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吉林省吉林市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17世纪,当非洲、美洲、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正遭受掠夺和灾难之时,荷兰已通过创办养老院、孤儿院和救济院,兴办医院,实行日常消费品低税政策等,过着富足的生活。荷兰这种兴盛局面出现的重要基础是A. 成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B. 击溃西班牙的“无敌舰队”C. 发动对法战争并取得胜利D. 开展商业贸易和海外殖民【答案】D【解析】【详解】17世纪,荷兰开展商业贸易和海外殖民,成为“海上马车夫”,故D符合题意;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法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故AC不符合题意;1588年,英国海军击溃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故B
2、不符合题意。2.18世纪末,奥地利作曲家海顿到访伦敦时发现,“雾如此之浓,以至于都可以抹到面包上”,浓雾之下,鸟儿也因无法觅食而从天上跌落下来。当时英国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A. 圈地运动的进行B. 蒸汽动力的应用C. 石油工业的发达D. 电器的广泛使用【答案】B【解析】题干反映了英国的污染现象比较严重,再结合题干的时间“18世纪末”,可知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蒸汽动力的应用,B正确。圈地运动发生于14、15世纪,排除A;CD均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成就,排除。3.摩根于1901年正式成立美国钢铁公司,它首先通过抬高产品价格、提升行业门槛来挤压中小公司,然后趁其财务吃紧时予以兼并或收购,最终控制
3、全国钢产量的65%。其做法反映了A. 手工工场的消失B. 工厂制度的出现C. 垄断组织的发展D. 跨国公司的衰落【答案】C【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企业兼并,出现了垄断组织,“终控制全国钢产量的65%”正是垄断组织发展表现,C正确;A中消失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B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组织形式;D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后。4.1915年,民族资本家荣氏兄弟创办了申新纱厂。下图是该厂建厂初期的盈利情况,图中数据能够说明A. 清朝末年洋务企业的兴起B. 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的产生C. 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D. 国民政府前十年经济的增长【答案】C【解析】【详解】据表格中的信息19151920年并结合所
4、学可知,此时正处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正处于民国初期,C项正确;洋务企业的兴起于19世纪的60年代,A项与时间不符,A项错误;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B项错误;国民政府前十年是19271936年,与材料时间不符,D项错误。5.1896年,杨宗濂、杨宗瀚兄弟在无锡开办的业勤纱厂尽管日夜开工,仍无法满足常州、江阴、镇江等地的需要1907年,业勤纱厂声誉鹊起,盈余50万两白银。这一现象出现的客观因素是A. 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B. 南京临时政府的推动C. 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情况,这时期民族
5、工业发展的客观原因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故A正确;BC是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黄金时期的原因,D是抗战前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时间均不符合题意,排除BCD 。【名师点睛】根据1896年、1907年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甲午战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情况,BCD时间均不符合,排除。6.宣传画是一种以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和气氛为目的艺术形式。如图为1955年出版的宣传画,它宣传鼓动的主要内容是A. 农业合作化B. “大跃进”运动C. 人民公社化运动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此题考查社会主
6、义道路探索的相关知识点。通过对图片的观察以及对题文所给提示信息:可知右图为1955年出版的宣传画,根据所学知识,它宣传鼓动的主要内容是农业合作化,选项中A符合题意,故选A。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济体系探索一五计划7.李鸿章创办的苏州洋炮局,是江苏近代最早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使用机械设备、制造洋枪洋炮的第一个机械化兵工厂。下列企业与之类型相同的是A. 发昌机器厂B. 汉阳铁厂C. 江南制造总局D. 轮船招商局【答案】C【解析】苏州洋炮局属于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打着“自强”的旗号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也是军事工业,二者属于同一类型,故答案为C项。发昌机器厂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排除A项
7、;汉阳铁厂和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排除B、D项。8.歌曲小燕子作于1957年,歌曲第二段的歌词为“小燕子,告诉你,明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这段材料告诉我们,歌曲的创作背景是A.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B. “一五计划”C. “大跃进”D. 人民公社化运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的时间特征1957年和“我们盖起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说明了歌曲的创作背景是“一五计划”,答案选B,A C D三项与史实不符。考点: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点评:中国社会主义建立和发展道路的阶段特征非常明显,需要牢固
8、把握以下几个阶段的分期界限: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巨大成就1953-1956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尤其是第三项内容又可分为三个阶段:19561966年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的巨大破坏和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9.1993年,作为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第二货币”粮票,在完成自己38年的神圣使命后“光荣退休”。这不仅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更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A. 市场经济时代B. 国企改革时代C. 计划经济时代D.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答案】A【解析】【详解】由“1993年”,粮票时代结束,
9、结合所学可知“新时代”即市场经济时代,A项正确;国企改革是从1984年开始的,B项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开始,C项不符合史实;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基本完成,D项与题意不符。10.“世界城市群的发展历程表明,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之间的关系,首先是集聚关系,然后是辐射关系。先把资源集聚到中心城市;然后中心城市又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效应,帮助这些地区加快发展起来;最后中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形成互相影响、互相依存的良性互动关系。”下列最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A. 扬一益二B. 广州十三行C. 上海浦东D. 新阿姆斯特丹【答案】C【解析】
10、【详解】扬一益二是唐朝后期南方最繁华的城市,但是它们没有起到辐射作用,故A项错误;广州十三行只是清朝对外贸易的场所,不能体现材料的意思,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对“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之间的关系,首先是集聚关系,然后是辐射关系”的解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0年代初上海浦东开始开发,经过开发后,形成了以上海浦东为核心,包括周边地区的经济开放区,故C项正确;新阿姆斯特丹是荷兰的早期开拓者在现在的纽约曼哈顿建立的他们的领地,并没有起到辐射作用,故D项错误。11.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每次动乱中,农业生产都会遭到打击,然而小农经济又会在原地或异乡僻壤恢复,成为新王朝发展的前提。这说明小农经济具有A. 脆弱性
11、B. 封闭性C. 再生性D. 落后性【答案】C【解析】【详解】“小农经济又会在原地或异乡僻壤恢复,成为新王朝发展的前提”说明小农经济成为王朝复兴的前提,体现出小农经济的再生性,故C项正确。脆弱性不符合材料主旨,故A项错误。封闭性是指不和外界交换,故B项错误。落后性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故D项错误。12.15-16世纪之交,盛极一时的地中海沿岸城市迅速衰落,而像尼德兰的安特卫普,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南特、波尔多等港口承担了巨额的世界贸易。这说明A. 欧洲国家垄断了东西方的贸易商路B. 欧洲货币贬值导致了严重的商业危机C. 工业革命的开展使得英国成为世界工厂D. 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的贸
12、易中心发生转移【答案】D【解析】15-16世纪之交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促使世界贸易中心发生了转移,传统以地中海区域为贸易中心逐渐转向大西洋沿岸,故D项正确;此时商业中心主要集中于大西洋沿岸,并不能说明欧洲国家垄断了东西方的贸易商路,故A项错误;欧洲货币贬值导致了严重的商业危机是价格革命影响,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是18世纪60年代开始,故D项错误。13.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确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在会议中正式提出为A. 1949年第一届政协会议B. 1954年第一届人大C. 1956年 中共八大
13、D. 1958年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答案】C【解析】1956年9月,在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基本完成之时,召开了中共八大,会议主要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故C项正确;A主要讨论新中国建设问题;B主要制定1954年宪法;D是制定社会主义总路线。点睛:中共八大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大会提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
14、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4.20世纪60年代,中国城市中的许多街道、老字号商店、学校的名称被修改为“反修路”“东风商店”“红卫战校”。这一现象反映出A. 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展B. 革命者应保持朴素作风C. 城市民众提倡革命理想D. 国家政治影响社会生活【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反修路”“东风商店”“红卫战校”和文革时期政治斗争有关,说明国家政治影响社会生活,D正确;A是1956年确立,不符合材料主旨;B中的朴素作风错误;C中城市民众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15.十月革命后,美国政府外交上不承认苏联。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民众掀起承认苏联运动,大部
15、分美国报纸也赞成美苏关系正常化。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经济大危机的影响B.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 法西斯侵略的扩大D. 罗斯福新政的推行【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经济危机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根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民众掀起承认苏联运动,大部分美国报纸也赞成美苏关系正常化”,这主要是因为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的爆发,西方国家一片混乱,而此时的苏联在斯大林模式下迅速实现工业化,这种强烈的对比使美国民众和媒体观念发生了变化,A项正确;新经济政策此时早已废除,B项错误;法西斯侵略的扩大同材料变化无关,排除C;罗斯福新政的推行不是主要原因,D
16、项排除。故选A。16.1935年,美国政府实施联邦艺术计划,成千上万的艺术家参与了进来。这不同于纯粹的单向施舍,正如雕塑家格曾博格勒姆说,“公家的援助从冷漠的事务变成了对人有益,又进而使人有用的活动。除了振奋精神之外,还带来了长久性的物质利益”。艺术家的感慨,主要缘于政府A. 关注民众艺术需求B. 对失业者提供紧急教济金C. 全面推行以工代赈D. 以立法形式调整劳资关系【答案】C【解析】1935年的美国正处于摆脱经济危机的努力中,民众的关注点不是艺术需求,排除A;材料中没有体现对失业者提供紧急教济金,排除B;材料中没有体现劳资关系的调整,排除D。由“公家的援助从冷漠的事务变成了对人有益,还带来
17、了长久性的物质利益”,实际是政府全面推行以工代赈,故选C。17.哈耶克与凯恩斯的论战中记载:“我(哈耶克)年轻的时候,只有很老的长者相信自由市场制度。等我人到中年,除了我自己,就没有人相信它了。现在,我很高兴自己活得足够久,看到青年人再次相信它。”材料中的“青年人再次相信它”可能是在A. 早期殖民扩张的时期B.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C. 战后资本主义黄金期D. 20世纪70年代以后【答案】D【解析】材料“青年人再次相信它”中“它”是指自由市场制度;根据材料“哈耶克与凯恩斯的论战”并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为了应对“滞胀”现象,从而采取了减少国家干预,放弃凯恩斯主义,故D项正确;A项是15
18、-18世纪,不符合题中的时间;B项是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中期,排除;C项采取的是国家干预经济政策,排除。18.列宁全集记载:“应该尽量少干蠢事,尽快地纠正已经干了的蠢事,尽量冷静地考虑:在什么时候,哪些任务可以用革命方法完成,哪些任务不能用革命方法完成目前的新事物,就是我国革命在经济建设的一些根本问题上必须采取改良主义的、渐进主义的、审慎迂回的行动方式。”与材料中“改良、渐进的方式”相符合的措施是A. 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B. 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C. 实行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D. 承认企业和个人物质利益【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在什么时候,哪些任务可以用革命方法完成,
19、哪些任务不能用革命方法完成”“目前的新事物,就是我国革命在经济建设的一些根本问题上必须采取改良主义的、渐进主义的、审慎迂回的行动方式”可知,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不符合,故A错误。 苏俄新经济政策允许自由贸易,恢复商品流通和商品交换,由新经济政策可知,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开始从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工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到战前的水平,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故B项正确。 计划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国家在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各方面,都是由政府或财团事先进行计划。1936年苏联
20、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也意味着斯大林创立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确立。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 赫鲁晓夫改革中为了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19.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家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的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为此,国家A. 实行余粮收集制B. 征收固定的粮食税C. 建立集体农庄D. 取消义务交售制【答案】C【解析】从材料“1928年”“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
21、业集体化解决了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工业化建设面临资金短缺问题,故C项正确;A项是1917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排除;B项是1921年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排除;D项是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排除。20.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宇宙飞船可以到达月球和火星,汽车却故障频出且耗油惊人,许多苏联百姓家里家用电器陈旧不堪,电视机爆炸事件经常发生,很多人经常开玩笑说苏联生产的电视机应当送给敌人。这体现出:A. 指令性计划减少B. 商品经济发展C. 计划体制的弊端D. 公有制被打破【答案】C【解析】材料“宇宙飞船可以到达月球和火星,汽车却故障频出且耗油惊人”“电视机爆炸事件经常发生”反映出当时苏联的计划
22、经济体制存在严重的问题,故C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计划体制的弊端,故AB项排除;勃列日涅夫改革只是对斯大林体制的修补,坚持公有制,故D项错误。21.某国际经济组织纲领称,该组织旨在“通过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成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资源的开发”。该组织是A. 欧洲联盟B. 关贸总协定C.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 世界银行【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世界银行的宗旨是向成员国提供贷款,以促进该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推动并促进国际贸易的均衡增长,D项正确。欧洲联盟是欧洲地区规模较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的国际组织,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关贸总协定是一个政府间
23、缔结的有关关税和贸易规则的多边国际协定,它的宗旨是通过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与题干不符,排除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要任务: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与题干不符,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22.1990年12月1日,经过八年漫长的争吵,欧盟新宪法里斯本条约)正式生效。“从此以后世界上将有一个可以代表整个欧盟说话的人,那就是欧洲理事会主席,或称欧盟总统”,下列选项对这一事件看法错误的是A. 标志着欧洲在一体化进程中又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B. 说明了世界经济全球化出现挫折C. 表明当今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不断加强D. 有助于欧盟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
24、色【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欧盟的成立标志着欧洲在一体化进程中又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有助于欧盟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故AD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欧盟成立表明当今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不断加强,故C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欧盟的成立一定程度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故B项错误,但是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 点睛:本题属于否定式选择题,解题的技巧是,首先判定正确的答案,然后排除即可。23.在19891996年期间,亚太经合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其平均关税水平由15.4%下降到9.1%。这说明该组织A. 促进了经济合作B. 加强了对违规成员国的制裁C. 形成了关税同盟D.
25、抵制了欧美等国的资本扩张【答案】A【解析】亚太经合组织平均关税水平下降,说明其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有了一定成果,故A正确;关税水平下降不等于对违规成员国的制裁,故B错误;平均关税水平下降也不能说明成员国之间形成了关税同盟,故C错误;关税水平下降与抵制欧美等国的资本扩张无关,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亚太经合组织的性质和作用,再结合所学知识正确认识“关税水平下降”的含义,注意区分不同的概念,据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24.1965年,世界上7个最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是7个最贫穷国家人均收入的19倍,而到1995年,这一差距扩大到38倍。材料说明世界A. 文明发展的多样性B. 现代
26、化进程有先后C. 经济发展水平失衡D. 经济多极化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世界上7个最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是7个最贫穷国家人均收入的19倍扩大到38倍”反映了世界发达国家和贫穷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失衡,故C正确;材料并没有反映文明发展的多样性,故A排除;材料主旨显然不是说明现代化进程有先后,而是强调经济发展水平失衡,故B排除;材料信息并不能体现经济多极化的形成,故D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7个最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是7个最贫穷国家人均收入的19倍扩大到38倍”,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和贫穷国家的经济失衡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25.法
27、新社华盛顿2019年2月25日电,美国总统表示,中美贸易谈判取得显著进展。同一天,法新社香港电,有关中美贸易谈判的乐观情绪已为全球股市提供帮助。中美贸易谈判的进展及其对全球股市的影响表明A. 经济全球化是发展趋势B. 经济区域集团化受挫C.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D. 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有关中美贸易谈判的乐观情绪已为全球股市提供帮助”可判断,经济全球化是发展趋势,A 正确;“中美贸易谈判的进展及其对全球股市的影响”与经济区域集团化无关,B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是1944年,与材料无关,C错误;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于1989年,与材料无关,D错误。二、非选择题26
28、.道路决定命运。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唯一正确道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苏联人的衣衫褴褛、食物单调、住房糟糕和消费品匮乏尽管苏联取得了五年计划的成就,但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战后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的反应则完全不同,对他们来说,苏联是一个在30年内成功地将自己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世界第二大工业、军事强国的国家。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一五”计划顺利完成后,中国的经济建设走了不少弯路,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得以重新起航。2018年是中国实行改革
29、开放40周年,中国以空前的创造力,向世界证明了自己。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得与失。(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得以重新起航”?概括指出党和政府分别采取了哪些举措从而实现了图中翻天覆地的变化?【答案】(1)得: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世界第二大工业、军事强国的国家。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经济结构不合理;忽视民生。(2)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图一: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图二:设立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图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市
30、场经济)。【解析】【详解】(1)根据“苏联是一个在30年内成功地将自己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世界第二大工业军事强国的国家”得出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世界第二大工业、军事强国的国家。根据所学可知,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经济结构不合理;根据“苏联人的衣衫褴楼、食物单调、住房糟糕和消费品匮乏”得出忽视民生。(2)结合所学,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回答。根据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图图一“安徽凤阳”等,联系所学,可知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图二“深圳”,可知设立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图三“今日商品任意选”,可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7.摩登
31、时代是查理卓别林导演并主演的一部经典喜剧电影,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现代时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影片梗概如下: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工厂的管理层疯狂压榨员工,查理是生产流水线上的工人,负责扭紧六角螺帽。在查理的生活中一切六角形的东西都遭了殃,只要看见六角形的东西,他就会情不自禁地去扭。尽管如此,工厂老板认为工人吃饭的时间过长,引进全新的吃饭机,在最短的时间内“喂”工人吃完饭,省下大量时间用于工作。最终,查理失业了,成为失业大军中的一员。随后他无意中成为了示威运动的领导者,但依然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查理发现一不用担心饿死和操心生计的地方是监狱,他想尽了一切办法都无法使自己进入监狱。虽然查理自己无
32、法保证温饱,他还是在街头搭救了一个偷面包的流浪女子,并获得了这个女子的爱情,两人相依为命一同度过这个“摩登时代”。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查理失业的原因最有可能是什么?大批工人失业给当时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2)为解决失业问题,1933年上台的罗斯福总统采取了什么措施?(3)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解决影片中的诸多问题,推行福利政策。你如何评价“福利国家”制度?【答案】(1)原因:19291933年经济危机,大批企业破产。影响:加深了社会危机;导致社会动荡;法西斯势力乘机抬头。(2)措施:“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3)评价:积极:缩小了贫富差距,缓和了社会矛盾,扩大社会消费消
33、极: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助长了惰性。【解析】【详解】(1)由材料“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成为失业大军中的一员”,结合所学,1929年到1933年经济危机,企业破产。就影响而言,经济危机引发了社会危机,造成社会动荡,法西斯势力乘机兴风作浪,甚至攫取了政权。(2)结合所学,罗斯福新政中为解决失业问题,著名的做法是实行“以工代赈”,即兴办公共工程,失业者有了工作,从而有了正常收入,最后才敢于消费。(3)要一分为二评价“福利国家”制度。所谓福利国家制度,就是由国家立法而建立起来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西方国家,半个世纪以来广泛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取得了人所共知
34、的社会效果。首先,它缩小了贫富差距,维护了社会稳定。其二,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公民个人的自由。其三,体现了团结互助的精神。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加深和资本的全球扩张,西欧社会福利国家出现了深重的危机,如政府财政负担;助长了惰性。28.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帝国沦为西方列强共同支配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深,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辅佐秦始皇治国的李斯的经济思想,在其石刻当中,可以窥见一斑。琅琊刻石言:“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石门刻石云:“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钱穆中国经济史材料二 琼州附近的文昌,在18
35、82年,由于廉价的印度棉纱的大量进口,使得本地的手工纺织业破产了。“文昌女工既失其纺纱职业便转入织布”了。又1893年益闻录记载:江苏睢宁县,也由于“洋纱盛行,村人均有抱布之乐,户户织棉,轧轧机声”。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材料三 1887年,他(严信原)在宁波北门外湾头,创设了通久源机器轧花厂。初创时,资本5万两,从日本购入蒸汽发动机、锅炉和40台新式轧花机,雇用工人三四百人,并聘用日本工程师和技师到1897年,据9月21日中外日报称,该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所有前次所用女工,不敷工作,因此招募女工闻近日女工向该厂报名者颇多”,这表明该厂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赵世培等编
36、浙江近代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和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对待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基本态度(政策)。(2)根据材料二,说明文昌、睢宁等地手工纺织业破产的原因。(3)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通久源机器轧花厂是什么性质的企业?这种性质的企业当时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这类型企业主要特征有哪些?【答案】(1)自然经济。重农抑商。(2)洋纱的涌入(西方资本主义入侵或西方商品大量涌入)。(3)类型: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分布:沿海地区;特征:使用机器生产;雇佣工人(关系);私人投资。【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体现了重
37、农抑商政策;“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可见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根据材料“由于廉价的印度棉纱的大量进口”可知文昌当地手工纺织业破产的原因是洋纱的涌入。(3)根据材料“他(严信原)在宁波北门外湾头,创设了通久源机器轧花厂”可知,通久源机器轧花厂是民间私人投资的近代企业,故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由于列强侵略,沿海自然经济瓦解程度较高,加之交通便捷,所以近代民族企业多分布在沿海地区。近代企业的本质特征是机器生产,采用雇佣劳动,系民间私人投资。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初期,各国为了防止30年代那样的大危机重演,美国为了加强军备,
38、西欧各国和日本为了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和发展经济并使经济现代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起来。特别是在50年代以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生产高度社会化同私人垄断占有形式这一基本矛盾进一步加深,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广泛和持续地发展起来。王斯德世界当代史材料二 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调整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
39、,概括指出二战后初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应遵循哪些原则?【答案】(1)原因:战争的推动;经济危机的教训;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凯恩斯主义的指导;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战后重建的需要;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2)原则: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符合国情;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生的改善。【解析】【详解】(1)由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初期”,可见战争的推动;由材料“为了防止30年代那样的大危机重演”,可见经济危机的教训;结合所学,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即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苏联采用计划经济体制,重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可见,受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经验的影响;由材料“为了医治战争创伤”,可见战后重建的需要;由材料“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可见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由材料“生产高度社会化”,可见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2)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首先要符合本国国情,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违背经济发展规律,必受经济发展规律的惩罚。经济政策还要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如经济全球化就是世界发展潮流;就经济政策的预期效果而言,要有利于国计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