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03746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9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2页
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二语文月考-2017/3/18第卷(阅读题)、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老子不是美学家,老子中也很少谈文学艺术,但其中某些用语如“妙”“朴”“虚实”“有无”,某些命题如“大音希声”“大巧若拙”“知白守黑”等,却对后来的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理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美学的重要范畴和艺术创作的基本法则。而其中最具根本性、最广为人知的则非“道法自然”莫属。“道法自然”语出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人取法于地,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道,而道则取法于自然。对老子所说的“自然”,今人容易产生两个误解:一

2、是将“自然”理解为一个比道更高级、更抽象的存在物;二是将“自然”等同于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自然界。但事实上,老子所说“自然”并不是一个居于道之上的抽象存在,也不是那个外在于人类自身的客观之物,而是本然,是自然而然。因此,“道法自然”的意思其实就是遵循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它的另一种表述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者,顺其自然也,因其本然也。唯其如此,道才能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自然成就一切。老子所说的“自然”非客观之物,但“道法自然”并不反对以自然造化为师。既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那么天地万物无疑是人取法的对象。问题的关键在于,所法者并非物之表象,并非天地、自然万物的客观形态,而是显

3、现于其中的某种意蕴。老子有关道的认识,来自他对自然万物的观察和思考。正是从对草木由盛而衰的生长周期,对水流冲击、侵蚀岩石过程的观察中,老子意识到“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和“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的道理,进而总结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规律。万物各有其道,有其自身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人道、地道、天道莫不如是,而皆以自然为依归。庄子进一步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同时也把隐含在老子哲学中的潜在美学思想充分地展开了。在庄子一书中,“道法自然”的思想以寓言的形式得到了具体生动的阐述,如通过“东施效颦”“混沌开窍”等故事说明自然为美的道理,通过“伯乐治马”“鲁侯养鸟”等故事批评人为改变事物自然本性

4、的做法。值得一提的是,庄子并不绝对否定人为的作用。固然,“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但如果是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从事人的创造,“既雕既琢,复归于朴”,便能巧夺天工、妙造自然,臻于“刻雕众形而不为巧”的境界。较之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庄子上述见解对中国美学的影响更为直接。在“道法自然”等观念的影响下,古代中国孕育出了独特的美学系统。与西方哲人认为艺术起源于对自然的模仿不同,中国古人并不赞成逼真地复制现实,而主张在作品中呈现自然昭示的意蕴。相应地,中国古代艺术家在观察事物,进行创作时,其目的也不止于对物象外部形态的把握和描摹,而更着意于传达物象背后的理趣。进而言之,中国古典艺术之所以重神贵虚,

5、如书法讲究神采为上,绘画追求气韵生动,诗歌推崇意在言外等,与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联。1.下列关于“道法自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道法自然”是中国美学的重要范畴和艺术创作的基本法则,对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理论有深远影响。 B. “道法自然”是老子中的一个命题,它出自老子第二十五章,意思是遵循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C .“道法自然”观念孕育出了古代中国独特的美学系统,与中国古典艺术重神贵虚的理论有着密切的关联。D. “道法自然”并不反对以自然造化为师,只是强调效法显现于天地、自然万物中的某种意蕴,而非其客观形态。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尽

6、管老子中很少谈论文学艺术,但书中的某些用语和命题却隐含了深刻的美学思想,“道法自然”便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B.关于“道法自然”中的“自然”,今人容易将其误解为一个比道更高级、更抽象的存在物,或是将其等同于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自然界。 C .庄子一书善于借助寓言生动阐述“道法自然”的思想,因而与老子的哲学思想相比,庄子的哲学思想对中国美学的贡献更大。D.通过对自然万物的观察和思考,老子获得了有关“道”的认识。他认为,万物各有其道,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但都以自然为依归。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法自然”还可以表述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只有做到了“无为”,道才能在事物

7、的发展变化中自然成就一切。 B.同为说明“道法自然”,“东施效颦”强调自然为美,而“鲁侯养鸟”则强调不能人为改变事物的自然本性。C.西方哲人认为艺术起源于对自然的模仿,故重在逼真;中国古人主张在作品中呈现自然昭示的意蕴,故重在有理趣。D.庄子虽然提倡“道法自然”,但并不绝对否定人为的作用,他的自然与人为并重的思想更为直接地影响了中国美学。(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2分) 人站在传统上,内心才会深刻(节选)广州日报:在都市忙碌浮躁的生存状态下,你怎么能写出那么清新淡雅的文字?林清玄:其实,这是从我个人的需求出发的。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家里很穷,跟一般年轻人一样

8、,一心想要成功,想要追求更好的生活。在当时看来,所谓成功就是成为有钱、有权、有影响力的人。后来,我在报馆工作,又做了报社主管;还在电视台主持节目;文章也受到很多人的欢迎,书很畅销。按照世俗的眼光来看,我应该是蛮威功的。但当时我并不快乐也不满足。于是,我开始思考成功的意义何在。慢慢地,我发现,如果成功却失去快乐,这种成功还不如不要。在都市中努力拼搏的人们一心只顾着赚钱,一味追求物质和现实的享受,其实内心充满迷惘。所以只能说是我个人需求正好迎合了当时人们的需求。广州日报:你一直处于非商业性的写作状态,但作品一直热卖,对此,你自己有什么看法?林清玄:作品能受到什么样的理解或欢迎,是没办法预期的。我举

9、个例子,去年下半年,深圳一所小学的校长写信邀请我前去演讲,因为小学课本里选了我三篇文章。当时我很感动,20多年前写那三篇文章时根本不会想到它会入选小学课文,也不会想到小学生们希望我前去演讲。在创作时,你可以掌握的,只是自己作品的方向。广州日报:你的作品常常涉及茶道和佛教智慧,这跟周作人的作品似乎有相似之处?林清玄:某些部分有相似,但实际上很不同。我读过周作人的全集,也很喜欢他的文章,但我没有受到他的影响。他太喜欢掉书袋,自己的意见只有一点点;另外,他的文字也没有伸缩性,一般都只有短短的几百字。我呢,不喜欢掉书袋,自己不感动的东西不会去写。广州日报:那么,哪些作家对你的影响比较大?林清玄:在中国

10、作家里,苏东坡对我影响最大,还有辛弃疾、杜牧、李白等,他们都是些潇洒自在的人。苏东坡的作品里有很多生活的元素,而且,不管处在什么状态下都能写出好文章。另外,在外国作家里,泰戈尔、纪伯伦、惠特曼等对我影响也比较大。我喜欢的作家和作品有三个特点:一是比较生活化;二是有点自由派;三是有些哲学和思想,而不是纯粹好看而已。当然,我并不是刻意去学习他们,而是他们慢慢对我形成了影响写生活的、自由的、浅显的东西。我觉得文章应该很浅白,在浅白中有感动、向往等美好的东西。广州日报:近些年,国学热逐渐升温,一些地方还会给学生举行开笔礼啊之类的传统仪式,你怎么看?林清玄:我觉得这些都是好事啊,人应该站在传统上,内心才

11、会深刻,才会有信心。如果完全放弃传统,我们就无法理解到生活中深刻的部分,就会缺乏自信。不过,一个教授在中央台讲论语竞然可以引起那么大的轰动,我开始觉得不可理解。这可能是传统文化在承续的过程中曾经有过一段断层,是压抑太久之后的爆发。广州日报:记者生涯对你的创作有什么帮助?林清玄:10年的新闻工作经历对我的写作帮助很大。一般的作家写了300字可能你还不知道他到底要写什么,但我写文章时会马上进入主题、进入重点,这是新闻从业经历对我的启发,因为突出重点是新闻写作的本质所在。还有,记者常常是把深奥的东西用浅显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大家都能了解,我写文章时不会故弄玄虚,而是尽量使文字浅显易懂。很显然,一篇文章

12、10个人看了之后鼓掌与100个人都能读懂这两者之间,后者的意义更大。广州日报:可以说,你的作品中体现了一种慢生活的生活方式,但快节奏的都市中,生活似乎慢不下来?林清玄:慢生活常常会被曲解为不积极的、消极的生活。其实,慢生活重要的不是时间的进程,而是做这件事情时,你的内心是否从容。我以前在电视台讲慢生活,有人就骂我说慢生活让年轻人没有斗志。其实,你泰然自若也可以很有斗志,你很紧张也不见得你有斗志。比如,你看奥运会上的那些最了不起的选手,他们内心都很从容,他很轻松却完成了很困难的事情,反而那些功夫不好的选手很紧张。所谓从容,就是有定力、有定见、有对人生的长久规划。广州日报:对于现在出版界的商业炒作

13、,你怎么看?林清玄:我对此比较宽容。其实,很快做成的东西也会很快消失,以前的作家是把脚印刻在石头上,而商业炒作一本书,就像在沙滩踩脚印,潮水一来,脚印就消失了。时间会筛选作家和作品,对于各种炒作现象,其实不必太在意。4下列对访谈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林清玄的丰富的人生经历,使他认识到快乐是比成功重要的东西,他的作品也很好地反映了这一点。 B十年的新闻工作经历对他的写作帮助很大,使其文字浅显易懂。 C周作人喜欢掉书袋,他的作品中只有一点点自己的思想所以林清玄喜欢却不认同他的作品,周作人也没有对林清玄的文学创作产生影响。 D对于如今出版界的各种商业炒作现象,林清玄持

14、宽容的态度,觉得不必太在意它,他认为时间是“裁决家”。5这篇访谈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4分)6在平常茶非常道这本禅茶文化散文中,林清玄说:“我每天的生活就像一杯茶,大部分人的茶叶和茶具都很相近,然而善泡者泡出更清香的滋味,善饮者饮到更细腻的消息。人生需要准备的,不是昂贵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其中,“人生需要准备的,不是昂贵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请结合文本,联系生活,谈谈你的看法。(5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负重的河流 黄 毅这是每一本地理书上都提到过的著名河流。一条河流在哪里出现,从哪里经过,又归属于哪里,决不是偶然的事。

15、塔里木河的出现,再一次证明了作为一条河流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环峙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冰峰雪岭,阻隔着来自外界的声音,那些充满雨意的雷声只能在别人的天空奏响。那些令人神往的潮音,只能打湿他乡的梦。极度干旱的沙漠,裸陈着对天空的一次次叩问,而降雨量几乎等于零的天空,又一遍遍让塔克拉玛干落寞失意。巨大的苍黄壅塞着胸间,铺天盖地的尘沙装满眼眶。多么需要水,她是生活的全部,是生命中的生命。这是一条多么率直的河流,坦荡、刚烈而勇敢。该扬波的时候必定扬波,该隐忍的时候必定隐忍,该奔涌的时候一定奔涌,该潆洄的时候就一定潆洄;流就流出气魄,纵横捭阖,摧枯拉朽;流就流出韵味,一波三折,百转千回。你再不会见到反差如此巨

16、大的河流。在枯水期,那是生命的一次休整与放松,河水浅吟低唱,嘤嘤细语,有些地方甚至大段大段露出河床,看上去是那样的羸弱;而洪水却是一次生命的张扬与放纵,浩浩荡荡,左奔右突,把河床扩大到几倍,处处呈现的是强悍与力量,时时迸射的是阳刚与霸气。就是这样一条河,最终却不能冲出沙漠。当塔里木河挟着昆仑山的冰雪,一路呐喊冲向沙漠的时候,塔克拉玛干却不动声色,集合了亿万的沙粒,用最柔软的办法,让河水就范。当塔里木河切割开沙漠柔软的皮肤,你看到河的确是赢家,可是到最后,它却锈蚀在沙漠的肌体里,最终折断;当塔里木河饱醮着冰雪水,在塔克拉玛干这张巨大的纸上写出一笔劲道的点画,那个2750公里的笔锋却在意犹未尽的时

17、候,被沙漠吸尽了最后的墨迹有河总是有树。树是河流的另一种形式,是河接近蓝天白云的一种方式。站立起来的河,哗哗的林涛,让鸟像鱼一样游来游去。追随塔里木河的,是郁郁苍苍的胡杨林。它们高壮精神,粗枝大叶,缘着塔里木河这条苍青的脉管,排列着森森然的汗毛,英姿勃发。但是离塔里木河愈远就愈让人感到吃惊甚而震惊那是些脱去了绿色的树他们死了,但还以树的姿态直立着。是塔里木河抛弃了他们,还是他们走得太远?他们成了沙漠上没有归宿、没有目的、不知道要往哪里去的流徙者,他们永远挺起胸膛在走,而永远走不出这块沙质的土地。塔里木河在不断萎缩,他的退却不仅让百万胡杨游离失所,更严重的是让人类自己饱尝苦果。罗布泊这个巨泽的消

18、亡,与三大水源之一的塔里木河的断流,有着直接的关系。据清代西域水道记记载,罗布泊人“素习水居,不便陆徙”,而罗布泊据说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还有水,彻底干涸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罗布泊人实际上应该是沙漠中的渔民,常以中空的胡杨树一劈为二作为行舟,在水面往来穿梭,迅如利箭。如今没有了水,罗布泊人只能以土为生。他们曾经以湖泊为伴,渔歌唱晚,渔樵互答,何曾想到周围的沙漠日近?何曾想到有一天河水会断流?又何曾会想到一片汪洋的大湖会彻底干涸?他们在罗布泊生活了几十代人之久,有一天忽然就被湖泊抛弃了!这是上苍对他们的戏弄,还是对世代拥有汪洋大泊的人以往的漫不经心和虚掷的惩戒?这是每一本地理书都写进去的著名河流。我

19、们愈是热爱,我们愈是慌恐;我们愈是负疚,我们愈是失魂落魄。一条河从昨天流到今天还要去明天,而我们的内心竟不能轻松如浪波。哦,塔里木河,你为什么这样浑浊?为什么又这样滞重? (有删改)7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文章两次提及塔里木河是每一本地理书都写到的著名河流,前后照应,反复强调,蕴含着对塔里木河现状的深沉 喟叹。 B.“那些令人神往的潮音,只能打湿他乡的梦”,形象地表现出沙漠对水和生命的渴望,蕴含着作者对沙漠缺水少雨的无奈与同情。C作者赋予河流与沙漠以生命,河流率直勇敢,任何时候都浩浩荡荡,奔流不息;沙漠静寂无声,却用柔软的办法让河水就范。 D.文章

20、用历史材料证明罗布泊人在清代依然与湖为伴,古今对比,更能说明塔里木河的萎缩对人类文明产生的巨大影响。 E.作者认为缺乏对河流的珍视与保护,人类最终将自食其果,为此从不同方面对塔里木河的断流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8文章第六段写胡杨林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9塔里木河带给我们很多启示。结合文章,就河流与文化的关系,谈谈自己的思考。(6分)二、古诗文阅读(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9分) 刘子玄,名知几,以玄宗讳嫌,故以字行。年十二,其父为授古文尚书,业不进,父怒,楚督之。及闻为诸兄讲春秋左氏,冒往听,退辄辨析所疑,叹曰:“书如是,儿何怠!”父奇其意,许授左氏。逾

21、年,遂通览群史。与兄知柔俱以善文词知名。擢进士第,调获嘉主簿。武后证圣初,诏九品以上陈得失。子玄上书,讥“每岁一赦,或一岁再赦,小人之幸,君子之不幸”。又言:“君不虚授,臣不虚受。妄受不为忠,妄施不为惠。今群臣无功,遭遇辄迁,至都下有车载斗量,杷椎碗脱之谚。”又谓:“刺史非三载以上不可徙,宜课功殿,明赏罚。”后嘉其直,不能用也。时吏横酷淫及善人公卿被诛死者踵相及子玄悼士无良而甘于祸作思慎赋以刺时。苏味道、李峤见而叹曰:“陆机豪士所不及也。”累迁凤阁舍人,兼修国史。中宗时,擢太子率更令。介直自守,累岁不迁。会天子西还,子玄自乞留东都。三年,或言子玄身史臣而私著述,驿召至京,领史事。迁秘书少监。时

22、宰相韦巨源、纪处讷、杨再思、宗楚客、萧至忠皆领监修,子玄病长官多,意尚不一,又仕偃蹇,乃奏记求罢去。始,子玄修武后实录,有所改正,而武三思等不听。自以为见用于时而志不遂,乃著史通内外四十九篇,讥评今古。徐坚读之,叹曰:“为史氏者宜置此坐右也。”子玄内负有所未尽,乃委国史于吴兢,别撰刘氏家史及谱考。上推汉为陆终苗裔,非尧后;彭城丛亭里诸刘,出楚孝王嚣曾孙居巢侯般,不承元王。按据明审,议者高其博。开元初,迁左散骑常侍。尝议孝经郑氏学非康成注,举十二条左证其谬,当以古文为正;易无子夏传,老子书无河上公注,请存王弼学。宰相宋璟等不然其论,奏与诸儒质辩。博士司马贞等阿意,共黜其言。诏可。会子贶为太乐令,

23、抵罪,子玄请于执政,玄宗怒,贬安州别驾。卒,年六十一。子玄领国史且三十年,官虽徙,职常如旧。礼部尚书郑惟忠尝问:“自古文士多,史才少,何耶?”对曰:“史有三长:才、学、识。世罕兼之,故史者少。夫有学无才,犹愚贾操金,不能殖货;有才无学,犹巧匠无楩楠斧斤,弗能成室。善恶必书,使骄君贼臣知惧,此为无可加者。”时以为笃论。子玄善持论,辩据明锐,视诸儒皆出其下,朝有论著辄豫。殁后,帝诏河南(府)就家写史通,读之称善。追赠工部尚书,谥曰文。 (节选自新唐书刘知几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时吏横酷/淫及善人公卿/被诛死者踵相及/子玄悼士无良而甘于祸/作思慎赋/

24、以刺时B 时吏横酷/淫及善人公卿/被诛死者踵相及/子玄悼/士无良而甘于祸/作思慎赋以刺时C时吏横酷淫及善人/公卿被诛死者踵相及/子玄悼士无良而甘于祸/作思慎赋以刺时D时吏横酷/淫及善人/公卿被诛死者踵相及/子玄悼/士无良而甘于祸/作思慎赋/ 以刺时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讳嫌”就是避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古代避讳的总原则。如东汉为避光武帝刘秀讳,改“秀才”为“茂才”。 B擢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但是唐宋时的“进士”有别于明清时的“进士”。C “谥”即谥号,是古代对君、侯、臣等有一定地位的人在

25、其死后追封的称号,用以表彰其功绩或品德,谥号只能由朝廷授予。D礼部是古代官署“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之一,管理全国学校事务、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等事宜。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刘知己敢于直言。他曾上书直陈朝廷滥用官员的弊端,受到武后的赞赏和重用;他又写了针砭时弊的文章思慎赋,苏味道、李峤认为超过了西晋陆机的豪士。 B刘知几少年时学业一般,曾因学古文尚书不佳而受到父亲的杖责,等听到父亲为哥哥们讲的左传后,他才有所醒悟,决心不再懈怠,一年后,就通读诸史。 C刘知己治学严谨广博。他修正武后实录,考证刘氏宗谱,质疑孝经老子等书的版本,提出很多

26、独到的观点;他的史通一书,被徐坚视为史著的样版。 D刘知己虽然官职多变,但一直修治史学,做了将近三十年史官。他认为做史官的人必须才、学、识俱兼,缺一不可,同时,修史之人还要有敢于秉笔直书的勇气。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宰相宋璟等不然其论,奏与诸儒质辩。博士司马贞等阿意,共黜其言。(4分) (2)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留侯论)(3分)(3)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3分)(二)古代 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完成1415题。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刘禹锡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

27、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注】黄丞相西汉时贤相黄霸,受汉宣帝信任,两次出任颍川太守,清名满天下。柳士师柳下惠。士师,狱官。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因“直道事人”三黜。桂江漓江,此处指柳宗元将要贬往的柳州。连山指诗人所贬往之地连州。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开头一、二句以叙事起,勾画出诗人和朋友屡遭挫折的经历,为下文抒情做了铺垫。B诗人巧妙地以典明志,“事异”两字,带有自嘲的口气,暗含对当政者的不满和牢骚。C“名惭”意为自己声名比不上柳士师,表现了诗人仕途不顺因而声名不显,心情失落。D“并

28、”“尽”二字有情有致,描绘出两位志同道合的友人并影荒郊,翘首仰望之景。 E诗人以“回雁”、“哀猿”反衬离别之情,诗境也变而凄厉了,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15(6分)从虚实的角度,分析最后两句诗表现了什么样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的?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16.名篇名句默写(5分,每空1分)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 (2)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3)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一句话是:_ ,_ 。(4)山高月小, 。(后赤壁赋) 第卷 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各选项中,加点成语使用全都恰当的

29、一项是( )考试成绩公布后,我们应正确对待成绩,不能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应该轻易满足自己的成绩。大观园里的主子们安富尊荣,早已习惯过铺张浪费的生活,米珠薪桂,挥霍无度,王熙凤额日感难以维持了。倾盖如故,有些人交朋友就是这么简单,萍水相逢,只需一眼,就可以认定面前之人的精彩,无关身份与年纪,无关一切。小李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工厂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他已娴熟地掌握了专业技术,达到了目无全牛的境界。当年他独闯关东,筚路蓝缕,硬是凭借着过人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创下了这份家业。欧洲多国经济长期低增长、高支出,高福利社会制度已经积羽沉舟,对这一制度进行的每项改革都遇到极大的公众阻力,举步维艰。A B C

30、D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A.借助物联网系统提供的增值服务,作为国内专用电梯制造商的上海三菱在发展中实现了华丽转身,这是我们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B.美国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院9日发布“意见书”,维持暂停执行特朗普此前签署的入境限制行政令,持有美国签证的相关国家公民可以继续入境。 C.创作个性通过作家的主观努力付诸于作品之中,以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作家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它更加注重创作者对现实的审美体验和对作品的审美要求。D.在谈判中,他们对对手的攻击是早有准备的,从谈判一开始,就掌握了主动权,使得谈判向着对己方绝对有利的方向发展。19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

31、,最恰当的一句是 ()开放是与世界互联互动、互学互鉴的共同事业,既要有着眼全局的战略谋划,更要有“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的”的国际视野。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到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再到促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合作, ,书写陆海内地联动、东西双向开放大文章。A挖掘各方利益汇合点、共创互利共赢大事业B目的是挖掘各方利益汇合点、共创互利共赢大事业C把挖掘各方利益汇合点、共创互利共赢大事业作为目的D挖掘各方利益汇合点、共创互利共赢大事业是目的20、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大学生实习与就业息息相关。某大网站就大学生实习问题在网上进行调查

32、,情况如下:你最希望通过实习获得什么?工作经验69%,正式工作机会21%,实习鉴定7%,其他3%。 材料二: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除了要求必备的专业知识外,还在社会实践经验、心理素质、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综合两则材料,请概括要点;就大学生培养问题给高校提出合理建议。21阅读下面一幅漫画,简要说明它的寓意。(5分)寓意:_(5分)六、写作(60分)22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浩瀚的苍穹里,有时繁星满天,有时月明星稀,哪一种景象更吸引你?辽阔的草原上,有时万马奔腾,有时一骑绝尘,哪种场面更震撼你?请以“繁星满天与月明星稀”或

33、“万马奔腾与一骑绝尘”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谈谈自己的见解,不少于800字。高二语文月考答案2017/3/181. C “道法自然观念孕育出了古代中国独特的美学系统”错误,原文是“在道法自然等观念的影响下,古代中国孕育出了独特的美学系统。”2. C “与老子的哲学思想相比,庄子的哲学思想对中国美学的贡献更大”的说法于文无据。3. D “他的自然与人为并重的思想更为直接地影响了中国美学”错误,文中没有说庄子的思想中“自然与人为并重”。4.C项,概括不全面。林清玄之所以不认同周作人的作品,原因里还有周作人的文字没有伸缩性。)5.一是林清玄是如何进行文学创作的,二是林清玄是如何看待国学热的问题的,三是

34、林清玄是如何理解生活的,四是林清玄是如何看待商业炒作的。(答出一点给1分。)6.认同。(1分)这句话是说,人生不需要准备太丰富的物质条件,而需要准备从容的心态。(1分)林清玄早年的经历使他认识到不能一味追求物质与现实的享受,而应该追求内心的丰盈和快乐。(或:尽管都市生活节奏是很快的,但并不妨碍一个人追求内心的从容,也即做事时要有定力、有定见,也要有对人生的长久规划。)(2分)联系生活能谈出对从容心态的理解,或对快乐与成功的关系的理解,或对传统与内心的关系的理解,言之成理即可。(2分)如果不认同,言之合理即可酌情给分。【比如:我不认同林清玄的观点,我觉得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人只有拥有足够多

35、的物质财富,才能满足生活的各种所需,比如买书、旅游等。而物质缺乏的人,无论如何他的生活质量都不会高。】【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本题的难点在于正确理解“茶”和“心情”的象征义。从全文看,林清玄主伙一个人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快乐。由此可见“茶”象征“物质生活”,“心情”指“一个人的精神追求”。7. cE(c项根据选文第段“该扬波的时候必定扬波,该隐忍的时候必定隐忍,该奔涌的时候一定奔涌,该潆洄的时候就一定潆洄”,说明河流并非“任何时候都浩浩荡荡”;C项根据选文第段,作者重点说明了罗布泊消亡前后的情形,其断流的原因主要是塔里木河的断流,而对塔里木河、罗布泊断流的深层

36、次原因只提及“人类自己饱尝苦果”,因此“从不同方面”错。)8生动地刻画出胡杨林坚韧顽强的形象,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深化主题,以胡杨树的生死暗示河流的变化,表现生命离开河流后的困顿;由河到树,由树到人,承上启下,结构更加严密。(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二点给3分,答对三点给4分)9. 示例一:河流是人类文化的源头(2分)。塔里木河曾赋予罗布泊人浪漫的生活气息,长江、黄河乃至家乡的每一条河,都滋养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2分)。如今地球上的很多河流正像塔里木河一样在萎缩,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应以破坏自然为代价,否则将会给人类及其文化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2分)。示例二:河流具有超越自然生命的文化魅力(2分)

37、。塔里木河的率直坦荡,既是自然属性的体现,也是文化人格的写照(2分)。在漫长的历史中,自然的河流也许会因为种种原因萎缩乃至消失,但我们依然可以从现存的文化中感知河流的形态与历史,感悟河流的文化意义(2分)。10.c “时吏横酷淫及善人/公卿被诛死者踵相及/子玄悼士无良而甘于祸/作思慎赋以刺时”,这句话的大意是:当时,酷吏横行,祸及善良的人,公卿被诛杀的接连不断。刘子玄为士人没有良知并甘心于这种祸乱之状而感到哀伤,写了思慎赋来讽议时事。 11.c项,谥号,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后期,赐谥权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要取决于“圣裁”。帝王的谥

38、号一般是由礼官议定经继位的帝王认可后予以宣布,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12.A “他曾上书直陈朝廷滥用官员的弊端,受到武后的赞赏和重用”说法错误,原文说“后嘉其直,不能用也”,可见未受重用。13.(1)刘子玄忧虑主管修史的官太多,(他们的)意见主张各不相同,加上自己仕途不顺,于是上奏请求离职。(5分。“病”“长”“偃蹇”“罢去”各1分,语句通顺1分)(2)宰相宋璟等人不赞成他的主张,上奏要求让儒生们提出辩驳。博士司马贞等人阿附宋璟意图,一起废除他的观点。(5分。“然”“质辩”“阿”“黜”各1分,语句通顺1分)【参考译文】 刘子玄,名知几,因为避玄宗的名讳,所以就用他的字来代替。十二岁时,父亲给

39、他讲授古文尚书,学业不见长进,父亲恼怒,用小杖责打来督促他。后来听说父亲要给兄长们讲授春秋左氏传,刘子玄混在里面去听,回来后就剖析疑难的问题,感叹说:“古文尚书要是像这样,我怎么会懈怠呢!”父亲对他的想法感到很惊异,答应给他讲授春秋左氏传。过了一年,刘子玄就通览了各种史书。他以擅长文词知名。后来考中进士。武后证圣初年,下诏令让九品以上的官员陈述朝廷政事得失。刘子玄上书,讽谏“每年大赦一次,或者隔一年大赦一次,人格卑下的人幸运了,人格高尚的人就不幸了。”又说:“君主不应轻易地授予官职,大臣不应轻易地接受官职。臣子随便地接受官职不是忠诚,君王任意地授予官职不是施恩。如今群臣没有功劳,碰到机遇就能升

40、迁,以致京城中有车载斗量,杷椎碗脱(形容数量多)的谚语。”又说:“刺史任职不是三年以上的不可以转任,应当考核政绩的优劣,明确奖惩。”武后称赞他的直率,但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当时,酷吏横行,祸及善良的人,公卿被诛杀的接连不断。刘子玄为士人没有良知并甘心于这种祸乱之状而感到哀伤,写了思慎赋来讽议时事。苏味道、李峤读后感叹道:“陆机的豪士赋也比不上。” 几度升迁做到了凤阁舍人,兼修国史。中宗时,提拔为太子率更令,以耿介正直要求自己,多年没有升迁。适逢天子西回长安,刘子玄自己请求留在东都。三年,有人上书说刘子玄身为国家的史臣却私自著述,朝廷派人从驿路征召他到京师,担任写史的事务,迁任秘书少监。当时宰相韦

41、巨源、纪处讷、杨再思、宗楚客、萧至忠都兼任监修,刘子玄苦于长官太多,想法、观点不统一,加之仕途不顺利,于是上奏请求离职。当初,刘子玄编修武后实录,有所改正,而武三思等人不采纳。刘子玄以为自己虽被朝廷任用,但自己的意愿却不能实现,于是著史通,来讥刺品评古今的史书。徐坚读史通后,感叹道:“写史的人应当把这本书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刘子玄内心感到有没能表达的东西,于是把编撰国史的责任委托给吴兢,另外去撰写刘氏家史和谱考。皇帝推崇汉民族是陆终的后裔,而不是尧的后人。彭城丛亭里诸刘,楚孝王刘嚣曾孙居巢侯般,不承元王。按据明审,议者高其博。开元初年,刘子玄调任左散骑常侍。曾经评论孝经郑氏著述不是郑康成作的注

42、,并举了十二条事例证明它的错误,应当把秦以前的文献典籍当作正统;易没有子夏的传本,老子书著也没有河上公的注本,请存王弼学。宰相宋璟等人不赞成他的主张,上奏要求让儒生们提出辩驳。博士司马贞等人阿附宋璟意图,一起废除他的观点。诏可。 正赶上他的儿子任太乐令,犯事被治罪,刘子玄向宰相求情,玄宗发怒,把刘子玄贬到安州作别驾。在安州去世,享年六十一岁。刘子玄掌管编修国史一职将近三十年,官职虽然有变迁,职责仍和以前一样。礼部尚书郑惟忠曾经问:“自古以来文人多,史官少,为什么呢?”刘知几回答说:史官需要擅长三个方面:才能,学问和对历史的看法。世上很少有人三者兼具的,所以史官少。有学问没有才能,就像愚笨的商人

43、拿着钱,却不能增殖财货;有才能没有学问,就像灵巧的工匠没有好木材和好工具,不能建成房屋。好的坏的一定记录,让骄横的君主和心怀异心的臣子知道害怕,这就不用再做什么了。”时人把它当作确切的评论。刘子玄善于提出新的见解,论辩考据清晰敏锐,认为当时的那些文士们都不如自己,朝廷有所论著他总要参与修撰。在他去世后,追赠他为工部尚书,谥号为文。14.CE(C不是与柳下惠齐名,而是与柳宗元齐名。不同年代的人不存在齐名的事,所以是借柳下惠代柳宗元,都姓柳;E反衬不对)15.表达了这一对志同道合又遭隔别的友人的生死不渝情谊。(2分)桂江、连山是实有其山,但是他们“(经)过”是虚,桂江不经过连山(2分)作者设想别后

44、两人隔山水相望(1分),长吟说尽相思(1)的情形。16(1)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17(3分)C 语法功用错误。“妄自菲薄”指毫无根据地看轻自己,与句中“自己”重复,可将其后“自己的成绩”删去;米珠薪桂:形容物价奇贵;倾盖如故:偶然结识的新朋友却像友谊深厚的旧故交一样;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积羽沉舟:羽毛虽轻,堆积多了也可以把船压沉。比喻细微的事物积累多了也可以产生巨大的作用。此处应用“积重难返”。积重难返:指长期形成的不良风俗、习惯不易改变。18.(3分)B (A项,语序不当。应将“

45、我们”放在“值得”后;C项,成分赘余。“诸”是“之于”的意思,“于”字多余,应删掉;D项,表意不明。“对对手的攻击”有歧义,不清楚是对手的“攻击”还是他们的“攻击”。)19 B根据空格后的“书写陆海内地联动、东西双向开放大文章”一句可知,空格内应填写的语句与其句式要相同,因而可以排除CD两项A项缺少了“目的是”三字,与前面语境不能衔接,可排除20、要点:大学生希望通过实习获得工作经验,用人单位对应聘大学生提出综合素质要求(意思对即可)建议:高校要适应社会需求,要为大学生搭建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平台,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言之成理即可)21、寓意:我们已习惯了借助电子产品来享受生活,却忽略了身边

46、大自然的美好。(2分)让我们放眼自然吧,会发现自然景观也非常美好。(2分)(只谈到“手机”与“小鸟”层面,未提升到“电子科技”与“自然”层面的,只给2分)标题:远离手机,亲近自然(自然PK科技/自然比科技更美好/享受电子音乐,不如享受自然/不做低头族,抬头看自然/)(2分,语意相近均可给分)22、(一)“繁星满天”与“月明星稀”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 龚志民月明之夜,必无繁星,反之亦然,浩瀚星空,也遵循冰炭不同器的规则。相比“繁星满天”的繁复浓烈,我更喜欢“月明星稀”的单纯之美。更钟情于月明星稀的静谧温婉。我独沽一味,偏爱月明星稀,并不是因为“月明星稀,乌鹊南飞”那脍炙人口的隐喻,而是“月明星稀”

47、独有的那种淡远的水墨画意境。虽然只有墨和水,却能生成百千变化,单纯柔和且层次分明。主色是皎洁月光,衬托是微微星光,色纯、意静、内蕴足。整天在纷繁世事中摸爬滚打的人们,乍遇真正的“月明星稀”,哪里还有抵抗力呢?起码也得微熏一场,久饮定会让人三碗不过岗,沉醉如泥。尤其是在现在日渐恶化的都市生态环境下,能够偶遇一次毫无纤尘的“月明星稀”,能够体验到月光如醍醐灌顶,清凉透身透心,简直是人生的福气。我不认为“繁星满天”与“月明星稀”各自有什么特别的象征意义。星与月,都是菩提,是六根六尘返照内心的菩提;都是亲,是烈焰柔顺风格不同的亲。繁星火热灼人,月色湿润如玉,都是不同风格的极致之美。你得承认,同样是提神

48、醒脑,咖啡与茶是不同味儿的。纵然同处于深秋,“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与“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那是两种境界两重天。喜欢满天繁星的人,认为北斗星是旅行的大纛,牵牛星是相思的因缘,无边的银河,深邃的星河中或许还有斗罗大陆,那些喜欢星光灿烂的人想来自有其乐趣,但我的确懒得费心思去伤感、去思量、去穿越。我只爱我的月明星稀,惬意于我的水墨意境。闪烁的霓虹灯易让人迷乱,我还是觉得月色青灯忆儿时更真实。品品“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月色吧,想来王维的那个春夜一定是满月。即使没有满月,残月隐约,也同样别具风采,听听白乐天“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的怜爱吧,即使是一线月牙儿,只要月明就行。

49、一弯弦月撩起人来,一点也不输满月。总之无论欣悦或苦闷,都不要“繁星满天”。你想啊,坐在数不清又不知名的星星下面,而且还是“满天”,闪啊闪的,没来由地让人有些受宠若惊,手足无措,不知谁在爱我、我该爱谁、该专注欣赏哪颗星星。甜固然是美味,但甜得发腻就成了一种负担。繁星满天或许能让人生出无穷遐想,繁星满天应该属于少年。“月明星稀”就完全不同了。“月明星稀”是怨而不怒的情感留白,是疏密有致的曲径通幽,是深山藏古庙的守拙潜真,是踏花归来马蹄香的余味袅袅,是大快朵颐后的余香留颊。月色主唱,星辉伴舞,既能温柔敦厚地转动心灵,让人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月色星光又是如此地主次分明,断不让人眼花缭乱。月明星稀的淡远,

50、的确更契合情深意长之人。苏东坡即使梦中忆妻,“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也是选择“月明星稀”作为背景。难怪传统名著中少有“繁星满天”的闹腾,大多是“月明星稀”的静美。月明星稀能凸显自我,更凸显“人”这个主角。而灿烂的星光很容易吞没渺小的自我,连同理想、幻想和远方。“我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曰。”在任何一个月明星稀之夜,我都愿伫立于无边月色下,消融于万象中,有没有风花雪月相伴无所谓,只愿随月映万川,与千山万水以心印心。“万马奔腾”与“一骑绝尘”蓝天白云之下,绿茵之上,有一群野马在奔腾,尘土飞扬;而不远处却有一匹马在孤独地飞奔,其境界亦绝妙。在我看来,无论是“万马奔腾”

51、还是“一骑绝尘”,都有其给人心带来的独特震撼。古人有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遥想当年,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就政治主张,生活信仰展开了火热的争论,造就了“百家争鸣”的情形。这是学术界的“万马奔腾”,是社会进步强有力的推进工具。由此可见,我们的社会需要“万马奔腾”。19世纪,棱罗独辟木舍,栖居在瓦尔登湖畔,每天由一只“灰色鸟雀”唤醒。于是他给世人留下了一本淡泊、恬静的瓦尔登湖。再纵观我们有一位明知“以直不容于世”却偏偏嫉世愤俗、特立独行的人士。因为他最终引来杀身之祸,却又在临刑前为前来送行的人们抚了一曲广陵散,然后从容就戮,留下历史绝唱,他便是嵇康。不愿同流合污,宁愿从容而孤独地离去,这是怎样一种脱

52、俗的孤傲!他的孤傲便决定了他的“鸷鸟之不群”,他给我们留下的,正是那隽永的“一骑绝尘”的背影。如此看来,两者似乎都有其不同于对方的美。“万马奔腾”看起来像是繁华热闹,可却避免不了曲终人散时的寂寞。有人说:“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的确如此,可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凉呢?我爱姹紫嫣红的满园春色,却也爱墙头傲立的一枝红杏,我爱文成公主进藏时民族和睦的景象,却也爱苏轼在贝加尔湖畔牧羊的清高不阿;我爱山峦绵延的“重岩叠嶂”,却也爱高山矗立的雄壮巍峨尽管看似有矛盾,可两者却是相互依存的,古人有云:“君子和而不同”。这与西方的“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每一个字的权利”有这异曲同工之妙。这两者都调

53、了相互对立的两者其实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的。在人“独善其身”时,才能保证他所在的群体是有力量的;而当人“与众乐乐”时,才会清醒的意识到群处的好处,在群处中检讨自己,以致于不在偏离的轨道走下来。所以说,看似矛盾的两者其实都应被我们接受,因为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在“万马奔腾”不迷失自我,在“一骑独尘”时不感到孤单无助。既要“一骑绝尘”,也要“万马奔腾”,这才是不偏不倚的正确之道。【简评】56分作为“比喻型+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要想审题好题,立好意,首先是对“喻体”进行联系和联想,本篇作文围绕“辽阔草原万马奔腾与一骑绝尘”这个景象范围,展开了联想、转换、诠释和解读。从政治、社会、文化、自然

54、等各个角度在对比中进行了深入辩证的思考,内容丰富,不偏不倚,表达了作者对两者“各美其美”的认识。本文为考场作文,展示了小作者深刻的阅读素养功底。另外本文的构思必需立足在阐释其比喻义的基础上对比两者说理论证方为切合题意。“万马奔腾”与“一骑绝尘”蓝天白云之下,绿茵之上,有一群野马在奔腾,尘土飞扬;而不远处却有一匹马在孤独地飞奔,其境界亦绝妙。在我看来,无论是“万马奔腾”还是“一骑绝尘”,都有其给人心带来的独特震撼。古人有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遥想当年,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就政治主张,生活信仰展开了火热的争论,造就了“百家争鸣”的情形。这是学术界的“万马奔腾”,是社会进步强有力的推进工具。由此可见

55、,我们的社会需要“万马奔腾”。19世纪,棱罗独辟木舍,栖居在瓦尔登湖畔,每天由一只“灰色鸟雀”唤醒。于是他给世人留下了一本淡泊、恬静的瓦尔登湖。再纵观我们有一位明知“以直不容于世”却偏偏嫉世愤俗、特立独行的人士。因为他最终引来杀身之祸,却又在临刑前为前来送行的人们抚了一曲广陵散,然后从容就戮,留下历史绝唱,他便是嵇康。不愿同流合污,宁愿从容而孤独地离去,这是怎样一种脱俗的孤傲!他的孤傲便决定了他的“鸷鸟之不群”,他给我们留下的,正是那隽永的“一骑绝尘”的背影。如此看来,两者似乎都有其不同于对方的美。“万马奔腾”看起来像是繁华热闹,可却避免不了曲终人散时的寂寞。有人说:“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的

56、确如此,可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凉呢?我爱姹紫嫣红的满园春色,却也爱墙头傲立的一枝红杏,我爱文成公主进藏时民族和睦的景象,却也爱苏轼在贝加尔湖畔牧羊的清高不阿;我爱山峦绵延的“重岩叠嶂”,却也爱高山矗立的雄壮巍峨尽管看似有矛盾,可两者却是相互依存的,古人有云:“君子和而不同”。这与西方的“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每一个字的权利”有这异曲同工之妙。这两者都调了相互对立的两者其实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的。在人“独善其身”时,才能保证他所在的群体是有力量的;而当人“与众乐乐”时,才会清醒的意识到群处的好处,在群处中检讨自己,以致于不在偏离的轨道走下来。所以说,看似矛盾的两者其实都应被我们接

57、受,因为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在“万马奔腾”不迷失自我,在“一骑独尘”时不感到孤单无助。既要“一骑绝尘”,也要“万马奔腾”,这才是不偏不倚的正确之道。【简评】56分作为“比喻型+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要想审题好题,立好意,首先是对“喻体”进行联系和联想,本篇作文围绕“辽阔草原万马奔腾与一骑绝尘”这个景象范围,展开了联想、转换、诠释和解读。从政治、社会、文化、自然等各个角度在对比中进行了深入辩证的思考,内容丰富,不偏不倚,表达了作者对两者“各美其美”的认识。本文为考场作文,展示了小作者深刻的阅读素养功底。另外本文的构思必需立足在阐释其比喻义的基础上对比两者说理论证方为切合题意。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