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日照市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5月校际联合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93893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日照市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5月校际联合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东省日照市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5月校际联合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东省日照市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5月校际联合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东省日照市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5月校际联合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东省日照市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5月校际联合考试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山东省日照市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5月校际联合考试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山东省日照市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5月校际联合考试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山东省日照市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5月校际联合考试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山东省日照市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5月校际联合考试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山东省日照市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5月校际联合考试试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山东省日照市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5月校际联合考试试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山东省日照市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5月校际联合考试试题.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东省日照市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5月校际联合考试试题2021.05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追求已不只是简单的物质追求,从紧张的生活中去寻找一个不但能享受专业服务、还能进行身心放松的空间需求表现得越来越强烈。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知识保存、组织与服务的文化中心、知识中心,用自己专业的服务去满足读者需求是图书馆存在的价值体现,也是社会赋予图书馆的责任与使命。但在当前社会民众休闲需求越来越强烈的社会背景下,图书馆该进行怎样的社会服务定位,如何基于读者的需求去寻找图书馆可以实现的休闲服务增长点

2、,已吸引了诸多的我国图书馆理论研究者与实践者探索。1989年,美国社会学家雷奥登伯格在绝好的地方一书中指出,“第三空间”是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之外的一个公共交流的地方。在这里没有家庭角色的束缚,没有职场的等级意识,人们可以自由地释放自我。图书馆作为非功利性的社会机构,具有“第三空间”自由、平等的特点和积聚资源、提供服务的功能,是“第三空间”的重要载体。公共图书馆“第三文化空间”是社会机构中最具文化特质的“第三空间”之一,不仅提供文化服务,更是读者提高文化素养的交流、学习、休闲场所。首先,公共图书馆“第三文化空间”是一个自由、开放、交融的文化空间。在图书馆,人人平等,各种文化在这里交融,并通过传播

3、而增值。其次,公共图书馆“第三文化空间”立足文化而又不局限于文化。公共图书馆既有文化属性,还有社会教育属性;既提供文化服务,还提供诸如信息咨询、继续教育、技能培训等服务。图书馆第三文化空间的构建可从空间的环境布局、资源配置与服务体系等三个方面来进行。环境布局主要就是指图书馆物理空间、服务环境、区域设置的建设设计,如建筑设计、装修风格、功能设计,以及为满足用户舒适、便捷的学习、交流、休闲体验而所设计的服务环境与布局划分等;资源配置主要是指文献信息、数字资源以及为实现图书馆的服务而需配置的各种软硬件设施;服务体系指图书馆所提供的现代图书馆应有的文献借阅、信息咨询、学科服务,还应有能体现“第三空间”

4、属性的交流休闲,以及能体现“第三文化空间”文化属性的文学经典欣赏、文化沙龙等活动。通过环境布局、资源配置与服务体系的充分、协调发展,才能在各自的文化底蕴与服务目标基础上来丰富公共图书馆“第三文化空间”的构建模式,使得现代图书馆向综合型的文化服务、文化交流、文化休闲机构方向发展。(摘编自龚娅君公共图书馆社会“第三文化空间”:内涵、实践与发展)材料二: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2015 年 1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要求构建体现时代发展趋势,适应小康社会,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与

5、此同时,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战略,自 2014 年以来,“倡导全民阅读”连续五年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一系列的顶层政策设计,推动各地政府和公共图书馆探索和创新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模式,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应运而生。“中心图书馆一座难求,而社区图书馆门庭冷落”是不少城市普遍存在的现象。究其根本原因,一是这些社区图书馆选址不当,没有贴近群众;二是无论是环境、布局、设施还是图书资源都无法满足市民需求;三是服务形式单一,缺乏文化活动。这些原因导致公共资源浪费,供需脱节,市民的阅读需求得不到满足。近年来,实体书店遭受电子书与电商的冲击,不少书店纷纷转型以谋求生存,从图书卖场向“文化空间”转型,以全新

6、的形象、业态、营销和服务吸引市民读者。实体书店的转型升级,也启发政府和公共图书馆开始寻求新时期图书馆的发展之道。(摘编自黄佩芳我国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建设特点与模式选择)材料三:城市书房是以24小时自助实体图书馆为基础所创建的城市阅读服务设施。城市书房建设遵循就近服务、普遍均等原则,通常布局在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环境安静、市政配套设施良好的场所。虽然不同城市的城市书房形式各异,但其在文化氛围营造、阅读服务等方面有着共同的作用。城市书房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地方图书馆的压力。传统图书馆辐射范围有限,且由于城市交通拥堵、面积大等因素,距离图书馆较远的市民享用图书馆服务较为困难。虽然近年来许多城市图书馆通过

7、ATM阅读机、流动图书车等方式作为服务补充,但其数量与服务质量仍然难以满足广大市民阅读需求。而城市书房的建设使用,有效解决了此问题,无论是读者资源或是文献资源,都得到了高效的分流。城市书房是推动全民阅读、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种创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会阅读行为日渐多元化,阅读产业也更趋商业化,数字阅读等模式不断挤压传统纸质阅读模式的空间。同时,读者的阅读 习惯以及消费模式都 在发生本质变化,实体书店陷入生存困境。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稳定增长,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IPAD

8、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9.4%,这也给图书馆服务提出了新要求。而城市书房在互联网时代恰好展现出了引领深度阅读、经典阅读与纸质阅读的功能,不仅能够满足读者多元阅读需求,也为其提供了舒适的阅读环境氛围,并配备诸多的人性化务。(摘编自杨贤林城市书房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建设研究)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图书馆是“第三空间”的重要载体,这里没有家庭角色的束缚,也没有地位等级的差别,人们可以自由平等地交流。B.国家出台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政策,并连续多年将倡导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推动了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产生。C.实体书店从图书卖场向“文化空间”转型,以新的形象、业态

9、、营销和服务吸引读者,解决了电子书和电商带来的危机。D.城市书房以其舒适的阅读环境氛围、人性化的服务,满足读者的多元阅读需求,引领深度阅读、经典阅读和纸质阅读。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要重视公共图书馆物理空间、服务环境、区域设置的建设设计,为用户提供舒适便捷的学习、交流、休闲的“第三文化空间”。B.选址不当、设施落后、服务形式单一等,是一些社区图书馆门庭冷落的重要原因,而城市书房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C.ATM阅读机、流动图书车等可以让更多市民享用图书馆,是公共阅读服务体系的有效补充,但仍然难以满足市民阅读需求。D.2020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持续稳定

10、增长,但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过高,不利于提升国民整体阅读素养。3.下列做法中,最符合城市书房建设要求的一项是(3分)A.振兴花园城市书房以“舒适、文化、体闲、现代”为宗旨,打造集图书、沙龙、咖啡、花房、绿植为一体的美学空间。B.幸福社区城市书房位于社区活动中心,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五,配备智能图书借还系统,可实现读者自助借阅服务。C.中国新闻书店将图书销售与咖啡文化、茶文化、餐饮文化、影视戏剧文化等相结合,打造新环境下的城市文化地标。D.先锋书社位于风景名胜区内,建筑形制为红柱白墙,与景区建筑协调统一,周边环境优美,被誉为“东郊森林书房”。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5.下面是20

11、20年某市市民公共阅读设施使用频率的调查结果,请结合材料,为提高该市市民公共阅读设施使用频率提出建议。(6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一条大河波浪宽刘建超老街南有条大河,叫洛河。洛河,又叫洛水,源头在秦岭龙凤山,从豫西熊耳山、伏牛山的崇山峻岭间奔泻,贴着老街蜿蜓而下,曲回折转在巩义汇入黄河。老街有了这样一条大河,自然会有许多与这条大河相关的故事。相传曹植在年轻的时候,看中了一个姓甄的姑娘,两情相悦。可曹操却将此女指予二儿子曹丕。曹操死后,曹丕继承了王位。曹丕封甄夫人为皇后,后又娶了郭贵妃,对甄皇后逐渐冷淡,不多天甄皇后在郁郁寡欢中去世。曹植怀

12、念甄后,心神不定。曹植走出老街,来到洛河边,对着西沉的太阳和滔滔东流的洛河水出神,才思泉涌,便有了流芳后世的名篇洛神赋。有一条在城市间穿行的大河已经令人垂涎了,偏偏又有了诸多的文化积淀搅拌着浪花,让老街人靠着洛河生艳,滋长些许得意与自负。水生提起洛河就满身得意,张口闭口都是洛河的故事,不管别人听他讲了多少遍,只要说起洛河来,他那张老脸就会眉飞色舞,爱听不爱听都要给你絮叨絮叨。当年的水生爹洛老大在洛河捕鱼,鱼还没有见到,却看到沿河上游漂来一些烧焦的船板杂物。兵荒马乱时期,洛老大估摸着是有船只失火出事了。一只木盆晃晃悠悠从洛老大的眼前漂过,木盆里居然躺着一个婴儿。洛老大截住木盆,抱起了襁褓中的孩子

13、,是个男孩。孩子脖子上挂着一枚如意玉佩,孩子的小肚兜兜上用毛笔写有水生二字。孩子看到洛老大,竟然咧开小嘴笑了。洛老大说,看来是咱爷儿俩有缘啊。从此水生跟着洛老大在洛河上漂大。水生十六岁那年,洛老大告诉了水生他的身世,并叮咛水生,这如意玉佩是你亲生父母留给你的,好生收着,说不准他们会来找你呢。水生连连点头。水生还真的把这块玉佩弄丢过。九月的洛河秋爽鱼肥,水生和巴义划着木船在河上捕鱼。巴义和水生是光屁股长大的好朋友,巴义大水生两岁。一条十几斤重的白鲢鱼落网,鱼挣扎得厉害,小网有点儿吃不住力,水生立马跳进水中,扑扑腾腾把大鱼抓上船,却发现自己脖子上的玉佩不见了。水生扎了几个猛子也没有捞到,急了,急得

14、直哭。巴义找了几个石头片,系上鱼线,抛入水中,看着石片下沉的位置,画出一个区域,说,咱俩分班,轮流下去摸,不能慌啊。两人从晌午摸到太阳偏西,最后巴义手举着玉佩浮出水面。两人筋疲力尽躺在河滩上。水生说,这事,不能让家里人知道。巴义说,嗯,不说。水生说,巴哥,我欠着你。巴义说,嗯,欠着呢。河水在两人身边欢快地流淌,扯不住的岁月随水而逝。水生划着木船,停靠在河心洲。绿柳成荫的草坪上,巴义虎着脸在钓鱼。水生不说话,换着巴义坐下。巴义盯着水面,我请你啦?脸皮咋恁厚呢。巴哥,你不请我咋把竹墩儿都预备下了?就你能是吧?那咱娃的饭店你也敢去封?巴哥,我就是在巡视的时候,看到河边水里有气泡冒出来了。我就知道肯定

15、是有人又偷偷地往洛河里放污水了。我也是一时着急,就通知了环保。谁知道咱娃听说要停业就和环保动了手脚。你就为了护住环保,脊梁上挨了娃一铁锹?亏不亏?活该不活该?不亏,活该。巴义从衣兜里掏出一瓶药说,治跌打损伤的,祖传的,抹两次就好了。水生脱掉上衣,把眷背转给巴义,够不着巴义把药倒些在掌中,按在水生乌青的脊背上,轻轻地揉着,你也是七十岁的人了,弄事咋还恁起急?你该先来跟我说说,再让我去找娃说道。再说了,咱娃做个营生容易吗?你给封了,他能不急?巴哥,咱俩光着屁股在洛河里从小扑腾到大又扑腾到老的。咱俩当年在洛河里玩耍,渴了,咕咚咕咚灌几口河水,饿了,啃着干馍,捞几只河虾嘎巴嘎巴就吃了。可现在的河水,你

16、还能喝吗?你和我一样心疼着这条河呢,我知道。巴义给水生穿好衣服,就你这老春梁,还能抗住几铁锨?扛到哪是哪吧,谁让咱是洛河人哩。巴哥看着水生脖子上的玉佩,亲爹亲妈的事,还找不?水生指着洛河说,不惦记了。咱这洛河就是我的亲爹亲妈。巴义收拾起渔具。水生掂起网兜,好家伙,这几条鲫鱼够大的了。让嫂子烧个鲫鱼豆腐汤,我陪哥喝两盅。巴义夺过网兜,你想得老美啊,我还要请你喝酒?水生说,我家稻花可是说了,今黑儿要是不在巴哥家混碗酒喝,就不让我进屋。巴义笑了,娘们儿家都这德行,你嫂子也是说,要是不把水生兄弟带回家来喝酒,就不让我回家。那还癔症啥,走。走。夕阳坠落在洛河的尽头,给波光粼粼的河水涂了层耀眼的金黄,几只

17、鹭鸟在河面上嬉戏。巴义哥,咱洛河美着哩。嗯,美着哩。大河缓缓东去。(有删改)文本二:刘建超总是用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感悟表达对生命、对人、对社会的看法。他始终观照着人的生命的存在,充满着强烈的生命意识。他追求生命的刚与柔,呼唤生命的本真,他一方面追寻着生命的韧性、健康和坚毅,另一方面又赞扬着善良质朴的人性和美好的情感。对坚强且充满韧性生命力的“刚”性和善良温柔生命力的“柔”性的追求,体现了刘建超对世俗生命的理解,他将自身的生命体验注入到他笔下的人物,让他们去演绎生活百态里跳跃着的生命力。(节选自刘敏喜剧风格与生命意识刘建超小小说研究)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

18、说写曹植与洛神赋的故事,赋予洛河浓厚的历史文化色彩,丰富了小说的内容,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B.洛老大在洛河捕鱼时救起并收养水生,后来把水生的身世告诉了他,表明洛老大是一个心地善良而又无私的人。C.小说详写水生与巴义打捞玉佩的过程,突出了在洛河边长大的两人水性的高超,也凸显玉佩对水生的重要意义。D.儿子的饭店因环保问题被查封,巴义起初对水生心有不满,埋怨他做事太急,最终两人互相理解,达成了共识。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以一条大河波浪宽”为题,巧妙地创设故事发生的场景,给人以宏阔豁亮之感,增强了小说的意境美。B.水生媳妇和巴义媳妇都想让水生和巴义一起喝酒

19、,达成和解,故事情节发生了突转,小说的戏剧性得以增强。C.小说结尾处对夕阳下洛河美景的描写,渲染出宁静、祥和的氛围,烘托了人物的心境,也深化作品的主旨。D.小说语言平实、简洁、明快、多用对话凸显人物性格,口语、方言的使用让小说有生活气息,体现地域特色。8.如何理解文本中画线句子的作用?(4分)9.本二认为刘建超小说追求“生价的刚与柔”,请据此简要分析水生这一人物形象。(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李昉,字明远,深州饶阳人。父超,晋工部郎中、集贤殿直学士。周显德二年,宰相李穀征淮南,昉为记室。世宗览军中章奏,爱其辞理明

20、白,已知为昉所作,及见相国寺文英院集,益善昉诗而称赏之曰:吾久知有此人矣。恭帝嗣位,赐金紫。四年,平湖湘,受诏祀南岳,就命知衡州,陶谷诬奏昉为所亲求京畿令,上怒,召吏部尚书张昭面质其事。昭老儒,气直,免冠上前,抗声云:谷罔上。上疑之不释,出昉为彰武军行军司马,居延州为生业以老。开宝二年,召还,复拜中书舍人。五年,复知贡举。其乡人武济川预选,既而奏对失次,昉坐左迁太常少卿,俄判国子监。明年冬,判吏部铨。时赵普为多逊所构数以其短闻于上上询于昉对曰臣职司书诏普之所为非臣所知普寻出镇多逊遂参知政事至道二年,陪祀南郊,礼毕入贺,拜舞仆地,卧疾数日薨,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昉好接宾客,江南平,士大夫归

21、朝者多从之游。雅厚张洎而薄张佖,及昉罢相,洎草制深攻诋之,而佖朔望必诣昉。昉和厚多恕,素与卢多逊善,待之不疑,多逊屡谮昉于上,或以告昉,不之信。及入相,太宗言及多逊事,昉颇为解释。帝曰:多逊居常毁卿一钱不直。昉始信之。昉居中书日,有求进用者,虽知其材可取,必正色拒绝之,已而擢用;或不足用,必和颜温语待之。子弟问其故,曰:用贤,人主之事;若受其请,是市私恩也,故峻绝之,使恩归于上。若不用者,既失所望,又无善辞,取怨之道也。初,从父沼未有子,故昉出继于沼。昉再相,因表其事,求赠所生父母官。诏赠超太子太师,谢氏郑国太夫人。节选自(宋史李昉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22、.时赵普为多逊所构数/以其短闻于上/上询于昉/对曰/臣职司书诏/普之所为/非臣所知/普寻出镇多逊/遂参知政事/B.时赵普为多逊所构数/以其短闻于上/上询于昉/对曰/臣职司书诏/普之所为/非臣所知/普寻出镇/多逊遂参知政事/C.时赵普为多逊所构/数以其短闻于上/上询于昉/对曰/臣职司书诏/普之所为/非臣所知/普寻出镇多逊/遂参知政事/D.时赵普为多逊所构/数以其短闻于上/上询于昉/对曰/臣职司书诏/普之所为/非臣所知/普寻出镇/多逊遂参知政事/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金紫,即金印紫绶,唐宋以后指金鱼袋配饰及紫衣官服,文中借指高官显爵。B.贡举,古时朝廷

23、向地方征召人才的官吏选拔方式,明清时期则泛指科举制度。C.奏对,臣属当面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也作文体名称,是奏疏与对策的并称。D.文正,是中国古代文臣极美的谥号,如北宋名臣范仲淹的谥号即为“文正”。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昉擅长文辞,受到皇帝赞赏。他因撰写的奏章文辞事理明白,深受周世宗喜爱,又因相国寺文英院集中的诗再受称赏。B.李昉受人诬陷,被贬调离京城。他被陶谷诬告替亲近的人谋求官职,虽有张昭出面解释,仍被调出朝廷,到延州居住。C.李眆选用人才,秉持公正之心。他在中书省时,对于请求任用的人,如果才能可取,他就加以提拔;能力不足,也和颜相待。D.李昉力

24、行孝道,请求追赠父母。他虽被出继给李沼,第二次任宰相时,上表请求追赠自己亲生父母官职,得到朝廷允许。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及昉罢相,洎草制深攻诋之,而佖朔望必诣昉。(4分)(2)若受其请,是市私恩也,故峻绝之,使恩归于上。(4分)14.李昉“和厚多恕”,在与卢多逊交往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简要说明。(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别匡山注李白晓峰如画碧参差,藤影风摇拂槛垂。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注匡山:指四川彰明县(今江油县)境内的大匡山,李白

25、早年曾在此读书学道。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远望色彩斑斓的匡山,近看随风摇曳的藤蔓,内心沉浸在美好的景色之中。B.“来多”即“多来”归晚”即“晚归”,因诗歌的平仄与对仗需要而倒装。C.诗人倚树听猿啼阵阵,看僧人洗钵,以静衬动,表现出匡山中浓郁的生活气息。D.本诗语言风格清新隽永、灵动自然,与蜀道难的大气磅礴、雄奇浪漫不同。16.有人认为,这首诗表现了李白隐逸与入世的矛盾,你是否同意?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论语先进中记录了孔子和四位弟子“言志”的一次谈话,一开篇孔子便亲切和

26、蔼的说:“_,_”连用两个“吾”字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2)2021年三星堆遗址又有重大发现,专家认为三星堆文化可能是早期古蜀国的遗存,李白蜀道难中“_,_”两句也提到了古蜀国两个开国先王。(3)柳永雨霖铃中“_,_”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有异曲同工之妙。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国潮”的兴起,其实就是国货的崛起。而运动品牌“李宁”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时至今日,买国货、用国货、晒国货的人不少,走出国门、扬帆出海的国货也越来越多,背后依靠的正是稳定的质量、创新的态度和沉

27、淀的口碑。无数个国潮“李宁”正在迅速崛起,一件件情怀与时尚跨界融合的国产商品,成了消费者惊喜之后的购物首选。实际上,消费既是一个经济现象,也是一种文化概念。( ),让“国潮”在广大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当中产生了巨大的穿透力。随着国潮品牌的蓬勃发展,既丰富了产品的种类,也能让消费者除了日常消费之外,提供更加时尚、富有魅力的文化体验。它让更多新生代消费者有理由相信,只要增强文化自信、保持文化自觉、涵养文化内涵、挖掘文化价值,潮流可以土生土长,时尚就能风起本土。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如果说国货是这股时尚潮流的物质基础,那么广泛的文化认同和坚定的文化自信就是这个流

28、行趋势的精神内核。B.如果说广泛的文化认同和坚定的文化自信是这个流行趋势的精神内核,那么国货就是这股时尚潮流的物质基础。C.如果说国货是这股时尚潮流的物质基础,那么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广泛的文化认同就是这个流行趋势的精神内核。D.如果说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广泛的文化认同是这个流行趋势的精神内核,那么国货就是这股时尚潮流的物质基础。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C.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D.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分)(二)语言文字运用

29、II(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从历史文化看,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成为人类历史上绵延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拥有统一的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的载体,_可以使各民族文化融会贯通,更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从多元多样的语言文字中找寻“天下通语”,实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通用”。这是中华文明赓续绵延的大势所趋。从基本国情看,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只有书同文、语同音,方能心相通、情相融。通过充分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作用,可以消弭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沟通障碍,加深交流交往,_,促进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从实际

30、效果看,对民族地区来说,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就能够增强就业能力,去更广阔的社会生产生活领域成长成才,一些少数民族群众之前因不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外出务工困难,_,失去了实现梦想的机会,在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后,他们获得了现代知识和信息,提高了劳动技能,增加了更多就业机会,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6分)22.请依据文中各段的主要意思,以“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助于”为开头各写一句话。每句话不超过10个字。(5分) 四、作文(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3月30日,

31、人民日报推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述职报告视频,视频以“中国共产党”第一人称自述百年历程,下面是视频节选部分的文字内容:我诞生在1921年,从南湖红船的启航,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路走来,真的很难。当面临生死的抉择,当面对信仰的考验,我分明听到有种声音在说:甘将热血沃中华!赶考路上,我一刻都不敢懈怠,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我也曾走过弯路。通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终于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变革,开辟出我们自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如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终于取得历史性的成就。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国之重器上天入海、探索苍穹;中国智慧走出国门、惊叹世界:我都在为自己的国家和人民感到无比骄傲。 振华中

32、学团委在举行的主题为“红色百年,青春向的团建活动中,组织青年团员观看了这一视频。假如你参加了此次活动,请你以青年团员的身份,写一篇观后感。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三校际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解析“解决了电子书和电商带来的危机”不当,实体书店的转型有利于吸引读者,是实体书店谋求生存的举措,无法解决危机。 2.D解析“不利于提升国民阅读素养”于文无据 3.A解析B项开放时间不符合城市书房的要求;C项不属于城市公共服务体系;D项选址不符合城市书房要求 4.首先提出问题,指岀当前社会背景下图书馆面临的新问题;(1

33、分)然后分析问题,援引“第空间”理论,阐述公共图书馆“第三文化空间”的特点;(2分)最后解决问题,阐述如何构建公共图书馆“第三文化空间”。(1分)【评分标准】4分。意思对即可己 5.加大对全民阅读的倡导力度;提供舒适、便捷、休闲的公共阅读环境;配置完备的软硬件设施;提供多样化、人性化服务;举办多种文化活动;公共阅读设施选址方便群众。【评分标准】6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6.C解析“突出了在洛河边长大的两人水性的高超”不当。 7.B解析“故事情节发生突转”不当。 8.借河水的流淌,写时间的流逝,巧妙地完成时间、情境的转换;承上启下,上承水生和巴义年少时的美好情谊,下启多年后两人的矛盾及和解的

34、过程。 评分标准】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9.水生刚正执着,坚持原则,有责任感,坚决守护洛河,体现出他生命的“刚”;水生对洛河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宽容善良的本性,体现出他生命的“柔” 评分标准】6分。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10.D解析原文标点:时赵普为卢多逊所构,数以其短闻于上。上询于昉,对曰:“臣职司书诏普之所为,非臣所知。”普寻出镇,多逊遂参知政事 11.B解析“古时朝廷向地方征召人才的官吏选拔方式”错误,贡举指古时地方官府向帝王举荐人才 12.C解析“如果才能可取,他就加以提拔”错误,对才能可取者,李昉也正色拒绝 13.(1)等到李昉被罢免宰相,张洎起草诏书狠狠地攻击诋毁他,

35、而李佖却每到初一、十五一定拜访李昉 【评分标准】4分。罢相:被罢免宰相;攻诋:攻击诋毁;朔望:初一、十五;诣:拜访。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如果接受他的请求,这是卖私人交情,因此严厉地拒绝他,使恩惠归于皇上。 评分标准】4分。请:请求;市:卖;峻:严厉地;绝:拒绝。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4.李昉向来与卢多逊交好;李昉不相信卢多逊诬陷诋毁自己;在太宗提及卢多逊时替他开脱。【评分标准】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 李昉,字明远,深州饶阳人。父亲李超,后晋时任工部郎中、集贤殿直学士。后周显德二年,宰相李谷征伐淮南,李昉担任记室。周世宗观览军中奏章,喜欢奏章文辞事理明白,已经知道是李

36、昉所作,等 看见相国寺文英院集,更加喜欢李昉的诗并称赞他说:“我早已知道有这个人了。”恭帝即位,赐给他高官显爵。四年,平定湖湘,接受命令祭祀南岳,就近被任为衡州知州。陶谷诬告李昉替亲近的人谋求京畿令一职,皇上非常生气,召见吏部尚书张昭当面质问这件事。张昭是老儒生,性格耿直,摘下官帽上前,大声说:“陶谷欺骗皇上。”皇上仍没有放下怀疑,把李昉调岀朝廷任彰武军行军司马,居住在延州以谋生计度日。开宝二年,李昉被征召回京,再次被任命为中书舍人。五年,再次主持贡举。他的同乡武济川参与选拔,不久当面回答皇上问题失当,李眆因此被贬为太常少卿,不久兼任国子监。第二年冬天,担任判吏部铨。当时赵普被卢多逊构陷,卢多

37、逊多次向皇上告发赵普的过错,皇上询问李昉,李昉回答说:“我的职责是拟写诏书,赵普的所作所为,不是我能知道的。”赵普不久调任地方官,芦多逊于是任参知政事至道二年,李昉陪侍皇上祭祀南郊,拜舞时倒在地上,卧病数天去世,终年七十二岁。被追赠为司徒,谥号为文正。李昉喜欢结交宾客,江南平定后,归顺朝廷的士大夫大多与他交往。李昉向来厚待张洎而薄待张佖,等到李昉被罢免宰相,张洎起草诏书狠狠地攻击诋毁他,而李佖却每到初一、十五一定拜访李昉。李昉为人宽厚温和,向来与卢多逊交好,卢多逊数次向皇上诬告李昉,有人把这件事告诉李昉,李昉不相信。等到做了宰相,太宗谈及卢多逊的事,李昉很为他开脱。皇上说:“卢多逊平日里经常毁

38、谤你一钱不值。”李昉才相信。李昉在中书省时,有人请求任用,虽然知道此人才能可取,但李昉一定正色加以拒绝不久此人被提拔任用。如果此人才能不足用,李昉一定和颜温语对待他。子弟问他这样做的原因,李昉说“任用贤能之人,是皇上的事情;如果接受他的请求,这是卖私人交情,因此严厉地拒绝他,使恩惠归于皇上。如果不任用他,已经让他感到失望,又没有好的言辞,是结怨的做法啊。”当初,叔父李沼没有儿子,所以李昉出继给李沼。李昉第二次任宰相时,上表说明这个情况,请求追赠自己亲生父母官职。下诏追赠其父李超为太子太师,其母谢氏为郑国太夫人。 15.C解析“以静衬动”错误,应为以动衬静,写出山中生活的宁静闲适。 16.答案示

39、例一:同意。匡山优美的风景和闲适的生活让诗人无比留恋,表现出诗人的隐逸情怀诗人想把自己的文韬武略奉献给清明的时代,体现出诗人入世的志向。因此这首诗表现了李白隐逸与入世的矛盾 答案示例二:不同意。虽然匡山风景优美,生活闲适,但作者已无心留恋,决心离开匡山施展抱负在隐逸和入世之间做出了选择。写匡山美景和闲适生活是为了衬托作者远大的志向和入世的决心。因此这首诗没有表现出李白隐逸与入世的矛盾 评分标准】6分。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17.(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2)蚕从及鱼凫开国何茫然(3)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噎 评分标准】6分。每空1分,错字、漏字均不得分。 18.A解析“让国潮在广大消费者

40、尤其是年轻人当中产生了巨大的穿透力”的是广泛的文化认同和强烈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的基础,所以“广泛的文化认同”在前,“坚定的文化自信”在后。19.D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A项比喻、夸张;B项用典;C项双关。 20.答案示例一:国潮品牌的蓬勃发展,既丰富了产品的种类,也能为(给消费者除了日常消费之外,提供更加时尚、富有魅力的文化体验。 答案示例二:国潮品牌的蓬勃发展,既丰富了产品的种类,也能让消费者除了日常消费之外,获得更加时尚、富有魅力的文化体验评分标准】3分。改对一处得1分,两处3分,意思对即可21.统一语言文字增进民族感情错失就业良机评分标准】6分。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 22.赓续中华灿烂文明,促进各族团结奋斗,增强少数民族获得感 评分标准】5分。写对一句得1分,两句3分,三句5分,意思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