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四课中庸之道说起“中庸”,人们往往把它和好好先生、折中主义者联系起来,认为“中庸”是骑墙主义、调和主义。如在评价某人的观点时,喜用“此人的话是对的,不过太新了”加以评述;又如中国人的信仰态度,讲究“不可太信,不可太不信”等,这些都被认为是“中庸”!久之,“中庸”被赋之以贬义的色彩。“中庸”作为孔子思想的精华,却因人们的曲解和误解被“粗暴”扭曲,使它失去了应有的光彩。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中庸之道来正确地理解“中庸”,认知“中庸”,还原它本真的面目,进而感知它动人的魅力。1字音字形(1)狂狷()(2)讪()(3)徼()(4)乡原() (5)攻讦() (6)椟()2重要词语(1)其至矣乎:_(2)
2、民鲜久矣:_(3)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_(4)义之与比:_(5)不得中行而与之:_(6)必也狂狷乎:_(7)小大由之:_(8)君子和而不同:_(9)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_(10)乡原,德之贼也:_(11)恶居下流而讪上者:_(12)恶徼以为知者:_(13)恶讦以为直者:_3通假字(1)然则师愈与:_(2)无莫也:_(3)必也狂狷乎:_(4)乡原,德之贼也:_(5)恶徼以为知者:_(6)恶不孙以为勇者:_4虚词用法(1)也(2)与5特殊句式(1)然则师愈与:_(2)乡原,德之贼也:_(3)恶徼以为知者:_6成语积累(1)中庸之道:_(2)过犹不及:_(3)和而不同:_(4)礼之
3、用,和为贵:_7名句积累(1)君子和而不同,_。(2)曰:“然则师愈与?”子曰:“_。”重点研读1如何理解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思想?答:_2“中庸”“和”的精神实质是什么?有人把这种主张看作“折中主义”,你认为符合实际吗?答:_3试从论语中找些例子,说说孔子在自己的言行中是怎样贯彻中庸之道的。答:_4评析孔子“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中体现的思想。答:_合作探究论语主要是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谈行事的一部书,它以记言为主,是一部语录体著作。作为中国散文的早期形式,它吸收和灵活运用大量口语虚词,使说话人的语气、性格得以逼真地表现,且语言洗练,含蕴丰富,风
4、格明快,对后来的散文创作产生了非同寻常的影响。请以“感受论语,感受说理散文的艺术”为主题进行一次探究活动。提示“诸子以孔子为第一人,诸子之书以论语为第一部。”作为儒学的创始人,孔子也是中国书面文学的开创者,孔子的文学观点至今仍有着广泛的影响;作为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论语真实生动地表现了孔子的思想和形象,具有浓郁的文学意味。对此,前人已经有所发现,有所研究,为我们的探究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方便。探究第一步,借助网络搜集有关论语艺术的研究资料;搜集已经学习过的诸子散文。第二步,分成几个小组,分别研读论语的不同篇章,然后按照语录、对话、记叙等将其分为几个小类别。第三步,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探讨,体会论
5、语的语言艺术以及叙事写人上的特点。第四步,选取自己学习过的诸子散文,将之与论语进行比较,进一步体会论语的艺术特点;研读搜集到的研究文章,深入理解论语的艺术成就。第五步,总结自己的探究所得,写一篇1 500字左右的小论文,简评论语的艺术特点。考点一固定句式【命题规律】一般不单独设题,即不考查名词术语的掌握,而是放在翻译题中考查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固定句式具有一定的整体意义,在阅读翻译时不要拆开理解。掌握一些常见的固定句式,对准确、快速阅读和翻译文言文有很大的帮助。【例题解析】下列句子不是固定句式的一句是()A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B求剑若此,不亦惑乎C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6、D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试解:_解析A项是“无(毋)乃乎(与)”式:表示委婉的商量语气,对某种情况加以推测,可译为“恐怕吧”“只怕吧”。B项是“不亦乎”式:用于委婉的反问句,可译为“不是吗”(语气较轻)、“岂不是吗”(语气稍重),“岂”也可译为“难道”。C项是“何为”(“何以为”)式:是表反问的固定格式。答案D点拨A、B、C三句的语气很容易搞错,孤立地看,这些句子哪种语气都可翻译。如A句“无乃不可乎”你把它翻译成反问句“难道不可以吗?”,整句的意思也讲得通,当然,如果仔细推敲说话人要表达的意思,你就会发现翻译成反问句正好把别人说的话理解反了。他要表达的不是“可以”而是“不可以”。所以要记住不同
7、的固定句式表达的不同语气,这样在做翻译题时才不会出错。【考点总结】文言文阅读中经常会碰到一些固定结构,这些结构有自身的语法特点,译成现代汉语也有一定的规律,掌握它们能方便我们的阅读。这些固定结构也被称做固定句式或习惯句式。有以下几组值得注意:1奈何、若何、如何,可以译作“怎么办”“拿怎么办”。如: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如太行、王屋何?2何为、何以为、何为,可译作“为什么呢”。如:天之亡我,我何渡为?3无乃乎、得无乎,可以译作“恐怕吧”“莫不是吧”。如:无乃不可乎?览物之情,得无异乎?4不亦乎,可以译作“不也吗”“岂不吗”。如:吾射不亦精乎?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注意固定句式是文言文中的一种特殊
8、现象,在翻译时有相对固定的格式。如果不按照固定的格式翻译就会出现错误,因此,我们在翻译文言文时只能用它的固定意思来翻译,不能擅自意译。如“其李将军之谓也?”句中的“之谓也”是固定格式,译为“说的是”。如不清楚此格式很容易误译成:大概是李将军说的吧!此句应译为:这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又如“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句中“无乃乎?”是固定格式,表揣度语气,译为“恐怕吧”。如果不知道此格式,而把它译成反问语气:难道不可以吗?那就把意思弄反了。考点二“者”和“乎”字的用法【命题规律】(1)“者”常考,“乎”不常考。(2)“者”常考的用法是,附在动词性词语后,组成名词性短语,作助词。“乎”常考的
9、用法是,放在句中,作介词。【例题解析】1虚词“者”主要用作助词,试选出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适千里者,三月聚粮(逍遥游)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齐人有一妻一妾)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侍坐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ABCD试解:_解析均为助词,表判断。助词,“的人”。句末语气词,表反问。助词,提示下文为解释原因。答案D点拨“者”在句中,常为助词,在句末常为语气词。作助词的情况较复杂,除例题所提到的表判断、表解释原因之外,常考的还有一种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作定语后置标志的用法,可译成“的”。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2解释下列句子中
10、“乎”的意义和用法。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试解:_ _ _ _答案助词,形容词词尾,可译为“的样子”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呢”介词,介绍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对”语气助词,表揣度语气,可译为“吧”。【考点总结】1“者”字用法归类助词(1)附在词语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例: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2)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语后边,起停顿作用,引出判断或原因,“者”后面的内容解说“者”前面的内容。例: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3)有时放在时间词之后
11、,凑足音节可不译。例: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4)有时放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等。例: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2“乎”字用法归类(1)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例:儿寒乎?欲食乎?表揣度语气,可译为“吧”。例:日饮食得无衰乎?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例: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用在句中表停顿,不译。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2)用作介词,相当于“于”。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3)作词尾。例: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第十四课中庸之道知识梳理1(1)jun(2)shn(3)jio(4)
12、yun(5)ji(6)d2(1)达到极点,指最为适用,最为宝贵(2)少(3)亲近(4)接近,靠近(5)交往(6)志向远大而不切实际(7)遵循,遵从(8)和,和谐。指不同事物之间的平衡和协调,即对立的统一;同,等同。指无差别的同一(9)好,喜欢;恶,厌恶(10)仇敌,敌人(11)毁谤(12)强取,掠夺(13)揭发别人的隐私或过错3(1)通“欤”,疑问语气词(2)通“漠”,淡漠(3)通“獧”,性情褊急而孤介自守(4)通“愿”,谨慎老实(5)通“智”,聪明(6)通“逊”,谦逊4(1)句中语气词,表停顿/第一个为句中语气词,表停顿,第二、第三个为句末语气词,表肯定/句末语气词,表否定/句末语气词,表判
13、断(2)和,连词/和在一起,介词/欤,句末表疑问的语气词/结交,动词5(1)这样,那么(2)判断句(3)把当做6(1)指不偏不倚的折中的处世态度。(2)事情做过了头,就像做得不够一样。(3)只和谐相处不盲从苟同。(4)礼的作用是维护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的同时,也在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人们各安其分,以保持社会的安定。7(1)小人同而不和(2)过犹不及重点研读1“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小人则没有自己独
14、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其实,在所有的问题上,往往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2“中庸”“和”的精神实质是要求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在对待社会问题时要依据道德原则保持中立态度,考虑问题全面,不走极端,对人宽容大度,这样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保持稳定,有利于社会安定。把它看成“折中主义”是不妥当的。因为,全面看论语中关于“中庸”“和”的论述,可知孔子还提倡“和而不同”(在保持稳定下允许有不同的意见),反对“同而不和”(表面上强求统一),反对无“是非”原则的“乡原”等。3这样的例子很多。如“季氏将伐颛臾章”中,孔子旗帜鲜明地反对破坏秩序的以强凌弱的“攻打”,主张以“德”“礼”来达到“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目的。又如“阳货见孔子章”,孔子与阳货主张不同,讨厌其为人,就采取回避、应付的方式,而不与之矛盾激化。又如“侍坐章”对待不同主张的学生,他也能给以恰当评价等。4“狂”与“狷”是两种对立的品质。一是流于冒进,进取,敢作敢为;一是流于退缩,不敢作为。孔子认为,中行就是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中庸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