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检测大通关演练(四)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近代中国某不平等条约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该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解析:根据材料中“近代”“英国人”及开放五处通商口岸,可以判断为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签订的南京条约,故A项正确;北京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签订的,开放天津为商埠,故B项错误;马关条约是甲午战后签订的条约,开放重庆等通商口岸,故C项错误;辛丑条约是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故D项错误。答案:A21858年签订的中英天津条约中,清政府承认“
2、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驻华公使觐见清帝时“遇有碍于国体之礼,是不可行”,即不行跪拜之礼;“会晤文移,均用平礼”,公使应由对等的“内阁大学士尚书中一员”接待,文书由对等级别的部门回复,并不得使用“夷”人字眼;依照国际惯例,允许公使进驻京师。北京条约重新确认了上述约定。这表明()A中国主权受到严重损害B清政府讨好列强苟且偷安C中国近代外交的不平等性D中国外交被迫走向近代化解析:从题中的“平等”“均用平礼”“对等级别”等文字可以看出中国与外国外交具有了近代文明的色彩,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不能从题干信息中获得,故排除。答案:D3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南方有民谣唱道:“天字旗号飘得远,四方兄弟
3、到金田。兄弟姊妹都来到,斩龙除妖声震天。”这说明()太平天国获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太平天国矛头直指清政府太平天国的宣传组织方式落后“斩龙除妖”体现了太平天国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A BC D解析: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运动,没有得到社会各界的响应,故错误;材料只体现了太平天国反封建统治的内容,没有体现其反侵略的内容,故错误;从材料信息看,太平天国斗争矛头指向清政府,民谣的宣传组织方式表现出其落后,故正确。答案:C4辜鸿铭在评论近代中国某一事件时指出:“运动的产生无疑应归于特殊的地方举事,它脱离了原有的运动轨迹,变成了一种更富于攻击性的、好战且完全失去控制的狂热,无论是对于朋友还是对于敌人,都构成一种灾害
4、。”材料重在表明该运动()A一直受清政府的默许和支持B带有狭隘的民族主义的色彩C体现了民众强烈的爱国主义D给帝国主义列强以沉重打击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我们不难得知这里讲的是近代中国的义和团运动,该运动在初期曾受到清政府的严厉镇压,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它脱离了原有的运动轨迹,变成了一种更富于攻击性的、好战且完全失去控制的狂热,无论是对于朋友还是对于敌人,都构成一种灾害”可知,义和团运动带有盲目的排外色彩,故B项正确;“好战且完全失去控制的狂热”,这很明显不再是单纯的爱国主义,故C项错误;“给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这与材料没有任何关联,故D项错误。答案:B5晚清海关总税务司赫德(1835
5、1911年)曾经说:“中国并没有触怒任何人她只是一个老大的病夫,过了若干世纪的太平岁月,无形消失了活力,现在正当她慢慢复苏的时候,却被这短小精悍全副武装的日本扑到身上”这次“慢慢复苏”()A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B开始了引进西方政制的尝试C实现了清代政权机构现代化D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的普及解析:根据材料中“现在正当她慢慢复苏的时候,却被这短小精悍全副武装的日本扑到身上”这次苏醒是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故A项正确;洋务运动是中体西用,学习西方的技术,故B项错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且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实现了清代政权机构的现代化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推动民主共和
6、观念的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故D项错误。答案:A6下列法律文献中,第一个规定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是()解析: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而且符合第一个,故A项正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颁布于1949年9月,规定国家主权属于人民,但不是第一个,故B项错误;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同样规定主权属于人民,但也不是第一个,故C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于1984年,同样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答案:A7溥仪皇帝的退位诏书写道:“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这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份皇帝诏
7、书,也被称为新时代开始的一个重要见证,是因为它()A标志着中华民国的诞生B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C反映了辛亥革命取得彻底胜利D意味着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完成解析:中华民国的诞生为1912年元旦,此时皇帝仍没有退位,故A项错误;材料中清朝溥仪皇帝的退位诏书见证君主时代的结束,故B项正确;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故不能以清帝退位作为其成功的标志,故C项错误;君主专制消灭了,但封建生产关系仍然非常强大,崛起的军阀就是一个例证,故D项错误。答案:B8“导致新的民族主义兴起的,是政治上觉醒的工商阶层和1919年已达二三百万之众的劳动大军的迅速崛起。”“新的民族主义兴起”的标志是()A太平天
8、国运动 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解析:根据材料“导致新的民族主义兴起的,是政治上觉醒的工商阶层和1919年已达二三百万之众的劳动大军的迅速崛起”可知该标志为五四运动,与太平天国无关,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是旧的民族主义,故B项错误;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与新的民族主义的兴起无关,故C项错误;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标志着中国新的民族主义的兴起,故D项正确。答案:D9毛泽东曾说:“水浒传里有个水泊梁山,朝廷的千军万马拿他们没得办法。我们到了井冈山这样的地方,反动派也奈何不了我们,我们就是到那儿去当红色山大王!”这实际反映了共产党要走()A城市中心道路 B“工农
9、武装割据”道路C统一战线道路 D国共合作道路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毛泽东带领队伍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这反映了中共走农村包围城市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故选B项。答案:B10面对日寇的侵略,八路军总部主动发动交通破击战,重点破袭正太铁路和同蒲路北段,给日本华北方面军以有力打击。八路军发动的战役是()A淞沪会战 B平型关战役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解析:淞沪会战是国民党与日军以上海为中心所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役,不符合题目中的“八路军总部”,“日本华北方面军”的信息,故A项错误;平型关战役是太原会战中八路军所取得的首次大捷,作战方式不是交通破击战,故
10、B项错误;台儿庄战役是徐州会战中中国军队所取得的最大胜利,地点在徐州不是华北,且其是由国民党将领李宗仁指挥的,故C项错误;百团大战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八路军在华北地区主动进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作战方式主要为交通破袭战,故D项正确。答案:D11毛泽东说:“我刘邓、陈粟、陈谢三路野战大军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歼灭大量敌人,使蒋军处于被动地位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该军事行动的“战略作用”是()A迫使国民党停止全面进攻B拉开对国民党战略决战的序幕C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D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当时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阶段,故选C
11、项。A项无法从材料中体现,排除;B、D两项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C12下图是一部反映解放战争时期某场战役中,胶东解放区的一支民工小车队踊跃运粮运弹药支前的影片剧照。战役胜利后,在毛主席“将革命进行到底”号召指引下,这支民工小车队参加了水手连,配合着解放军攻克了南京。据此判断这场战役是()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 D挺进大别山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胶东解放区”这一信息可以判断出这场战役的地点。由“战役胜利后解放军攻克了南京”可以判断出这场战役是在1949年春结束。由此可知,这一战役指淮海战役。答案:B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洪仁玕之所以抛却在
12、香港作为教会中人的平静生活,冒死投效与清军血战正酣的太平军的行列,除了身为洪秀全族弟和心系攘夷大业的因素外,更为其拳拳报国之心所驱使,即试图在太平天国实施他的近代化方案,使中国也走上富强之路。夏春涛洪仁玕的思想特征及其历史地位材料二孙中山打一个生动的比喻,大意是中国推翻清王朝的专制统治以后应该走什么道路?是走开明专制化道路呢,还是民主政治?这就好比我们中国现在造铁路,造好了就要用火车头,到底是用人家发明的原始的“粗恶的火轮车”,还是用“最新的火轮车”?萧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材料三十月革命刚一爆发,许多报刊立即指出了它的“社会革命”的性质。认为其发动者“以工场劳动者为基础”“以激烈手
13、段实行”1919年初,社会上许多人对俄国革命仍然存在许多误解到1920年,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对俄国革命的看法已基本改观,许多人已经在某种程度上相信十月革命的道路是可行的了。摘编自杨奎松社会主义从改良到革命(1)材料一中的“近代化方案”集中体现在哪部著作里?据材料一,概括洪仁玕提出这一方案的目的。(6分)(2)指出材料二中“用最新的火轮车”的含义。列举孙中山为此作出的努力。(6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中国人对俄国革命态度发生改变的关键因素。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简要说明“十月革命的道路是可行的”。(8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著作,结合所学知识直接作答即可;第二小问目的,
14、根据材料一“身为洪秀全族弟和心系攘夷大业的因素”得出:振兴太平天国,根据材料一“为其拳拳报国之心所驱使”得出:反对满清,根据材料一“在太平天国实施他的近代化方案,使中国也走上富强之路”得出:实现国家富强。第(2)问,第一小问含义,结合所学知识直接作答即可;第二小问努力,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辛亥革命取得成果: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进行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的角度进行作答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因素,根据材料三“到1920年,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对俄国革命的看法已基本改观”直接得出因素: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第二小问说明,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共的成立、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
15、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角度进行作答即可。答案:(1)著作:资政新篇。(2分)目的:振兴太平天国;反对满清;实现国家富强。(4分,任答2点即可。)(2)含义:实行民主共和。(2分)努力: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对北洋军阀(进行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4分,任答2点即可。)(3)因素: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2分)说明: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领导中国人民以暴力革命的方式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进而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6分)14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阅读下列诗词,回答问题。诗一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
16、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丘逢甲春愁诗二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秋)诗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七律长征诗四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诗一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其原因是什么?(6分)(2)诗二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4分)(3)导致诗三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结果如何?(6分)(4)
17、诗四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什么?(4分)解析:第(1)问的第一个“原因”可从“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的信息中得出这和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有关。第二个“原因”的解答则要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共内战,国民党败逃台湾角度来答。第(2)问从诗歌给出的时间“1928年”、作者“毛泽东”、地点“井冈山”等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出这条道路指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即“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第(3)问从诗歌的题目“毛泽东七律长征”可知,该诗歌描写的是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原因”一问,迁移红军长征的原因即可,从“左
18、”倾错误和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角度来答。“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答出。第(4)问根据材料“百万雄师过大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渡江战役,“天翻地覆”则是指的渡江战役后,人民解放军迅速解放南京,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从此被推翻。答案:(1)原因: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与澎湖列岛。原因:国共两党内战,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6分)(2)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井冈山道路或者“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4分)(3)原因:“左”倾错误的影响;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结果:三支主力红军会师陕北,实现了战略转移。(6分)(4)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战役:渡江战役。天翻地覆: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