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对反对串对对联小知识 拟写对联必须注意两联之间意义的相关性,不能为追求形式的工整而导致轻重不当,大小失宜,内容空洞。 根据上下联在意义上的联系,对联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流水对)三种。 正对。即上下联意思上相似、相反、相补、相称,从不同的角度来共同说明同一事理的对偶形式。正对的上下联在语气、态度、感情上应当是一致的,或同为肯定,或同为否定。如:六畜兴旺干家乐,五谷丰登万户春。这一副春联上下两句都讲生产丰收农家欢乐,就是正对。又如: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下联可对为: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主题积极向上,意思上互为补充,体现做人所应具有的良好品质,符合正对要求。 反对。即上下联意思上相反或相对,形成
2、鲜明对比的对偶形式。如:铺张浪费损家害国,勤俭节约利己益民。这一副对联通过上下联对比,告诉人们浪费可耻、勤俭光荣的道理,从事物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说明,以提高人们对两者的认识,具有一种警诫的作用,这就比上下联从一个方面称赞“勤俭”效果要好。又如上联:扫千年旧习,下联应为树立新风尚。故答案为:树一代新风。 串对。即上下联相串成对,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串对顺势而下有如流水,故又名“流水对”。运用串对,可使句式严整、语言流畅、意思连贯。如:前辈创业垂青史,长征接力有后人。前人创业,后人守业;前人打破旧世界,后人建设新世界,这是革命事业发展的必然。此联就有点像流水,一
3、波连一波,一环扣一环,表示一种承接的关系。又如:爆竹声声脆,可对为:祖国日日新。上下联意义为递进关系。 对联要求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驭文字的本领,解答的关键是了解对联的特点,既要注意形式上的对仗,也要洼意内容上的关联。下面就对联的四个要素,谈谈备考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关于对联的“字数相等” 作为对联拟写的一个基本要求,字数相等显示的是对联整齐划一的形式美。2004年高考对联拟写题,基本上也是以五言、七言为主,兼有九言、十一言等联语。这就提醒考生,在备考时,拟写训练主要应结合五律、七律诗歌颔联、颈联的学习,强化自己对对联整齐划一的形式美的认同意识。 二、关于对联的“句式相同” “句式相同”显示的
4、是对联匀称而整齐的形式美,同时又兼顾对联语意鲜明的要求。它主要有两大特征:一是上下联相对应的词的词性要相当;二是上下联的句型、短语结构要相应。 我们先看2004年高考广东卷一位考生的这副对联答案: 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 丹霞南华梅关皆为粤北名胜 此对下联中的“皆”宜改为“均”,上下联出现重字,这在对联拟写上也算一忌。这副对联的整体句型是主谓宾”结构,“皆”与“均”是状语。上联中的“荔枝龙眼木瓜”与下联中的“丹霞南华梅关”,三种水果 名对三个地名;“岭南”“粤北”地名相当;“佳果”是偏正结构的名词短语充当句子的宾语,“名胜”也是偏正结构的名词短语充当句子的宾语。 如果不注意诃性相当和句型、短
5、语结构相应,拟写的对联往往构不成对。请看下引的一副“对联”: 热爱平凡的工作 永做不锈螺丝钉 整体上似乎是“爱工作”与“做螺丝钉”两个动宾短语的对仗,实际上词性、句式的对仗工作都没做好。 2004年高考浙江卷中对联考题的出对上联为“学问藏今古”,这是一个倒装句式,意思是“图书馆内藏有从古到今的学问”。根据“句式相同”的原则,考生拟写的下联也应为一倒装句,即“名词一动词一联合式名词短语”,如“图书聚中外”“知识贯中西”等。 三、关于对联的“语意相关” “语意相关”应该是对联内在美的体现,它要求上下联的意脉必须互相关联,好像是双峰对峙,二水分流,是林黛玉、薛宝钗这样的两美合一,是环肥燕瘦般地和谐统
6、一在一个意境中。 我们前面提到的2004年高考广东卷、浙江卷的两副联语,给出的下联都是与上联“有暗泉潜通”,前者是广东岭南佳果与粤北名胜的配伍,后者均为图书馆荟萃、古今中外藏书的特征的昭示。反过来,我们看下面的两副“对联”: 反对侵略学习下棋 图书馆里查资料动物园中看虎狼、从对联的形式要求来看,词性、句式似乎都无可挑剔,平仄亦合,可是上下联意思毫无关联。这样的“对联”,只能算是“对句”。 备考时,建议考生注意用“对句”来加深自己对对联“语意相关”要求的理解。 四、关于对联的“平仄和谐” 对联四要素中,属于内容方面要求的只 有“语意相关”一项,属于形式方面要求的三项中,“平仄和谐”其实是最重要、
7、最复杂的一项。汉语的音韵学,向被称为“绝学”。对联的声律讲究,不是高中学生能轻易驾驭的。因此试题中有关对联拟写的题目,一般对“平仄和谐”不作过高的要求。备考时,考生不必为此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只需要掌握一些汉语声律的基本知与对联“平仄和谐”相关的基本声律知识主要包括: 1平声和仄声。平声,就是不升不降很平坦的音。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阴平、阳平属于平声。仄声是指倾侧不平的音,上声和去声属于仄声。对联要求上下联相对应的词要平仄相对,同一联之内的词语也要平仄交替。 2上下联最末一字的平仄应遵守。一般来说,上联最末一字必须是仄声,下联最末一字必须为平声,习惯上叫作“仄起平收”。如2004年高考全国卷“处
8、处春光好,家家气象新”“科学能致富,勤劳可兴家”“春晖盈大地,正气满乾坤”这些联语中的“好”“富”“地”均是仄声字,“新”“家”“坤”都是平声字。 高考对联题 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一种文学艺术,对联在2004年高考试卷中闪亮登场,并获得一致好评。然而,涉及对联的试卷都采用给出上联对出下联的命题方式,这未免太过单一笔者认为,对联题在2005年的高考中将在多份试卷中保留,而且命题方式也将趋向多样化。 一、情境式 题型示例1:在雅典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不惧强手,奋勇拼搏,取得了金牌总数位居第二的历史性突破。请你据此拟一副对联。 解析:这种题型给考生提供一个特定的情境,结合“得体”这一考点要求拟写对联
9、。考生拟写的对联不但要符合对联的写作要求,而且还要符合命题者所提供的特定情境。 参考答案:凯歌高奏龙腾雅典,捷报频传狮醒东方。 二、概括式 题型示例2:用对联形式为下列新闻拟一则标题。 新华社香港9月9日电 中国奥运金牌选手代表团,9日结束了为期3天的访港活动,他们在香港市民的欢送下离开香港,前往澳门访问。迎候在码头的数百名澳门居民以鲜花、欢呼和激动的心情。热烈欢迎健儿的来访,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等到澳门外港码兴迎接。 奥运金牌选手访港3天来,在全港市民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美好的印象。9日上午,香港上环港澳码头门口聚集了许多市民,他们高举“中国的英雄”“中国人的骄傲”“预祝中国奥运健儿2008
10、再创佳绩”等字样的横幅,热情欢送奥运金牌选手。 到澳门时,等候在那儿的人群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当刘翔田亮、郭晶晶等名星运动员走到近前时,人们争相拍照,闪光灯亮成一片,人们情不自禁地欢呼,表达了与金牌健儿重逢的喜悦。根据安排,代表团将在澳门活动2天。 解析:这种题型的特点是把拟写对联和压缩语段的考点结合起来。做这种对联题,先要把主要信息筛选出来并加以概括,然后用对联形式加以组织。 参考答案:香港欢送金牌选手,澳门喜迎体坛精英。 三、话题式 题型示例3:请你从“勤学”“立志”等词语中任选一个作为话题,撰写一副对联。 解析:“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种题型只给考生提供一个话题,而其他方面都不加限
11、制,这就为考生展示才华提供了自由而广阔的舞台人人得以展个性,显才情,见灵气。 参考答案:勤学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立志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四、组合式 题型示例4:请运用相关知识,把下列短语组合成一副赞颂我国南宋某著名诗人的对联。 池馆重新接草堂 宦游西蜀 烟尘誓扫还金阙志复中原 诗继少陵 派开南宋 更入清风明月 高吟铁马铜驼解析:这种题型和相关的文学常识、语言连贯等考点结合起来,综合性较高。要正确把这些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先要判断对联所写的是谁。把陆游的生平及“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等诗句和题目提供的短语相对照,可知对联写的应是陆游。然后根据语言连贯及对联的上联和下联结构相同、词性相对、仄起平收等特点,加以组合。 参考答案: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