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和平区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历史学科期末质量调查试卷温馨提示:本试卷包括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把答案写在答题题上,祝同学们考试顺利!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1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 A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各级政权被家姓所掌控 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答案】D考点:宗法制。材料反映了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并形成了大宗小宗
2、的宗法关系,便于维系政权的稳定,体现了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政治权力的特点。故选D。A、B两项说法与材料不符;C项说法材料无从体现。2八卦(见右下图)是我国古代的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卦字的右边“卜”字,是象形,表示在地上竖杆子,右边那一点是太阳的影子。“卦”字左边的“圭”字是尺子,用来测量影子的度位置。通过长期测量,劳动人民掌握了春耕秋收的各种季节规律。这表明 A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B八卦起源于象形文字 C八卦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下的智慧结晶 D八卦是我国古代计算季节和时间的唯方法【答案】C考点:农业与八卦。从材料中对“卦”字的造字意义分析,可以看出八卦是劳动人民掌握了春耕秋收的季节规律,不
3、断测量太阳影子长度而形成的,所以可以看出八卦应该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下智慧的结晶。故本题应该选C。3苏洵在田制中指出:“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富民)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的是 A租佃式经营 B雇工式经营 C田庄式经营 D自耕农式经营【答案】A考点:租佃式经营。根据材料“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富民)得其半,耕者得其半”其大意是农业生产的部分收入收归农民,根据所学,最符合的是租佃式经营。4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
4、臣审阅然后呈交给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的决策权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答案】B考点:明代的内阁制度。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如果没有与内阁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给皇帝”说明内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所以B项符合题意,而A C D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和题意。5史料是研究历史和编纂史书所用的资料,它包括文字史料和非文字史料等。下列关于史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同个史料,人们可能会做出多种解释 B史料是得出历史
5、结论的重要依据 C在各种史料类型中文字史料的价值最高 D对同事件的记载,不同的史料可能完全不同【答案】C考点:历史与历史的重现史料价值。本题主要考查对基本史学观念内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不同史料价值不同,一般而言实物材料的价值高于文字材料,尤其是考古史料的价值最高;同样,不同的人对同一份史料解读出的信息业往往打不相同,所以D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答案选C,ABD三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要求不符。6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名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著名思想家是 A孟子 B韩非子 C墨子 D荀子【答案】D考点: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先秦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
6、想的起源时期,题干中“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于治,合于善也。”的意思是:对人民施以教化,使其明礼,用礼仪规范对其起到教化的作用。在礼仪教化的同时制定法律,对于违反礼仪教化的人予以制裁,用重刑法来禁止人们犯罪,使天下人能够符合治理要求,做守法良民。这与荀子要求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的主张相符合。A项孟子主张实行“仁政”; B项韩非子主张“依法治国”;C项墨子的思想是“兼爱、非攻”;故选D。7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18世纪和19世纪中后期我国所译西书变化图,从中得出的推断是 自然科学书籍增长显著 学习西方成为社会思潮 维新思想兴起 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 A
7、B C D【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解读材料信息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 从图片反映信息来看,科学类书籍在不断增长,这说明正确。结合19世纪末的时间可以判断正确,是在五四运动之后,即20世纪初8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提出了“转石效应”即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答案】A考点: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中国工业化由此起步,洋务运动客观上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
8、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进一步引发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一系列政治和思想文化运动。可见洋务运动引发了“转石效应”。故选B。ACD项均与材料中涉及到的“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不符。9西方文明史载:“大约在1660-1789年,西欧智力和文化的历史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其“重大的变化”主要包括 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近代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启蒙运动兴起 浪漫主义文学兴起 A B C D.【答案】C考点: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兴起于14世纪,而材料所述时间为16601789年,故不符合题意要求,均符合题目所述的时间,故选C。10.1825年,在美国的印第安纳州,英国人欧文建立了个名
9、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每个成员都参加劳动,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新和谐公社”的出王贼明 A资本主义福利制度得到发展 B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建立政权 C马克思主义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D人们对资本制度的不满和对社会制度的新探索【答案】D考点: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背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A项资本主义福利制度得到发展,说法错误,这不属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而是个人的探索;B项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建立政权,说法错误,欧文不属于无产阶级;C项马克思主义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说法错误,此时马克思主义尚未诞生。故此题应选D项,欧文等人的努力体现的是当时社会矛盾尖
10、锐,人们对旧制度不满,希望探索出新的道路。11.1915年篇文章引用尼采的观点说:“德国大哲学家尼采别道德为二类:有独立心而勇敢者曰贵族道德,谦逊而服从者日奴隶道德。?并认为:“忠孝节义,奴隶之道德也。”该文的撰写者最有可能是 A陈独秀 B鲁迅 C胡适 D李大钊【答案】A考点:新文化运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可以看出作者强调独立、自由、平等思想观念对高尚道德的重要性,再综合材料中的时间1915年可以得出材料反映的是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否定中国传统道德,提倡新道德的史实,所以此人最有可能是陈独秀,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中的人物均不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
11、。12.19世纪末20世纪初,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立宪救国、革命救国等各种社会思潮不断兴起,反映出 民族危机的加剧 救国思想的成熟 民族意识的觉醒 共和观念的普及 A B C D【答案】C考点:近代救国思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种救国思潮轮番实践,反映了中华民族危机加深,呈现出明显的救国急迫感;也体现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因此正确;各种思潮都有反映了尚未找到一种成熟的思潮。各种思潮里面有立宪思潮,体现共和观念未普及。因此错误。故选C13下列物证中,可直接用于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是 A.同盟会会证 B“红军借谷证” C“大跃进”邮票 D“公私合营”照片【答案】B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同盟会员证是
12、就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而“公私合营”照片和大跃进邮票都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之后,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完全胜利之后,故能够直接用于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只能是“红军借谷证”,它出现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4塞外重镇张家口,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从下面两幅图中,可以汲取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A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B中共革命道路的变化C中国革命对象的变化 D中国军队性质的变化【答案】C考点:中国革命的对象。1945年属于抗日战争时期,1948年属于解放战争时期。1 5烟标和火花反映着时代的变迁。根据图片信息判断,下列烟标或火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 B C D【答案】D考点:近代中国的工业
13、所反映的时代背景。从图标可以看出项抗美援朝是在1950年到1953年;项公私合营是在1953年到1956年;项是在改革开放后;项是文革时期,根据时间顺序答案为D。1 6右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 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一五”计划促进了时期的科技发展 B“两弹星”成果是在时期取得的 C“文革”使时期内没取得任何成就 D杂交水稻是在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答案】A考点:题考查的是对新中国科技成就的理解。B 项错误,“两弹一星”是在1962 年后取得,应是阶段;C 项错误,“文化大革命”时期杂交水稻研制成功;D 项错误,杂交水稻是在1973 年研制成功,是阶段而不是阶
14、段。“一五”计划促进了时期的科技发展符合史实。 17“雨霁天晴,万紫千红增特色;凤鸣莺啭,三通两制促和平。”此对联最早可能出现于20世纪 A60年代末 B70年代初 C70年代末 D.80年代初【答案】D考点:台湾问题。从材料“三通两制促和平” 两岸“三通”是指台湾海峡两岸之间双向的直接通邮、通商与通航,其初步实现是在80年代初;“两制”是指“一国两制”方针,结合史实可知:1982年12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1条对特别行政区作出专门规定,把“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体现在国家根本大法中,标志着“一国两制”思想的正式形成,故应选D项1 8以下是在201 1年春广东某村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中的
15、宣传标语:“搞好村委会换届选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平竞争,接受群众监督!”“直接选举村委会,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珍惜民主权利,投好庄严一票!”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有 村“两委”换届选举是加快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举措 村委会实行的是间接选举 我国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 乡村基层选举有利于激发广大农民的参政热情 A. B. C. D.【答案】D考点:基层民主建设。根据所学村委会的选举是直接选举方式。故错误。本题考查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举措。我国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直接选举村委会,依法行使民主权利!”说明错误,排除含的选项。D项正确。19马克思曾经说
16、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应用于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也去制造这些机器了。”这说明 A殖民活动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是建设性的 B煤和铁是个国家获得独立的根本条件 C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 D工业革命加速了西方殖民体系的崩溃【答案】C考点:西方殖民扩张。本题考查了殖民扩张的客观影响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注意充分获取题干材料中的信息,“把机器应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说明英国对外殖民活动;“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说明客观上促进了当地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 B、C与题意无关; A表述错误,殖民扩张对殖民地的主要影响是破坏性的。C正确。故本题选C
17、。20右图是1942年7月7日美国邮政总署发行的枚邮票。对这枚邮票读最为准确的是 A见证了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 B孙中山和林肯作为中美两国“国父”深受人民爱戴 C是为了宣扬美、中两国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 D体现了美国“扶蒋反共”的对化华政策【答案】C考点:抗日战争的地位。从材料“1942年”予以判断。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是1787年,美国“国父”是华盛顿,孙中山是主张国共合作,故A、B、D错误。1942年还处于反法西斯时期,故C正确。21.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
18、的社会主义阵营。”材料中的“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表现为 A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D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答案】B考点:美苏冷战。根据提示美国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指的应该是美国在经济上的冷战措施:马歇尔计划。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属于军事领域,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在1944年,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在1947年。马歇尔计划的实施符合题意,B项正确。22“切权力属于人民,因而切权力的表现和运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当人民的权力被篡夺并被运用来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完全有权利举行起义,有权利用暴力来消灭篡权者”。以上材料表明卢梭
19、 A捍卫人民主权 B主张开明君主制 C主张三权分立 D反对贫富悬殊而不反对私有制【答案】A考点:启蒙运动。“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而一切权力的表现和运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体现了卢梭的人民主权说,B对应伏尔泰,C对应孟德斯鸠,D虽是卢梭的主张但没有体现,因此选A.23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A“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 B“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C“开垦、开垦、再开垦” D“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答案】C考点: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体制;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等。此题考查的是对领导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人物主张
20、的理解,主要是考查赫鲁晓夫的改革政策。A是列宁时期的政策,C项开垦荒地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政策,B项是斯大林时期的政策,D是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政策。24.2011年9月13日浙江日报撰文指出:目前最有可能出现的局面,除了美元之外, 种或几种其他主要国际货币将会崛起,欧元和人民币是主要的候选对象。这反映的实质是 A政治格局多极化 B经济格局多极化 C科学技术多极化 D思想文化多元化【答案】B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对 21 世纪世界经济格局发展趋势的理解。根据题干反映的是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逐步丧失,欧元和人民币说明的是多极化趋势。25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修正了经典力学体系,并非否定。在相对论中,牛顿三大定律
21、依然正确,只不过在分析问题时还要考虑到相对论的效应而已。以上阐述的相对论与经典力学的关系是 A.各自独立 B继承与发展 C否定与对立 D否定与发展【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相对论与经典力学的关系。根据“相对论修正了经典力学体系”可知相对论发展了经典力学。根据“在相对论中,牛顿三大定律依然正确”可知,相对论继承了经典力学,故选项B正确。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0分。26(22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5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3、8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
22、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盎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商自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 美国(1787年)宪法是人类法制史上的里程碑,它的制定是将欧洲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来有关人类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使这些伟大的思想在政治实践中获得发扬光大。 一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哟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
23、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之三分之二以上可弹劾之”。它还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即实行责任内阁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十二铜表法在当时有何进步作用。(2分)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进步性。(2分)(2)材料二中“美国(1787年)宪
24、法是人类法制史上的里程碑”的主要含义是什么?举例说明这部宪法是如何将“人类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的? (3分)(3)根据材料四,分析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特点。(2分)这部宪法的颁布对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2分)(4)上述四部文献分别是怎样产生的?并各具有什么性质?(8分)(5)史料研习是历史研究和历史学习的项重要能力。因此,分清原始史料、史料解释和历史评价等三类内容对我们学习历史很有必要。请把材料三中数字序号标示的内容按照这三个方面进行分类。(3分)【答案】(1)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4分)强调国家主权属
25、于国民,否定了君主专制,体现了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的思想。(6分)(2)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2分)根据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理论,美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体制。(3分)(3)特点: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4分)意义:是我国政治生活进一步法制化的标志,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初步基础。(3分)(4)十二铜表法是在罗马共和国早期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产生的。临时约法是中国民国建立后由参议院制定孙中山代表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的。美国1787年宪法是在美国独立并建立联邦政府的情况下,召开制定会议并通过此法,具有资产阶级性质。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
26、通过的。三部文献分别具有奴隶社会性质、资产阶级性质和社会主义性质。(5)原始史料:,史料解释,历史评价。(6分)考点:古今中外法制建设。(1)此题考查的是十二铜表法的地位和评价。该法律是罗马的基本法,是第一部成文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最大的特点是用法律的形式宣告了专制皇权的非法,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2)1787年宪法是美国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它是根据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的理论设定,1787年宪法的制定,美国的共和制度确立下来。(3)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1954年宪法体现的原则主要有两个: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1954年宪法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是我国政治生活进一步法制化的标
27、志,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初步基础。(4)四部宪法制定的背景和主要的性质均可以从所学知识直接作答。(5)史料是直接反应历史相关知识的信息;史料解释顾名思义可以看出是对史料进行分析解释,阐释其内涵;史评是个人的认识。根据这样的分析很容易回答此题。27(1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北京同仁堂,康熙八年(1669年)创办,时称同仁堂药室。 1723年,清雍正帝钦定同仁堂供奉清官御药房。其后同仁堂独办官药188年,历经八代皇帝。 1955年老板乐松生曾受到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接见,1957年成立同仁堂中药提炼厂。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1991年晋升为国家一级企业。2000年10月在香港上市。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被评
28、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同仁堂创立之初,、正处中国专制皇权高度发展之时;而此时的西方,已发生翻天覆她的变化。请以英国为例,对比中西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不同表现。(6分)(2)从逝代中国到20世纪80年代,同仁堂这一民族工业的传统品牌,经历了哪四次主要的发展机遇?简述每次发展机遇出现的原因。(8分)(3)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如伺进一步走向世界,在国际市场上打造自己的强势品牌?请你提几点建议。(2分)【答案】(1)政治:西方: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政体、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或确立资产阶级统治,都可得分)(2 分);中国:封建主义(君主
29、专制)(2 分) 经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可酌情给分)(2 分);中国:自然经济(小农经济)(2 分) 思想:西方:启蒙思想(自由平等、民主科学或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可得2 分;答理性主义,酌情得1 分)(2 分);中国:思想专制(八股取士,或儒家传统思想占统治地位)(2 分)。 (2)第一次:甲午战后。列强大量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清政府放松民间设厂限制。(3 分) 第二次: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国,鼓励发展实业;民主共和和实业救国思潮深入人心;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任答两点,可得2 分)。(3 分
30、) 第三次:新中国建立后。摆脱了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党和政府对民族工商业进行合理调整和社会主义改造。(3 分) 第四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加强经济文化交流。(3 分) (3)充分利用加入WTO 的机遇和条件;保持清醒头脑,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求发展;加强技术改造、开发和技术自主创新;主动把握和运用国际市场的规律与规则,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趋利避害,谋求发展。(4 分)(每小点2 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满分不超过4 分)考点: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等。(1)此题考查的是近代前夜中国与世界发展概况。世界上西方此时政治上已经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但是中国还是在封建的老路上徘徊;
31、经济上西方进行了殖民扩张,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中国还是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思想上个西方启蒙思想,我们还是例行文化专制。(2)此题考查的是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教材上找出民族工业产生后经历的几次发展的机遇,注意回答要全面。(3)此题是开放性的问题,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可以从充分利用加入世贸组织的良机走向世界,进行自主创新等方面进行回答。28(12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8年2月7日,法王路易十四特派五名耶稣会士到达北京,中法文化交流开始进入一个长达30年的黄金阶段。耶稣会描绘的关于中国光辉灿烂的图景在法国乃至欧洲都成为轰动一时的事物,十八世纪是一个“中
32、国世纪”。伏尔泰就是一个“全盘华化论者”,竟将耶稣画像改易为孔子像,晨夕礼拜。伏尔泰反对基督教,主张“没有迷信、没有荒诞传说、没有亵渎理性和自然的教条”。 中西文化交流史 (1)如果要探究材料中伏尔泰主张“全盘华化”的原因,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2分) 材料二 200多年前,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在宗教的欧洲,人的心灵是神的奴隶,人信以为心中如果没有上帝,便有罪恶感。然而,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让欧洲人看到了一个不信仰上帝的国度,人民有着积极向上和快乐的心灵,这促进了理性主义哲学的思考。儒家文化中君为轻,民为重,民心决定政权的思想,成为民主思想的源头。当时的欧洲,国家主要由皇权和贵族
33、统治,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更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利,欧洲人对中国通过公开考试在平民中选拔官员的制度,极为推崇。 近现代西方哲学史(2)侬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文化中可供欧洲人借鉴的元素。(2分)并进步分析200年前欧洲“中国文化热”的意义。(2分) 材料三 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中心主义被彻底击溃,西欧、北美总想从中国文化中找到灵感,找到救世良方。在西方人看来,中国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柱,是传统的基础,认为儒家文化匙一种可以与现代经济方式相结合、并给与经济发展以内在动力的精神文化形态,儒家文化不仅是历史现象,也是思考方式和生命存在形态。西方各国特别是美国政府和财团,投入大量
34、资金用于对东方文化的研究。东方文化带给西方的不再是彼岸世界的传奇故事,而是使西方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某些根本变化的运动。 张国光在历史的地平线上(3)根据材料三,说明现代欧美国家借鉴儒家文化的理由。(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应如何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2分)【答案】(1)方面:儒家思想的内涵和当时中国的国情;伏尔泰所处的时代以及个人立场与愿望;耶稣会传播环节及其影响等。(言之有理答出两点即可)(2)元素: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儒家文化中“民贵君轻”思想;公平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意义:促进了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中国文化成为欧洲启蒙思想运动的一个重要思想动力,成为欧洲知识
35、界反封建和反宗教的利器等。(言之有理即可)(3)理由:儒家文化是一种可以与现代经济方式相结合、并给经济发展以内在动力的精神文化形态;儒家文化不仅是历史现象,也是思考方式和生命存在形态;变革西方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需要等。(答出两点即可)(4)处理:不同文化应相互学习借鉴,平等对待,共同发展等。(言之有理即可)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东西方思想文化差异的理解。第(1)问,考查的是对启蒙思想借鉴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精髓的背景,可以从客观因素:儒家思想自身和中国国情;主观因素:伏尔泰所处时代和个人立场及愿望;宗教因素:耶稣会传播环节及其影响等加以考虑。第(2)问,考查的是对儒家思想具有时代发展要求的主张及对欧洲社会变革的影响的理解。第一小问可以直接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二小问可以从文化交流、思想解放、思想武器等方面加以归纳。第(3)问,考查的是对西方国家看待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的认识。可以从思想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思考方式等角度加以归纳。第(4)问是开放式试题,对于不同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相互借鉴,平等对待,继承发展,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