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装订线铜山区夹河中学高三年级语文教学案 编制人:王娟 审核人:张杰 课时:1课题:概括内容要点,分析观点态度教学目标:掌握归纳概括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方法和答题要求。教学重难点:类题精练,提高能力。教学过程集体备课部分(学生活动部分)个性备课一、高考回放(一)、阅读笑的价值完成题目。(文章见步步高249页)1文章中“笑的价值”包含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6分)3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二)、阅读罗丹的雕塑完成题目。(文章见步步高251页)2罗丹给雕刻带来的“根本性的变革”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二、知识链接(一)、掌握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答题要求(1)树立要点
2、意识和多点意识。所谓“要点意识”,就是尽可能地利用原文关键词句回答,把关键词句要点化。所谓“多点意识”,就是信息筛选题、要点概括题,答题要点很少有一个的,一般有两到三个,答题时尽量筛选,多想一下。(2)善于聚“点”成“面”,“点”“面”结合。从原文中摘录出许多要点,这只是概括要具备的材料,即一个个“点”;然后把这些“点”归纳,综合成“面”,“面”后再有“点”,这样的答案较为理想。(二)、掌握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方法和答题要求1、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方法(1)遵从文体特点去阅读,进而把握其观点态度论述类文本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的一种文体,它观点鲜
3、明,层次清晰,重要句子比较醒目。不少文章,作者的观点态度是直接表达或反复强调的,而且一般在“首尾”中表达或强调。因此,阅读时要特别注意抓首尾,即特别注意(勾画圈点)文本的开头段和结尾掌握概括的两种基本方法:(1)摘要概括,摘取原句或原句中的关键词语作为答案,但它与摘抄有着本质区别;(2)抽象概括,有些答案是从原文中找不到的,是比较抽象的,我们要从原文相应的语言材料中,舍弃与抽出,用精练的语言表述出来。论述类文本中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主要集中在下列四个方面:1辨析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观点态度。一般从阅读的整体性出发,对全文涉及的内容探幽发微,仔细辨析。2概括作者对文中某一内容的观点态度
4、。一般在筛选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基础上,对文中隐含着的作者的观点进行辨析和概括。段,以及每一段的开头和结尾的句子。这一点是与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阅读有本质区别的。(2)依据观点态度表达的特点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分析概括方法如果作者的观点态度是直接、明确、集中地表达出,且表现在中心句、结论句及文眼句中,那就直接提取、整合。如果作者的观点态度是糅合、附着在材料中,那就对这些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详尽地分析:把握它们是如何论证、支撑观点的,也就不难找到作者的观点态度了。如果作者的观点态度表达不那么鲜明、明朗,而是含蓄、隐晦,是通过形象化的语句及其他文学手法表达出来,那就仔细揣摩这些语言,抓住关键词语,体察隐
5、含意图,作出准确概括。另外,特别注意区分作者在文中所引资料中的观点态度与作者所引他人的观点态度的区别。作者所引他人的观点态度不是作者论述的对象,只是作为作者论述自己的观点态度的“佐证”“旁证”或“反证”提出的,它可能与作者的观点态度一致,也可能与之相左。2答题要求(1)要突出表明观点态度的关键词,应将诸如“否定”“赞成”“批判”“辩证”等态度词放在答案之首。(2)要分小点。如果题目问“哪些”,那至少是两点,肯定要分小点回答。如果题目没有问“哪些”,那总说观点之后,也要分解成几个小点。(3)要分类别。对于观点态度较复杂的试题要善于按类别来回答,以避免观点的重叠和交叉。三、类题训练(一)、阅读任继愈“伪书”并不全伪完成题目。(文章见步步高257页)1“伪书”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2列子“不全伪”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概括说明。(二)、阅读顾文豪微时代里的微表达完成题目。(文章见步步高258页)3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装订线3比较作者在文中引用、转述的多人的观点。通过对不同人的观点,结合语境进行求同或求异的分析,以明确作者的态度。4分析比较选文的信息材料与作者的观点的异同。作者对自己所论述的社会问题的观点态度,有时是比较复杂的。有时对问题的某一方面是肯定的,对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否定的,有时可能对问题的一些方面还是有所保留的。这些情况在阅读中要仔细辨析,准确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