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我的母亲学习目标: 1.我能从课文中筛选出有关母亲身份的三种称呼,并能概括出写我的母亲的几件事。2.我能从这几件事中分析出我的母亲的人品和母亲的痛苦以及给作者的深刻影响。3.我能从课文结尾处作者所说的话中感受到作者的美德和他的母亲对他产生的影响,从而感受到作者对母亲的怀念、感激、敬爱之情。学习重点1. 我能从这几件事中分析出我的母亲的人品和母亲的痛苦以及给作者的深刻影响。2、我能从课文结尾处作者所说的话中感受到作者的美德和他的母亲对他产生的影响,从而感受到作者对母亲的怀念、感激、敬爱之情。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我能找出错字并注音 绰号(chu) 吹笙( ) 摩画( ) 眼翳(y) 庶祖母
2、(s h) 文绉绉( ) 舔去( ) 侮辱( ) 2注意下列词语的含义。气量: 文绉绉:侮辱: 责罚: 管束 : 广漠: 宽恕 : 质问:面红耳赤: 仁慈: 3、填空我的母亲选自 。作者 ,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诗人、文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二、整体感知1、概括各自然段的大意,并据此划分文章的结构。然后分组讨论明确文章的结构。第一部分(14):第二部分(512):第三部分(13):2、胡适先生的母亲一人有三种身份,请你从文中圈画出她的这三种身份,并写下来: 、 、 。文中体现这种身份的是哪几件事?文中体现这种身份的又是哪几件事情?母亲的这种身份又有哪些方面给了“我”潜移默化的影响?3、文章
3、是写“我”的母亲,可为何还要提到大哥的躲债和大嫂和二嫂?三、语言赏析: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这两句话很有分寸,说说你的理解。 2、但这9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究竟”一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起到什么作用?3、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管束”可以换成“管理” 吗?4、我14岁(其实只有12岁零两三个月)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作者当时已是大学者、大名人,却说自己“混”了二十多年,这合适吗?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连用三个“如果”,起什么作用?加横线的词语又体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