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年级上册第15课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一、教学目标: 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
2、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
3、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0个字。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
4、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3.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二、教学重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来到一个美丽的小院子,这里有两位好邻居,它们分别是(出示图画)小柳树和小枣树,那在它们的身上,又有什么有趣的事情
5、发生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5课小柳树和小枣树。请同学们伸出右手食指,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注意,柳树的“柳”字中间的竖撇就像它细长的小柳条,“枣”是平舌音,注意下面结的两颗小枣子。 (二)学习生字: 1、出示读书要求,生自由读课文。 2、出示“我会认”,先自己拼读生字。 小老师上讲台领读。 师随机指读,检查认字情况。 3、出示“我会记”,请生交流识字方法。 通过对比,区分“高”与“亮”,“乖”与“乘”。 4、开火车读词语,巩固识字。 (三)学习课文,随文写字 1、齐读第1自然段。 2、自由读第2-4自然段,要求边读边用_画出描写小柳树样子的句子,用画出描写小枣树样子的句子。 3
6、、指名汇报第2自然段中描写小柳树样子的句子。指导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读这句话。指名汇报描写小枣树样子的句子。 弯弯曲曲 曲 多音字 拓展AABB型词语 指名回答这时的小柳树说了什么?指导读出骄傲的语气。 4、春天到了,小柳树有了怎样的变化?指名汇报。 那小枣树呢?还是光秃秃。 拓展ABB型词语 这时的小柳树又是怎么说的? 到这时小柳树已经用一个词夸了自己两次了,是哪个词?漂亮 多么漂亮的小柳树,我们来写写这两个字。 指名交流写字要点:漂 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 上面的西字竖弯变成竖 亮 横钩不能写成横折钩 师范写漂亮二字,生练写。 漂亮的近义词是?好看(板书)和这么漂亮的小柳树相对的是什么样的小枣树
7、?(光秃秃) 5、又过了些日子,我们来看看一直光秃秃的小枣树有变化了吗?指名回答 而这时的小柳树呢?指名回答。此时的小柳树叶子已经长的又细又长,她甚至怎么样的跳起舞来?得意地 6、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来到了秋天,发生了什么呢?齐读第5自然段。 拓展 又_又_ 7、指名读第6自然段,小柳树心里想的话。 分角色表演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对话 8、教师范读第7段,表现出温和的语调。生练读。 小枣树不但没有说小柳树,还夸奖了她,说她不仅长得漂亮,还能给人们带来?清凉(板书) 9、这么可爱的两棵小树,你喜欢谁? 总结小柳树和小枣树的优缺点,让同学们懂得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我们应取长补短的道理。 (四)板书设计
8、15.小柳树和小枣树 好看 小柳树 清凉 优点 结果 小枣树 不结果 缺点 不好看 四、教学反思: 小柳树和小枣树这篇课文是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的,它借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小柳树因自己长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不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也不因为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通过它们之间的对话,生动形象地使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这一深刻的道理。 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板块落实的不够扎实,采用随文写字的方式,对学
9、生书写进行了指导,让学生首先自我观察两个生字“漂、亮”的间架结构,重点指导“漂”字中“示”不露头,“亮”字中间是“横钩”而不是“横折钩”。由于时间匆忙,没来及对学生练写后的生字加以点评与指导,同时应时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以朗读为主线,在读中感悟,层层递进,感受小柳树的美和小枣树的难看。引导学生用赞美的语气读、骄傲的语气读、神奇的语气读。在指导学生体会小柳树的美时,抓住柳树的生长的过程与特点,运用多种形式将描写小柳树美的三句话一遍遍的在读中悟,学生在文字中体会到了美。 3.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不到位时,特别是学生每朗读完一部分,我都应该给学生一个正确而富有鼓励性的评价,但是我都是用了一些类似“读的真好啊,谁来学着她的样子来读一读。”等预设好的评价,自己生成性的评价很贫乏。 总之,我会从这节课中总结经验,找出缺点,努力改正,使自己的教学工作找到规律,探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