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八 生命活动的调节提示:血浆、组织液、淋巴 神经液体免疫 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下丘脑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下丘脑 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 神经体液调节 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 免疫器官 细胞免疫 防卫 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 两重性 乙烯 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一、内环境及稳态的维持1血浆和组织液相比,组织液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多。()提示: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多于组织液。2营养不良、淋巴管堵塞及过敏反应都会引起组织水肿。()3食物中的蛋白质被消化成氨基酸发生于内环境中。()提示:食物中的蛋白质被消化成氨基酸发生于消化道中,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4人在剧烈运动时,大量乳酸进入血液
2、,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提示:血浆中有缓冲物质,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后,pH将基本不变。5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6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提示:机体的稳态体现在内环境的成分及理化性质等保持相对稳定。二、神经调节1刺激传出神经也可以引起效应器反应,这种反应不能称为反射。()2人憋尿的现象说明,高级神经中枢可以控制低级神经中枢控制的反射。()3K在细胞外的浓度高于细胞内的浓度,所以在静息电位形成过程中K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提示:K在细胞外的浓度低于细胞内的浓度,所以在静息电位形成过程中K运输的方式是协助扩散。4在人体内发生某种反射的时候,传入神经
3、和传出神经上兴奋传导都是双向的。()提示:在人体内反射发生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总是单向的。5“植物人”憋尿的现象说明高级神经中枢可以控制低级神经中枢控制的反射。()6大脑皮层语言H区受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三、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1在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中,促激素释放激素只能作用于垂体。()2根据反馈调节的特点可知,如果给运动员过量注射性激素,则会影响运动员性器官的发育。()3胰高血糖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到肝脏部位。()提示: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个部位,但只作用于靶 细胞或靶器官。4被手术切除性腺的动物血液中的促性腺激素含量将减少。()提示:被手术切除性腺的动物血液中
4、激素含量减少,反馈调节的结果是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含量增多。5人在恐惧、紧张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使心率加快,肾上腺素在发挥作用后被灭活。()提示:肾上腺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心脏。6延长光照可提高鸡的产蛋率,鸡的产蛋率与体内的雌性激素水平密切相关。()四、免疫调节1效应T细胞都是在胸腺中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产生。()提示:效应T细胞是由T细胞分裂分化产生。2病毒侵入机体后能被内环境中的T细胞和浆细胞特异性识别。()提示:浆细胞不具有识别抗原功能。3人体内的吞噬细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提示:人体内的吞噬细胞也参与特异性免疫。4淋巴因子不仅可以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还
5、可以和抗体一样将抗原清除。()提示:淋巴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但没有和抗体一样的生理功能。5抗体主要在内环境中合成并发挥作用。()提示:抗体属于分泌蛋白,由浆细胞产生并分泌,其发挥作用的部位是内环境。6艾滋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减退而体液免疫功能不受影响。()提示:艾滋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减退,体液免疫功能也会下降。五、植物的激素调节1达尔文通过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产生某种“影响”传递到伸长区造成向光生长。()2鲍森詹森的实验中,琼脂片可用云母片替代。()提示:生长素可以通过琼脂片但不可以通过云母片,所以鲍森詹森的实验中不能用云母片替代琼脂片。3拜尔的实验可证明胚
6、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是生长素分布不均。()4同一植株的根和芽生长所需的最适生长素浓度相同。()提示:同一植株的根、芽所需最适生长素浓度不同。5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提示:在太空失重状态下不影响植物激素进行极性运输。6喷施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保果但不能疏花疏果。()提示:喷施生长类似物浓度不同也可造成疏花疏果。考点一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1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请写出各部分对应的名称:A内环境,B淋巴,C消化系统,D循环系统,E泌尿系统,F CO2、H2O2内环境及其组成(1)认准三类“内环境物质”。小分子物质CO2、O2、氨基酸、核苷酸
7、、葡萄糖等。大分子物质血浆蛋白、抗体等。信号分子淋巴因子、激素、神经递质等。(2)认准两类“非内环境物质”。专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如血红蛋白、呼吸酶等)不属内环境成分。专存在于与外界相通腔(如消化道、呼吸道、膀胱等)中的物质不属内环境成分。(3)认准发生于内环境中的三类反应酸碱缓冲对参与的对碱或酸的缓冲反应。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反应。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反应。3水盐平衡调节(1)水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肾脏来完成的。神经调节途径: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大脑皮层产生渴感主动饮水、补充水分;神经体液调节途径: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
8、体 释放 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尿量减少。(2)引起水盐平衡调节的是渗透压的变化。引起机体抗利尿激素分泌的有效刺激是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升高。4体温调节(1)寒冷环境中产热等于散热,炎热环境中散热等于产热。持续发烧时,产热等于散热。(2)体温调节感受的刺激是温度的变化,冷觉与温觉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层,而体温调节的中枢是下丘脑。5血糖平衡调节(1)相关器官:下丘脑(调节中枢)、肝脏(肝糖原的合成和分解)、肌肉(葡萄糖合成肌糖原等)、胰岛(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肾脏(肾小管、集合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和小肠(糖类的消化和吸收)等。(2)调节途径:6下丘脑与“三大调节”之间的关系(1)下丘脑
9、的四个功能和三个中枢。四个功能:感受、传导、分泌和调节。三个中枢: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和水盐调节中枢。(2)水盐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但产生渴觉的中枢在大脑皮层。(3)在升高血糖方面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在调节体温方面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1当大量蛋白随尿液排出,而肝脏合成蛋白不足时,易导致组织水肿,请解释其原因。提示:当大量蛋白随尿液排出,而肝脏合成蛋白不足时,会导致血浆蛋白质浓度下降,血浆渗透压降低,进而引起血浆中的水大量进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水肿。2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的靶细胞几乎是全身各种细胞,这与激素作用具有特异性矛盾吗?提示:不矛盾。只有具有
10、甲状腺激素特定受体的细胞才能作为其靶细胞,几乎全身各种细胞都具有甲状腺激素的特异性受体。3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通常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1型糖尿病是自身免疫型糖尿病,患者通常胰岛素分泌不足,推测其原因可能是什么?提示:患者浆细胞产生的某种抗体破坏了胰岛B细胞。(2)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是靶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导致什么,从而引发糖代谢障碍?提示: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写出以大鼠为实验材料验证此现象的实验思路。提示:将若干生理状况相同的大鼠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适量的胰岛素溶液,对照
11、组施加等体积(量)生理盐水,测定并比较施加试剂前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1(2019全国卷)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C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解析: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属于无氧呼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而不发生在组织液中,D错误。答案:D2(2017全国卷)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回答下列问题:(
12、1)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_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_,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_。(3)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_。解析:(1)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会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而组织液的渗透压基本不变,进而使水分由血浆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而血浆渗透压基本不变,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增加,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3)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
13、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答案:(1)血浆(2)增加 降低(3)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3(2016全国卷)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人在饥饿且无外源能源物质摄入的情况下,与其在进食后的情况相比,血液中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含量的比值_,其原因是_。(2)在饥饿条件下,一段时间内人体血浆中葡萄糖和酮体浓度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酮体是脂肪酸分解代谢的中间产物,其酸性较强。人在某些情况下不能进食时,需要注射葡萄糖溶液,据图分析,注射葡萄糖溶液除了可以满足能量需求外,还可以_。解析:(1)正常人在饥饿且无外源能源物质摄入的情况下,由于血糖浓度较低,会使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此时胰岛素分泌相对
14、减少,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含量的比值会增加;在进食后则相反。(2)由题中信息可知,人在饥饿时,缺少糖类等能源物质,这时脂肪分解提供能量,脂肪会先分解成脂肪酸,脂肪酸再分解,此过程中会产生酮体,酮体的酸性较强,因此血浆中酮体增多时,会破坏血浆的酸碱平衡。注射葡萄糖溶液后,葡萄糖分解提供能量,脂肪的分解减少,血浆中酮体的浓度不会持续升高,可避免内环境的pH下降。答案:(1)高 在饥饿时,血糖浓度降低使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胰岛素分泌量减少;在进食后则相反(2)避免因酮体浓度升高而引起的内环境pH下降(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4(2018全国卷)为探究不同因素对尿量的影响,某同学用麻醉后的实验兔进行不
15、同的实验,实验内容如下:a记录实验兔的尿量(单位:滴/分钟)。b耳缘静脉注射垂体提取液0.5 mL,记录尿量。c待尿量恢复后,耳缘静脉注射20%葡萄糖溶液15 mL,记录尿量。取尿液做尿糖定性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该同学发现,与a相比,b处理后实验兔尿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_。(2)c处理后,肾小管腔内液体的渗透压会升高,实验兔的尿量会_。取尿液加入斐林试剂做尿糖定性实验出现砖红色,说明尿液中含有_。(3)若某实验兔出现腹泻、尿量减少现象,导致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了存在于_的渗透压感受器,从而引起尿量减少。解析:(1)b中实验兔用垂体提取液处理,垂体提取液中的抗利尿激素能
16、够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实验兔的尿量减少。(2)c处理后,肾小管腔内液体的渗透压升高,会导致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受阻,实验兔的尿量增加。葡萄糖等还原性糖用斐林试剂检测能够产生砖红色沉淀,根据实验兔注射了高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且尿液加入斐林试剂后出现砖红色,可判断尿液中含有葡萄糖。(3)在水盐平衡的调节中,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从而引起尿量减少。答案:(1)垂体提取液中含有抗利尿激素,促进了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2)增加 葡萄糖(3)下丘脑5(2017全国卷)将室温(25)饲养的某种体温为37 的哺乳动物
17、(动物甲)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放入41 环境中1 h(实验组),另一组仍置于室温环境中(对照组)。期间连续观察并记录这两组动物的相关行为。结果:实验初期,实验组动物的静卧行为明显减少、焦虑不安行为明显增加。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实验组动物皮肤的毛细血管会_,汗液分泌会_,从而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2)实验组动物出现焦虑不安行为时,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会_。(3)本实验中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_。(4)若将室温饲养的动物甲置于0 的环境中,该动物会冷得发抖,耗氧量会_,分解代谢会_。解析:(1)41 环境对于体温为37 的哺乳动物来说为炎热环境,在炎热环境中,哺乳动物的皮肤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
18、增加,汗液分泌增加,以增加散热,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2)肾上腺髓质能分泌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的作用之一是增强心脏活动,故其增加时可使实验动物出现焦虑不安等行为。(3)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41 和室温),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排除无关交量即41 以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保证本实验的结果是由41 引起的。(4)若将室温饲养的动物甲置于0 的环境(即寒冷环境)中,则在寒冷环境中哺乳动物机体作出的反应是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等分泌增加,耗氧量增加,分解代谢增强等。答案:(1)舒张 增加(2)增加(3)排除41 以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保证本实验的结果是由41 引起的(4)增加 增强热点1 考查内
19、环境的组成及稳态1(2019衡水金卷)下列与人体内环境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因为其中含有多种酶BK、核苷酸和血浆蛋白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C血浆中的氨基酸进入组织细胞需穿过3层生物膜D下丘脑是内环境渗透压、温度的调节中枢解析:细胞质基质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内环境不含有多种酶,A项错误;K维持血浆渗透压,核苷酸属于血浆中的营养成分,血浆蛋白是血浆中的蛋白质,B项正确;血浆中的氨基酸需穿过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膜),再进入组织细胞(1层膜),共3层生物膜,C项正确;下丘脑是体温、水盐平衡和血糖调节的中枢,D项正确。答案:A2下图中a、b、c为相应部位的细胞外液,下列说
20、法正确的是()Aa中的成分有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B三种细胞外液中,a中蛋白质含量较多,渗透压最高C健康人体中三种细胞外液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保持稳定不变Da、b、c中HCO3 的浓度对维持内环境酸碱度具有重要作用解析:a为血浆,b为组织液,c为淋巴。血浆中的成分有水、葡萄糖、血浆蛋白和激素等,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A错误;三种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当,其中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多,B错误;健康人体中三种细胞外液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保持动态平衡,而不是稳定不变,C错误。答案:D三种“环境”成分的判断方法主要是判断它们存在的部位即:(1)如果只存在于细胞内或细胞膜上,则不属于内环境成分,如血红蛋白、载体
21、、呼吸氧化酶、糖蛋白等。(2)如果不仅存在于细胞内,也存在于细胞外液中,或只存在于细胞外液中,则属于内环境成分,如水分、无机盐、抗体、激素、氧气、血浆蛋白等。(3)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中的液体,如消化液(消化酶)、汗液等,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热点2 以图表或简答形式考查血糖平衡调节3(2019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联考)将生理状态相同、大小相似的多只家兔均分为甲、乙2组,2组家兔分别注射一定浓度的胰岛素溶液和肾上腺素溶液,一段时间后检测发现甲组家兔血糖浓度下降,乙组家兔血糖浓度升高。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因缺少对照,该实验不能得出血糖浓度受激素影响的结论B实验开始前,应分别测量甲、乙两组小鼠的初始血
22、糖浓度C实验过程中,甲组家兔可能会出现行动迟缓甚至昏迷等症状D肾上腺素可能具有促进肝糖原分解,升高血糖的功能解析:依题意可知:甲、乙两组实验形成对照,且实验开始前,应分别测量甲、乙两组小鼠的初始血糖浓度,A错误。答案:A4(2019珠海市高三一模)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紊乱疾病,膳食纤维被称为人类第七营养素,对维持人体健康具有很重要作用。为研究葛根膳食纤维对糖尿病小白鼠的降血糖效果,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材料用具: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小白鼠36只、葛根膳食纤维、蒸馏水,血糖测定仪等。实验步骤:a随机选取12只小白鼠作为甲组,另外24只制备成实验性糖尿病小白鼠随机均分成乙组和丙组。b_,
23、并进行数据统计。c丙组大鼠灌喂葛根膳食纤维5 mL/d,甲组和乙组大鼠灌喂等量蒸馏水,连续灌喂17天。期间各组小鼠均饲喂普通饲料,自由饮食。d17天后,测定各组小白鼠的空腹状态下血糖浓度,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实验结果:组别 实验开始时(mmol/L)17天后(mmol/L)甲5.085.06乙17.9717.44丙18.046.57(1)补全实验步骤b_。(2)实验结论为_。(3)研究发现,饲喂葛根膳食纤维的小鼠,食物在胃内滞留时间长,葡萄糖苷酶(碳水化合物消化代谢酶之一)活性较低,肝糖原水平比较高。据此判断,葛根膳食纤维降低血糖的可能机理是_。(答两点即可)(4)该研究给我们防治糖尿病有什么
24、启示?_。解析:(1)根据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实验步骤b应是:(实验开始时)测定各组小鼠空腹状态下的血糖浓度,并进行数据统计。(2)由实验分析可知,丙组饲喂了葛根膳食纤维,甲组和乙组大鼠灌喂等量蒸馏水,连续灌喂17天后,丙组的血糖低于乙组,与正常生活的甲组接近,说明葛根膳食纤维具有降低血糖的功效。(3)由设问信息说明消化道内的消化吸收减慢,肝糖原水平比较高,说明血糖转化成糖原的速率加快,由此可推测,葛根膳食纤维降低血糖的可能机理是抑制外源性葡萄糖的吸收、加快了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从而降低了血糖。(4)该研究给我们防治糖尿病的启示是:注意饮食结构,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类食品。答案:(1
25、)(实验开始时,)测定各级小鼠空腹状态下的血糖浓度(2)葛根膳食纤维具有降低血糖的功效(3)抑制外源性葡萄糖的吸收、加快了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4)注意饮食结构,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类食品有关血糖平衡调节的几个答题要点1胰岛素的生理功能应表述为: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切忌笼统的表述为降血糖,降血糖只是胰岛素的作用结果。同理,牢记胰高血糖素的生理功能为:促进肝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2掌握引起胰岛素分泌的因素有血糖含量升高、有关神经兴奋及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等。3作答有关升血糖的问题时,应明确肌糖原只为骨骼肌提供能
26、量物质,不补充血糖。即答题时不能出现“肌糖原分解”的错误表述。4糖尿病患者未必缺乏胰岛素,缺乏胰岛素(胰岛B细胞受损)也可导致糖尿病(此为型糖尿病),但倘若缺乏胰岛素受体或胰岛素与受体不能正常结合,仍会导致血糖过高呈现糖尿症(此为型糖尿病)。热点3 考查水盐调节5(2016全国卷)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B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C摄盐过多后饮水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D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解析: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通过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进而影响
27、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故A项正确。肾小管通过自由扩散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故B项错误。摄盐过多后细胞外液渗透压过高,饮水量的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故C项正确。饮水增加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增加尿的生成,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故D项正确。答案:B6(2019衡水金卷)如图为正常人分别一次性饮用等量(1 000 mL)的清水和生理盐水后,尿液生成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平均值(图中A、B表示饮用不同液体后的结果)。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的含量有关。(2)在A、B两条曲线中,饮用清水的是_。判断的依据是大量清水被人体吸收后,引起血浆渗透压
28、降低,减弱对_的刺激,使_的分泌减少,进而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_减少,尿量增加。解析:(1)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2)当机体饮水过多(大量饮用清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最终使尿量增多。据图可知,饮用不同液体1 h时,B曲线表示的尿液生成速率明显高于A曲线,由此可推知在A、B两条曲线中,饮用清水的是曲线B。答案:(1)无机盐、蛋白质(2)曲线B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抗利尿激素 重吸收有关水盐平衡调节的2个核心点1水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肾
29、脏来完成的,调节途径为:(1)神经调节途径: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补充水分。(2)神经体液调节途径: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尿量减少。2引起水盐平衡调节的不是体内水的绝对含量的变化,而是渗透压的变化。引起机体抗利尿激素分泌的有效刺激是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升高。热点4 考查体温调节7(2019晋冀鲁豫名校高三联考)为验证乙醇能降低小鼠体温,研究小组将小鼠提前1天放入1540 的无线遥测温度梯度实验箱内,并允许小鼠自由选择环境温度(在梯度箱中动物会选择与自身体温接近的环境温度下生活);然后在次日早晨给甲组小鼠腹腔注射37 的20%的一定量乙醇,乙
30、组小鼠注射37 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小鼠在箱内的活动差异。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该实验过程,提前1天将小鼠放入温度梯度箱内的目的是_。(2)乙醇可能通过影响体温调节中枢所在的部位_的活动来降低小鼠的体温。一段时间后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乙组小鼠活动区域的温度_(填“高于”或“低于”)甲组小鼠的活动区域。(3)5-羟色胺能抑制战栗产热和引起外周神经舒张,从而使体温降低,该实验小组认为乙醇可能通过促进5-羟色胺的合成进而导致小鼠体温下降,并利用上述提供的实验试剂、用具及5-羟色胺受体阻断剂,在上述实验的操作基础上增设一组实验丙,丙组小鼠注射_。该实验预期结果:_。解析:(1)若直接把小鼠放入温度
31、梯度实验箱内进行实验,小鼠会对新的环境产生恐惧等不适症状,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因此应提前1天将小鼠放入温度梯度箱内。(2)体温调节中枢位于小鼠的下丘脑中。乙醇能降低小鼠体温,甲组小鼠腹腔注射37 的20%的一定量乙醇,因此乙组小鼠活动区域的温度应高于甲组小鼠的活动区域。(3)5羟色胺为一种神经递质,其与肌细胞和神经细胞上相应特异性受体结合,抑制战栗产热和引起外周神经舒张,从而使体温降低。为推测乙醇可能通过促进5-羟色胺的合成进而导致小鼠体温下降,可增设实验丙,即注射等量的37 的20%的一定量的乙醇和5-羟色胺受体阻断剂。一段时间后,若乙组和丙组小鼠活动的区域无差异,且活动区域温度高于甲组,说
32、明乙醇可能通过促进5-羟色胺的合成进而导致小鼠体温下降。答案:(1)让小鼠适应箱内环境,从而避免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2)下丘脑 高于(3)等量的37 的20%的乙醇和5-羟色胺受体阻断剂 一段时间后,乙组和丙组小鼠活动的区域无差异,且活动区域温度高于甲组有关体温调节的4个误区1寒冷条件下体温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其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是神经体液调节模式,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则是神经调节模式。而炎热环境下主要是神经调节。2误以为寒冷环境中产热量大于散热量,或炎热环境中散热量大于产热量。其实,无论是在寒冷环境中还是在炎热环境中,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都保持平衡,如果两者没有保持平衡,体温就会升高或降低。3误以为温度感受器和体温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中。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中,但温度感受器在皮肤、黏膜和内脏中。4寒战使骨骼肌不自主战栗,起鸡皮疙瘩使立毛肌收缩,二者都是增加产热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