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新课程标准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时空坐标【必备知识自主学习】一、国家的宏观调控1.背景:(1)1929 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充分暴露了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的弊病。(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生死存亡教训。(3)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2.特点: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谋求资本主义的生存发展。3.主要措施:(1)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2)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3)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4.结果:取得了一定成效,经济增长一度较快。5.调整:
2、(1)原因:20 世纪70 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表现为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严重。(2)措施: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6.国际协调机制:(1)建立国际经济组织: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国际经济组织,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2)发挥大国作用:通过大国相对平等的协商,采取市场干预行动,协调利益,维护经济秩序。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1.原因:相对论的提出和量子力学的发展;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问世,为技术革命提供了理论支持。2.主要内容:(请填正确序号)原子能的开发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建立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新
3、材料的出现生物工程技术的突破化学、化工行业出现3.意义:使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三、社会结构的新变化1.原因: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带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2.新变化:(1)就业结构变化:农业和工业的就业人口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从事服务业的人口所占比重增加。(2)“中间阶层”人数增加:他们一般不拥有生产资料,但有较高的收入,有可观的生活资产,如住房、汽车、股票等。四、“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1.“福利国家”:(1)含义:是指国家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2)评价。(3)调整:2
4、0世纪80 年代,美、英、法等国都不同程度地减少政府公共开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在提高社会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平之间寻求新的平衡。2.社会运动的兴起:(1)原因:通过加强国家干预的办法缓解社会矛盾,但没能触动造成这种不平等和贫困的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2)主要表现。主要代表原因结果黑人民权运动20 世纪60 年代,美国社会对黑人的歧视仍广泛存在。如实行种族隔离制度,剥夺黑人的选举权等美国国会通过民权法案,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妇女运动对妇女的歧视长期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越来越多的妇女参加工作为争取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大多数国家的妇女获得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一
5、些国家建立了维护妇女权益的机构其他运动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运动美国学生发起了反对美国侵略越南战争的运动3.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局限性:(1)实质:所触及的主要是统治的手段和方法,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2)表现: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固有的弊端。【图解识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境思考】下图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某一经济政策。思考:图片反映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哪一经济政策?(历史解释) 提示:国家的宏观调控(国家干预)。【图文探究】(教材二次开发)结合教材图片个人计算机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发明的意义。提示:使工作条件发生了革
6、命性变化,使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核心概念】服务业一般认为服务业即指生产和销售服务产品的生产部门和企业的集合,将服务业视为第三产业,即将服务业定义为除农业、工业之外的其他所有产业部门。【易错点拨】1.“福利国家”的建立是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也是资本主义制度生存和稳定的重要基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社会运动形成了人民民主斗争的高潮,迫使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2.“福利国家”制度并没有改变西方资本主义的性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所谓“福利国家”制度,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性质,也没有改变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只是在新的社会经济政治条件下,垄断资产阶级通过国家对国民收入
7、的再分配,来保证资本积累和继承,维护其统治的一种方式,因而是整个现代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图文探究】(教材二次开发)结合教材图片马丁路德金在演讲和所学知识,指出这次演讲的意义。提示:进一步推动了黑人民权运动的发展。【关键能力素养探究】主题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角度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1.原因:(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2)工人阶级长期不懈的斗争。(3)对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借鉴和吸收。(4)资产阶级有识之士的改革精神。2.主要体现: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模式生产关系的调整国家资本所有制形式形成
8、并发挥重要作用,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拓宽了经济活动领域,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阶级关系的变化由于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中间阶层”大量增多劳资和分配关系的变化建立“福利国家”制度,国家干预深入分配领域,保障低收入阶层的生活水平3.实质:新变化的实质是在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改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特别提醒】要辩证地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既要看到它引发的深刻变化,又要看到这些调整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认识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表现及作用1.主要表现:(1
9、)国营企业的发展。(2)国家财政收支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升高。(3)中央银行对国家金融进行干预和调节。(4)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的管理和调节。2.作用:(1)积极方面:它突破了私人垄断的局限性,使生产、技术改造以及劳动力再生产过程社会化,从而可以在更大程度上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它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使资本主义市场问题得到缓解,从而在一定时期内减轻经济危机的危害,促进生产的发展。(2)消极方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并且在发展过程中会使矛盾进一步加剧。【新教材命题】(教材二次开发)在学习“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一目时,19701979 年,美国的农业人口
10、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30%下降到13%;从事服务业和信息业的人口,从15%上升到72%。美国经济结构发生这一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B.国家政策的调整C.出口贸易大幅增长D.世界霸权的确立【解析】选A。从材料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第三产业的比重急剧上升,当时第三次科技革命正在深入开展,这是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生产力发展改变经济结构,故A正确。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人类,同时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消极影响。1.获取信息:社会结构的变化及原因【情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
11、国、联邦德国就业人口分布。经济部门年份美国联邦德国农业195012.2%23.2%19902.8%5.1%工业195034.7%42.2%199025.8%40.5%服务业195048.9%32.4%199071.4%54.4%发现问题:根据史料,概括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美国、联邦德国就业人口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学业质量水平1)提示:趋势:农业、工业就业人口减少,服务业就业人口增加。(第一、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减少,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增加。)原因:科学技术新发展的影响;第三产业的崛起;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2.论证观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的必要性【情境
12、】根据美国最近几年的经验成长缓慢、生产力降低使人怀疑如果我们继续授予政府前所未有的权力迟早一个更大的政府会毁灭我们因市场自由而取得的繁荣,以及独立宣言中信誓旦旦的人类自由。正如没有一个社会能够完全以命令原则来经营,一个社会也不可能完全靠自愿的协同合作来推动。相反地,以自愿交易为主的经济制度,却有足够的潜力同时促进繁荣与人类自由。米尔顿弗里德曼(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发现问题:据史料概括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核心观点,并结合当时的经济背景,说明诺贝尔奖评委会为什么在1976年授予弗里德曼经济学奖。(学业质量水平3)提示:观点:主张减少政府干预,增加市场自由度。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美国为
13、首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陷入“滞胀”困境,在解决危机方面,宏观调控的效力大减。西方国家福利制度利弊中蕴含的家国情怀1.积极性:(1)“福利国家”制度实质上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为各国社会成员谋得许多福祉。(2)它促进了社会平等,缩小了贫富差距,杜绝了因贫困引发的许多社会问题。(3)展示了西方民主的价值和普遍的社会关怀。2.局限性:(1)“福利国家”制度培植社会惰性,降低社会发展效率。(2)成为国家的沉重财政负担,进而引发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课堂检测素养达标】1.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三十多年里,先后制定并实施了9个经济计划;英国在1962年制定了第一个经济五年计划,后又制定了经济发展
14、国家计划;联邦德国在1968年制定了第一个全国经济计划;意大利则制定了1955-1964年的十年经济计划。这反映出()A.欧洲一体化程度的加深B.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得到认同C.美国加紧对西欧的控制D.计划经济体制在西欧的确立【解析】选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宏观调控政策,通过政府制定经济计划来干预经济发展,故B正确;A、C材料未体现,排除;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排除D。2.20世纪50年代,美国工厂工人数量出现少量衰减,而农场人口则衰减明显,从2 300万下降到了1 500万。这些现象反映了美国()A.经济结构正在转型B.失业人口大幅增加C.农业经济明显衰退D.经济
15、体制缺乏活力【解析】选A。就业人口从第一、第二产业大量转移到第三产业,反映出美国经济结构正在转型。故答案为A。材料反映的是劳动力的转移,而不是失业人口增加,排除B;农业人口转移不能说明农业经济衰退,排除C;D材料不能反映,排除。【补偿训练】由于体力劳动者减少,20世纪初为数尚少的所谓的“白领阶层”在扩大,传统的金字塔式社会结构逐渐转向“两头小,中间大”的枣核形结构,“中间阶层”日益成为社会的主体。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科技发展B.启蒙运动C.社会改革D.习俗革新【解析】选A。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使脑力劳动者不断增加,“白领阶层”扩大,日益成为社会的主体,故A符合题意;启蒙运
16、动发生在17-18世纪,时间不符合,故B不符合题意;科技革命促成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推动社会改革和习俗革新,可见C、D颠倒因果关系,故C、D不符合题意。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进行政策调整,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其主要目的在()A.刺激社会消费B.改善劳资关系C.缓和社会矛盾D.重塑政府形象【解析】选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建立起“福利国家”制度,主要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故选C。【拓展延伸】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制度的特点与形成原因(1)特点: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社会立法和制度上的
17、保证。福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等。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2)形成原因: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因财富分配不均而导致的社会危机威胁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都采取措施缓和矛盾,但没有触动造成不平等和贫困问题的根源,各种类型的社会运动此起彼伏,主要表现有()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妇女运动美国学生反越战运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A.B.C.D.【解析】选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发生在印度的反英运动,排除,正确选项为D。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
18、后美国对一些新兴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现代化公共设施等投入大量资金,如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从1945年至1970年共计达175亿美元。美国还通过国家力量扩张国外市场,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为了加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政府对一些出口产品实行补贴。材料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比较表:19501973年19731978年日本14.1%1.1%西德7.6%0.9%法国6.1%1.3%美国4.3%2.5%以上材料摘编自世界当代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为恢复和发展经济采取了什么策略。(2)根据材料二,指出19501973年和19731978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状况各呈现出怎样的特点。【解析】
19、第(1)题材料一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发展经济所采取的策略。抓关键信息:“投入大量资金”“对一些出口产品实行补贴”。第(2)题材料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比较表,注意数字的变化,显然19501973年各国经济增长率高,19731978年各国经济增长率明显下降。答案:(1)美国通过政府直接投资的方式拉动国内市场,通过国家财政补贴的方式大力扩张国外市场。(2)特点:1950-197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高速增长,出现了“黄金时期”;1973-1978年,工业生产增长缓慢,出现经济“滞胀”现象。【备选习题】联邦德国三大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变化(1993年为重
20、新统一前的联邦德国各州数据)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60年5.6%53.5%40.9%1975年2.9%47.7%49.4%1980年2.2%44.8%53%1993年1.1%36.4%62.5%促进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行B.“福利国家”制度的实施C.新的科学技术的推动D.知识经济初露端倪【解析】选C。结合所学,在新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上升,故C符合题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强调国家全面干预经济,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滞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A不符合题意;“福利国家”制度基于
21、人道主义考虑,采取社会保障制度以缓和社会矛盾,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减少国家福利政策,故B不符合题意;知识经济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课时素养评价十九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30分钟100分)(选择题每小题6分,非选择题40分,共100分)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政府采购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由1960年的19.8%上升为1970年的22.3%,并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这表明美国()A.继续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B.开始走上计划经济道路C.黄金储备减少,美元贬值加剧D.经济进入“滞胀”阶段【解析】选A。本题考查战后美国国家垄断
22、资本主义的发展。题干材料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政府采购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不断上升,说明政府继续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故A正确。【拓展延伸】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的原因(1)资本主义私人垄断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垄断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矛盾,造成一系列难以自解的危机,迫使私人垄断资本接受国家的干预和调节。(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特殊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在战争中,国家对工业部门实行集中管理,为战后的国有化政策及建立国营经济奠定了基础。(3)经济危机的惨痛教训。经济危机迫使垄断资产阶级呼唤国家垄断资本发挥干预和调节作用,只有国家才能充当调和矛盾的“救世主”。
23、(4)战后出现的高科技产业,科技革命需要巨额资金和有效管理,这超出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承受能力,需要国家政权的有力干预。2.1981年里根总统上台后,提出美国“经济复兴计划”,执行少政府、少开支、少征税、少福利的政策。这表明里根总统()A.大力发展第三产业B.放弃建设“福利国家”C.减少国家干预经济D.加强宏观调控【解析】选C。“少政府、少开支、少征税、少福利”体现减少国家干预的政策,故选C;A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表述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美国减少国家干预,并非加强宏观调控,排除D。3.世界银行的有关协定规定:“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以及鼓励欠发达国
24、家生产设施与资源的开发。”这表明世界银行意在()A.维持汇率稳定B.消除贸易壁垒C.提供发展援助D.促进自由贸易【解析】选C。根据材料信息“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与资源的开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银行注重提供发展援助,C正确。4.下表反映了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1987年英、法、日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表英国法国日本第一产业2%2%3%第二产业38%38%40%第三产业60%60%57%A.建立“福利国家”B.第三产业的兴起C.“新经济”的出现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取表格信息并得出结论的能力。首先注意时间是1987年
25、,当时第三次科技革命向纵深发展,新技术发明层出不穷,信息产业兴起。然后看数据,无论是英国、法国还是日本,纵向数据的增长明显。很容易得出结论B第三产业的兴起。A材料没有提及“福利国家”,故排除。C是20世纪90年代的变化,故排除。D材料无法体现,故排除。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专业技术人员、经理阶层、学校教师、办公室工作人员等“新中产阶级”在西方日益增多,逐渐取代小企业主、小农场主等“老式中产阶级”而居主导地位,这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密切相关。新中产阶级“居主导地位”的原因是()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B.中产阶级划分标准发生改变C.西方社会的贫富差距缩小D.科学技术的新发展【解析】选D。科学技术
26、的新发展导致传统制造业衰落,服务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故D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信息,故A错误;此时中产阶级的划分标准并没有变化,故B错误;材料中论述的是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没有体现出西方社会贫富差距缩小的信息,C错误。6.1979年英国居民持股比例占7%,到1987年这一比例则上升到20%。这一变化反映了()A.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B.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工人工资收入的提高D.资本社会化的趋向【解析】选D。材料中并没有对社会福利制度的相关提及,故A错误;居民持股比例的上升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没有任何关联,故B错误;持股比例的上升并不必然会导致工人工资收入的增加,故C错误
27、;根据材料“1979年英国居民持股比例占7%,到1987年这一比例则上升到20%”可知,这一时期英国出现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故D正确。7.1950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将退休工人养老金平均增加了77.5%,1952年又增加12.5%。美国的上述举措意在()A.扩大社会保险以缓解经济危机B.缓和社会矛盾以促进社会发展C.稳定社会秩序以对抗苏联等国D.规范保险行业以赢得大众好感【解析】选B。美国的社会保险法属于社会福利政策一部分,主要目的是稳定社会,缓和社会矛盾,B正确;经济危机发生在20世纪30-40年代,A错误;对抗苏联属于国际事务,不属于国内经济问题,C错误;D显然不是政府政策的目
28、的。8.下图是一幅欧盟福利的漫画。该漫画的寓意是()A.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B.“福利国家”使欧盟每况愈下C.发挥福利制度的正面效用D.“福利国家”使欧盟不堪重负【解析】选D。从漫画中可以看出欧洲早在1945到1975年就进入了“福利国家”的黄金时代,接着出现了白银时代、青铜时代,说明欧盟“福利国家”在不断走下坡路,“福利国家”使欧盟不堪重负,故D正确。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福利国家”使欧盟每况愈下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发挥福利制度的正面效用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补偿训练】近年来,希腊等欧盟国家发生了严重的债务危机,在希腊政府被迫通过多项财政紧缩政策后,欧洲其他国
29、家也纷纷采取缩减社会福利的措施,减少赤字,结果遭到民众和工会组织的强烈反对,各种罢工游行此起彼伏。这表明西方原有的福利政策()A.加剧了社会各阶层的矛盾B.使一些国家财政赤字严重C.片面照顾高收入阶层利益D.缺乏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解析】选B。欧盟国家紧缩财政,缩减社会福利的措施引起民众和工会组织反对和罢工游行,说明原有的福利政策使得国家财政出现困难,使一些国家财政赤字严重,故B正确;福利制度是减少社会矛盾,故A错误;福利的实施是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高收入阶层缴纳的税收较多,故C错误;福利政策是西方国家通过行政手段调控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方式,故D错误。9.20世纪5060年代,广大黑人为争取平等
30、权利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权运动。1957年,美国联邦法院颁布法律,要求开始废除美国公立学校的种族隔离,但阿肯色州小石城发生了对法律的抵抗性事件。这突出反映了当时的美国()A.有能力保护公民的公民权B.废除种族隔离的进程缓慢C.民权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D.广大黑人要求充分人权的热情高涨【解析】选B。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60年代,广大黑人掀起了民权运动,但联邦法院颁布的废除公立学校种族隔离的法律遭到抵抗,反映美国废除种族隔离的进程缓慢,故B正确,排除A。题干未体现民权运动进入新阶段,排除C。D在材料中有所体现,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10.鲍勃迪伦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最有影
31、响力的民谣歌手,他的歌曲曾成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大规模的反战运动的圣歌。下列有关这次反战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运动与越战的发展直接相关B.青年学生是运动的主力军C.反战的目的是声援美国侵略越南D.运动使人们开始怀疑美国在越南进行战争的正义性【解析】选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反战运动与美国侵越战争有关,青年学生是运动的主力军,这场运动使人们开始怀疑美国在越南进行战争的正义性,故A、B、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反战的目的是结束战争,故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11.(4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某西方国家的福利体系。养老金:65岁以上的公民享受养老金,金额以其一生
32、收入的多少和纳税情况来计算。养老金的来源则由雇主和雇员各支付一半父母保险及儿童护理:产妇休产假可领取产假补贴,孩子入托费90%由国家负担,16周岁前可领取儿童补贴医疗保险:公民都享受公费医疗,超出规定金额部分可享受50%90%补贴失业补贴:失业者都可以领取失业救济,金额为原工资的75%材料二西方主要国家的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71年)。(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有何特点。(16分)(2)“福利国家”出现后,有人宣称:“为每日的面包而斗争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也有人认为:“高福利国家和经济增长势不两立。”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福利国家”的认识。(24
33、分)【解析】第(1)题,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其已覆盖养老、医疗等多个领域,从材料二中社会保险支出的比重即可得出另一特点。第(2)题,注意运用辩证的观点进行分析。答案:(1)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高财政支出。(2)缓和了社会矛盾,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解决了他们的温饱问题;但同时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助长了人们的惰性,滋长依赖情绪,降低企业和社会的劳动生产率。 (15分钟40分)(选择题每小题5分,非选择题30分,共40分)12.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以后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这一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34、。20世纪70年代初,面对经济“滞胀”,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A.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随生产力发展进行相应调整C.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使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D.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解析】选B。本题考查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不是摇摆不定,故排除A;“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使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不是题目反映的本质问题,故排除C;题目没有体现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的内容,故排除D。无论是自由放任、凯恩斯主义还是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其政策调整都需与当
35、时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在所能容纳的生产关系范围内进行自我调整,故选B。13.美国1965年选举权法规定:为保证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因种族和肤色而被否认和剥夺任何公民的选举权都不得由于未能符合州内的测试或其他要求而被否认。这说明()A.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取得重大成果B.美国的妇女取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美国学生争取民主的斗争取得胜利D.美国人民反对越战的斗争取得成果【解析】选A。从题干材料“不因种族和肤色而被否认和剥夺”可知是美国的黑人民权运动,A正确,B、C、D排除。故选A。14.(3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为了战争曾彻底动员了它的人民和经济,它远比
36、德国有效地分派男女劳动力的工作,并对全体人民实行了生活必需的定量分配,结果便形成了一种似乎“公平分享”的原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削弱了,这使英国统治集团不得不实行一系列稳定英国政治和经济的改革。在经济方面,主张重要的银行和某些工业部门国有化,主张扩大以社会保险和福利补助为内容的福利制度。艾德礼工党政府执政六年间,共实施了八个国有化法案,其中把英格兰银行、煤炭工业、国内运输业、电力工业和钢铁工业等实行国有化,到工党下台的1951年,国有化的工矿企业占全国总数的20%。摘编自王斯德世界当代史材料二英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中国有企业最多的国家。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
37、在20世纪70年代给人的总体印象就是活力不足,“老大帝国”的包袱沉重,创新精神明显不足,经济增长乏力和滞胀,被世界经济界称为“英国病”。(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英国推行经济改革的原因及积极影响。(2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病”出现的原因。(10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依据材料一“对全体人民实行了生活必需的定量分配,结果便形成了一种似乎公平分享的原则”归纳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家控制经济政策的影响。依据材料一“英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削弱了”和所学知识,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衰落以及美国救济措施和国内政治影响等角度思考回答。第二问
38、依据材料一“主张扩大以社会保险和福利补助为内容的福利制度”的信息和所学知识,从经济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缓和阶级矛盾以及社会稳定等角度思考回答。第(2)题依据材料二“英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中国有企业最多的国家”归纳出国有企业数量多。依据材料一归纳出国家对经济干预过度。再结合所学从福利制度开支过大以及国家干预经济思想影响等方面回答。答案:(1)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家控制经济政策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英国经济衰退严重;凯恩斯主义影响;罗斯福新政影响;英国人民的斗争;政党政治发展;新的科学技术影响等。积极影响:有利于经济恢复和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社会稳定等。(2)原因:国有企业数量多;受凯恩斯主义的影响;国家对经济干预过度;福利负担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