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化生活模块强化训练(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当前,“互联网”从消费互联网升级到产业互联网,数据的作用要从促进消费形态的变化,转向驱动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新业态的诞生,真正成为社会运行和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数据将打破原有产业、地域的界限,搭建起产业综合创新的平台,全球经济必然在互联互通中实现创新发展。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材料表明()先进文化能够驱动经济的创新发展文化通过消费提高个人素养和能力文化的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先进科技成果能够与经济深度融合ABCD解析:“互联网”打破原有产业、地域的界限,搭建起产业综合创新的平台,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表明先进科
2、技成果能够与经济深度融合,先进文化能够驱动经济的创新发展,符合题意。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说法错误,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核心。故选A。答案:A2(2017广东七校联合体联考)舒马赫、施耐德、施密特、穆勒、施泰因曼这些常见的德国姓氏在德语里都代表一门手艺:制鞋匠、裁缝、铁匠、磨坊主、石匠。老师傅带几个学徒做手艺曾是德国人的职业常态,如今工业化取代了小作坊,但“手艺人”的基本精神没有变。人们常常用“严谨”“认真”等字眼形容德国人,认为这种性格塑造了德国特色的制造业,其实德国人也在进行“德国制造”的过程中被重塑。可见()德国姓氏文化中包含着传承至今的精神基因精良的德国制造取决于严谨认真的德国文化中
3、德两国的传统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工匠精神影响着德国人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传承。德国的很多姓氏是传统手艺人的价值标签,工业化取代了小作坊,但“手艺人”的基本精神没有变,体现了。德国人的严谨认真塑造了德国特色的制造业,德国人也在进行“德国制造”的过程中被重塑,体现了。德国文化影响着“德国制造”,中“取决于”说法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中德两国传统文化的差异,排除。答案:B3(2017宜春二模)2017年3月,中英两国共同举办的“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讲述了世界历史发展变迁的故事,让观众在领略人类文明精华的同时
4、更加真切地感知文明间的互补、互动和相互交流。从中可以看出()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本民族文化必须尊重和认同其他民族文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文化交流中要欢迎和鼓励各国文化在中国传播A B C D解析:本次展览讲述了世界历史发展变迁的故事,体现了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符合题意。让观众在领略人类文明精华的同时更加真切地感知文明间的互补、互动和相互交流,有利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符合题意。发展本民族文化必须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但未必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说法错误。要欢迎和鼓励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说法错误。故选B。答案:B4(2017深圳二模)
5、铺一张白纸、修一方尺牍,是我国古代文人表露心绪的常用形式;展一方徽宣、写一帧信札,是我国传统士子寄寓乡愁的有效渠道。众多志士豪杰的慷慨遗言、大量文人墨客的千古绝唱、无数黎民百姓的浩叹欢歌,很多以家书的形式流传后世、昭示今人。传统家书的文化价值在于()能真实地反映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貌依然是珍视情感、滋润心田的文化镜鉴集中展示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和魅力能唤起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守望A B C D解析:家书主要记述的是家庭生活、家人亲情等内容,不能真实地反映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貌,判断错误。传统家书记载了古代家人之间的真情,对今天的人们仍然有警示借鉴意义,所以传统家书依然是珍视情感、滋润心田的文化镜
6、鉴,正确。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家书没有集中展示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和魅力的功能,判断错误。通过传统家书,能让人们了解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能唤起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守望,正确。故选C。答案:C5(2017东北三省四市一模)网络技术的发展,突破了时空限制,引发了传播格局的根本性变革。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学习交流的新渠道,成为人类知识传播的新载体。这表明()科技创新为文化传播带来新的媒介科技越来越成为文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发达的网络技术快速成长为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网络技术为文化传播更新了物质技术手段A B C D解析: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学习交流的新渠道,
7、成为人类知识传播的新载体”,表明科技创新为文化传播带来新的媒介,网络技术为文化传播更新了物质技术手段,符合题意。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表述错误。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表述错误。故选C。答案:C6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类,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B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精神家园C文化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D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解析
8、: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说明民族文化能够涵养当代人的心灵,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家园,B正确切题。题干侧重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及其作用,不体现发展,A不合题意。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感受诗词之趣,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C不合题意。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而非重要途径。D说法错误。答案:B7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形成了许多风味,影响最大的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菜系。我国各地的饮食文化差异()缘于地理、经济、风俗等的影响阻碍了相互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反映了中华文
9、化的地域性特征决定了各地形成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有关知识。受地理、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符合题意。区域文化的差异并没有阻碍相互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故排除。文化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不是决定,故排除。答案:B8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继承了辛亥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又超越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以及改革开放事业的伟大成功,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丽史诗。你从材料中获得的启迪有()先进、健康的文化决定了社会发展方向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中国共产党不断丰富和完
10、善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民族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结晶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进步A B C D解析:先进、健康的文化不能决定社会发展方向,观点错误;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观点错误。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答案:C9著名文学大师钱钟书博学多识、学贯中西。他说:“中国诗里有西洋的品质,西洋诗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我们这儿是零碎薄弱的,到你们那儿发展的明朗圆满。反过来也是一样”材料说明()世界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文化是民族的,要守住民族文化鲜明特色尊重各民族的文化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钱钟书的上述观点强调了要尊
11、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中西文化要相互借鉴,共同繁荣,符合题意;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说法错误。答案:B10(2017东北三省四市二模)2016年12月12日,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之所以要注重“家风”,是因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优良家风具有先进性、时代性和示范性,关系到党风政风优良家风有利于培育文明风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每个公民都应该做优良家风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A B C D解析:要注重“家风”的原因
12、在于,优良家风具有先进性、时代性和示范性,关系到党风政风,优良家风有利于培育文明风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符合题意。良好的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说法过于绝对。说法正确,但这是加强家风建设的措施,不是原因。故选C。答案:C11(2017洛阳一模)某中学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活动中,结合学校的读书节,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辛亥革命故事会、中国民主革命历史知识竞赛、孙中山思想发展报告会等活动。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学校组织这些活动的理由是()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需要改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活动科学文化修养是思想道德修养的基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A B C D解析:本题
13、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知识。之所以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是因为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入选。开展辛亥革命故事会、中国民主革命历史知识竞赛等活动,有利于培育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操,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入选。对于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而不是改造,错误。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相互促进的,不能说前者是后者的基础,错误。答案:C12(2017湖南湘中名校联考)中国旅游研究院等部门在公布的中国游客海外形象全球调查中指出,中国游客在礼仪方面与境外目的地存在较大冲突。海外居民认为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主要有:乱扔垃
14、圾、闯红灯、围观起哄、插队、抢座和践踏花草、小孩随地大小便等。下列对中国游客境外不文明行为的网评,你认为正确的是()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国家由于历史文化习俗等差异,产生不同行为是正常的游客代表国家形象,理应提高自身素质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出游地所在国的文化习俗不同国家、民族的人,处事行为有差异,但文明的客观标准是一致的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等知识。中国游客境外的不文明行为警示游客应提高自身素质,入选。文化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乱扔垃圾、闯红灯、围观起哄、插队、抢座、践踏花草和小孩随地大小便等行为,在中国也是不文明的,说明文明的客观标准是一致的,入选。不能说中国游客的不
15、文明行为是正常的,排除。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排除。答案:B二、 非选择题(共52分)13. (26分)(2017长沙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者通过调查研究认为,“二孩”生育政策会直接对婚姻家庭产生影响。数据显示,被调查者认为生育“二孩”对家庭最明显的好处是利于培养两个孩子学会分享、相互照顾,他们长大后可以相互照应。其次是为家庭增添欢乐。再次是生育两个孩子,孩子长大后会减轻养老压力。除此之外,在减少“失独家庭”悲剧、“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等方面也都有益处,但不是主要原因。这突出说明家庭生育两个(或以上)孩子主要是考虑孩子的教育和他
16、们以后的生活状况,反映了父母首先为孩子着想的态度,同时证明了“传宗接代”等传统旧思想的改变。同样数据显示,经济压力增大、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加大、生活成本提高,被认为是对家庭产生的主要不利影响,也是“70后”“80后”夫妇不愿意再生育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生育“二孩”还会有很多不可预知的风险,家庭关系复杂,家庭矛盾也会相应增多。材料二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经历了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从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出:“鼓励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1980年,中共中央提出:计划生育要采取立法的、行政的、经济的措施,鼓励只生育一个孩子。到1982年,修订的宪法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
17、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进入21世纪,我国人口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力持续问题、老龄化问题、人口结构性问题等开始显现。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的相对独立性”的知识谈谈对现在“二孩”生育观念的认识。(12分)(2)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观点,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人口政策不断完善的原因。(10分)(3)结合材料二,就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拟定两条宣传
18、标语,要求主题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朗朗上口,每条限15个字以内。(4分)解析:第(1)问要求运用“文化的相对独立性”的知识谈谈对现在“二孩”生育观念的认识。首先应阐述文化的相对独立性的原理,然后结合材料分析即可。第(2)问考查价值判断的社会历史性。要求运用价值判断的社会历史性观点,分析我国人口政策不断完善的原因。首先阐述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的含义及把握这一原理的意义;然后结合材料分析我国人口政策不断完善的必要性及意义。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要求我们,自觉遵循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是顺应历史规律之
19、举。第(3)问属于探究类题目,答案具有开放性,但一定要围绕“应对人口老龄化”回答。答案:(1)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文化又是经济、政治的反映。(2分)但文化不是经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它与经济不是亦步亦趋的关系,即文化有时超前、有时又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3分)社会环境、婚姻家庭状况、女性婚育和职业意识、教育水平,以及减少“失独家庭”悲剧、“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等多种文化因素的存在,都是对当前现实的适时、超前或滞后的反映。(2分)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先进、健康的文化能促进社会发展,落后的思想观念阻碍社会发展,文化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道路,
20、这是文化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3分)“70后”“80后”夫妇不愿意再生育的主要原因,说明国人生育观念已悄然发生变化,说明文化影响“二孩”政策的实施。(2分)(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体现了政策随我国国情的变化而变化。把握这一特征有助于我们克服片面性,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评价不同时期的人口政策。把握这一特征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所以,实施了三十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需要调整。价值判断的社会历史性要求我们,自觉遵循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进入21世纪,我国人口
21、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力持续问题、老龄化问题、人口结构性问题等开始显现,所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是顺应历史规律之举。(每点2分,共10分)(3)优化人口结构,应对未富先老。传承尊老传统,弘扬中华美德。减缓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敬老从心做起,助老从我做起。多生一个好,自己来养老。完善人口政策,家庭社会共养老等。(4分,要求与养老主题相关才给分)14(26分)(2017山东六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80年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制定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第一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对党内政治生活
22、做出规范,至今仍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30多年来,形势任务和党内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党的建设既积累了大量新成果新经验,又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根据时代发展和管党治党的新要求,十八届六中全会制定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这是在坚持1980年准则主要原则和规定的基础上,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做出的新规定,是我们党的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新准则指出: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组织保证。选拔任用干部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领导干部特别
23、是高级干部必须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修养、讲道德、讲诚信、讲廉耻,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1)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分析党内政治生活准则是怎样变化发展的。(12分)(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知识,谈谈你对党选拔任用干部的标准的认识。(10分)(3)新准则为我们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让这个熔炉“热”起来提供了基本遵循。请你就如何让党内政治生活的熔炉“热”起来提两点建议。(4分) 解析:第(1)问,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要求制定新准则,体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随着时代的变化,决定制定新准则,说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新准则是对1980年准则的
24、发展,说明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第(2)问,要求运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知识,知识指向明确,结合材料回答即可。第(3)问属于建议类试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所提建议只要围绕让党内政治生活的熔炉“热”起来且言之有理均可。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0多年来,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针对党内政治生活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了新准则。(4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随着形势任务和党内情况的变化,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制定新准则,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4分)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
25、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新准则是对1980年准则的创新发展,是在系统总结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新举措、新经验、新成果基础上的制度创新。(4分)(2)选拔任用干部要以德为先,这符合我国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要求。(2分)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干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促进科学文化修养,有助于增强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所以选拔干部要坚持德才兼备。(3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所以要坚持信念坚定的好干部标准。(3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选拔干部坚持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2分)(3)党员要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严格党的组织生活,使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常态化。党员要遵循党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