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西大学附属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用铅笔在机读答题卡上填涂作答,第卷用蓝、黑墨水在答题卷上作答。交卷时只交答题卡和答题卷。第卷 选择题(50分)1“经、史、子、集”是我国古代常用的图书分类法。“经”主要指儒学经典,“史”是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子”是诸子百家及其它书籍,“集”指历代作家诗歌文词等。按此分类,梦溪笔谈应属于A经部 B史部 C子部 D集部2据史书记载,奄国(今山东曲阜)曾随武庚叛周。平叛后,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殷民六族”。“殷民”指A夏人后裔 B商代遗民 C周朝百姓
2、 D少数民族3春秋后期各诸侯国共计人口约450万;到战国后期,达到2000万。250年间,人口增加近4倍。造成人口迅速增长的因素不包括A大量荒地被开垦,粮食产量增加 B封建农民劳动积极性比奴隶高C各国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D战争的需要4我国封建帝王为防止官场徇私舞弊,规定了回避制度。主要有亲族回辟、地区回避和职务回避等。该制度开始实行于A秦朝 B东汉 C唐朝 D宋朝5汉武帝设刺史,唐太宗划全国为10道,宋太祖设置通判,这些举措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在加强对地方管理的过程中重视 A分割地方权力 B对地方官的监察 C发挥文官作用 D利用地方矛盾相互制衡6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中说“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
3、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使中原文化停滞不前B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为唐的繁荣奠定了基础C唐朝开创了后世各项政治制度的先河D唐朝废除了秦汉以来各项制度7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大变革时期,“变”体现在 由封邦建国向大一统转变 由分封世袭向中央集权转变 由土地国有向土地私有转变由百家争鸣向独尊儒术转变A B C D8管子侈糜中说“市也者,劝(意指“推动生产”)也;劝者,所以(本业)起。本善而末事起。不侈,本事不得立。”据此材料判断下列结论最符合管子经济思想的是A刺激消费,推动生产 B主张节俭,
4、反对奢侈C重视农业,抑制商业 D劝课农桑,提倡积累9孔子在担任鲁国大司寇期问,大力打击市场上的假冒伪劣行为,羊贩子吴狱氏再“不敢朝饮其羊”(早上卖羊前先让羊多喝水以增加重量)。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孔子依靠法制维护市场秩序 B孔子关注民生,主张诚信C孔子反对商业欺招 D当时商品经济有一定发展102010年是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六十周年。淮河流域的治理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历史上位于淮河流域的重大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 B芍陂 C通惠河 D江南河11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
5、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12“在天之变,日月薄蚀。四十二月,日一食。五(十)六月,月亦一食。食有常数,不在政治。百变千灾,皆同一状,未必人君政教所致。”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阐释了佛教的“生死轮回” B宣传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C继承了董仲舒的“君权神授”思想 D批驳了“天人感应”学说13匈奴崛起后,与中原王朝军事冲突不断,但双方经济交流始终很密切,其根本原因是A匈奴人经济落后,自给不足 B中原王朝以经济让步换取和平C游牧经济与农耕经济互补性强 D官方军事冲突不能阻挡民间经济交往14越王勾践曾规定“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男子二
6、十不娶,其父母有罪。”秦国则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中国古代政府推行早婚、分户的人口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繁殖人口 B发展生产 C增加赋税 D巩固统治15史记记载:春秋末年,陶(山东定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该材料反映出A中原市场繁荣 B驰道、驿站通畅C市场交易通宵达旦 D工商业市镇兴起16九章算术中的均输章第27题:“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问本持米几何?”答曰:十斗九升八分之三。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政府管制粮食买卖 B政府实行抑商政策C政府对市管理严格 D汉代关税的数额非常高17在秦朝,采取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朝议
7、”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这对于政治决策的重大意义是A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 B安抚群臣,为君主效力C展现民主,体现君主关怀 D进行廷辩,显示大臣才能18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待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发展状况,总的趋势是A环境状况恶化 B环境状况良好 C环境破坏缓解 D生态恢复平衡19据华阳国志记载,公元前3世纪修筑的水利工程,“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下列关于该工程的描述,最为准确的是A修建时间距今1500多年,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利工程B修建时间距今1700多年,是由蜀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C修建时间距今2000多年,是四川成为天府之国的重要因素D修建时间
8、距今2200多,是杰出的生态型无坝引水工程20梁启超在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势中写道,孔北老南,对垒互峙,九流十家,继轨并作,非特中华学界之大观,抑亦世界学史之伟迹也。这一壮观的历史场面出现的历史条件有经济基础的变革 阶级关系的变化 对外交往的广泛 战争频繁,诸侯争霸A B C D21汉成帝建始三年十二月戊申朔(公元前29年1月5日),日有食之,其夜未央殿中地震。皇帝问杜钦,杜钦说:“日以戊申食,时加未。戊未,土也,中宫之部。其夜殿中地震。此必嫡妾将有争宠相害而为患者。人事失于下,变象见于上。能应之以德,则异咎消亡;忽而不戒,则祸败至。”杜钦这一回复所依据的理论是A为政以德 B礼法并施C天人感应
9、D格物致知22“北麦南稻”是我国农业的传统格局。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百姓的饭桌上除了常见的稻米饭外,还有麦饭和粟米饭等。该现象所反映的时代色彩是A民族融合 B人口增长C商业发展 D经济发达23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其中“要术”是指A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牧业生产经验 B关中地区的农牧业生产经验C齐国官营手工业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 D长江流域食品的加工与贮藏技术24我国古代人们在打制铁器时,有意识地增加折叠、锻打次数,一块钢往往需要烧烧打打、打打烧烧,重复很多次才能炼成。这种炼钢技术的成熟是在A春秋战国时期 B隋唐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 D明清时期25南朝秀美灵动,北朝刚健
10、雄浑,南北文化共同孕育了唐代文化的新气象。以下最能体现南方文化特征的是A初唐书法 B秦王破阵曲C飞天壁画 D唐三彩第卷 非选择题 (4小题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12分)在商、周时,工商业都由官府垄断。春秋后期,开始出现了独立的工商业者。战国时的手工业者已经分工很细,有冶金工、陶工、木工、车工、皮革工等。手工业者要“以械器易粟”,农民要“以粟易械器”,都要通过市场进行交换。大小地主剥削来的农产品,也要通过商人换取奢侈品。同时,全国各个地区的土特产,也要通过交换进行沟通。战国时,南方的土特产是木材、矿产、海产和鸟兽等。东方的土特产是鱼、盐等海产和丝、麻等织品。西方的土特产是矿物、铁、池盐、
11、皮革等。北方的土特产是犬、马、驼等和枣、粟果树。这四个地区的土特产是相互交流的。 复旦大学主编中国古代经济简史请回答:(1)商周时期的工商业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工商业有什么不同?(2分)(2)作者认为当时的市场有什么作用?(4分)(3)一般来说,战乱会破坏经济、打击生产,但春秋战国时期的工商业却因战争而勃兴,为什么?试加以说明。(6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
12、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观堂集林卷十二材料二 秦初并天下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音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
13、秦始皇本纪材料三 知封建之弊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郡县论一(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制度相比于以前的变化。(2分)(2)材料二中李斯主张建立什么制度?根据材料,指出他的理由是什么?(3分)(3)概括材料三中顾炎武的主要观点。(照抄材料不得分)(3分)(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认识。(4分)28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受到广泛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他(孔子)知道,古代传统的重建,并不仅仅是指外表
14、上的同一。这里强调的是对永恒真理的温习,而不是对过去的模仿,孔子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使这些永恒的思想重放光彩。摘编自雅斯贝斯大哲学家材料二 无论何种学派,均不能定为一尊,以阻碍思想文化之自由发展。况儒术孔道,非无优点,而缺点则正多。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等级)说也。赵清、郑城吴虞文集陈独秀复吴虞信材料三 新加坡主要汲取儒家的君子品格的价值观,这是与新加坡道德教育直接相关的基本因素。新加坡结合自己的国情赋予“忠孝仁爱礼仪廉耻”以新的内涵,把他们理解的重整体、重义务、重责任的儒家伦理道德进行现代化,而提出了作为他们国家意识形态的共同价值观。摘编自龚群新加坡公民道德
15、教育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为重建古代传统文化所做的工作,(2分)并回答孔子的核心思想及其欲达到的目的。(2分)(2)在材料二中,陈独秀如何评价孔学?(2分)归纳陈独秀反孔的理由。(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的影响。(2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加坡是如何利用儒学进行道德教育的。(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加坡推行道德教育的影响。(2分)29中国古代非常注重行政监察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御史大夫,秦官,掌副丞相。有两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员十五人,受公卿秦事,举劾按章。监御史,秦官,掌
16、监郡。(注:秩千石指官员俸禄)材料二 汉武帝设立刺史制度,规定刺史负责监察地方官吏(包括其子弟)、地方豪强有无“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背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二千石选署不平,苛阿所爱,蔽贤宠顽;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贷赂、割损正令”等违法行为。唐代规定,监察官则主要察官人善恶;察户口流散,籍账隐没,赋役不均;察德行孝悌,茂才异等,藏器晦迹,应时用者;察黠吏豪宗兼并纵暴,贫弱冤苦不能自申者;察农桑不勤,仓库减耗等。材料三 汉文帝时,发现“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史出刺并监督御史”;而唐代则规定尚书仆射对于“御史纠劾不当,兼
17、得弹之”;金代规定“纠弹之官知有犯法而不举者,减犯人罪一等科之”材料四 盖朝廷纪纲之地,为帝王耳目之司,必在得人,方为称职,自非端劲特立之士,不当轻授。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归纳秦朝实行的监察制度及其职能。(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唐监察官职责的异同。(6分)(3)材料三反映了古代监察制度的什么特点。(4分)广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月考(1)历史答题卷班别学号姓名装订线 题 号一二总 分得 分26272829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第卷 非选择题 (4小题共50分)26、答:(1)(2) (3) 27、答:(1)
18、(2) (3) (4)28、答(1) (2)(3)29答:(1) (2) (3) 广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月考(1)历史参考答案26、答:(1)由官府垄断到出现独立的工商业者,手工业分工更细。(2分)(2)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有利于全国各地物资的流通。(4分)(3)因为各国为了发展自己的实力,都较为重视发展经济;区域性的经济迫切需要交换来互通有无;统治者对发展工商业的限制较少;发展经济的环境较为宽松。(6分)28、(1)编订和整理了诗经等五经。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2分)(2)孔学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缺点更多。阻碍思想文化自由发展,宣扬封建纲常等级学说。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准备了思想基础。(6分)(3)汲取濡家君子品格的价值观,对儒家伦理进行现代转化,提出了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共同价值观。提高了劳动者素质.稳定了社会秋序。(4分)补充知识: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积极作用,并分析其对今天有何借鉴意义。(4)加强了政府对官员的监督,调整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了皇权,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统治的巩固。借鉴意义:要建立完整的监察体系,制定行之有效的法规;要提高监察机关官员的素养;要加强对监察机关自身的监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