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济宁一中2016届高三历史复习二轮小专题精选练习(岳麓版,含解析):专题2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1、18世纪末以来,西欧各国借鉴中国的科举制,逐步推行文官考试制度,促进社会发展。而科举制在中国却严重阻碍社会的进步,并最终被废除。造成这种不同后果的根本原因是( )A.西欧的文官考试制度是新生事物,中国的科举已实行1000多年B.西欧的文官考试制度公平公开,中国的科举制作弊现象严重C.西欧的文官考试制度注重实用性知识,中国的科举制八股取士形式僵化D.西欧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中国处于封建主义走向衰落时期【答案】D2、以下关于明朝“废行省、设三司”的措施评价最正确的是(
2、 )A通过分散地方权力来加强中央权力 B是我国地方行政区划制度划时代的变革C有利于加强明朝边境的防御力量 D政府各部分相互牵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减轻了人民负担【答案】A3、武侠2009年02月开唐:“邓远公眯起眼,一字字照着那纸上念道:边庭之事,国之重务也自高昌授首以来,西胡归心。然异种之人,多有翻覆今朝廷特置西州重镇,以备边防,专敕武德以来,天下流死亡匿之徒,往戍西州念毕笑道:李世民这小儿却也有些本事。”文中“西州重镇”是指( )A西域都护府 B安西都护府 C北庭都护府 D瀚海都督府 【答案】D4、洪武十三年明太祖利用胡惟庸案,达到了( )目的。 A设中书省 B设三司 C废丞相 D建内阁【答
3、案】C5、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南宋开始B1141年宋金议和C郾城大捷 D南宋收复建康【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宋金对峙的史实,岳飞班师后,宋金达成议和,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所以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选B。6、宋太祖遇某官出缺,叫宰相赵普拟名,因赵普所拟之人是太祖平时最讨厌的,就把名纸撕了,掷在地。过一两天,太祖又要赵普拟,赵普把前日捡起的破纸用糨糊黏贴了又送上。太祖诧问:“如何还是此人”,赵普答暂无别人合适。太祖无奈,点头说:“既如此,便照你意见用吧!”此故事最能说明的本质是()A宋太祖意气用事但不失为明君B皇权尚未完全高度集中C皇权与相权矛盾可以根本解决D赵普办事
4、迂腐不知变通【答案】B【解析】材料体现出宋太祖在当时制度的约束下最终放弃了自己原先的决定,说明当时皇权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并未完全集中,故本题选B。A项说法虽然正确,但体现不了本质,C、D两项说法错误。7、据吕氏春秋通诠知度载:“上计,战国、秦、汉时地方官于年终将境内户口、赋税、盗贼、狱讼等项编造计簿,遣吏逐级上报,奏呈朝廷称为上计。”据此,“上计制”的主要意图是()A控制地方财政税收 B监督考核地方官员C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D防止官员弄虚作假【答案】B8、有学者认为,隋唐科举制度比起以前的选官制度无疑是革命性的创新和进步。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科举制度()A以官举士,择优选拔 B公开考试,平等竞争C
5、冲破门第,品德惟上 D自由报名,唯才是举【答案】B【解析】“以官举士、择优选拔”与汉代察举制有关,故A项错误;“公开考试、平等竞争”体现了科举制度的进步性,故B项正确;科举制注重考试成绩,不是“品德惟上”,故C项错误;隋唐科举制并没有是自由报名,有一定限制的,故D项错误。9、九品中正制作为一种选官制度主要实行于( )A.秦汉时期 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答案】B10、右图是清政府首次发行的邮票“大龙票”,请推断邮票取名“大龙”的主要原因是 ( )A龙是皇室的象征,代表皇权至高无上 B龙有霸气,代表中国的强盛C军机处建议,皇帝审批 D龙是中国最古老的图腾【答案】A【解
6、析】龙是皇室的象征,代表皇权至高无上,所以皇帝经常称自己是“真龙天子”,此邮票的用意即在此。11、请从下列各项中选出不同类的一项()A.秦朝设立御史大夫 B.西汉设置刺史 C.北宋设通判 D.明代设立内阁【答案】D【解析】A、B、C三项都属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故选D。12、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关键性战役是 ( )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昆阳之战【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巨鹿之战 是秦朝末年的一次战争;官渡之战是发生在袁绍和曹操之间的一次战争,是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决定之战;赤壁之战是发生在孙刘联军和曹操之间的一场战争,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昆阳之战是刘秀打败王莽的关键
7、一战,并奠定了刘秀统一天下的基础。故选C。13、陆游名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中的“王师”,按两宋军事管理模式,其调兵之权应属于( )A.节度使 B.枢密院C.三司使 D.转运使【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两宋时期,枢密院有调兵之权。14、有人评价说,宋朝一代,官员多如天上银河里的星星;又有人说,宋朝一代,目不见官。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北宋官员人浮于事 B北宋科举考试的发展C北宋强化中央集权 D北宋吸取了前代的教训【答案】C【解析】结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过程,可知这主要是由于宋太祖鉴于唐末藩镇割据而进一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造成的后果,故C正确。15、黄
8、仁宇认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从政治制度的发展来看,隋唐三省六部制最值得肯定的一点是()A既分工合作又牵制监督B综合了汉魏以来的官制C明确了部门职权的划分D打击了士族门阀的势力【答案】A【解析】本题属于程度选择题,抓住题目关键语句“政治制度的大变动”,提取时间信息“秦汉”、“隋唐”,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秦汉是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发展时期,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是中央集权制的完善,三省之间既分工合作又相互牵制,故A项正确;B项不符合三省六部制的特点,故B项错误;C项表述不完整,故C项错误;打击士族门阀的势力的主要是科举制,故D项错误。16、明史记载:“居正为
9、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及吏部左侍郎张四维,恂恂若属吏,不敢以僚自处。”材料反映出明朝()A张居正权倾朝野B内阁成为中央决策机构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度激化D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答案】A【解析】考查正确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据所学知识,B、D错;从材料中得不出C;材料中“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及吏部左侍郎张四维,恂恂若属吏,不敢以僚自处”反映出张居正权力极大、威震朝野,故A正确。17、下列各项措施中,削弱了地方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的是()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唐朝设节度使 北宋设转运使 明朝裁撤中书省A. B. C. D.【答案】D18、十七世纪某西方人
10、认为“(中国)这一制度提供了这样一种保障,即政府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而非欧洲那样为世袭权力所支配,故该制度不失为一种民主和平等的制度。”该制度应诞生于( )A春秋战国时期 B西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代【答案】C【解析】尊重材料从材料出发,是做历史试题的唯一原则。本题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确,本题考查科举制,该制度不失为一种民主和平等的制度。”科举制诞生于 C隋唐时期,所以本题选C。19、据考古专家确定,安徽六安双敦发掘的古墓主人是西汉第一代六安王刘庆,该古墓主人身份与下列哪项制度有关()A察举制 B封国制C郡县制 D行省制【答案】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判断材料中关键信息的能力。从“西汉第一代六
11、安王”可知,是封国制。20、元朝时, 行政上管辖湖南的行省是()A.江浙行省B.江西行省 C.湖广行省D.河南江北行省【答案】C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 元朝时, 行政上管辖湖南的行省是湖广行省, 元朝设湖广行中书省, 简称“湖广”、“湖广省”, 辖长江以南、湖北、湖南大部、广西、海南全省、贵州大部、雷州半岛。明朝清朝的湖广指湖北湖南。故选C。其它各项均不正确。21、专制到民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朱元璋杀胡惟庸之后下诏书说:“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不闻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中多有小
12、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一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明会典材料二: 代议制把权力缩小成了不充分的权力。在代议制政治制度中,谁也没有行使绝对(即无限)权力的地位。其次,与此同时存在的是,在代议制政治制度中,人民通过能够监视和更换掌权者而实际行使权力(政治权力)。 萨托利 (引自: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92年,第76页) (1)归纳材料一朱元璋废丞相的理由。 (2)十八世纪末的美国是如何实现“谁也没有行
13、使绝对(即无限)权力的地位”的?【答案】(1)秦代以前未曾设立丞相;秦因设相而速亡;秦代以来历代丞相多为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废相,各部门相互牵制,所以稳当。(2)制定联邦宪法;实行共和制,总统、国会议员由选举产生,有一定任期。实行三权分立体制,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分属总统、国会与联邦法院。总统对宪法负责,对立法有否决权,但国会在复议之后以三分之二以上多数再次通过次法时,即为有效;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终身任职,联邦法院有权裁定总统行为是否违宪。三权之间相互制约,任何一项权力都要受到另外两项权利的制约,任何一项权力都不允许大于另外两项权力。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唐初每事
14、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引自朱子语类材料2:“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引自贞观政要材料3: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戴青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
15、:“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请回答:(1)据材料1指出唐初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2)结合材料2说明唐初君主专制是否比前代有所削弱,为什么?(3)材料3所述故事实质上是哪两种权威之间的冲突?结局说明了什么?(4)上述材料反映了怎样的现象?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析我国封建制度的特点。【答案】(1)包括了皇帝和中书省、门下省二部门大臣的综合意见。(2)没有削弱。唐太宗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更好地巩固封建统治,根据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最后权力还是集中到皇帝手中。(3)皇权与法律权威之间的冲突。结局说明法律的权威占据上风。(4)唐初君主权力受到大臣们和法律的制约。我国封建制度的特点是在
16、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中,皇权至上,而在唐朝时期皇权并非是绝对的权威。但皇权能否受到限制主要取决于皇帝的个人政治品质。【解析】本题考查对唐朝政治制度的理解和辨析能力。第(1)问注意从材料中找答案。第(2)问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第(3)、(4)问的关键是体会君主个人的品质与法律实施效果之间的关系,还应注意这一时期的法律仍然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否则君主也不会作出让步。23、古往今来,历届中央政府都重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各个时期所采取的政策不同,效果也各有千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武王为殷初定未集,乃使其弟管叔鲜、蔡叔度相禄父治殷。已而封诸侯,班赐宗彝,作分殷之器物。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四周本纪材料
17、二 尹湾六号汉墓一号木牍正面:(第1行)县、邑、侯国卅八: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其廿四有堠。都官二。 尹湾汉墓简牍材料三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成不逮元。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 明宋濂元史卷五八地理志材料四 在我国,汉族人口多,占的地方少,少数民族人口少,占的地方大,悬殊很大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如内蒙古、广西、云南,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
18、都很不利。所以我们不采取这种办法,而要实行新的政策。 周恩来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共同进步(1957年3月25日)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统治者实行何种地方行政制度?概括其主要作用。为了加强实行该制度所形成的统治秩序,统治者还推行了什么重要配套措施? 这两种制度有何关系? (2)据材料二,指出西汉初期推行的地方管理制度。为了克服这一制度的局限性,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3)据材料三,分析元朝推行行省制度的原因是什么?指出这一制度在加强地方管理方面的创新之处。除此之外,元朝在地方管理上还推行什么措施?(4)据材料四,指出新中国在管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什么制度?【答案】(1)分封制;加强
19、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或利于政治稳定);推行宗法制。互为表里的关系。(2)郡国并行制(郡国制);颁布“推恩令”。(3)国家疆域辽阔。是省制的开端。设宣慰司。(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4、“和为贵,谐为美”,和谐社会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和社会理想。隋唐时期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对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依然有很多可资借鉴的地方。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社会经济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两个盛世局面。(2)君主与大臣的和谐:请举出课本中这段时期出现的两对相处融洽的君臣。 (3)民族与民族的和谐:请举出唐朝与吐蕃民族和谐相处的两个典型事例。(4)国家与国家的和谐:请举出唐朝与周边国家友好交往的
20、两个典型事例。(5)社会制度的和谐:请举出这一时期开创的一个有利于人才参政的制度。(6)人与自然的和谐:请举出这一时期开通的一个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工程。【感悟隋唐,概括时代特点】(7)请写出隋唐时期的时代特点。结合此特点,阐述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答案】(1)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或“贞观遗风”) (2)唐太宗与魏征,唐玄宗与姚崇。 (3)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金城公主入藏(嫁给尺带珠丹)。 (4)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经),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中国文化)。 (5)科举制度。 (6)(隋朝)大运河。 (7)时代特点:繁荣与开放。 建议:应创造人与人公平竞争的机会;要注
21、意培养人才,重用人才;大力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彼此信任。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隋唐时期的史实。隋唐时期出现的两个盛世局面有: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隋唐时期两对相处融洽的君臣:唐太宗与魏征,唐玄宗与姚崇。唐朝与吐蕃民族和谐相处的两个典型事例: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金城公主入藏(嫁给尺带珠丹)。唐朝与周边国家友好交往的两个典型事例: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经),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中国文化)。隋唐时期开创的一个有利于人才参政的制度:科举制度。隋唐时期开通的一个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工程:大运河。隋唐时期的时代特点:繁荣与开放。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的建议:应创造人与人
22、公平竞争的机会;要注意培养人才,重用人才;大力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彼此信任。25、从汉至元,皇权不断加强,请用宰相职能变化的史实加以说明。 【答案】汉武帝重用宠信的近臣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国政,使决策国家政务的实权逐渐由相府向宫廷转移,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隋唐创立三省六部制,唐时三省长官相互制衡,集体行使相权。这样,就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北宋增设参知政事(副宰相)、枢密使(掌军权)、三司使(掌财权)分割宰相(中书门下长官)权力,使皇帝得以总揽大权。元朝设中书省总揽政务,其长官中书令实为宰相,例由太子兼任,实际政务委以左右丞相等。但元朝后期相权大增,有
23、时甚至威胁皇权。综上所述,从汉至元,通过削弱相权使皇权不断加强【解析】26、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史记材料二: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始皇”是谁?是哪个朝代的?(2)“始皇”创建了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3)依据材料二,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职能各是什么?(4)唐朝拟修建长安城,中央政府实施该工程的审批执行程序是() A尚书 中书 门下 B.中书 门下 尚书 C尚书 门下 中书 D.门下 中书 尚书【答案】(1)秦始皇;秦朝。 (2)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如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3)职能:中书省草拟颁发诏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命令。(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