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专题七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解析版)-2022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突破 WORD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48051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7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七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解析版)-2022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突破 WORD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专题七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解析版)-2022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突破 WORD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专题七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解析版)-2022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突破 WORD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专题七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解析版)-2022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突破 WORD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专题七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解析版)-2022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突破 WORD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专题七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解析版)-2022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突破 WORD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专题七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解析版)-2022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突破 WORD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专题七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解析版)-2022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突破 WORD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专题七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解析版)-2022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突破 WORD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专题七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解析版)-2022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突破 WORD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专题七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解析版)-2022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突破 WORD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专题七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解析版)-2022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突破 WORD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专题七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解析版)-2022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突破 WORD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七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高频考点呈现】考点一英国君主立宪制考点二美国联邦共和制考点三法国和德国的代议制的确立考点四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高频考点剖析】考点一英国君主立宪制基础回扣1.前提:1688年“光荣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2.标志: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3.发展:18世纪中期,责任制内阁形成。4.特点: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5.意义(1)结束了英国封建专制,使英国走上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2)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对其他国家产生深远影响。重难点深化1.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多元一

2、体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走上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道路。(2)议会至上在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首相通过国王形式上的任命即可以组阁。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议会监督内阁。(3)国王“统而不治”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权力有限,而作为国家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4)内阁是核心,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议会监督内阁。首相是

3、政府最高行政首脑,全体内阁成员对首相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2.英国代议制演变的特点及趋势(1)特点连续性:近代英国的主要政治制度和国家机构几乎都是从中世纪继承下来的,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英国的内阁到责任内阁制,都体现了连续性特点。渐进性:英国政治制度发展变化是渐进式的。英国君主立宪制在17世纪末形成,以后逐渐发展完善,实现了全面的民主化。创新性:如内阁本是国王召集的咨询行政机构,“光荣革命”后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分减弱,内阁逐渐独立行事,于是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责任制内阁。(2)趋势: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力由国王转移到内阁;国王权力逐渐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政治权利由

4、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 真题印证1.(2020浙江卷17)历经多次流血和动荡后,“政治上成熟英国人决意尝试一下新政体的实验”。托利党和辉格党议员联合起来,进行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政治选择”。詹姆士二世的女婿、捍卫欧洲新教思想的荷兰的威廉亲王受邀前往英国,经过“一场几乎未流血的战斗,信仰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不得不放弃王国”。从英国政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个“选择”更大的意义在于( )。A. 推翻了君主制度B. 促进了君主立宪制度的形成C. 催生了民主共和政体D. 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主张【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英国的“光荣革命”,1689年1月

5、议会宣布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统治英国,同时议会向威廉提出权利宣言,权利宣言于当年10月经议会批准正式定为法律,即权利法案,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因此“光荣革命”促进了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故选择B 项;“光荣革命”并未结束英国的君主制度,排除A项;英国实行的不是共和政体,排除C项;宗教改革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主张,排除D项。2(2019北京高考22)1924年,英国保守党和自由党对工党政府提出了谴责动议,工党政府将它视为不信任案。按照英国政治体制,政府接下来可以()A否决谴责动议,继续执政 B要求解散议会,重新大选C将谴责动议提交国王裁决 D向最高法院提起违宪诉讼【答案】B【解析】

6、由材料“英国保守党和自由党对工党政府提出了谴责动议,工党政府将它视为不信任案”可知议会已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这时政府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故选B项;结合所学当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政府就要垮台,排除A项;英国国王统而不治,议会掌握最高权力,排除C项;美国三权分立体制下总可以向最高法院提起违宪诉讼,排除D项。3(2019天津高考5)“光荣革命”后直到1832年议会改革前,在英国的一些选区,地方权贵通过人为操作确定议员,议会席位可以买卖,贿选行为屡见不鲜。这说明英国()A最高权力归属仍未解决 B普选权的推行弊端众多C专制独裁有了新的土壤 D民主制度建设尚需完善【答案】D【解析】通过题干中“地

7、方权贵通过人为操作确定议员,议会席位可以买卖,贿选行为屡见不鲜”,可知英国的民主制度建设并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完善,故选D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光荣革命之后,权利法案通过限制国王权力,确立了议会的权力,即国家最高权力中心在议会,排除A项;普选权是说对任何一个成年人而言,无论他的性别、年龄、种族、信仰等情况,都有参政议政的权利,但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直到1969年,英国才规定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论男女,都可以参加选举,排除B项;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它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一种组织形式,不属于专制独裁范畴,排除C项。考点二美国联邦共和制基础回扣1.背景:邦联体制存在严重的缺陷,面临着维护共和制及加

8、强中央集权的问题。2.确立: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及三权分立的总统共和制政体。3.体现原则(1)联邦制原则: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2)分权制衡原则:防止专制,维护民主。(3)民主原则:选举。4.局限性:没有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没有废除黑人奴隶制,留下种族歧视的烙印。5.意义: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为美国长期的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重难点深化1.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与协调的矛盾(1)体现的原则联邦制原则: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采用联邦制,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权力都是由宪法赋予的,各州保留了一定的自治权。中央集权原则:美国1787年宪法明确规定联邦

9、政府拥有国防、外交等一切大权,把美国由一个松散的邦联,变成一个统一的联邦制国家,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分权制衡原则:美国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别由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行使,三者独立平等,但互相制约。民主原则:总统、议员均由民主选举产生并有任期限制,对选民负责;人民对政府进行制约与监督。宪法至上原则:美国宪法以及国会通过的法律的效力高于其他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规定。(2)协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在强调联邦政府权力的同时,地方政府拥有很大的权力。大州与小州:参议院议员不论州大州小,每州两人,众议院议员则按人口比例,由选民选举产生。南方与北方:黑人按五分之三计算人口,印第安人不算人口。2

10、.美国民主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不同(1)从政体形式看,英国为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美国为总统制民主共和制。(2)从国家元首及产生方式看,英国国王是世袭制、终身制;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实行任期制。(3)从国家元首地位看,英王是国家统一的象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美国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队总司令。(4)从政府产生方式看,英国议会选举,首相组阁,首相是政府首脑,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美国是总统任命,总统是政府首脑和国家权力中心。(5)从政府首脑与议会关系看,英国政府(内阁)对议会负责;美国政府(内阁)对总统负责,总统与内阁不对国会负责。 真题印证1.(2020全国卷33)美国建国初期,

11、制宪会议的参加者麦迪逊认为,新宪法授予联邦政府的权力很少,并有明确的规定;各州所保留的权力很多,却没有明确规定。在第一届国会上,麦迪逊提出宪法修正案:除了明确授予中央政府的权力以外,其余的权力由各州自行保留。这一主张( ) A赋予各州主权 B恢复邦联制度 C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D旨在扩大联邦政府权力【答案】C【解析】据材料“新宪法授予联邦政府的权力很少,并有明确的规定;各州所保留的权力很多,却没有明确规定”反映出当时没有形成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制衡。而材料“除了明确授予中央政府的权力以外,其余的权力由各州自行保留”这明确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界定,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分权制衡,故选 C项;据材料“各州

12、所保留的权力很多,却没有明确规定”说明限制各州权力,排除 A项;据材料“制宪会议的参加者麦迪逊认为,新宪法授予联邦政府的权力很少”说明麦迪逊主张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且据所学制宪会议以后美国为联邦制,排除B项;材料“除了明确授予中央政府的权力以外,其余的权力由各州自行保留”说明扩大联邦政府的同权力同时,还有规定地方的权力界限,中央与地方分权而治,排除D项。2.(2020江苏卷15)美国1787年宪法对最高法院权限的规定笼统,也没有明确它对国会立法的司法审查权。联邦最高法院第一位首席大法官约翰杰伊(1789-1795年在任)情愿回纽约去当州长,也不愿意继续留任。据此判断,当时美国( )A. 三权制衡

13、机制尚未健全B. 最高法院未获得各州认可C. 联邦政府处于无权地位D. 权力部门间存在尖锐矛盾【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787年宪法刚颁布时,对司法权的界定并不清晰,以致大法官不愿留任,这说明当时美国的三权制衡机制尚未健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法院与各州间的关系,排除B项;宪法颁布后,联邦政府的权力得以加强,并不是处于无权的地位,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各权力部门间的关系,排除D项。考点三法国和德国的代议制的确立基础回扣1.法国民主共和制(1)背景:法国大革命后,君主制与共和制进行了长期的斗争。(2)确立:1875年,法国议会以一票优势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4、。(3)内容:立法权属于议会,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行政权由总统掌握,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可连选连任。(4)影响: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2.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背景:三次王朝战争统一德国。(2)确立:1871年德国制定德意志帝国宪法。(3)内容:皇帝掌握国家大权,内阁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议会是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实行联邦制。(4)特点:立宪为虚,君主专制是实,具有军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残余。重难点深化1法国代议制政体确立的特点及原因(1)特点:长期性、曲折性法国共和政体确立过程示意图法国共和制和帝制的斗争激烈

15、,政权在两者之间交替频繁、政局动荡。共和派与君主派经过长期的斗争,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2)原因政治原因:法国封建势力强大,专制主义的观念根深蒂固。经济原因:法国小农经济发达,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阶级原因:法国国内阶级关系错综复杂,派别众多;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还不够强大。外部原因:欧洲大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国家及英国武装干涉法国革命。2.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其成因(1)特点只是名义上的君主立宪制,德意志皇帝控制行政权和军队,拥有广泛的权力。德意志宰相由皇帝任命,宰相主持政府并担任联邦议会议长,但只对皇帝负责。德意志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但无实权,法律须经皇帝批准。立宪为

16、虚,专制为实,具有浓厚的封建专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2)成因历史原因:德国统一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实现的,容克贵族在德意志的统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普鲁士邦国在统一过程中处于领导地位,帝国成立后,继承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传统。现实原因:资本主义起步晚,发展不充分,软弱的德国新兴资产阶级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帮助他们在国际市场上同他国展开竞争。 真题印证1.(2021广东卷13) 1873年5月,法兰西共和国总统梯也尔对君主派议员说:“你们不要弄错,民众绝大多数都站在共和国一边。”君主派议员占优势的议会随后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梯也尔被迫辞职。这反映了( )A. 巴黎公社的政治影响

17、B. 主权在民观念的淡化C. 代议制度的曲折发展D. 三权分立体制的确立【答案】C【解析】君主派议员占优势的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主张共和政体的梯也尔被迫辞职。这反映了此时保王党势力强大,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代议制度曲折发展,故C正确;这体现不出巴黎公社的政治影响,故A错误;材料不是强调主权在民观念的淡化,故B错误;材料只涉及总统和议会的关系,故D错误。2.(2020全国卷34)19世纪末,德皇威廉一世去世,威廉二世继任,支持俾斯麦的政党联盟在帝国议会选举中失败,与威廉二世意见相左的俾斯麦辞职。这一系列事件表明德国( )A议会加强对政府的监督 B皇帝个人权力强大C对外政策发生根本变化 D分权

18、制衡体制成熟【答案】B【解析】由材料“威廉一世去世,威廉二世继任,支持俾斯麦的政党联盟在帝国议会选举中失败,与威廉二世意见相左的俾斯麦辞职”可知俾斯麦因与新皇帝意见不同被迫辞职,结合德国宰相、议会对皇帝负责的特点,可知德国的权力中心在于皇帝,故选B项;帝国议会权利很小,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限制,对政府几乎没有任何监督权的,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提及德国的对外政策,排除C项;这时候的德国专制主义色彩浓厚,更谈不上分权制衡体制的成熟,排除D项.3.(2020浙江卷20)1870年法兰西第二帝国被推翻后,法国政体之争异常激烈。1875年1月,温和共和派议员巧妙提出宪法修正案,以承认“共和国总统”职衔的

19、方式,避开了明确的“共和国”字样,使议案以一票多数通过,共和制最终以迂回方式被议会承认。有人戏称,它是“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对这部“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宪法表述错误的是( )。A. 赋予参议院很大的权力B. 从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C. 总统权力受到极大限制D. “政府的共和国形式”永远不得动摇【答案】C【解析】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赋予总统极大的权力,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等大权,可连选连任,故C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选C;宪法赋予参议院很大权力,总统和内阁对参议院负责,参议院授权组成高等法院行使司法权,可以审判总统,参议院有权同意解散众议院,故A项正确

20、,不符合题意;1884年议会把“共和国形式不得动摇”和“凡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共和国总统”写入宪法,从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的复辟之路,因此B项和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考点四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基础回扣1.马克思主义诞生(1)条件: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2)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3)内容:肯定阶级斗争,阐明社会发展的规律,号召无产阶级联合。(4)意义:工人运动蓬勃兴起。2.巴黎公社(1)两个措施:打碎旧的国家机器,选举公社委员会;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2)失败原因:主观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没有发动农民;客观

21、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发展阶段,无产阶级革命条件不成熟。(3)两大经验:坚持暴力斗争;打碎旧的国家机器。重难点深化巴黎公社革命的偶然性和必然性(1)爆发的偶然性: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不是法国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普法战争失败后的法国巴黎,外有敌军侵略,内有临时政府投降卖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交织导致革命仓促爆发,具有非常大的偶然性,当时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社会条件并不具备。因而巴黎公社革命只不过是特殊条件下一个城市的起义。(2)失败的必然性:巴黎公社革命的偶然性决定了其失败的必然性。当时的法国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还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巴黎公社人民以革命的手段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22、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因此,革命的失败是必然的。 真题印证1.(2021浙江卷20)随着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马克思主义越来越显示出经久的生命力、强大的解释力和重大的影响力。20世纪初,有学者撰文介绍马克思学说,其中提到:“观察人类社会,那最根本最原始的物件就是经济。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只是共同出产,社会里一切变动的最终的原因,须在一时代的经济里寻找。”上述文字重在介绍( )A唯物史观 B空想社会主义 C进化史观 D阶级分析方法【答案】A【解析】据材料“观察人类社会,那最根本最原始的物件就是经济须在一时代的经济里寻找”可知,马克思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生产力决定生

23、产关系,故选A项;空想社会主义是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主张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没有资本主义弊端的理想社会,著名代表人物为、等,排除B项;进化史观是以西方近代进化论解释历史发展的学说,认为人类社会是绵延不断的一种自然演进过程,社会进化所遵循的根本规律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排除C项;阶级分析方法是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观察和研究社会现象的根本方法。在阶级社会中,由于各阶级的经济地位、生活条件及利益和要求不同,因而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并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只有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即研究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革命的态度,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排除D项。2.(2021 山东

24、卷12) 巴黎公社革命后,欧洲各国政府“感到有必要采取行动来对付危及秩序和文明的国际威胁。于是,警案进行国际性合作,剥夺逃亡的公社社员作为政治难民所应接受的保护地位”。这是因为( )A. 各国害怕与法国政府交恶B. 各国工人同情和支持巴黎公社C.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D. 巴黎公社倡导世界无产者的联合【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巴黎公社是一次无产阶级革命,这一新型革命引发了资产阶级的恐惧,其他国家害怕本国国内也出现类似的工人运动,因此“剥夺逃亡的公社社员作为政治难民所应接受的保护地位”以防止巴黎公社革命的蔓延,故选C;各国政府是害怕无产阶级革命的蔓延,而非害怕与法国政府交恶,排除A;

25、各国工人同情和支持巴黎公社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B;倡导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是第一国际,排除D。3.(2021全国卷33)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后,当时在巴黎的俄国革命者拉甫罗夫说:这次革命“与其他革命迥然不同”,革命领导者都是“无名的人”“法国最有名望的人物所不敢做和不能做成的事情”,这些普通人却轻而易举地做成了。据此可知,巴黎公社( )A建立了稳固的工农联盟 B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C体现工人政权鲜明特征 D深受俄国革命的影响【答案】C【解析】革命领导者都是“无名的人”、“普通人却轻而易举地做成了”说明了巴黎公社是普通的工人阶级建立的政权,故选C项;题干强调的是巴黎公社政权是普通人革命建立的政

26、权,并没有体现工农联盟,而且巴黎公社并没有建立工农联盟,排除A项;巴黎公社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在巴黎的统治,而且当时法国并没有君主专制制度,排除B项;俄国革命指的是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而巴黎公社比俄国十月革命要早,所以不可能受到俄国革命的影响,排除D项。【高频考点练兵】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改革时间成果1832年工业资产阶级获得选举权1867年小资产阶级和城市工人获得选举权1884年农业工人获得选举权男性户主普及1918年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获得选举权1928年年满21岁公民都有选举权上表是英国近代有关选举权的改革。这表明英国()A男女之间实现了权利平等B工业

27、革命推动了民主化进程C人民主权原则被广泛认同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到了保障【答案】B【解析】据材料,自1832年至1928年拥有普选权的民众范围不断扩大,据所学,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壮大,推动了政治的民主化改革,故选B项;据材料“1918年,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获得选举权”反映女性在取得政治权利的过程中受到诸多限制,男女政治不平等现象依旧存在,排除A项;据材料,直至1928年英国年满21岁的公民才都获得选举权,在此前非工业群众和无财产女性长期被忽视,说明人民民主原则在英国近代并非被广泛认同,排除C、D项。2陈晓律教授指出,“在英国,当政治纷争没

28、有结果,双方势均力敌的时候,这一特别的设计就起着一锤定音的作用,从而可以结束国家在政治上的动荡和混乱局面”。 这一设计是指()A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上的权力B内阁首相由议会下院选举产生C议会下院是国家权力的政治中心D首相可解散议会重新组织大选【答案】A【解析】从材料“在英国,当政治纷争没有结果,双方势均力敌的时候,这一特别的设计就起着一锤定音的作用,从而可以结束国家在政治上的动荡和混乱局面”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君主立宪制度之下,有一种力量可以实现政治权力的平衡,结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史实,可知英国国王虽没有实权,却是国家的最高元首,故国王权力的设计,可以用来平衡立法权和行政权,故选A项。3.(

29、2021湖北适应性测试T13)1689年权利法案为英国国王接受后,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在国王和议会之间建立起一套稳定运转的工作机制。这体现出()A.君主立宪制确立B.国王淡出政坛C.议会两党制形成D.内阁权力增强【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权利法案在国王和议会之间建立起来的这一套稳定运转的工作机制正是君主立宪制,故选A;“国王淡出政坛”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材料说的是国王与议会之间的关系,排除C、D。41832年、1867年和1884的三次议会改革是英国19世纪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其中1832年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权利,1867年改革使小资产阶级和工人上层获得选举权,1884年

30、改革赋予农业工人选举权利。这三次议会改革()A逐渐实现了公民的普选权B基本实现了平等代表制原则C与经济基础的发展相适应D应该是工人运动斗争的结果【答案】C【解析】19世纪,工业革命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通过议会扩大其权利,由此可见,三次议会改革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故选C项。5.中国近代史学家陈衡哲在西洋史中用下图来说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冲突势力。此图可用以说明当时英国()A.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B.社会矛盾错综复杂C.革命力量有强大优势D.宗教改革蓄势待发【答案】B【解析】据图中信息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有三大冲突势力,这反映了英国社会矛盾错综复杂,B正确;法

31、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A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三大冲突势力,未体现革命力量的强大优势,C错误;材料中的“英国国教”就是宗教改革中的新教派,D错误。6.美国建国初期,“人民”一词暗含着多重定义,不同派别的人对“人民”一词有着不同的理解。卡尔霍恩认为“人民”首先是各州人民,其次才是合众国的人民。卡尔霍恩意在()A.肯定各州主权B.强调中央权力C.倡导主权在民D.宣扬个人权利【答案】A【解析】卡尔霍恩将各州放在合众国之前,认为“人民”首先是各州人民,然后才是合众国的人民。在美国内战前的宪法危机中,卡尔霍恩的州人民主权理论代表着南方各州所持守的美国宪制观。所以,卡尔霍恩意在肯定各州主权,故本题选A;B与材料

32、意思相反,C、D与材料内容主旨不符,均排除。7美国保守派伦道夫在1787年制宪会议上宣称:主要危险来自“我们的(州)宪法的民主成分。(各州)人所行使的政府的权力会把其他部门吞没。没有一部(州)宪法规定了足以抑制民主的办法”。这表明()A美国打算放弃民主共和制度B美国亟需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C启蒙思想在美国遭到了挑战D美国不具备实行民主政治的条件【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伦道夫指出各州权力过大威胁了其他部门的权力,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故选B项;美国并没有打算放弃民主共和制,排除A项;启蒙思想在美国受到了欢迎,排除C项;材料提到“没有一部(州)宪法规定了足以抑制民主的办法”,说明美

33、国已经实行了民主,排除D项。8在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中,共和党候选人小布什与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势均力敌,胜负难分,占美国人口第四的大州佛罗里达州成为胜负关键,当布什对戈尔以微弱的1 784票领先,即将取得佛罗里达州全部25张选举人票时,戈尔出人意料地要求佛罗里达州重新计票,继而引发两党阵营十数桩基于计票纠纷的法律诉讼案,而布什则将“重新计票”案上诉至联邦最高法院。最终,法院以5:4判决“重新计票”违宪,应立即停止,布什终于赢得总统选举胜利。材料可以说明()A两党对峙不时引发动荡和冲突B竞选角逐有可能超越法律秩序C公平正义精神被党派斗争抛弃D美国政治分权制衡的显著特征【答案】D【解析】据材料,美

34、国总统大选中的“重新计票”案实质是小布什和戈尔的总统之争,联邦法院宣布“重新计票”违宪,维护了美国总统选举程序的合法性,终止了总统之争,体现联邦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具有维护宪法和稳定政局的作用,体现了分权制衡的显著特征,故选D项。9(2021太原高三模拟)随着现代化大工业的发展,工人阶级受到了极大的压迫和不公的待遇,马克思和恩格斯怀着对工人阶级的悲惨境况的悲悯与关怀,将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诉求,展现在共产党宣言当中。这反映了共产党宣言()A在实践中不断走向成熟B蕴含着人文主义思想C是工人阶级斗争的指南D阐明了社会发展趋势【答案】B【解析】题干中的“将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诉求,展

35、现在共产党宣言当中”体现的是共产党宣言对人的关注,故选B项;题干体现的是由于“现代化大工业的发展,工人阶级受到了极大的压迫和不公的待遇”而使得共产党宣言提出了上述主张,没有体现实践,排除A项;题干体现的是共产党宣言提出上述目标的原因,而不是其地位,排除C项;题干没有体现有关社会发展趋势的内容,排除D项。10.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只有众议院具有提出弹劾案的权力,所有弹劾案只有参议院有权审理。总统有权批准关于背叛合众国的罪犯的缓刑和赦免,惟弹劾案不在此限。一切罪案,除弹劾案外,应由陪审团审判。”该宪法中关于美国总统弹劾制度的规定反映了()A.最高法院作为弹劾案最终审理机关B.立法机关主导性与

36、民意代表性相连C.弹劾案的开展加剧了美国党派斗争D.弹劾案的通过违背了美国宪法原则【答案】B【解析】材料“只有众议院具有提出弹劾案的权力,所有弹劾案只有参议院有权审理”表明美国总统弹劾制度由立法机关主导;众议院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同时结合材料“一切罪案应由陪审团审判”可以看出,美国总统弹劾制度还要求有民意代表性,所以,B为正确答案。A、C说法在材料中均未体现,D本身说法错误,均排除。11.美国总统林肯在当选前的19世纪50年代说过:“我很高兴看到一个劳动制度盛行于新英格兰,在这个制度下,劳动者当他愿意的时候就可以罢工,在这里他不被强迫在一切环境下工作,而且也不被束缚住和被强制去劳动。”材料反映

37、的实质是林肯()A.支持工人运动争取合法的权益B.通过暴力方式废除黑人奴隶制度C.打击南方奴隶主确立北方优势D.完善资本主义制度促进社会发展【答案】D【解析】由材料可知,林肯希望建立一个合理的劳动制度,完善资本主义制度,故D正确;材料未涉及支持工人运动、废除黑人奴隶制度、打击南方奴隶主,故A、B、C错误。12共产党宣言自1848年问世以来,已有二百多种文字,出版了一千多个版本,发行量达几千万册,是全世界传播时间最长、流传领域最广、发行数量最大、拥有读者最多的政治性文献。共产党宣言这种恒久的生命力源自于()A马克思和恩格斯个人政治智慧B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C欧美资本主义世界的不断衰落D其基

38、本原理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源自于其理论的科学性,即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故选D项;马克思和恩格斯个人政治智慧不是根源所在,排除A项;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与史实不符,社会主义运动也有曲折,排除B项;欧美资本主义世界的不断衰落与事实不符,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英美两国的权利法案都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宪法性文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威廉签署由议会提出的权利宣言。内容包括: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的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收赋税;向国王请愿是臣民的权利,侵犯即为

39、非法;国会内演说、辩论及议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议员选举自由。此宣言经议会正式批准定为法律,即权利法案。 摘编自袁传旭英国光荣革命琐谈 材料二权利法案作为美国的宪法修正案,更侧重于从侧面保护公民的权利,其从如下几方面限制立法权:首先,第一条修正案明确规定不得立法的事项来保护公民的宗教自由、言论自由和集会请愿权;其次,第三至八条修正案通过赋予公民宪法上的程序性权利来维护其实体权利。“不得立法”条款在立法权行使的边界上建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国家的立法权始终不能逾越公民基本权利的藩篱,有利于立法者时刻反思自己的权力界限,并通过程序正义和公平去维护实质正义和公平。 摘编自

40、张凌飞浅析权利法案对美国立法权的限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权利宣言的规定所体现的原则,并归纳权利法案被视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奠基性文件的最主要依据。(9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权利法案保护公民权利的特点及主要方式。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对立法机关的约束机制。(10分) (3)综合上述材料,简析两部权利法案对世界各国实践依法治国的影响。(6分)【答案】(1)原则:议会至上(或王在法下);自由、平等、法治等。依据:通过法律形式(或书面契约形式)限制了国王的权力(或保障了议会的权力)。 (2)特点:从侧面保护公民的权利。方式:通过限制立法权来保护,明确规定“不得立法”条款,

41、确立“正当法律程序”原则。约束机制:国会两院制、行政否决、司法审査、两党政治。 (3)影响:原则上立法活动以宪法为根据,并不得同宪法相抵触;立足于保障公民权利;重视法律程序的正义等。(任答两点即可)【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材料一中,英国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权力,体现了议会至上、自由平等、法治的原则。第二小问,权利法案的通过使英国开始确立君主立宪制度,而权利法案最核心的内容是以法律的形式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权力。 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美国权利法案在保护公民权利方面更侧重于从侧面保护公民的权利。主要方式涉及对立法权的制约,“不得立法”条款在立法权行使的边界上建起了

42、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美国的立法机构分为两院制议会,参议院和众议院可以相互制约;总统可以否决议会议案;最高法院具有司法最高解释权;两党之间的相互制约。 第(3)问,依据材料一、二,在依法治国中突出宪法或宪法性质的文件;法律最终是为维护公民的权力;重视法律程序设置。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71年4月间,马克思就开始写作全面论述巴黎公社的光辉著作法兰西内战,对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总结。马克思指出:“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结果,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 材料提供了马克

43、思关于巴黎公社的相关论述,蕴含了国家政权建设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12分)【答案】示例观点: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说明:通过暴力革命,打碎资产阶级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这是巴黎公社的基本经验。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曾提出工人阶级要夺取政权,建立起自己的统治。但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后建立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具体形式是什么,因为没有经过实践,没有取得经验。巴黎公社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的国家政权学说。【解析】首先,根据题目要求,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如根据材料“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可知,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其次,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所学的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可以从打破旧的国家机器、创造性地建设新的国家政权、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给人类留下宝贵精神遗产方面进行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