通过探讨嗜血者既让人恐惧又让人困惑的特质,文章由对李逵这一形象的分析递进到对粱山好汉嗜血行为的反思。C李逵既嫉恶如仇,又往往不讲是非曲直;既看不惯以强凌弱。又常常不分对象大肆杀戮。这是作者所要着力分析的矛盾。D在一个不怜惜生命的人眼里,许多正常人难以理解的血腥行为就

5、会变得自然和正常。这是作者最终提出的观点。 3.本文认为水浒作者对李逵持什么态度?本文作者对李逵持什么态度?引用鲁迅的话有什么作用? (6分) 4.“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怜惜的人是最可怕的。所以李逵还是活在书中的好。”这句话如何理解? (6分) 巩固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 谈“中国式文化创新”吴 炫从某种程度上说,除了饮食文化、琴棋书画这些传统文化内容,中国今天的文化已不能占领世界市场,“中国元素”也只能是传统文化的元素而不是现代中国的文化元素。而缺乏除饮食文化以外的精神和思想文化影响世界,中国就不可能承担以天下为己任的文化大国的责任;缺乏现代文化创造,中国就不可能参与世界现

6、代进程、在重大世界问题上发出独特的声音从而赢得全球的真正尊敬。不错,中国今天已经是经济腾飞的大国了,但这不等于中国已经是文化上可以“创新、生产、出口”的大国了。而经验告诉我们,不能使文化创造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不仅经济发展会缺乏文化创新引导而不稳定,而且会使人们只能在西方思想和中国传统思想之间徘徊,导致“价值迷乱”,这就不可能对世界产生文化性的影响。因为世俗化地“满足于现实性富足”的中国人,和有宗教精神支撑的可以超越富足的西方人,背后是两种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的文化。所以西方有“对抗和超越现实”的文化,而中国文化则是易经八卦图的“在现实中的整体性”来谈自己的人生努力,所以如何让中国人“不满足于富

7、足”,是一个中国现代原创性哲学命题。同时,既然是“创新”,那也意味着我们不可能从中国道家“淡泊欲望”和儒家“君子喻于义”、“知足常乐”的观念中,提取能引导现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为中国传统哲学观念,均是从“抑制”、“轻视”、“淡泊”个人欲望出发来对待富足和享乐问题的,而不是从“尊重个人欲望”和“人生还有不同于欲望满足的另一种努力”出发来引导人们“不在意欲望”的。所以,“中国式文化创新”不仅需要我们对西方各种人文观念进行“中国改造”,同时也需要对中国传统人文观念进行“原创性改造”。也许有学者会说,理论不需要区分东方还是西方,只要有用就行。而我认为笼统地说“有没有用”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西方形

8、式主义理论在中国产生了“新潮文学”,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在中国产生了巴金的家,但这样的有用,却不能作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代表去影响现代化进程中的世界,所以鲁迅、巴金的影响主要还是在亚洲或本土,中国的“新潮文学”更是走不出中国。如此,依附西方原理的中国现代人文社会科学,自然也就不具备与西方对话的资格。所以上述创新也就不能揭示出真正的“中国问题”。中国古代文化确实是中国人自己创造的,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现代性所强调的“尊重个体”、“尊重生命力”、“尊重创造力”是脱节的,所以很难进入现代人的现实生活。推而论之,中国的易经确实具有现实性、对应性、和谐性、整体性的神秘特点,但儒家的易传只是对它的一种解释,中国

9、历史上还有柳宗元这样的不同于儒家“天人合一”的“天人不相预”的解释,这就说明今天的“中国式文化创新”还可以改造儒家的观念,建立起不同于儒、道的对易经的解释,如此,“新儒家”不触动儒家基本观念的“解释之创新”,就需要进行批判性对待。这样的工作,才是“中国式的文化创新”的应有之意。(本文有删改) 1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经济发展如果缺乏文化创新引导就会出现不稳定的现象。B中国的“新潮文学”走不出中国,证明了西方的理论对中国是无用的。C“中国元素”指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D只有用饮食文化以外的精神和思想文化影响世界,中国才有可能承担以天下为已任的文化大国的责任。 2根据文本内容,

10、概括中西文化的不同表现。(6分) 3作者认为应该如何进行“中国式文化创新”?请简要概述。(6分) 第二课时 经典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 文化:不能逃避之担当 在汉语里,“文化”这个词最早大概是“以文化之”的意思,和“武化”相对。用文明去感化别的部族,和用武力去攻打别的部族,是建立威望的两种不同方式。也就是说,“文化”最早是用来探讨怎么和自己以外的他者相处的,是一个用于区分的概念,而不是想象中那样用于包容的概念。这其实并不难理解:当一个罐子没有和杯子、碗等不同容器摆在一起的时候,它叫什么其实并无所谓。回想起来,我其实相当怀疑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我们的先祖并没有什么文化的概念

11、。他们读经、治学、吟诗作对、饮酒、喝茶、过他们的小日子但是他们没觉得自己干的这些事是在生产文化。一直到英国使节来到乾隆的大殿上,不肯下跪,才多多少少让满清的官员们觉得这些化外之民跟咱们不是一个东西。1840年之后,那些闲来遛鸟听戏的中国传统读书人被打到家门口的坚船利炮一下子弄懵了,才知道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些个玩意儿,才知道自己跟人家是不一样的。“文化”这才一下子成为整个民族的关键词,一会儿说要中体西用,一会儿说要全盘西化,五四以降的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七嘴八舌,总之是焦虑,没有了1840年之前的神定气闲。这样尴尬的局面倒并非只有我们在面对。地理大发现之前,各种不同的文化彼此井水不犯河水,相对独立发

12、展,就好象临湖的少年那喀索斯,只看到自己,就越看越顺眼。而一旦殖民运动把全球联结为一个整体,那喀索斯抬起眼一看:哟!林子里还这么多人哪!他就不得不以别人为参照,重新审视自我。因此文化的问题,其实是文化间的问题,是思考在多元的文明生态中如何自处的问题。历史的强力就在于后世将永远不能不面对已然发生的变故,那喀索斯们一旦相遇就永难分离,他们将拥抱、争斗、亲吻、残杀、亲如兄弟或互为仇雠。无法再渴望1840年之前的单纯生活,自那以后的每一代青年,若要求得在历史当中的自立,就必须思考文化的问题,必须在他人与自我之间作出选择或求得平衡。而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不是分裂和疏远了各种文化样态,反而使他们之间的关系越

13、来越紧密和混乱。紧接着到来的全球化时代更使得多元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共处变成一个越来越复杂的问题。即以语言的变迁观照现实世界:“文化”这一词汇的含义在几十年来变得越来越驳杂,与它相关的词组不再仅仅是东方文化、西方文化、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之类;还有消费文化、大众文化、网络文化、酒吧文化、青年亚文化,甚至浴室文化、厕所文化,等等等等。后现代光怪陆离的文化现场,要求我们这一代青年更加复杂地分析和处理问题。它呼唤激情,同时也呼唤理性。这样的历史使命,让人几乎难以承受却无处推脱。面对这个变幻莫测的时代,我们或许迷茫,或许不知所措,或许感到空虚乏力,正如在发现了林子里其他的身影之后,那咯索斯的那种痛苦。但是

14、既然树林已经向我们敞开,我们就必须一步步向林中走去。否则只会在对自己身影的迷恋中一头栽入湖中。对于文化这样宏大的概念,我们即使从未懂得,也必须保持思索。惟有思索,而能担当。1根据文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化”这个概念最初是用非武力的方式去感化别的部族,建立自己部族威望的一种方式。B在清朝之前,我们的先祖读经、治学、吟诗作对等,他们并没有从事生产文化的行为。C鸦片战争以后,“文化”成了中国社会的焦点话题,引起了知识分子的思考与关注。D既然世界已向我们敞开胸怀,我们就应该勇敢地面对这个开放的世界,而不是逃避它。 2怎样理解“文化的问题,其实是文化间的问题”? (6分) 3我

15、们应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化?(6分) 巩固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 当下长篇创作的“有”和“无” 文艺创作政策环境的空前宽松,给文学创作带来了空前的繁荣。而长篇小说的创作,更像一条刚直而妩媚的山脉,从文学的海洋里拔地隆起,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遗憾的是,在这条整齐的文学风景带上,缺乏众望所归的巅峰之作。写现实的,我们没有看到平凡的世界那样的震撼;写历史的,我们没有看到白鹿原那样的厚重;写民族的,我们没有看到尘埃落定那样的深沉。 当下长篇作品题材广阔,现实的、历史的、民族的、军事的、环保的、航天的、职场的,涉猎甚广。题材广度的开拓。使得长篇小说的创作繁花似锦,斑斓多彩。探索广度的

16、开拓使得小说家对文本的记叙,也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表达模式。但是在阅读之后,我们总感到,洋洋洒洒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字,实际上外强中干,弱不禁风。 现实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历史文化的复杂性和深刻性,都为文学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不少长篇作品也在现实和历史的描摹与回望里显得质地优良。或风吹人生,温暖生命;或雨润年华,鼓舞斗志。遗憾的是,有不少小说没有文学的艺术美感,没有文学的精神美感。或以审丑为美,丑化现实;或以恶俗为乐,躲避崇高。 有位华裔作家曾说过一句话,他认为中国目前的小说家不具备创作“伟大小说”的条件,这话不无道理。 我们常说,作品要上来,生活要下去,可是,我们的小说家有几个人真正地下去了?

17、他们往往会在不清楚自己文学生活的家底时,就急于表现,急于出名,急于获利。经济大潮的冲击,喧嚣的社会,也让他们变得浮躁消沉,一些因匆忙而留下的缺陷总是像阴影一样缠绕着他们,读者怎么能够在这样的作品中获得心灵的愉悦和享受呢? 我们读格拉斯的铁皮鼓、帕慕克的我的名字叫红,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对文本结构的精巧设置,对每一个细节的精妙处理,对叙述节奏的控制,他们对长篇小说的驾驭能力总是让我们震撼。再有,语言是整个文学作品最闪光最有魅力的所在,而我们有些小说家不是把语言当作歌去唱,而是当作砖去码,不能深得语言魅力的精髓。 当下的文学批评越来越忽视文本细读,越来越迷恋庸俗社会学,具有市侩化倾向,只有表扬没有

18、批评,这也使虚荣的小说家们躺在廉价的温床上沾沾自喜。文坛一团和气。用鲁迅的话说,看似平静。实则了无生气。 艺术有刻度和准星,却没有终点和顶峰。只要艺术没有止境,长篇创作就应该是永远在爬坡,从一个高度达到另一个高度。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能为当下文学的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开拓题材广度,小说家将会创作出众望所归的经典之作。 B.作者对外国作品大加赞赏,既是肯定外国小说家的才情,同时也批评了部分小说家忽视文本,把语言当作砖去码的现象o C.引用鲁迅的话意在说明,当下长篇小说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导致文学的发展没有生机和活力。 D.有的小说家不提炼现实生活中的美,而是

19、展示生活中的丑,把审丑当作艺术的标准去追求。2.作者认为当下长篇创作整体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 3.根据文意,小说家应该如何去“爬坡”才能创作出“伟大小说”? (6分) 第三课时经典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 中医为什么要有科学依据?田松在我们的大众语境中,“科学的”东西,就相当于“正确的”“高明的”“有效的”“经过了证实的”东西。照此理解,中医要有科学依据,就等于说中医要有正确的、高明的、有效的经过了证实的依据。中医有科学依据吗?提出这种质问的理由无非是中医的理论与来自西方的解剖学、生理学不能对接,比如中医的经络至今找不到解剖学的依据,很多中药的有效成分至今写不出分

20、子式,中药药理不能用来自西方的药理学予以解释言下之意就是:中医没有西医的科学依据!但是,中医为什么要有西医的科学依据呢?我们在判断一个事物是否具有合理性的时候,为什么一定要有“科学的依据”?科学依据是不是唯一的依据?在科学依据之外,我们是否还有别的“依据”?比如“经验的依据”或“历史的依据”?人们的生存,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是依靠科学的?实际上,在我们绝大多数的日常生活中,科学的重要性是很小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不需要了解科学;你能否骑好自行车,并不取决于你是否学好了牛顿力学;中国工匠李春没有学过科学,也能造出赵州桥。对于我们的生活起直接作用的是技术,而技术并不需要有科学在先,完全可以凭借经验

21、的累积而不断发展和完善。人体是一个接受刺激反应的生物体,一个正常的人在他的生长过程中,会逐渐获得足够的对外界刺激作出恰当反应的能力。一个人是否心怀恶意,我们能够一望而知或三思而知,不需要包括科学在内的任何理论的依据就可以根据我们的“经验依据”做出判断,而科学在这些问题上常常是无能为力的。最直接的判断依据是经验依据,而历史依据则可以看作是长时段的集体的经验依据。毫无疑问,这个依据是与民族传统和地域文化密切相关的。比如刀耕火种,从最直观的想象和缺省配置出发我们觉得它会破坏环境,是一种落后的生产方式。如此,从长时段来看,刀耕火种的民族所生活过的地方应该留下一片片荒山秃丘才对。然而实际上,人类学家看到

22、的却是“一面刀耕火种,一面青山常绿”。也就是说,“刀耕火种破坏环境”这种说法是没有“历史依据”的。中医也是这样。在中华文明的语境之内考虑,中医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已经过了正确、高明、有效、证实的检验。在理论上,中医有着自己完备的有足够生长能力的思想体系,在某种意义上,这套体系与西方现代医学目前所基于的还原论、机械论、决定论的“科学方法”是水火不容的。在实践上,中医拥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依据和经验依据,这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远在西方现代科学诞生之前就已经完善成熟了。为什么要等西医出现、在获得了西医的证据之后,中医才能获得价值、获得意义、获得生存的权利呢?相反,按照刘易斯托马斯。的说法,现代西医

23、作为一门年轻的科学,只有一百年的历史。也就是说,现代西医虽然有科学依据,却没有充分的历史依据。比如四环素,相信上市的时候也经过了临床实验,获得了科学依据,但是十年之后发现,小时候有幸享用这种科学产品的孩子长出了一嘴四环素牙。还有那个著名的“反应停”,只用了几年功夫,就导致了上万名婴儿畸形。当然,科学卫士们会说:“反应停”之所以酿成悲剧,恰恰是因为它上市的时候没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如果我们把“充分”理解成足够的时间长度,那么,又有哪一种医术比两千年的中医更加充分呢!说到这儿,我已经获得了二个诡异的结论:如果从宽泛的意义上理解科学,中医已经具有了科学依据;如果从狭义的具体的意义上理解科学,中医不

24、需要科学依据! (选自社会科学家茶座2006第1期,有删改)【注】刘易斯托马斯(1913-1993)美国杰出医学家。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生活起直接作用的更多是由经验积累而不断发展、完善的技术,并不是科学。B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不一定都要依靠相关的科学才能从事某项工作或生存发展。C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医和仅一百年历史的西医,因历史的巨大差距而势成水火。D集体的经验在长期的沿用中所形成的历史依据,就足以证明中医存在的合理性。2.文中画线句子“中医也是这样”中的“这样”具体指什么? (6分) 3.作者为什么既说“中医已经具有了科学依据”,又说“中医不需要科学依据”?请作简要

25、说明。(6分) 巩固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15分) 艺术创作的形与神刘海涛“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是中国文论史上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一对审美范畴,它已成为汉民族写意文艺的科学总结,成为指导民族的艺术家们从事创作的一面美学旗帜。 什么是艺术的形和神?在艺术创作中如何通过形似来达到神似?有研究者指出:“形似应当指表现事物的外形或现象的真实。”“神似是要指形象地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对于艺术形象的客观性本质来说,表现事物的现象真实是形似,本质真实是神似。但是我们应该进一步概括进艺术形象的主观本质,即艺术家主观的神艺术家独特的主观情感和思想。艺术形象的神似,正是在艺术家主体意识的土壤上孕育

26、成熟的。宋代画论家邓椿说:“世徒知人之有神,而不知物之有神。”邓椿是说,山水花鸟等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人的精神风貌和个性特点是人的神,动人的意趣和活泼的生命力是动植物的神,由季节、气候的变化带来的不同的特征和那令人神往的境界则是山水的神。马克思的1844年哲学经济手稿在论述客观事物如何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时曾指出:“对象如何对他说来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马克思强调的是主体的个性心理结构对形成客体的决定性作用,对于艺术创作来说,只有当客观事物的某一个性特征被艺术家的主观情感所浸染,被艺术家的主观思想所烛照,即客观事物的神与艺术家主观

27、的神发生了同构对应关系,客观事物才能被艺术家“同化”,而成为艺术的描写对象。艺术形象的神离不开艺术家的主体意识,它只能产生于客观事物的神和艺术家的神的统一之中。这个道理,在古代理论家的思想中,也有过比较深入、细致的论述。最早明确提出“以形写神”的顾恺之就曾讲:“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这是说,要画出人物、山水、狗马的神,必须通过迁想,才能妙得。这个迁想妙得,就是要把画家的主观的思想通过艺术想象,而移入人物、山水、狗马之中,使这些描写对象浸染了作家的主观情趣,这样才能揭示艺术对象的神。顾恺之同时又讲到作画要“神仪在心,而手称其目”,这个“神仪”

28、就是指人物通过外表而体现出来的精神特点,而“神仪”的产生是必须“在心”,这就是人物的精神必须进入艺术家的“心”,必须通过艺术家主观情感的酝酿,把艺术家对人物个性特点的理解和评价,渗透进人物形象,这样才能“手称其目”,把心中酝酿成熟的人物形象特征通过艺术手段完美地描画出来。作画离不开艺术家的主观情趣和思想,写诗同样也离不开艺术家主观的情感和理想。王昌龄说:“为诗在神之于心。处心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上,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作诗也要突出神似,诗人主观的“心”和客观事物的“境”相交融,才能真正把握住描写对象的神,这才能得到诗人梦寐以求的诗之极“入神”。无论是顾恺之的“迁想妙得”“神仪在心

29、”,还是王昌龄的“神之于心”“处心于境,视境于心”,涉及的都是艺术家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问题,都是一个“心物相融”而产生艺术形象的神似的问题。这些论述虽然还显得简略、含糊,对于艺术家的“心”究竟怎样同化描写对象还未深入展开阐述,但这些闪光的艺术思想,照亮的正是艺术的真正道路。 (选自主体研究与文体批评,新疆大学出版社,有删改) 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只要客观事物的神与艺术家的主观的神发生了同构对应关系,客观事物就能被艺术家“同化”而成为艺术的描写对象。 B“以形写神”的艺术理论最早是由顾恺之明确提出来的。C诗歌的“入神”要建立在诗人主观的“心”和客观事物的“境”相交融的基

30、础上。D顾恺之与王昌龄的艺术思想虽然都还不够完善,但它们在艺术创作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作者认为,怎样的艺术作品才是“形神兼备”的作品?(6分) 3文章的第段和第段都是围绕客观事物的个性特征与艺术家的主观情感思想的关系展开论证的,但它们在论证手法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第四课时经典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 山寨文化两面看解玺璋“山寨”是2008年流行的热词之一。它最早出现在IT行业,是民间势力对某些知名品牌的低成本仿制。由于价格低廉,“山寨”产品诸如“山寨手机”“山寨相机”“山寨笔记本”风靡大江南北,它颠覆了传统的行业潜规则,挣脱了牌照的束缚,通过快速模仿主流

31、品牌的外观或功能,加以创新,最终接近或超越这个品牌,赢得了囊中羞涩的人们的喜爱。它很快向其他领域蔓延,迅速成燎原之势,到目前已经是无处不“山寨”了,甚至有人已经在筹划“山寨春晚”,向央视春晚发起了挑战。关于“山寨”文化,一时更是众说纷纭。仅以文化的角度而言,“山寨”精神可谓源远流长。“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中国历史上已经响彻两千多年,是我们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流民草寇,占山为王,在我们的历史中更是层出不穷。关于这种所谓游民文化,王学泰先生曾有非常精彩的专门论述。山寨文化在当下能够迅速崛起,并赢得广泛认同,除了急于发财、出名的社会浮躁之气,以“无厘头戏仿”为其特征的商业娱乐搞笑渐成流行趋势之外

32、,不能说没有这种深层的社会历史心理的支持。但是,就像所有的历史遗产都具有两面性一样,毫不奇怪,“山寨”精神也应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其中固然有“三国气”、“水浒气”对于权威、秩序、体制、制度的冲撞,却也有蕴含其中的对于平等、自由、自主的向往和追求。所以,仅仅责怪“草根”社会的“游民”情结是不够的,也是不公正的。它或许不够现代,不够文明,却是这些无权无势之人必然要选择的方式。实际上,社会文化资源的分配和占有从来都不是绝对公平、公正的。少数人支配和决定着多数人的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绝非司空见惯。在这种权利结构(比如雅和俗)中,雅文化总是高高在上的,俗文化却被贬得很低。雅文化的趣味总是好的,而俗文化的趣味

33、总是糟的,雅文化面对俗文化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社会心理优势。这种状况由来已久。所以,“山寨”文化一定隐含着边缘文化对主流文化,即民间文化、市井文化、草根文化对宫廷文化(又称贵族文化)和士大夫文化(又称山林文化,与山寨仅一字之差,可见大有深意)的反叛和挑战。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山寨春晚,它的出现,集中表达了社会大众的一个心愿,他们不再心甘情愿地做一个被动的文化接受者和消费者。他们也想要参与到文化生产的进程中去,以体现文化的自主性和独特性。他们不是没有创造或创新的能力,只是这种能力长久以来被压抑和漠视了。在我们的文化生产体制中,这种自发的、从草根中生长出来的文化,始终处于边缘的、弱势的地位,是不登大

34、雅之堂的。现在他们觉醒了,觉悟了,既然不能登别人之堂,入别人之室,那么,他们就要为自己搭一座“山寨”,造一座厅堂,来实现自己的愿望和要求。而网络视频的出现,也为他们创造了很好的机会和平台。不过,作为主流文化,不能把它看作是势不两立的,而应该虚心地向他们学习。这一点毛泽东同志在六十多年前曾经向广大的文化工作者发出过热情的呼吁,今天看来,也还是很有必要的。有人说,大众文化这些年不是很繁荣吗?诚然,这种十分繁荣的大众文化,其实是被限制和规范在商业和市场的生产体制之内的,它所体现的并非“大众”的意志,而只是资本的意志。所以,它完全不同于我们这里所说的“山寨”或草根的文化。有时,“山寨”文化也曾戏仿商业

35、流行文化,但那只是表达了对于资本的不满和抗议罢了。当然,“山寨”正在迅速演化为一个泛文化概念,所谓无处不山寨。它的内涵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其危险的另一面正在浮现出来,譬如山寨药品的出现,助长了懒惰和侵权,损害了创造力和竞争力,混淆了公众的判断,质量得不到保证,应该引起整个社会的警觉。(选自2009年01月12日浙江日报,有改动) 1下列对于“山寨”春晚的看法,与作者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3分)( ) A虽然不够规范,不够现代,不够气派,却体现了对以央视春晚为代表的主流文化的反叛和挑战。 B它的出现代表着社会大众文化主体意识的觉醒,表达了人们主动参与到文化生产的愿望。C它的出现与我们的文化生产体制存

36、在弊端有关,长久以来被压抑的创造或创新能力终于可以借助这一平台释放出来。D有哗众取宠之嫌,难登大雅之堂,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并自觉加以抵制。2山寨文化的内涵是什么?请分条陈述。(6分) 3如果你是文化部门的负责人,结合本文内容,针对“山寨”文化的现状,谈谈你对发展“山寨”文化的看法。(6分) 巩固练习(二)(2008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论文类)诗与直觉朱光潜无论是欣赏或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这里“见”字最紧要。凡所见皆成境界,但不必全是诗的境界。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 诗的“见”必为“直觉”。有“见”即有“觉”,觉可为“直觉”,亦可为“

37、知觉”。直觉必须是对于个别事物的知,“知觉”必须是对于诸事物中关系的知,亦称“名理的知”。例如,看见一株梅花,你觉得“这是梅花”,“它是冬天开花的木本植物”,“它的花是香的,可以摘来插瓶或送人”等等,你所觉到的是梅花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就是它的“意义”。意义都从关系见出,了解意义的知都是“名理的知”,都可用“A为B”公式表示出来。认识A为B,便是知觉A,便是把所觉对象A归纳到一个概念B里去。就名理的知而言,A自身无意义,必须与B、C等发生关系才有意义。我们的注意不能在A本身停住,必须把A当作一块踏脚石,跳到与A有关系的事物B、C等等上去。但是所觉对象除开它的意义之外,尚有它本身形象。在凝神注视

38、梅花时,你可以将全副精神专注于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时你仍有所觉,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这种“觉”就是克罗齐所说的“直觉”。 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比如说崔颢的长干曲,你必须在一顷刻中把它所写的情境看成一幅新鲜的图画,或是一幕生动的戏剧,让它笼罩住你的全部意识,使你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玩味它,以至于把它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暂时忘去。在这一顷刻中你不能同时起“它是一首唐人五绝”、“它用平声韵”、“横塘是某处地名”、“我自己曾经被一位不相识的人认为同乡”之类的联想。这些联

39、想一发生,你立刻就从诗的境界迁移到名理世界和实际世界了。 这番话并非否认思考和联想对于诗的重要。作诗和读诗,都必用思考,都必起联想,甚至于思考愈周密,诗的境界愈深刻;联想愈丰富,诗的境界愈完美。但是在用思考起联想时,你的心思在旁驰博骛,决不能同时直觉到完整的诗的境界。思想与联想只是一种酝酿工作。直觉的知常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亦可酿成直觉的知,但决不能同时进行,因为心本无二用,而直觉的特色尤在凝神注视。读一首诗和作一首诗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思索之后,一旦豁然贯通,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一现似的突现在眼前,使人心旷神怡,忘怀一切。这种现象通常被人称为“灵感”。诗的境界的突现都起于灵感。灵感亦并无神

40、秘之处,它就是直觉,就是“想象”,也就是禅家所谓的“悟”。 一个境界如果不能在直觉中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那就还没有完整的形象,就还不成为诗的境界。一首诗如果不能令人当作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看,那还有芜杂凑塞或空虚的毛病,不能算是好诗。古典派学者向来主张艺术须有“整一”,实在有一个深埋在里面,就是要使在读者心中能成为一种完整的独立自足的境界。 (本文有删改)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 )A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从事物间的联系中概括出来的意义,都不属于“直觉”。B“知觉”可用“A为B”的公式表示,就“名理的知”而言,A自身没有意义。C“直觉的知的内容”的获得并非易事,全靠读者的思考与联想来

41、完成。D灵感就如同禅家所说的“悟”一样,常常突现于眼前而非艰苦思索的结果。E在古典派学者看来,“独立自足的境界”应当包含在艺术须有的“整一”之中。【解析】 C项信息来源于第2段,“全靠读者的思考与联想来完成”与文中“在凝神注视梅花时,你可以将全副精神专注于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时你仍有所觉,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这种觉就是克罗齐所说的直觉”不符;D项“而非艰苦思索的结果”与原文第4段中的灵感是“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相悖。【答案】 C、D2.下面对诗的赏析,符合“直觉的知”的一项是( )A在欣赏诗经蒹葭时,注意到了韵脚变化

42、和重章叠唱的特点。B在欣赏曹操观沧海时,领悟到了诗人当时的志向与理想。C在欣赏杜甫望岳时,感觉到了泰山的巍峨高大、雄伟壮丽。D在欣赏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时,体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积淀。【解析】判断此题主要来自第3段内容。A项“注意到了韵脚变化和重章叠唱的特点”,B项的“领悟到了诗人当时的志向与理想”,D项的“体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积淀”,都属于“名理的知”。【答案】C3.在“诗的境界”形成的过程中,只能有“直觉的知”而不能有“名理的知”。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和态度的理解能力。主要信息来自于第4、5两段。【答案】正确。因为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靠的是“直觉的知”,读

43、者要将全副精神专注于诗本身的形象上,才能得到其“意象”,而如果加入“名理的知”就不能在直觉中形成独立自足的意象,那形成不了“诗的境界”。4.“见”升华为“诗的境界”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归纳和概括能力。仔细审读文本,找出主要信息,然后加以归纳和综合,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述即可。【答案】 (1)由“见”到“直觉”,并依靠“直觉”发现“诗的境界”;(2)处理好“直觉的知”与“名理的知”的关系,二者不能同时进行;(3)重视“灵感”在“诗的境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4)强调“独立自足的意象”在“诗的境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经典题一1.A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中“纯朴”这一

44、词语的理解。其实在文章第三段中已有具体的解释:“他嫉恶如仇,最看不惯以强凌弱,哪怕是最崇敬的大哥宋江欺凌弱小,他也会义无反顾地挥斧砍去。”结合选项,正是A项所说的意思。而B项的有效信息来自文章第三段,但选项中的“崇尚武力”这一信息属于无中生有。C项解释的不是“纯朴”,而是解释水浒的特点,有效信息来自文章第二段。D项解释的同样不是“纯朴”,说的是为什么“纯朴”和“嗜血”这两种迥异的特质可以统一在李逵身上,属于解释对象发生了偏差。)2.C ( A项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这一信息在文中没有体现。B项所说的文章由对李逵这一形象的分析递进到对粱山好汉嗜血行为的反思,而文中并没有提及其他梁山好汉的嗜血行为

45、。D项中提及作者最终提及的观点,这应该是“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怜惜的人是最可怕的,所以李逵还是活在书中的好。”) 3. 本文作者认为水浒作者对李逵的行为持欣赏态度。 本文作者在情感上亲近李逵,在理智上则否定李逵。 鲁迅的话与水浒作者态度形成对比,对本文作者观点是一个有力论据。 模拟题一1.A(B“无用”是绝对化的说法;C“中国元素”不仅指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只不过今天“只能是”传统文化元素而已;D“饮食文化以外的”错,“饮食文化”也应包括在内。) 2.中国人“满足于现实性富足”,西方人“超越富足”; 背后是两种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的文化。中国人缺乏宗教精神支柱,西方人有宗教精神支柱;中国人“在现实中的

46、整体性”来谈自己的人生努力,西方人“对抗和超越现实”的文化;中国人淡泊个人欲望,西方人尊重个人欲望。3. “中国式文化创新”不能笼统地以“有没有用”为标准,要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对西方各种人文观念进行“中国改造”,同时必须触动儒家基本观念,批判性地对待中国传统人文观念,进行“原创性改造”,建立起不同于传统观念的中国创新文化。二1B (见第二段,原文是“我其实相当怀疑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我们的先祖并没有什么文化的概念。他们读经、治学、吟诗作对、饮酒、喝茶、过他们的小日子但是他们没觉得自己干的这些事是在生产文化”,“没觉得”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在做。) 2.文化关注的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是思考

47、在多元的文明生态中如何自处的问题,文化应该是互相包容的。3.面对越来越多极化的世界,越来越多元化的文化,我们要勇于面对,勇于思索,勇敢担当起应负的责任。 三1.D(A项,创作经典作品不仅需要“外因”;B项,“部分小说家忽视文本”错;C项,引用鲁迅的话意在表明文坛缺乏真正的文学批评)2.有高度却无高峰(达到了新的高度却无巅峰之作)。有广度却缺厚度(题材和探索有广度却外强中干、缺少厚度)。优劣并存(有质地优良之作亦有缺少美感之作)。 3.深入了解体验生活,增强生活的家底。克服浮躁消沉的心态,耐得住寂寞。提高长篇小说的驾驭能力。用活语言,展现语言魅力。加强对自我创作的内省和反思。模拟题一1.C (造

48、成中医和西医“水火不容”的原因,是两者的“思想体系”与“科学方法”不同,而不是“因历史的巨大差距”。 ) 2.凭借经验依据和历史依据就可以判断其是否合理,并不需要所谓的(西医的)“科学依据”。 3.在我们的大众语境中,所谓“科学的”东西,是“正确的”“高明的”“有效的”“经过了证实的”东西。中医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已经过了正确、高明、有效、证实的检验,因此,从宽泛的意义上说,中医已经具有科学依据。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医理论与西医理论是水火不相容的,仅以西医理论作为科学依据来判断中医是不恰当的,因此,从狭义的意义上说,中医不需要科学依据。二1A (A项,原文的表述是“只有才能”而非“只要就能

49、”。)2(1)艺术作品中的形象的外形或现象应该是真实的,达到“形似”。(2)艺术作品中的形象的本质特征应该是真实的,达到“神似”。(3)艺术作品中的形象应浸染有创作者独特的主观情趣和个性理解,最终达到“心物相融”。 3(1)第段主要使用了类比论证的方法,以马克思对“客观事物如何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的论述与作者对客观事物如何才能成为艺术的描写对象的论述进行类比,从而证明自己的观点。(2)第段主要使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以顾恺之的艺术理论来证明作者的观点。 三1D 2(4分)蕴含对于平等、自由、自主的向往和追求。隐含着对主流文化的反叛和挑战。传承“游民”情结,对于现有的权威、秩序、体制、制度产生

50、冲撞。 3加强引导,通过创新管理机制将“游击队”收编为“正规军”,不能一味地责怪、打击、排斥。加强监管,生产的各个环节得到有效监督,产品质量得到保证。加强自主创新,制止侵权行为,让知识产权得到有效保护。(言之成理即可 )第五课时经典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书院教育,是宋元明时期最具特色的教育组织形式。“书院”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不过,那时的书院主要还只是编书、藏书以及读书的场所。作为具有一定规模的教育场所的书院,是到宋代才出现的。当时,刚刚经历五代十国战乱,文化教育亟待振兴,一些思想家也需要自己的宣传阵地,以私人讲学为核心的书院教育,就顺应这种时代需要而出现了。宋代书院教育,以其

51、官私结合的教育体制以及完善的教育组织形式,呈现出与古代私学大不相同的面貌。不仅如此,书院教育与宋代官学之间也有较大区别。虽然书院也选用儒家经典作为教材,但它更侧重于引导生徒修养品性、增长才识,而不是为了适应科举。不过,书院的教学内容又都不出北宋官学以及科举所要求的范围,也正因为如此,书院能够得到宋代官府的鼓励,并获得长足的发展。书院教育直接影响了宋代学术的发展,成为宋代理学发展的摇篮。一方面,书院中掌教的“山长”,一般都会把自己的思想定为书院的教育宗旨,以此来聚集生徒,开展讲学活动。书院生徒在聆听山长集中讲学、向山长请教以外,还有充分的时间组织自学和学术讨论,这种浓厚的探讨学问的风气为思想和学

52、术的发展留出了很大余地。另一方面,书院中的讲学内容既包括掌教者个人的学术思想,也包括正统的儒家经学思想,还包括一些后来逐渐为官方所接受的民间思想。书院因此而成为各种思想和学术交流的场所,书院之间更以学术论辩、讲学交流等形式,促成不同思想和学术的深入研讨和互相影响,从而为宋代理学的成熟准备了条件。此外,南宋时期一些理学家开始掌教各大书院,推动了书院教育与学术研究结合的进程,也促进了理学的传播与深入发展。著名的理学家陆九渊曾经受邀前往白鹿洞书院讲学,他讲授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听讲的人都很感动,甚至于有听讲者为之落泪。书院交流的盛况以及书院教育推行理学思想所形成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53、(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1.下列有关“宋代书院教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代书院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组织形式,以官私结合体制和私人讲学为主要特点。B.宋代书院教育是顺应战乱后文化教育亟待振兴,以及思想传播的需要而出现的。C.宋代书院教育中选用的教材与官学相似,但其人才培养的标准与官学大相径庭。D.宋代书院教育的教学内容能够符合官府的要求,因而能有机会获得长足的发展。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和宋代都有“书院”这一名称。不过,唐代的书院和宋代的书院是名同实异的关系。B.宋代书院中的生徒要集中聆听山长讲学、向山长请教,并在山长的组织下开展自学和讨论。C

54、.书院中的私人讲学、学术讨论及书院间的学术论辩、讲学交流,是宋代书院中常见的教育活动。D.南宋时期一些理学家开始掌教各大书院,书院的这种变化,有利于书院教育与学术研究的相结合。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A.作为教育体制的宋代书院,与此前的古代私学既相区别,又有一定的联系。B.宋代书院中的生徒,对当时朝廷科举考试的总体要求,大致上也能够适应。C.一些民间思想,往往通过书院教育的途径来实现逐渐为官方所接受的目的。D.在书院的讲学交流中,不同思想和学术相互影响,都有机会得到发展完善。巩固练习(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诗与直觉朱光潜无论是欣赏或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这里

55、“见”字最紧要。凡所见皆成境界,但不必全是诗的境界。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 诗的“见”必为“直觉”。有“见”即有“觉”,觉可为“直觉”,亦可为“知觉”。直觉必须是对于个别事物的知,“知觉”必须是对于诸事物中关系的知,亦称“名理的知”。例如,看见一株梅花,你觉得“这是梅花”,“它是冬天开花的木本植物”,“它的花是香的,可以摘来插瓶或送人”等等,你所觉到的是梅花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就是它的“意义”。意义都从关系见出,了解意义的知都是“名理的知”,都可用“A为B”公式表示出来。认识A为B,便是知觉A,便是把所觉对象A归纳到一个概念B里去。就名理的知而言,A自身无意义,必须

56、与B、C等发生关系才有意义。我们的注意不能在A本身停住,必须把A当作一块踏脚石,跳到与A有关系的事物B、C等等上去。但是所觉对象除开它的意义之外,尚有它本身形象。在凝神注视梅花时,你可以将全副精神专注于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时你仍有所觉,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这种“觉”就是克罗齐所说的“直觉”。 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比如说崔颢的长干曲,你必须在一顷刻中把它所写的情境看成一幅新鲜的图画,或是一幕生动的戏剧,让它笼罩住你的全部意识,使你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玩味它,以

57、至于把它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暂时忘去。在这一顷刻中你不能同时起“它是一首唐人五绝”、“它用平声韵”、“横塘是某处地名”、“我自己曾经被一位不相识的人认为同乡”之类的联想。这些联想一发生,你立刻就从诗的境界迁移到名理世界和实际世界了。 这番话并非否认思考和联想对于诗的重要。作诗和读诗,都必用思考,都必起联想,甚至于思考愈周密,诗的境界愈深刻;联想愈丰富,诗的境界愈完美。但是在用思考起联想时,你的心思在旁驰博骛,决不能同时直觉到完整的诗的境界。思想与联想只是一种酝酿工作。直觉的知常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亦可酿成直觉的知,但决不能同时进行,因为心本无二用,而直觉的特色尤在凝神注视。读一首诗和作一首诗都常

58、须经过艰苦思索,思索之后,一旦豁然贯通,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一现似的突现在眼前,使人心旷神怡,忘怀一切。这种现象通常被人称为“灵感”。诗的境界的突现都起于灵感。灵感亦并无神秘之处,它就是直觉,就是“想象”,也就是禅家所谓的“悟”。 一个境界如果不能在直觉中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那就还没有完整的形象,就还不成为诗的境界。一首诗如果不能令人当作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看,那还有芜杂凑塞或空虚的毛病,不能算是好诗。古典派学者向来主张艺术须有“整一”,实在有一个深埋在里面,就是要使在读者心中能成为一种完整的独立自足的境界。 (本文有删改)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 )A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从事物间

59、的联系中概括出来的意义,都不属于“直觉”。B“知觉”可用“A为B”的公式表示,就“名理的知”而言,A自身没有意义。C“直觉的知的内容”的获得并非易事,全靠读者的思考与联想来完成。D灵感就如同禅家所说的“悟”一样,常常突现于眼前而非艰苦思索的结果。E在古典派学者看来,“独立自足的境界”应当包含在艺术须有的“整一”之中。2.下面对诗的赏析,符合“直觉的知”的一项是( )A在欣赏诗经蒹葭时,注意到了韵脚变化和重章叠唱的特点。B在欣赏曹操观沧海时,领悟到了诗人当时的志向与理想。C在欣赏杜甫望岳时,感觉到了泰山的巍峨高大、雄伟壮丽。D在欣赏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时,体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积淀。3.在“诗的境界

60、”形成的过程中,只能有“直觉的知”而不能有“名理的知”。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答: 4.“见”升华为“诗的境界”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答: 第六课时经典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重在引领 贵在自觉仲呈祥从去年开始,一部不趋时、不媚俗的被称为“三无”(无女角色、无婚外恋、无明星偶像)的电视剧士兵突击火爆荧屏,并持续到了今年,引发了一种蔚为壮观的社会文化现象:从电视台的文化类谈话节目到大学生论坛,从部队到工厂、机关和社会大众,人们都在议论“许三多艺术形象”的审美价值。一部文艺作品引发一种波及上亿观众主动参与的社会文化现象,这在当下并不多见、且值得珍视。彪炳人类文艺史册的古希腊喜剧游乐活动,参与

61、者不过数以万计,而今凭着现代传媒优势的电视剧艺术,得到了具有欣赏章回小说和连台本戏剧艺术传统的中国人的青睐。究其原由是历史品位、美学品位使然。这部作品最终社会效益的完美实现,不仅在于作家、艺术家及其作品自身的创造,有时也必须靠读者、观众及全社会一起共同创造。惟其如此,重视对一部文艺作品引发的社会文化现象的正确引领,极为重要。譬如如何认识和评价“许三多艺术形象”?如何从这一独特的艺术形象中获取精神营养?这里面有个“引领”课题。我孤陋寡闻,也至少耳闻目睹了几种不同的声音在一家省级卫视面向全国观众的谈话专栏节目中,年轻漂亮的主持人向在场的观众发出这样的提问:“诸位女嘉宾,你愿意嫁给许三多吗?”全场哗

62、然,然后无人应答。稍顷,一位勇敢的时髦女性站起来应对:“我愿意!”主持人追问其由。再答:“第一,许三多憨,不怕苦,我可以叫他玩命挣钱,供我花;第二,许三多实,不怕累,我可以叫他全包家务活,我轻松。”答毕,一片笑声,并无辩难。此可谓一种“引领”。另一种,某大学研究生论坛上,莘莘学子与编剧、导演、制片人对话,探讨“许三多性格”的文化意蕴和审美价值,你一言,我一语,认为其性格既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力倡的“抱定宗旨”“自强不息”的因子,又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力倡的“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因子,且在改革开放后的人民军队熔炉中锻造而升华为一种具有当今时代精神和现代人文精神的理想人格,它在一定程度土反映出时代

63、与人民的呼唤和现实社会道德的某种缺失。此可谓又一种引领。两种“引领”,孰高孰低,不言自明。应当说,盛世文化,乃包容多样的文化。一个成功的典型艺术形象,引发各种社会舆论,不足为怪。但各种舆论与见解的高下是非,确须引领分辨。上面某电视台谈话节目中主持人面对那位年轻女士以庸俗的实惠主义去选择和理解“许三多形象”一言不发、一笑了之好呢,还是与人为善、外柔内刚地引领在场有高见的观众入情入理地加以辩难好呢?我看,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的电视台,还是理应坚持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坚守人类神圣的精神家园,永远不忘胡锦涛同志早已阐明的“必须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的伟大真理。 能否在一切文艺活动中真正做

64、到以先进文化引领整个文化建设,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真正做到了文化自觉。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临终前深刻总结了“五四”一代知识分子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文化建设经验,认为可以归结为“文化自觉”这个大题目,并明言这便是他“要过的最后一重山”,并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来阐释何为“文化自觉”。这确为至理名言。惟其有了美自己民族文化之美、借鉴学习其他民族文化之美,并善于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将这两种美交融、整合、创新的自觉性,才能真正做到以先进文化引领和谐文化建设,以达到天下大同,即社会和谐。重在“引领”,贵在“自觉”这是我们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须铭记在怀的条要诀。(节选

65、自2008年2月14日人民日报)1根据原文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亿观众对“许三多艺术形象”的议论,引发了一种蔚壮观的社会文化现象。B士兵突击之所以火爆荧屏,是因为它是一部不趋时、不媚俗的“三无”电视剧。C如何认识和评价“许三多艺术形象”,这里面有个如何正确“引领”的课题。D正确引领的标准是胡锦涛同志早已阐明的“必须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的伟大真理。2下列对“文化自觉”表述不当的一项是(3分)( )A“文化自觉”是“五四”一代知识分子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文化建设经验的总结。B“文化自觉”是著名社会科学家费孝通先生临终前归结出来的大题目。C“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66、,天下大同”是费孝通先生对“文化自觉”的阐释。D“文化自觉”是以先进文化引领和谐文化建设的方针和政策。3从文中可以看出“许三多性格”的文化意蕴和审美价值有哪些?(分条回答)(6分)4文中说“两种引领,孰高孰低,不言自明”,到底谁“高”谁“低”?请你用自己的语言进行阐述。(6分)巩固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电视讲经”是快餐时代的文化景观王琪森由于百家讲坛的主旨是“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主讲的作品又是流传有绪、影响甚大的名作,再加上主讲者声情并茂,旁征博引,神采飞扬,或潇洒或优雅的个人魅力,从而受到了广大观众的青睐和好评。然而,当我们在肯定或是推崇这种文化传播方式和经典普及途径时

67、,应当注意另一种被掩盖的倾向,不能让感性的视听愉悦代替理性的逻辑思考。美国学者克鲁克洪和凯利在文化的概念中曾认为:“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系统,既包含显形式样又包含隐形式样。”“电视讲经”显形表现是文化的社会普及和大众接受,但正是这种通俗直观与间接解说式的辅导传授,取代了受众直接阅读原著文本、深入感悟名作的过程,其隐性的问题也就凸显了出来,即无数受众聆听一个人的声音、接受一个人的思想,大众放弃了零距离地进入原作,悬搁了本体化的深入思考,而是靠文化二传手的快递和返销。这样简单是简单了,容易是容易了,速度是加快了,但直接导致的后果却是精神上的单薄缺氧和文化上的单一缺血,即思想能力的解构弱化和

68、人文底气的匮乏低迷。从某种意义上讲亦是社会环境中心态浮躁、浅尝辄止、好走捷径的表现,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电视讲经”是快餐时代的文化景观。然而,现在有一种观点,即把“电视讲经”看作是一种社会求知的直接需求和知识传播的重大改造,甚至是再造了文化。我国的传统文化模式或是传承的求知方式是“述而不作”,亦即“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因此,无论是汉代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还是宋代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私欲”,无论是明代王阳明的“去物欲,致良知”,还是清代王夫之的“尊性达情”等,均是注经模式,从而形成了一种历史意识形态机制和社会认知方式坐标,而今的“电视讲经”在载体上是依靠了先进的媒体平台,在传

69、播方式上是运用了大众的信息反馈,在表现形态上是采用了古今的资源通融等,但在本质属性上没有改变,依然是借题发挥、借本叙述、嫁接延伸的“注经”模式,何来的“再造文化”?客体存在决定客观表现,这种“电视注经”的性质就决定其是属于普及的层次、了解的需求及感性的满足,从而使绝大多数受众懒得或者无暇去通读经典名著的原作。各地图书市场的销售就证明这一点,尽管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说论语的书销售火爆、飙升至天文数,引发了出版商机,然而红楼梦、三国演义、论语等原著却“门前冷落车马稀”而乏人问津。这种现实的文化反差和社会冷热,折射出的正是这些经典名著通过“电视讲经”使其受众范围和社会影响是扩大了,但这些

70、经典名著真正的思想意义、文化渊薮和知识内核却被风干、冷落和忽略了。从而使经典名著成为一种时尚性的文化消费行为,而非是一种时代性的文化冶炼过程。儒学文化的创始人孔子就十分注重并提倡阅读原作,他多次强调“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也明确指出:“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知识的获取、文化的提高是需要花力气、下功夫、勤用功、费心血的,特别是对于人类文明的结晶经典名著,更是要认真阅读原作才能领悟丰富的内蕴和艺术的真谛。然而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走向经典名著是小众之事。这恐怕有个概念失误和定量不准的问题,阅读红楼梦、三国演义、

71、论语一类经典名著的原作绝非是小众之事,而研究考释才是小众之事。这些书从问世之初就是大众读本,其读者群遍及社会各个层面。“电视讲经”虽然依靠填入式的讲解,说书式的表演、即兴式的发挥推广经典名著,也仅仅是满足了受众一时一地之需,它们无力也无法完整地提升经典的审美境界、构建名著的价值纽带、打造文化的历史品位,从而并不能为受众提供一碗营养丰富、颇有后劲的“心灵鸡汤”。如果文化传播者或是经典解说者回避文化的本体要义及思想的终极依据,把这种传播或解说当作“麦当劳”或“肯德基”式的快餐出售,那么其效果及意义必然是有限的。(选自2007年2月13日文汇报,有删节)1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3分)A

72、主讲者声情并茂,旁征博引,神采飞扬,或潇洒或优雅的个人魅力,是百家讲坛受到广大观众青睐和好评的主要原因。B“电视讲经”的性质决定百家讲坛会使绝大多数受众懒得或者无暇去通读经典名著的原作。C“电视讲经”在载体上是依靠了先进的媒体平台,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模式或是传承的求知方式在本质上有所不同。D文章认为阅读经典名著的原作和研究考证是小众之事,所以一般大众不需要去读名著。2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电视讲经是快餐时代的文化景观”的一项是( )(3分)A“电视讲经”让经典变成快餐推销,疏离受众走向原著文本。B“电视讲经”采用的仍是“述而不作”的“注经模式”,无法完整地提升经典的审美境界、构建名著的价值纽带、打造文化的历史品位。C“电视讲经”是一种社会求知的直接需求和知识传播的重大改造。D“电视讲经”的性质决定其属于普及感性的满足。3在文中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并说明文章引用孔子的这些言论,想达到什么样的表达效果。(6分)答:4自从百家讲坛风靡电视荧屏以来,社会各界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它的出现,完全突破了学术只属于少数人的常规,是让学术走向生活、走向寻常百姓的一大创举,是创新之举。而本文作者却认为“其效果及意义必然是有限的”。二者是否矛盾?请结合选文的大意和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看法。(6分)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