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大语文阅读之做人与处世:拿什么安抚那些不安的年轻人.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39249 上传时间:2025-10-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大语文阅读之做人与处世:拿什么安抚那些不安的年轻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大语文阅读之做人与处世:拿什么安抚那些不安的年轻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拿什么安抚那些不安的年轻人大家好: 人之大患在于好为人师。唐骏学历门应了这句古训,也应了他先前说的“人一出名,最怕被人给盯上”。从余秋雨到唐骏,近年来我们目睹了一个个大师的倒掉。 唐骏现象提出了三个问题:谁的成功可以复制?谁配当青年导师?以及他们应该教导些什么? 谁的成功可以复制? 他们是压力最大的一代,也是最没方向感的一代。他们不想工作,他们拒绝加班,他们喜欢宠物甚于小孩。而现实是,他们又要工作又要加班,有时还要生孩子。年纪轻轻背上房贷,年纪轻轻没了理想。曾经的“飘一代”沦为宅男宅女。这是可悲的! 表面上看新生代们要比前辈快乐得多,但那是虚假繁荣。无论“80后”“90后”。他们在随心所欲的表

2、象下,是某种严重的不安全感。他们被斥为最无责任感、历史感的一代,他们是历史上包袱最沉重的一代。打天下。改革开放30年。导致社会复又堕回到先赋社会。找1=作就是比爹。 唐骏说,我的成功可以复制。没有人的成功可以复制。因为成功的社会背景变了,况且我和你也不是一类人。新生代面临的大问题。不是哪个青年导师能回答得了的。这是时代的症结,不是新生代的问题。 谁配当青年导师?俱往矣,青年导师们! 做青年导师的前提,是言行合一。孔子门徒三千,足可敌国,却安于游走布道。他的青年导师范儿,为万世表率。中国还有王守仁的门徒、鲁迅的门徒,各有各范儿。 再后来,即上世纪80年代曾出现过一拨德育导师,李燕杰、曲啸、彭清一

3、曾在改革开放前沿蛇口与当地青年辩论过一场,并引发了所谓“蛇口风波”。德育导师将“淘金者”与“创业者”对立,认为淘金者“为了个人利益,特区不欢迎”,引发青年反感乃至当场反驳。再后来,在王朔小说中,在电影顽主里德育导师被彻底解构了。时代变了,年轻人只接受编辑部里的故事中“知心大姐”那样的朋友。 学生们会说:“老师,您说得豪气干云,让我们热血沸腾,但一走进社会全不是那个意思。”一进社会就是另一套规则,一种无能为力感迎面而来,导师们的话总被雨打风吹去。 严格地说,失去人格力量的人不堪为人师。过往的青年导师,无不以令人钦佩的人格魅力为大旗。今天的青年导师没有范儿,他们只会兜售成功学及显摆殷实的银子这便是

4、他们的导师资本了。值此三千年未遇之变局下,青年导师又能向新生代灌输什么? 其实,从来就没有什么成功人生可以复制,要改变命运只有自己摸索。马克扎克伯格没有复制 比尔盖茨,没以谁为榜样,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把校园生活搬到网上。中国青年当羡慕扎克伯格,这位Facebook的创始人,凭简单的理想就成功了。而钱,是顺带的结果。 “后喻社会”中儿子尚能教老子新技术新玩法,老子辈又能教儿子辈什么?潜规则、厚黑学吗?若把这个世界搞得这么糟,环境污染、社会不公、腐败盛行,有何脸面教导下一代、做其导师? 这样的导师不要也罢。新生代只需要同龄人的共鸣与相互学习。韩寒说:方圆几公里都找不到一个励志故事。你只有快快让路,为年轻人腾地方。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