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人民版)讲与练 专题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课时作业25.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69269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人民版)讲与练 专题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课时作业2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6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人民版)讲与练 专题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课时作业2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6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人民版)讲与练 专题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课时作业2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6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人民版)讲与练 专题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课时作业2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6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人民版)讲与练 专题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课时作业2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2016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人民版)讲与练 专题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课时作业25.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2016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人民版)讲与练 专题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课时作业25.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2016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人民版)讲与练 专题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课时作业25.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2016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人民版)讲与练 专题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课时作业25.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2016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人民版)讲与练 专题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课时作业25.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作业25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5杭州师大附中月考)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C从万物本原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解析:本题考查宋朝理学,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宋朝是理学的形成、发展时期,理学的核心主张是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从哲学本体论的角度来论证儒家伦理纲常的合理性,使得这一时期的儒学具有很强的思辨色彩和严密的系统性。答案:C2(2015北京东城示范校综合考试)下列有关宋明理学的评述,哪个是不正确的()A朱熹主张穷理致知的外向工夫;陆九渊则看

2、重发明本心的内向工夫B朱熹思想以理为最高概念;陆九渊则以心为最高概念C程颢和朱熹的思想方向很接近,后世称“程朱”;陆九渊与王守仁思想颇接近,后世称“陆王”D朱熹教人首先强调“致良知”,而后博览;陆九渊信学古人、读古书为格物、穷理的入手方法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考查学生记忆能力。“致良知”是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的特点。故D表述错误,但符合题意。答案:D3朱子语类记载,“黄仁卿问:自秦始皇变法之后,后世人君皆不能易之,何也?(朱熹)曰:秦之法,尽是尊君卑臣之法,所以后世不肯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朱熹认为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集权制度为历朝沿用B体现了朱熹从君臣关系角度对专制制度的批评C朱熹与黄仁

3、卿都对君主专制进行了批评D中国的君主专制在精神上靠儒家支持解析:根据材料“尽是尊君卑臣之法”分析,秦朝的制度是君尊臣贱,体现了对二者关系的批判,B正确。A没有从该句出发分析。C中朱熹思想主要是维护封建专制的。D说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B4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C“三纲五常”是道德的价值内涵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解析:朱熹强调“格物致知”,也就是要亲身实践,探究外物,才能获得真知,这最能体现西方“科学”的含义。A、C、D都是体现道德和政治层面的。

4、答案:B5“即便把中国哲学压到最低程度,都绕不开他这座高峰心即理的哲学命题使他开创了中国心学,是当时唯一能与朱熹理学相持对立的一家。”文中的“他”应指()A王阳明 B李贽C顾炎武 D陆九渊解析:从材料中可知“他”与朱熹生活于同一个时代,故排除B、C两项。从材料信息“开创了中国心学可以排除王阳明,因为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而不是开创者。”答案:D6“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王守仁的“良知”内涵是()A要有是非之心,关心民众疾苦B加强道德修养,恢复良知本性C努力去掉

5、人欲,做到知行合一D进学则在致知,明白道德之善解析:“生民之困苦荼毒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可知王守仁的“良知”内涵是要有是非之心,关心民众疾苦。B是致良知的方法;C、D与材料不符。答案:A7(2015江苏南京、盐城模拟)明朝后期的李贽被称为“离经叛道”的思想家。对这里“离经叛道”的准确理解应该是()A彻底否定孔孟之道 B倡导君民共主C大力批判道家学说 D挑战正统儒学权威解析:本题考查李贽的思想,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李贽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他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他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这种“离经叛道

6、”是对正统儒学权威的挑战。故选D。A不正确,李贽并非彻底否定孔孟之道;李贽并没有倡导君民共主,可排除B;李贽批判道学家而不是批判道家学说,排除C。答案:D8焚书答耿中丞说:“夫天性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故为愿学孔子之说者,乃孟子之所以止于孟子,仆方痛撼其夫,而公谓我愿之欤?”此话()A主张人有独立思考的权利B否定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C批判孟子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D提倡学以致用和亲身实践解析:本题考查李贽的思想。李贽思想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排除B。本题告诫后人不要以孔子为唯一正确的标准,孟子只是作者举的一个例子而已,不符合题目的主

7、旨,排除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材料要求人们不要以孔子的思想为唯一标准,体现自主和个性的差异,故选A。答案:A9(2015湖北重点高中联考)顾炎武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宗法立而刑清。天下之宗子,各治其族,以辅人君之治”。对上述材料评价正确的是()已突破封建制度的束缚 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有违背历史潮流的一面 反对君主专制A BC D解析:“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反映了顾炎武反对君主专制,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宗法立而刑清。天下之宗子,各治其族,以辅人君之治”反映了顾炎武思想中保

8、守和违背历史潮流的一面。错误,其余都正确。答案:B10(2015海口调研测试)“君子为学,以明道也 ,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下列思想家及其主张与这一观点相一致的是()A朱熹“格物致知” B王阳明“心外无理”C李贽“革故鼎新” D顾炎武“经世致用”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明清时期的思想,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和获取信息以及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题干观点强调治学是为了“明道”“救世”,如果只是写文章、搞篆刻等对社会没有什么益处,这与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想相吻合,D项符合题意。A、B、C均未在材料中体现。答案:D11(2015辽宁大连双基)王夫之认为,“私欲之中,天理所寓”,充分肯定

9、了人的情感欲望和私利的合理性。这种思想产生的根源是()A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B工商业经济迅速发展C理性对人性的压制 D知识分子关怀现实的情怀解析:本题考查王夫之的思想主张,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王夫之是明末清初唯物主义思想家。明末清初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在思想上必然强调物质利益和个人情感,由此可知B项为正确答案。A、C两项束缚知识分子的思想,体现不出题干材料意思,可排除;D项是其条件之一,但不是这种思想产生的根源,排除。答案:B12(2015福建厦门双十中学月考)关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B从根本上否定君

10、主制C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D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明清时期三大思想家的思想,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思想,在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提倡“经世致用”;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据此A、C、D三项说法符合所学,B项“根本上否定君主制”错误,思想家们只是批判君主专制统治,但B项符合题意,故选B。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天地立心”:天地本来没有心,但是在人为的仁爱影响下,天地便有了一颗仁爱之心了。即人可以努力为社会重建精神价值。“为生民立命”:生民指普通

11、民众,这句的含义是为百姓的安身立命服务。“为往圣继绝学”:这里的“往圣”是指历史上的圣人孔、孟等,因为董仲舒把儒学神学化,久而久之,谶纬迷信盛行,导致儒学的危机,张载等人希望恢复中断了的孔、孟学术传统。“为万世开太平”:指的是要为万世开拓太平之基业,这是儒家学者一贯坚持的远大抱负。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第10期材料二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朱熹材料三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

12、能,所谓“良知”也。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卷二答聂文蔚(1)材料一反映了宋朝理学家们创立理学的目的是什么?(6分)(2)材料二反映了理学家们怎样的思想追求?(6分)(3)材料三反映的思想与材料二有何不同?(8分)解析:本题围绕宋代理学选取材料,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第(1)问应从规范封建伦理道德方面分析;第(2)问要结合材料二指出理学家们的追求;第(3)问应从陆王心学和程朱理学的不同方面分析。答案:(1)继承和发展圣人的学说,创立人世间的伦理规范、行为准则,从而达到国家昌盛,社会安定的目的。(2)朱熹肯定了“理”的绝对性和神圣性,而实际上就是“三纲五常”这一套封建伦理规范和道德准则,因此他实际上是要

13、求人们恪守三纲五常,如此就会天下太平。(3)王守仁是心学的创立者,所谓心学不过是理学的延伸和发展。程朱理学宣扬的是理在心外,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而王守仁则认为“心外无理,理外无心”,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因此,王守仁主张“致良知”,即通过内心感悟就能“致良知”,强调道德自律,而程朱理学则强调“格物致知”。14(2015江苏宿迁高三模拟)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其发展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儒学)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

14、,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对传统儒学进行了批判,使传统儒学得以发展。他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关注国计民生,致力于变革社会,并身体力行。中国文化史材料三陈独秀说“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李大钊指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吴虞在说孝一文中,提示“孝”的真谛,是“不犯上作乱,把中国弄成一制造顺民的大工厂。”鲁迅对封建礼教的攻击最为猛烈。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提出了

15、“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社会理想。新文化运动史料集(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儒学在汉代“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6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传统儒学在明清时期得以发展的主要表现,并就此谈谈你的认识。(8分)(3)材料二、三分别从什么角度印证了材料一观点的?结合这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6分)解析:(1)问,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其独尊的原因,可从儒学内容特点、董仲舒的改造、时代需要、汉武帝的推崇等来归纳。(2)问,表现: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来归纳儒学在明清时期发展的表现,可从政治、经济、治学倾向等方面来概括。认识:注意要联系上一问来谈认识,可从其根源、内

16、容的特征、历史影响等角度回答。(3)问,材料一有多种观点。材料二、三只是印证了部分观点。对比两个材料,可知材料二反映了儒学的“维新”“开明”,根据材料二来归纳理由;材料三反映了儒学不适应时代的需要,即儒学“守旧”“复古”。可根据材料三来归纳其理由。答案:(1)儒学以维护礼教伦常为前提;董仲舒对先秦儒学的改造适应了当时统治者的需要;汉武帝对新儒学的接受、推崇和推广。(回答具体史实也可得分)(2)表现:政治上抨击专制皇权;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治学上主张经世致用。认识:是封建专制强化和商品经济发展在思想领域的反映;具有民主启蒙色彩,对后世民主思想的发展有一定影响。(3)材料二角度:从“维新”“开明”印证。理由:明清儒学对传统儒家思想进行了批判性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主张。材料三角度:从“守旧”“复古”印证。理由:传统儒家思想维护封建统治,阻碍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