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 考 考 点考 查 重 点命 题 焦 点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1小康社会;2经济建设的要求。二、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科学发展观;2经济持续协调发展。一、命题内容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2如何实现经济持续协调发展。二、命题形式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可能考查。结合“十二五”规划,关注民生、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节能减排等热点问题,分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任务、要求及措施。(对应学生用书P45)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1小康社会(1)总体小康。表现:微观上,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宏观上,国家的整
2、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特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2)全面小康目标: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建设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2经济建设的要求(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3)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问题探究1:实现全面小康的必要性是什么?提示:实现全面小康,有利于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二、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科学发展观(1)科学发展观是我
3、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经济持续协调发展(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
4、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5)推动21 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问题探究2: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有什么不同?提示: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济增长强调“量”,经济发展不仅强调“量”,更注重“质”,片面强调经济增长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应学生用书P45)要
5、点一 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关系总体小康全面小康不同点标准低标准的小康,人均GDP只有800多美元较高标准的小康,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生活质量不全面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更全面经济、政治、文化等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状态发展很不平衡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差距较大发展比较均衡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将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发展,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原则;将惠及十几亿人口相同点都是小康社会,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只是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我们所要实现的全面小康,不仅仅表现在人均GDP的增长上。它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特别
6、注重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有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全面小康追求的是物质、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例1 (2011江苏考题)根据国家统计局小康水平的分析报告,目前西部地区实现的程度为84.18%,东部地区实现的程度是97.86%,中部地区实现的程度为93.18%。可见我们目前达到的小康社会是()A低水平的小康 B不全面的小康水平C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D全面的小康社会解析 此题考查了我国小康社会的特点。我国现在的小康社会是总体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社会。通过材料中各地区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的不同,可见我国小康社会的不平衡,故选C。不全面主要是
7、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的不全面。低水平主要是指人均收入水平低。答案 C点拨 不能深刻理解总体小康的特点是导致本题失分的主要原因。(2011河南适应性测试)某镇政府在“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口号的引导下,要求农民必须建设别墅式新农村。很多农民对这种形象工程抱怨说:“盖了楼房,穷得叮当,扛着锄头进洋房,小康让我们遭了殃。”该镇政府的做法()曲解了小康社会的本质超越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没有认识到小康社会的建设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找到了农民奔小康的有效途径A B C D解析“建设别墅式新农村”没有超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故排除。该镇政府的做法没有找到农民奔小康的有效途径,
8、故排除。“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曲解了小康社会的本质,没有认识到小康社会的建设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符合题意,答案选A。答案 A点拨 易错选C。其原因是分析、理解能力较弱,未认识到说法错误。要点二 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1.重要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2内涵(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9、。(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
10、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营造良好国际环境。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性应注意以下两点:(1)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利于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体现社会主义本质,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例2 长期以来,对经济快速增长的片面追求已威胁到人类的
11、生存环境,进而损害到人类自身的利益。在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以修复、保护生态为主旨,探索人类生存发展的新模式。生态城建成后,将实现可再生能源广泛利用、节水生活化、城区无垃圾等目标。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ABCD解析 在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以修复、保护生态为主旨体现了人与自然要协调发展,体现了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符合题意;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维护人类的根本利益,符合题意;全面发展是指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不符合题意。故选C。答案 C点拨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关键在于正确理解科学发
12、展观中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内涵。(2011甘肃诊断试题)“绿色世博”自愿减排交易机制和交易平台构建成功,通过这一平台,参加世博会的各国参观者可以购买自己行程中的碳排放,实现自愿减排。国内碳交易市场的建立()有利于利用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减排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体现了国家利用经济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能够确保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ABCD解析 国内碳交易市场属于市场调节,不属于宏观调控,故排除。夸大其词,单靠碳交易市场不能确保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符合题意,答案选A。答案 A点拨 易错选B。其原因是理解有误,未认识到碳交易市场是市场调节,不是宏观调控,误认为说法正确。要点三 促进
13、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重大举措重要性具体要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经济发展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社
14、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弥补不同民族和地区在发展进程和水平上的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
15、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GDP增速不是越快越好单纯追求GDP的高速增长,往往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但是并不能因此而否定GDP的作用。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需要长期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例3 (2011课标全国文综)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打电话、看电视等。“十二五”规划纲要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纳入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我国之所以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因为()A它利润高,发展快B它是基础性产业C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D它是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解析 此题
16、强调信息技术这一重要的科技力量被列为我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的原因。A、C两项均不是其真正原因;B项表述错误,农业才是基础性产业;D项正确表达了信息技术这一科技力量能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也正是我国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原因,故选D。答案 D点拨 本题易错选A。学生不明白我国之所以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真正原因,只看到现象,即“利润高,发展快”,而看不到本质原因,即有效提高生产率,从而导致误选。(2011杭州质检)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第二大”并不等于“第二强”。从贸易结构看,中国出口产品中,相当一部分是“设计和利润留在欧美日,GDP和能耗留在中国”。这启示我
17、们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加大外资投入力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坚持自主创新,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ABCD解析 题干不涉及区域和城乡发展,也不涉及利用外资方式,故不符合题意。切题,答案选D。答案 D点拨 易错选C。其原因是分析和理解能力较弱,未认识到题干强调的是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误认为符合题意。(对应学生用书P47)易错点: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分析不到位理论分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经济发展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典例(2012猜想题)温家宝总理在题为
18、“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指出,要推动中国经济在更长时期内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战略目标,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战略重点,逐步使新兴战略性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上述材料启示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ABCD错因分析 本题易错选B。原因在于对题意缺乏深入理解。正确解答 本题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正确且符合题意。选D。(2011山西太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科技部部长万钢出席“2010年浦江创新论坛
19、”开幕式并作题为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若干问题的思考的主题报告。要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坚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A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B一切工作的中心环节C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D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解析 一切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经济建设,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人民群众,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人民服务,均不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故B、C、D说法错误。A符合题意,答案选A。答案 A(对应学生用书P48)(对应学生用书P48)走好统筹路 下好一盘棋怎么解决发展不平衡背景材料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1)载文指出
20、,在我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流光溢彩的都市与偏僻落后的乡村同在,东部沿海的率先发展与西部一些地区的相对滞后并存。从城乡差距看,2010年我国城乡收入之比仍高达3.231;从区域差距看,2010年我国西部地区经济总量仅占全国的19.31%,西部省区市中人均GDP最低与东部省区市中最高相差10倍多。如何加速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1推动一体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改变城乡二元格局:(1)坚持规划“一张图”,统筹城乡发展;(2)坚持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3)坚决落实中央各项强农惠农政策;(4)坚持协调推进城乡改革。2多措促协调,奏响区域发展“大合唱”。(1)落实总体战略,用好“指挥棒”。深入实施
21、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的总体战略,促进东中西各区域良性发展;(2)推动主体功能区建设形成“多声部”。2010年年底,国务院印发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各地应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发挥优势、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生态则生态,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3)加强区域合作,弹好“协奏曲”。组团有优势,抱团好发展。必须进一步打破行政区域界线,形成多种多样的跨行政区的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合作,努力推动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3改革除壁垒,生产要素流动更合理。让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必须:(1)打破身份束缚,让劳动力流动无羁绊;(2)完善补偿政策,让土地收益惠
22、于农;(3)改革税费制度,让(区域)资源收益“留下来”;(4)加强政策引导,让资金更多流向落后地区。4突出普惠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俗地说,就是不管你生活在东部还是西部,居住在农村还是城市,都能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同样水平的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公共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等。为此,政府采取以下措施,以实现这一目标:(1)加大财政投入,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财力保障;(2)注重政策倾斜,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向老少边穷地区倾斜;(3)健全保障机制,强化各级政府推进基本服务均等化的责任;(4)拓宽供给渠道,建立政府主导、社
23、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摘自2011年8月23日人民日报)角度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中华大地上创造了震古烁今的人间奇迹。我国在方方面面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更加凸显,这表现在: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区域发展差距明显,城乡、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也较大等。我国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是:自然原因、历史原因、政策原因、体制原因等。能否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大挑战。发展不平衡,说到底就是发展不科学的表现;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根本要靠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深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
24、、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既切中了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要害,又指明了解决问题的方向,是破解发展不平衡的根本思想武器。只有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才能逐步推进城乡、区域的均衡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练习提升(2012北京市朝阳区)下图所示为投资、出口、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的两种不同状态。下列做法有利于由状态a向状态b转变的是()改革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保护消费权益增加出口总额,优化出口结构加大投资比重,增加财政收入ABCD解析 在美欧主
25、权债务危机持续发酵条件下,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做法符合题意,A项当选。做法不符合题意。答案 A(对应学生用书P48)1(2011江苏徐州)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对东部发达地区而言,要()A适当放慢发展速度,以便用更多的力量支持相对落后地区B发展得更快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C率先消除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D以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为核心,加速经济的发展解析 此题学生容易误选C项。究其原因学生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消除“三大差别”。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进程,是一种
26、不平衡的发展过程,对于东部发达地区而言,可以发展得更快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故正确答案为B项。A、C、D项表述均不妥。答案 B2(2011辽宁大连)辽宁省加大沿海经济开发,实施“五点一线”发展战略,重点开发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花园口等环渤海的5个区域,包括6个沿海城市。辽宁省的做法体现了()A统筹城乡发展B统筹区域发展C优化经济结构D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解析 本题考查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解答此题我们要提取主干信息:辽宁省“五点一线”的发展格局,实现了以大连沿海工业区为重点,带动周围地市的发展。由此可知辽宁的发展平衡了区域差距,故选B。此题强调了对区域发展的统筹,故A、C
27、、D都脱离了题干。答案 B3(2011山东滨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2010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2010年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这样做()A完善了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B有利于统筹经济社会发展C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D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解析 本题考查科学发展观的意义这一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难度中等。解答本题要紧扣材料,由材料得出相关结论,调整经济结构,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体现了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的统一,故C符合题意要求。A、B、D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符合。答案 C4(2011浙江考题)民营经济在建设浙江经济大省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众多民营企业缺乏自主品牌,产品同构同质、附加值低,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浙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政府应该()A拓宽融资渠道,挽救濒临破产企业B推动结构调整,鼓励企业科技创新C加强公共服务,拓展企业产品销路D增加财政支出,扩大企业生产规模解析 众多民营企业由于缺乏自主品牌,产品同构同质、附加值低,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浙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表明了企业应该加强自主创新。其他选项均不符合题意。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