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课 百家争鸣知识与能力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张;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过程与方法学生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学习,使学生对祖国文化有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逐步培育起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教学难点:百家争鸣与儒学发展之间的关系。补充:百家争
2、鸣的有关知识1、“百家争鸣”的含义“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所谓“争鸣”,是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2、“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思想领域异常自由和活跃的时期,几乎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此时的“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有其深刻
3、而复杂的社会原因:第一,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第二,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第三,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第四,在思想文化上,
4、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局面,是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阶级关系剧烈变化,奴隶制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明确:一定的思想观念是一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的。理解: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间辩证关系3、“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重要基础。此后中国两千多年的思想文化,大都可以从诸子百家中
5、找到源头。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儒学的创立及发展历程1、创立: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礼”的学说2、继承:战国时期,孟子、发展“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荀子,对“礼”深入讨论3、重创:秦朝,“焚书坑儒”4、正统: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表彰六经”5、融合:唐宋时期,三教开始走向融合6、理学:宋明时期,儒学在迎接佛教和道教的挑战时期,逐渐吸纳其思想,形成了以“理”和“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7、批判继承:明清时期,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一、孔子和早期儒学1、孔子(1)生平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时
6、期鲁国人,孔子或孔夫子是对他的尊称。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夏历八月二十七日,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夏历二月十八日,享年73岁。孔子3岁丧父,17岁丧母,生活十分惨淡。然而,孔子自小就勤奋好学,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孔子曾先后担任过下级官吏和地方官,政绩十分显著,五十多岁时担任司寇,成为政府高官,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后在55岁左右仕途失意,官闲居家。之后孔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达十四年之久,其目的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然而屡遭冷遇,远大的抱负和理想最终未能实现。于是,孔子开始专心从事文化教育活动,为改造社会培养人才,并在教育上获得了巨大成功。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
7、二人。教师可引导学生看孔子和他的弟子在一起一图。孔子晚年对诗礼书易乐春秋进行了整理,是为“六经”,即儒家的经典,对发展儒家文化、繁荣学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思想社会政治思想:“仁”和“礼”: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的思想,以至后来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为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孔子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这是他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礼有两个含义:礼仪和社会规范。哲学思想:注重政治与人事,敬鬼神而远之,“未知生,焉知死?”对文化教育的贡献:创办私学,扩大了教育范围(孔子
8、弟子三千,成就突出者72人)。整理文化典籍,保存了古代文献诗、书、礼、易、春秋乐(已佚失),即五经。2、孟子(1)生平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他曾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自认为是儒家学派的正宗。一生以教书为主,也曾游说于各诸侯国。晚年著书立说,他的言论被整理成孟子一书。(2)思想仁政:反对苛政(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是继承了孔子的“仁”,并将其发展为系统的“仁政”思想。孟子认为,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就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省刑罚、薄税敛”);民本:提出“民贵君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伦理观
9、:主张“性本善”(“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3、荀子(1)生平荀子,名况,战国晚期赵国人。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有两位有名的学生:一位是杰出的学者韩非子,一位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2)思想政治:主张“仁义”和“王道”,重“礼”,“君舟民水”(荀子主张礼法并举,认为“礼”是制定法律的根据,“法”是为了维护“礼”而制订的。“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以善至者待之以礼,以不善至者待之以刑”,“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哲学:“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等唯物思想(“天行有常,不
10、为尧存,不为桀亡。”“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大天而思之,孰与物蓄而制之?”)伦理观:主张“性本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孔子孟子荀子同仁的思想仁仁政仁义政治思想为政以德民贵君轻君舟民水异人性论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是怎样形成的?早期儒家思想有何特点?形成:从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提出学说,经孟子、荀子的总结、改造与发展,儒家思想体系更加完备。特点:儒家思想较为完整,但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没有严密的理论,大多是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治思想方面的治国原则;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但因脱离现实而遭冷遇。二、老庄之学1、老子(1)生平老聃简称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
11、70年左右),姓李名耳,字伯阳,汉族,楚国苦县(今河南周口鹿邑县)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任守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最后不知所终。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座高峰,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
12、君”;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被尊为神仙。从汉代起,历代帝王就开始到河南鹿邑去祭拜老子。道德经的国外版本有一千多种,是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中国书籍。(2)思想宇宙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朴素辩证法观点: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政治思想:“无为而治”(“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圣人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知者不敢为,则无不治。”。淮南子原道训:“无为为之而合于道”。 道家的“无为”,是清静自守之义,是道家以“道” 修身所要达到的
13、“合于道” 的理想境界。能达到这种理想境界便无所不能为(无为而不无为)。)理想社会:“小国寡民”(“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2、庄子(1)生平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名周,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人,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曾做过宋国蒙地方的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相传,庄子自幼聪明好学,与惠施为同学、挚友,曾南游楚越,探访古风,一生率性任真,崇尚自然,非毁礼法,傲视王侯。楚威王曾以厚礼聘其为相,被他拒绝,从此终身不仕,退隐江湖,以编草鞋为生,寓言传道,著书十余万言。(2)思想庄子在哲学上,继承发展了老子的思想,认为“道”是
14、客观真实的存在,把“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他说:“道之真以修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为天下。”(庄子让王篇)意思是,大道的真髓、精华用以修身,它的余绪用以治理国家,它的糟粕用以教化天下。又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友其真。”(庄子秋水篇)意思是,不要为了人工而毁灭天然,不要为了世故去毁灭性命,不要为了贪得去身殉名利,谨守天道而不离失,这就是返朴归真。总之,他继承了老子道德经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精髓, 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人类生存方式上主张返朴归真。为此,他对世俗社会的礼、 法、权、势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提出了“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15、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精辟见解。在人类生存方式上,他崇尚自然,提倡“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 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并且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自得,是绝对的精神自由,而不是物质享受与虚伪的名誉。三、法家思想1、早期法家:李悝;商鞅变法2、集大成者韩非子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晚期韩国(今河南省新郑,属郑州;郑韩古国在今天的河南新郑)人,汉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世称“韩非子”。韩非原为韩国贵族,与李斯同师苟卿。韩非口吃,但他善于写作,且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术思想,同时又吸取了他以前的法家学说,比较各国变法得失,提出“以法为主”,法、术、势结合
16、的理论,集法家思想大成。韩非多次上书韩王变法图强,不见用,乃发愤著书立说,以求闻达。秦王政慕其名,遗书韩王强邀其出使秦国。韩非的思想被秦始皇所重用。他创立的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韩非在秦遭李斯、姚贾诬害,死狱中。今存韩非子五十五篇。(1)理论法、术、势三派;道家思想(2)内容集权观:加强君主集权 法治观: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改革观:“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认识论:遵循客观规律行事;“参验法”(3)发展趋势:两汉以后,独立体系逐渐消失,被儒家吸收。(4)作用: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和秦始皇统一全国奠定理论基础。韩非子守株
17、待免的故事反映了法家什么样的认识论和政治观点?认为社会是发展变化的,不能因循守旧。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四、墨家的主张1、生平墨翟(公元前468376),人们尊称墨子。他是战国初年的鲁国人,大约生于公元前468年,死于公元前376年。墨子出身于下层,少年时代曾经“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来觉得儒家的礼过于烦扰,厚葬浪费财物,使百姓贫困,而长时间的服丧也有伤身体,妨碍生计。所以撇弃儒学,并进而创立了墨家学说,成了儒家的反对派。他有弟子三百人,结成有组织有纪律的墨家学派团体。墨家不但是一个思想学派,而且是一个有严格纪律的民间团体。领袖称为“钜子”,门徒众多,重视艰苦实践,不避危险。
18、2、思想(1)伦理观宗旨、核心思想:“兼相爱、交相利”主张: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特点:提倡刻苦简朴的精神;具有苦干和自我牺牲的精神;讲求实际功利(实用)的精神。“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熹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即语之兼爱、非攻。” 墨子鲁问(2)认识论:认识以客观实践为来源。(“三表法”)墨子从这一朴素唯物主义经验论出发,提出了检验认识真伪的标准,即三表:“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废(发)以为刑政 ,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墨子把“事”
19、 、“实”、“利”综合起来,以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社会效果为准绳,努力排除个人的主观成见。在名实关系上,他提出“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的命题,主张以实正名,名副其实。(3)逻辑学:在中国逻辑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辩、类、故等逻辑概念。并要求将辩作为一种专门知识来学习。墨子的“辩”虽然统指辩论技术,但却是建立在知类(事物之类)明故(根据、理由)基础上的,因而属于逻辑类推或论证的范畴。墨子所说的“三表”既是言谈的思想标准,也包含有推理论证的因素。墨子还善于运用类推的方法揭露论敌的自相矛盾。由于墨子的倡导和启蒙,墨家养成了重逻辑的传统,并由后期墨家建立了第一个中国古代逻辑学的体系。3、影响墨子的哲学思想反
20、映了从宗法奴隶制下解放出来的小生产者阶层的二重性,他的思想中的合理因素为后来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所继承和发展,其神秘主义的糟粕也为秦汉以后的神学目的论者所吸收和利用。墨子作为先秦墨家的创始人,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另外墨子在科学技术领域中的成就和贡献是多方面的,学派代表主要内容影响老庄之学老子“道”是世界根本;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小国寡民”社会。老庄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庄子宣扬天道与自然无为;追求“逍遥”。法家思想李悝在魏国变法:奖励耕战、严刑峻法。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起到了重大作用;两汉后,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家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商鞅在秦国两次变法:废旧制度、重农抑商、加强中央集权、以吏为师。韩非子法家思想集大成者,将法家理论系统化;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主张“事异则备变”。墨家的主张墨子“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在认识论和逻辑学贡献。汉代以后,逐渐湮没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